用于优化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的方法

文档序号:9515297阅读:1424来源:国知局
用于优化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优化胶粘装订机(Klebebinder)的厚度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胶粘装订机用于生产胶粘装订的小册子或者生产精装的书心子,其中,通过将胶粘剂或胶料涂施到先前加工的书脊上而对被配页到一个书心子的折叠页和/或单页进行连接。术语“胶料”和“胶粘剂”在下文中同义地使用。可能的粘合方法和产品变种取决于机器装备。所述机器装备主要由以下功能单元组成:书心子运输系统、书心子输入站(BuchblockeinfUhrstat1n)、书脊加工、书脊胶合、中间干燥、侧面胶合、书脊强化、封面靠置和按压、封面挤压和干燥书籍。
[0003]DE 20 2005 007 012 U1公开了也称作书籍接合机器的胶粘装订机。该胶粘装订机具有书心子运输系统,所述书心子运输系统由围绕回转轮运转的供给装置和多个彼此间距相同地紧固在其上的夹子组成,所述夹子用于夹紧纸页堆。所述夹子通过不同的加工站对所述纸页堆和胶合的书心子进行运输。
[0004]在生产胶粘装订的书籍时,封面与所述书心子的连接通过封面靠置-和-挤压站来进行。通过封面供应站而将有可能因折叠而设置有折痕边的被定向的封面首先供应给封面靠置站。在此,简单地将所述封面按压到在其书心子书脊上配有胶粘剂的书心子上并且由此将其固定。在下述的封面挤压站中,借助于也称作按压台的书脊挤压板并且借助于也称作按压轨道的侧面挤压轨道,在使用了力的情况下将所述封面挤压到所述书心子上。由此,所述胶粘装订的书籍获得了其有棱角的书脊形状。
[0005]DE 10 2006 012 084 A1或US 7,621,708 B2公开了用于将封面挤压到沿着运送方向运动的印刷材料心子(Bedruckstoffblock)上的装置,其具有能够沿着垂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挤压台和至少一个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挤压轨道。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驱动单元设有伺服马达,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通过与具有可改变的控制轮廓的控制单元的连接而加载。通过所述可改变的控制轮廓能够使得挤压台和挤压轨道的运动、例如其行程或者行程曲线与当前的加工任务相匹配。
[0006]为了能够在胶粘装订机中生产不同厚度的产品,必须在胶粘装订机中进行加工站的大量的厚度调整。
[0007]从DE 36 13 120 C2中已知的是,在所述胶粘装订机外的测量装置中进行书心子厚度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中,使用能够采用马达驱动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能够利用不同的挤压力来加载。在这种情况中不利的是,需要独立的机构,在该机构中仅仅能够不充分地模仿胶粘装订机中的实际情况。
[0008]由于所述书心子的隆起、即在书心子书脊的区域中的书心子的较大的厚度,很难精确地测量所述书心子的厚度。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厚度测量方法中,所述隆起使得厚度测量值掺假。
[0009]此外,从EP 0 763 490 A1中已知,在用于挤压所述封面的工作站中对配有封面的书心子的实际厚度进行测量,以便检验所述书心子的完整性。在质量控制的意义下,该厚度测量虽然能够保证质量差的书籍(所谓的废页)能够被拣出并且不会送达客户,但是,却不能够阻碍或者减少废页本身。

【发明内容】

[0010]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介绍一种用于对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进行优化的方法,该胶粘装订机可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减少出现的废页。其它的任务在于,介绍一种用于对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进行优化的方法,所述胶粘装订机实现了更加精准的厚度测量并且对所述胶粘装订机来说,书心子的隆起不引起测量误差,并因此在调设到改变了的印版厚度的情况下,减少了调校时间。
[0011]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用于对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进行优化的方法而解决。
[0012]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对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进行优化,其中利用所述胶粘装订机来生产胶粘装订的书籍。在第一步骤中,对书心子的厚度进行确定。这能够通过经由机器操作者必要时通过测量装置来辅助测量出书心子厚度、通过估计书心子厚度或者通过读取加工任务的预设值来进行。因此,这样确定的书心子厚度不是准确的测量值,而仅仅是书心子的厚度的粗略的近似。接下来将该厚度输入到所述胶粘装订机的控制单元中。所述输入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显示装置和接口来进行或者由控制单元从所描述任务的数据记录中提取出来。基于所述书心子的厚度在所述控制单元中进行调整值的计算。在下一步骤中通过位于胶粘装订机中的执行器对胶粘装订机的组件、例如运输夹子和胶粘装订机的加工站进行自动的粗略调整,所述执行器由控制单元来操控。
[0013]由此使得所述胶粘装订机与有待加工的书心子相匹配。接下来,将第一书心子输送到胶粘装订机中,并且在所述加工站中进行第一书心子的加工,其中将加工过的书心子进一步运输直到封面挤压站中。在所述方法的第一替代方案中,通过铣削、刻痕或者诸如此类仅仅对所述书心子书脊进行加工。在所述方法的第二替代方案中,胶粘剂还被涂施到所述书心子上,封面被输送并且在封面挤压站中被挤压。根据本发明,利用集成到封面挤压站中的测量装置对所述书心子(没有或具有封面)的实际上的实际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将厚度测量值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在该处,基于所述书心子的厚度的准确的测量值对用于所述胶粘装订机的调整值进行计算。接下来,在考虑所测量的厚度的情况下,对所述胶粘装订机的组件和加工站的调整值进行自动的修正。在所述方法的第一替代方案中,所述书心子能够保持在运输夹子中并且再一次移动通过所述胶粘装订机。在其第二次运行中,涂施胶粘剂并且输送封面,从而生产出胶粘装订的书籍。
[0014]通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有利的方式明显优化了胶粘装订机的厚度调整:这样,能够完全自动地进行所述厚度调整,并且在使用参照书心子的情况下不再需要学习过程(Einlernvorgang)。同样地,不是在所述胶粘装订机之外而是在所述胶粘装订机之内,在实际上在该处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为了精调而对所述书心子的厚度进行测量。由此,能够明显更加精准地测量相应的书心子的厚度并且因而更加准确地对所述胶粘装订机进行调整。
[0015]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改型方案中,将封面挤压站的一个或两个挤压轨道用作测量装置的测量元件。因此,在将封面挤压到书心子上期间,在胶粘装订机内不需要额外的测量元件并且能够对书心子的厚度进行测量。同样能够由此实现相对于温度振荡和相对于隆起的高的公差,而不有损测量结果。
[0016]在所述方法的一种十分有利的并因而优选的改型方案中,封面挤压站的至少一个挤压轨道随着供给运动曲线(Zustellbewegungsprofil)而移动。也可以随着不同的供给运动曲线移动多次,以便获得不同的厚度测量值,例如用于调整胶料喷嘴的厚度测量值、用于调整侧向胶料盘的间距的另一厚度测量值、用于调整封面靠置装置的折叠工具(Ri 1 lwerkzeuge)的另一厚度测量值等。供给运动曲线在此特别地在挤压轨道的挤压力方面不同。通过将挤压轨道用作测量元件并且设置供给运动曲线而能够避免的是:在高的加工速度的情况下,所述测量元件在放置到所述书心子上时也被置于振动中。由此实现了高的测量精准性。这能够通过相应地调整供给运动曲线得到进一步改进。
[0017]在本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按压期间,利用预先规定的力或者力曲线(K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