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80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励,则可以使像素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从 第一灰阶dl切换到第二灰阶d2,显示面板的亮度则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从与第一灰阶dl相 对应的亮度II切换到与第二灰阶d2相对应的亮度12,从而提高了画面的响应速度。
[0061] 采用过驱动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液晶偏转周期缩短,但是,液晶偏转仍然需 要一个时间周期,仍然可能存在拖尾现象。本发明人经反复研究发现,在液晶偏转的初期阶 段,像素的灰阶值较小,显示面板的亮度较低,因此,创新性地提出可以在液晶偏转的初期 阶段,将背光源的亮度调到最大,之后随着像素的灰阶值升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升高,而逐 渐降低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可以使得显示面板最终表现出来的亮度更趋于一致。
[0062] 下面参考图6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亮度调节原理。首先,需要说 明的是,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内存在需要灰阶切换的像素(即存在上述待处理像素 区)的情况下,由于像素的灰阶切换,使得显示面板中相对应的显示区域的亮度发生变化。 以上述待处理像素区的像素需要从第一灰阶dl切换到第二灰阶d2为例,其中,第一灰阶dl 可以为较小的值、例如最小值,第二灰阶d2可以为较大的值、例如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中与待处理像素区相对应的显示区域要从较低的亮度切换到较高 的亮度。
[0063] 如图6所示,横坐标t表示时间,竖坐标I表示显示面板的亮度。由于显示面板内 部的液晶分子固有的物理特性,液晶分子的偏转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像素完成灰阶切换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图6中,可以将tl至t3的时间段看作为液晶偏转周期,即待处理像 素区的像素完成从第一灰阶dl切换到第二灰阶d2所经过的时间。
[0064] 从图6所示的图能够看出,在液晶偏转周期的初期,像素的灰阶值较小,显示面板 的亮度较低,因此,先将相对应的背光区域的亮度调到最大,之后随着像素的灰阶值逐渐变 大,显示面板的亮度升高,再使得相对应的背光区域的亮度逐渐降低。
[006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上述式1所示出的,在液晶偏转周期的初始时刻(即 t= 0的时刻),将待调光区域的亮度值设为最大值六_,之后的时间段内(即0〈t<T的时 间段内),根据待处理显示区域(或者待处理像素区)的像素的灰阶值与待调光区域的亮度 值的乘积为常数,来设置待调光区域的亮度值,从而调节待调光区域的亮度。
[0066]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亮度调节方法根据待处理显示区域的像素的灰阶值或 者待处理像素区的像素的灰阶值,来对背光源中相关背光区域进行动态补偿,从而也能够 实现与实施例1和2同样的有益效果,即减轻液晶显示中的拖尾现象,使得显示面板上最终 表现出来的亮度更趋于一致,达到更好的运动显示效果。
[0067] 比较例
[0068] 作为本发明的比较例,下面说明在液晶显示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区域调光(英文: LocalDimming)技术,该技术也将背光源划分成许多小的区域,根据所要显示的影像数据 中的亮度分布来相应地调整背光区域的亮度,从而实现节能、提升对比度的效果。在这种情 况下,在需要显示较亮的影像数据时,由于显示面板的亮度将要升高,所以提高相对应的背 光区域的亮度,而在需要显示较暗的影像数据时,由于显示面板的亮度将要降低,所以降低 相对应的背光区域的亮度。
[0069] 具体地,以黑色背景下有一个白色方块从左到右移动为例,假设背光源的最高亮 度为BLnax,显示屏Gamma记为r,黑色背景的灰阶为0,白色方块的灰阶为Gi(0(6^255)。在 白色方块从与图3所示的背光区域4相对应的显示区域向与图3所示的背光区域5相对应 的显示区域很快地移动的情况下,背光区域5处的背光亮度会在某一瞬间由暗变亮,显示 面板中与白色方块相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灰阶也会发生变化。显示面板与白色方块相对 应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灰阶值以及背光区域5处的亮度值可以通过下示的式2-1、式2-2和式 2_3来计算。
[0070]
[0071]
[0072]
[0073] 如式2-1所示,可以适当提高显示面板中与白色方块相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灰 阶值,例如设为255,则相对应的背光区域5处的背光亮度的目标值可以从BL_降低为BL2, 即、在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从显示黑色背景切换为显示白色方块的情况下,需要将相对 应的背光区域5处的背光亮度从与最低的亮度值相对应的亮度切换为与亮度值为BL2相对 应的亮度,而不是从与最低的亮度值相对应的亮度切换为与亮度值为BL_相对应的亮度, 以此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在白色方块的灰阶A远小于255的情况下,为了不出现明显的 品味问题,可以将显示面板中与白色方块相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灰阶值略提高至一可接 受值G2,此时可以通过式2-2和式2-3来计算相对应的背光区域5处的背光亮度的目标值 BL2〇
[0074] 然而,由于背光亮度的切换速度是极快的,并且现有的这种区域调光方式直接将 背光亮度值从起始值切换为目标值,因此,在背光区域的亮度能够在一瞬间从起始亮度变 为目标亮度。但是,像素灰阶的切换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即使采用过驱动技术,也依然存在 因像素的灰阶切换速度较慢而出现拖尾现象。
[0075] 与上述比较例中所采用的区域调光方式完全不同,本发明人提出一种全新的亮度 调节方法(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3),根据待处理显示区域的像素的灰阶 值或者待处理像素区的像素的灰阶值,来对背光源中相关背光区域进行动态补偿,从而减 轻了液晶显示中的拖尾现象,使得显示面板上最终表现出来的亮度更趋于一致,实现了更 好的运动显示效果。
[007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亮度调节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针对一个背光区域进 行的亮度调节,在待处理像素与两个或以上的背光区域相对应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于针对 这两个或以上的背光区域进行亮度调节。
[0077] 例如,在要发生灰阶切换的像素对应于如图3所示的背光区域5的情况下,针对背 光区域5进行亮度调节,而在要发生灰阶切换的像素对应于背光区域4和5的情况下,要针 对背光区域4和5进行亮度调节。
[0078]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无论针对几个背光区域进行亮度调节,只要采用 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亮度调节方法,分别针对各个背光区域,根据与该背光区 域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灰阶值或者该背光区域所对应的待处理像素的灰阶值,来 对该背光区域进行动态补偿,都能够减轻液晶显示中的拖尾现象,并使得显示面板上最终 表现出来的亮度更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更好的运动显示效果。
[0079] 实施例4
[0080]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节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 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一确定模块410,被配置为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内需要进行灰阶 切换的像素确定为待处理像素区;第二确定模块420,与第一确定模块410连接,被配置为 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背光源中的背光区域的对应关系,将背光源中与待处理像素区对 应的背光区域确定为待调光区域;以及调节模块430,与第一确定模块410和第二确定模块 420均连接,被配置为在待处理像素区的像素进行灰阶切换的液晶偏转周期内,根据待处理 像素区的像素的灰阶值,来调节待调光区域的亮度。
[0081]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410、第二确定模块420和调节模块430的实现机理可具体参 照实施例1中对步骤S100、步骤S200和步骤S300的说明。并且,明显可见,根据本发明上 述实施例的亮度调节装置能够实现与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实现对 背光源中相关背光区域的动态补偿,从而减轻了液晶显示中的拖尾现象,使得显示面板上 最终表现出来的亮度更趋于一致,达到了更好的运动显示效果。
[008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亮度调节装置中,待处理像素 区的像素的灰阶值可以包括待处理像素区内的所有像素的最大灰阶值、所有像素的平均灰 阶值和部分像素的平均灰阶值中的任意一种。
[0083] 在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