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30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图6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c具有一第一外侧缘201c及一第二外侧缘202c,第一外侧缘201c为一直线,第二外侧缘202c为一曲线,以圆心CO为中心延伸并连结于第一外侧缘201c的两端。交界线131c由第一外侧缘201c所定义,因此交界线131c为一直线。
[0100]延伸区13c具有一下边缘132c。下边缘132c位于延伸区13c远离周边区12c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c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c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Ilc的圆心CO的主轴M。
[0101]延伸区13c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c及134c连结于交界线131c的二端与下边缘132c的二端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c与侧边缘134c分别为一曲线,并朝向主轴M的方向弯曲。侧边缘133c与侧边缘134c的曲率半径可为任意值。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c与侧边缘134c的曲率半径大于3mm,以利第一基板1c的加工。侧边缘133c与侧边缘134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c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c与下边缘132c的中心。
[0102]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c与交界线131c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c与下边缘132c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c与交界线131c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c与下边缘132c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c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c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
[0103]相较于图1所显示的实施例,在显示区Ilc的面积维持定值的情况下,延伸区13c较靠近显示区Ilc的圆心CO。因此,显示面板Ic沿主轴M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小于显示面板I沿主轴M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有利于末端应用产品的体积的减少。
[0104]参照图7A与图7B,图7B显示图7A的E区域的放大图。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d自周边区12c朝远离显示区Ilc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c、周边区12c、及延伸区13d依序沿主轴M排列。周边区12c与延伸区13d的交界线131d由第二基板20c的第一外侧缘201c位于第一基板1d上的投影线所定义,因此交界线131d为一直线。在图7A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交界线131d的长度小于第一外侧缘201c的长度。
[0105]延伸区13d具有一下边缘132d。下边缘132d位于延伸区13d远离周边区12c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d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d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Ilc的圆心CO的主轴M。
[0106]延伸区13d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d及134d连结于交界线131d的二端与下边缘132d的二端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侧边缘134d包括一第一区段1341d及一第二区段1342d。第一区段1341d为一直线,垂直连结于下边缘132d。第二区段1342d为一曲线,连结第一区段1341d至交界线131d。第二区段1342d朝向主轴M的方向弯曲,其曲率半径可为任意值。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342d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3_,以利第一基板1d的加工。举例而言,在图7B所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区段1342d的曲率中心C3与侧边缘134d位于主轴M的同侧,且其曲率半径为R3,其中曲率半径为R3大于或等于3mm。侧边缘133d的型态可以相同或相异于侧边缘134d。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d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d与下边缘132d的中心。
[0107]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d与交界线131d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d与下边缘132d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d与交界线131d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d与下边缘132d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d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d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
[0108]参照图8,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e自周边区12c朝远离显示区Ilc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c、周边区12c、及延伸区13e依序沿主轴M排列,其中周边区12c与延伸区13e的交界线131e由第二基板20c的外侧缘201c与203c位于第一基板1e上的投影线所定义。
[0109]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交界线131e包括一第一区段131el、一第二区段131e2、及一第三区段131e3依序相连。第二区段131e2为一直线对齐于第二基板20的第一外侧缘201c,其中第二区段131e2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Ilc的圆心CO的主轴M。第一区段131el与第三区段131e3为第二基板20的第二外侧缘203c的部分所定义,因此分别为一曲线。第一区段131el与第三区段131e3分别连结于第二区段131e2的二侧,并具有曲率半径R0。
[0110]延伸区13e具有一下边缘132e。下边缘132e位于延伸区13e远离周边区12c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e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e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Ilc的圆心CO的主轴M。
[0111]延伸区13e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e及134e连结于交界线131e的二端与下边缘132e的二端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侧边缘133e及134e分别为一曲线,并朝远离主轴M的方向弯曲。侧边缘133e及134e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基板20c的半径R0,以利第一基板1e进行加工。侧边缘133e与侧边缘134e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e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e与下边缘132e的中心。
[0112]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e与交界线131e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e与下边缘132e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e与交界线131e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e与下边缘132e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e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e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另外,在远离主轴M的二相对方向上,下边缘132e与交界线131e的间距渐增,并非定值。
[0113]参照图9,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f自周边区12c朝远离显示区Ilc的方向延伸。显示区11c、周边区12c、及延伸区13f依序沿主轴M排列,其中周边区12c与延伸区13f的交界线131f由第二基板20的第一外侧缘201c位于第一基板1f上的投影线所定义,因此交界线131f为一直线。
[0114]延伸区13f具有一下边缘132f。下边缘132f位于延伸区13f远离周边区12c的一侧并与交界线131f相对。在部分实施例中,下边缘132f为一直线并且垂直于一通过显示区Ilc的圆心CO的主轴M。延伸区13f还具有二个侧边缘133f及134f连结于交界线131f的二端与下边缘132f的二端之间。侧边缘133f及134f都为直线。侧边缘133f与侧边缘134f的长度可以相同或相异。在部分实施例中,延伸区13f对称于主轴M,主轴M通过交界线131f与下边缘132f的中心。
[0115]通过上述配置,侧边缘133f与交界线131f的交点Il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3f与下边缘132f的交点12与主轴M的间距。侧边缘134f与交界线131f的交点13与主轴M的间距,大于侧边缘134f与下边缘132f的交点14与主轴M的间距。交界线131f自交点Il延伸至交点13的距离,大于下边缘132f自交点12延伸至交点14的距离。
[0116]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显不面板Ig包括一第一基板10g、一第二基板20g、一显不层(未图不于图10)、一驱动单兀40、及一或多个测试垫50。显不面板Ig的元件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并不仅此为限。第二基板20g与第一基板1g相隔一间距并覆盖第一基板1g的部分区域。举例而言,第一基板1g具有一显示区Hg、一周边区I2g、及一延伸区13g,第二基板20g覆盖第一基板1g的显示区Ilg及周边区12g,并暴露延伸区13g。
[0117]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区Ilg实质上为圆形,一圆心CO定义于显示区Ilg的实质中心。并且,周边区12g完全围绕于显示区Ilg的外侧。用于驱动显示层的栅极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及导线(图未示)形成于第一基板1g的周边区12g内。
[0118]延伸区13g自周边区12g朝远离显示区Ilg的方向延伸。显示区llg、周边区12g、及延伸区13g依序沿主轴M排列。在图10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g具有第一外侧缘201g、第二外侧缘202g、第三外侧缘203g、及第四外侧缘204g。第一外侧缘201g为一直线,并垂直于主轴M。第二外侧缘202g与第三外侧缘203g分别为一直线,并连结于第一外侧缘201g的二端。第二外侧缘202g与第三外侧缘203g分别与第一外侧缘201g夹设一夹角。第四外侧缘204g为一曲线,以圆心CO为中心延伸并连结第二外侧缘202g至第三外侧缘 203g。
[0119]周边区12g与延伸区13g的交界线131g由第二基板20g第一外侧缘201g、第二外侧缘202g及第三外侧缘203g所定义。因此,交界线131g包括一第一区段131gl、一第二区段131g2及一第三区段131g3依序相连。第一区段131gl、第二区段131g2及第三区段131g3分别为一直线,其中第一区段131gl对齐第一外侧缘201g。第二区段131g2对齐第二外侧缘202g。第三区段131g3对齐第三外侧缘203g。
[0120]延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