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30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板20之间。显示层30根据来自驱动单元40的电子信号作动而显示影像。显示层30可以是液晶(liquid crysta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密封元件25可以是框胶(sealant)或玻璃胶(Frit),围绕该显示层30并支持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间距。
[0081]继续参照图2A及图2B,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的显示区11由形成于第二基板10上的黑色矩阵21所定义。黑色矩阵21可以形成于第二基板20的内表面206或外表面208上,显示区11位于黑色矩阵21的内缘211所围绕的区域。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区11可以实质上为圆形,一圆心CO定义于显示区11的实质中心(几何中心)。周边区12完全围绕于显示区11的外侧。用于驱动显示层30的驱动电路,例如栅极驱动器部分元件、数据驱动器部分元件、及导线(图未示)形成于第一基板10的周边区12内。
[0082]延伸区13自周边区12朝远离显示区11的方向延伸。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区11、周边区12、及延伸区13依序沿主轴M排列,周边区12介于显示区11及延伸区13之间,其中周边区12与延伸区13的交界线131由第二基板20的外侧缘201位于第一基板10上的投影线所定义。在图1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为圆形,因此由第二基板20的外侧缘201所定义的交界线131为一曲线,并且交界线131具有曲率半径R0。
[0083]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及后续说明的实施例中,位于延伸区13与周边区12之间的交界线131以虚线表示,并且为了清楚显示交界线131,交界线131刻意与第二基板20的外侧缘201分开绘制。
[0084]继续参照图1,延伸区13具有一下边缘132。下边缘132位于延伸区13远离周边区12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11的圆心CO的主轴M,以利驱动单元40接合。驱动单元40包括驱动芯片43、电路板41及驱动电路总成板7。驱动芯片43可直接连接延伸区13的驱动电路,或是结合于电路板41上。驱动芯片43通过电路板41连结至驱动电路总成板7。电路板41可以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是薄膜倒装封装(Chip on Film,COF) 0驱动电路总成板7可以是具有多样有源及无源元件位于其上的印刷电路板总成(PrintedCircuit Board Assembly, PCBA)。
[0085]延伸区13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及134连结于交界线131的二端与下边缘132的二端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与侧边缘134分别为一曲线,并朝向主轴M的方向弯曲。侧边缘133与侧边缘134的曲率半径可为任意值。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与侧边缘134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3mm,以利第一基板10的加工。举例而言,在图1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侧边缘133a的曲率中心Cl与侧边缘133a位于主轴M的同侧,且其曲率半径为Rl,其中曲率半径为Rl大于或等于3mm。侧边缘133与侧边缘134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与下边缘132的中心。
[0086]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与交界线131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与下边缘132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与交界线131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与下边缘132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另外,在远离主轴M的二相对方向上,下边缘132与交界线131的间距渐增,并非定值。
[0087]参照图3,其显示图1的显示面板I应用于电子显示装置6的示意图。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子显不装置6为一手表,其包括一外壳60及一设置于外壳60内的显不面板I。外壳60具有一中央区段601、一顶部区段602及一底部区段603。顶部区段602及底部区段603分别位于中央区段601上、下二侧,并连结表带64、66。一透明显不窗62形成于中央区段601上,以供观看者观看显示面板I所显示的影像。显示面板I设置于外壳60所定义的空间当中。显示面板I的显示区11正对透明显示窗62。显示区11与透明显示窗62都为圆形,且具有相近的半径。延伸区13设置于底部区段603内部,且底部区段603与延伸区13共形(具有相近形状)。
[0088]由于显示面板I的延伸区13并非位于透明显示窗62的下方,透明显示窗62所有面积都可供显示区11显示画面。另外,由于底部区段603内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置延伸区13,因此显示面板I的延伸区13的面积可以增加。于是,延伸区13内可以设置较多的测试垫50,以对显示面板I进行测试。另外,单一测试垫50的面积也可加大,以降低测试成本。
[0089]显示面板I的延伸区的特征可以根据其所应用的末端装置的外型进行变更,以下示范性提出显示面板I的多个实施例。
[0090]参照图4,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a自周边区12朝远离显示区11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周边区12、及延伸区13a依序沿主轴M排列,其中周边区12与延伸区13a的交界线131a由第二基板20的外侧缘201位于第一基板1a上的投影线所定义。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交界线131a为一曲线并且具有曲率半径R0。
[0091]延伸区13a具有一下边缘132a。下边缘132a位于延伸区13a远离周边区12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a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a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11的圆心CO的主轴Μ。
[0092]延伸区13a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a及134a连结于交界线131a的二端与下边缘132a的二端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a及134a分别为一曲线,并朝远离主轴M的方向弯曲。侧边缘133a及134a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基板20的半径R0,以利第一基板1a进行加工。举例而言,侧边缘133a的曲率中心C2与侧边缘133a位于主轴M的相反侧,且其曲率半径为R2,其中曲率半径R2大于第二基板20的半径R0(显示区11的圆心CO至交界线131与侧边缘133的交点Il的距离)。侧边缘133a与侧边缘134a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a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a与下边缘132a的中心。
[0093]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a与交界线131a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a与下边缘132a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a与交界线131a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a与下边缘132a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a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a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另外,在远离主轴M的二相对方向上,下边缘132a与交界线131a的间距渐增,并非定值。
[0094]参照图5,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b自周边区12朝远离显示区11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周边区12、及延伸区13b依序沿主轴M排列,其中周边区12与延伸区13b的交界线131b由第二基板20的外侧缘201位于第一基板1b上的投影线所定义。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交界线131b为一曲线并且具有曲率半径R0。
[0095]延伸区13b具有一下边缘132b。下边缘132b位于延伸区13b远离周边区12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b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b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11的圆心CO的主轴M。延伸区13b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b及134b连结于交界线131b的二端与下边缘132b的二端之间。侧边缘133b及134b都为直线。侧边缘133b与侧边缘134b的长度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b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b与下边缘132b的中心。
[0096]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b与交界线131b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b与下边缘132b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b与交界线131b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b与下边缘132b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b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b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另外,在远离主轴M的二相对方向上,下边缘132b与交界线131b的间距渐增,并非定值。
[0097]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显不面板Ic包括一第一基板10c、一第二基板20c、一显不层(未图不于图6)、一驱动单兀40、及一或多个测试垫50。显不面板Ic的元件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并不仅此为限。第二基板20c与第一基板1c相隔一间距并覆盖第一基板1c的部分区域。举例而言,第一基板1c具有一显示区11c、一周边区12c、及一延伸区13c,第二基板20c覆盖第一基板1c的显示区Ilc及周边区12c,并暴露延伸区13c0
[0098]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区Ilc实质上为圆形,一圆心CO定义于显示区Ilc的实质中心。并且,周边区12c完全围绕于显示区Ilc的外侧。用于驱动显示层的栅极驱动器部分元件、数据驱动器部分元件、及导线(图未示)形成于第一基板1c的周边区12c内。
[0099]延伸区13c自周边区12c朝远离显示区Ilc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c、周边区12c、及延伸区13c依序沿主轴M排列,其中周边区12c与延伸区13c的交界线131c由第二基板20c的外侧缘位于第一基板1c上的投影线所定义。举例而言,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