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1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罐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方形罐体的罐体胀方压印机。
技术背景传统的金属方形罐体在制造中,胀方工序和压印工序是分别在两台机器上进行的, 需要人工操作才能使两个工序连续起来,因此生产效率低,而且由于独立的驱动系统耗能大, 噪声大。此外,在传统的压印工序中,压印模具通常包括压印内模和压印外模,在压印时需要 同时驱动二者相向运动方可在罐体侧面压印图案。现有的压印机构中,压印内模和压印外模 的驱动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系统来完成的,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两个独立驱动系统成本 高、耗能大,而且控制不便,另外,驱动系统占用空间大,使整机的设计更为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压印机构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罐体胀方压 印机。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其具有一机架, 所述机架上设有胀方单元、压印单元和抱罐手,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且所述胀 方单元和压印单元均通过偏心轮传动机构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减速箱、胀方偏心轮机构、压印偏心轮机构和传动轴。所述压印单元包括驱动轴、压印模具和安装总成,所述压印模具包括压印内模和 压印外模,所述安装总成包括上底板、活动板和下底板,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过所述上底板、 活动板和下底板,且驱动轴底部连接有内模驱动芯,所述内模驱动芯与内压印板座之间为 斜面接触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调节螺母和上调节螺母与活动板形成可调节式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板通过周边设置的下连杆与外斜切圈连接,外斜切圈通过斜切块与外压印板座形 成斜面接触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后,当驱动轴向上运动时,一方面,其底部的内模驱动芯通过斜面接 触方式使与之接触的内压印板座向外侧径向运动,从而推动压印内模向外侧运动;另一方 面,由于驱动轴还与活动板连接,因此会带动活动板向上运动,而活动板又与外斜切圈连 接,斜切圈与斜切块连接,因此斜切块也会向上运动,从而也推动与之形成斜面接触的外压 印板座向内侧径向运动;即内外两侧同时施力使压印内模和压印外模相向运动,从而在罐 体侧壁上形成压印图案。本实用新型将胀方单元和压印单元整合为一台整机,通过一个驱动单元同时胀方 单元和压印单元,节约能源,简化设计。并且压印单元的压印内模和压印外模也同时完成, 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0012]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罐体胀方压印机具有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胀方单 元2、压印单元3和抱罐手4,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5,且所述胀方单元2和压 印单元3均通过偏心轮传动机构由所述驱动单元5驱动。具体而言,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电机51、减速箱52、胀方偏心轮机构53、压印偏心 轮机构54和传动轴55。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罐手来传送罐体,首先进入胀方单元2,完成胀方后移出,同时 抱入下一个罐体,如图中所示,由于胀方单元2与压印单元3之间间隔一个罐体的距离,因 此再经过抱罐手传送一次后,罐体进入压印单元3,进行压印,压印完成后由抱罐手移出,并 使下一个罐体进入压印单元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压印单元主要包括驱动轴31、压印模具和安装总成,所述 压印模具包括压印内模321和压印外模322,所述安装总成包括上底板331、活动板332和 下底板333,所述驱动轴31依次穿过所述上底板331、活动板332和下底板333,且驱动轴 31底部连接有内模驱动芯341,所述内模驱动芯341与内压印板座3410之间为斜面接触连 接;所述驱动轴31通过调节螺母351和上调节螺母352与活动板332形成可调节式固定连 接;所述活动板332通过周边设置的下连杆361与外斜切圈342连接,外斜切圈342通过斜 切块3421与外压印板座3420形成斜面接触连接。所述上底板331与下底板332之间连接 有上连杆362。通过上述结构后,当驱动轴31向上运动时,一方面,其底部的内模驱动芯341通过 斜面接触方式使与之接触的内压印板座3410向外侧径向运动,从而推动压印内模321向外 侧运动;另一方面,由于驱动轴31还与活动板332连接,因此会带动活动板332向上运动, 而活动板332又与外斜切圈342连接,斜切圈342与斜切块3421连接,因此斜切块3421也 会向上运动,从而也推动与之形成斜面接触的外压印板座3420向内侧径向运动;即内外两 侧同时施力使压印内模321和压印外模322相向运动,从而在罐体侧壁上形成压印图案。此外,在该压印机构的四个角处,设有对应于方形罐体四角处的成型角板371和 外筋372,其作用是在压印的同时从罐体四角处固定方形罐体,避免罐体变形。该成型角板 371和外筋372相向运动的驱动力也来自于驱动轴3,其驱动结构与压印内模321及压抑外 模322的驱动方式和结构是一致的。本实用新型将胀方单元2和压印单元3整合为一台整机,通过一个驱动单元5同 时胀方单元2和压印单元3,节约能源,简化设计。并且压印单元3的压印内模321和压印 外模322也同时完成,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胀方单元(2)、压印单元(3)和抱罐手(4),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5),且所述胀方单元(2)和压印单元(3)均通过偏心轮传动机构由所述驱动单元(5)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 电机(51)、减速箱(52)、胀方偏心轮机构(53)、压印偏心轮机构(54)和传动轴(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胀方压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单元(3)包括 驱动轴(31)、压印模具和安装总成,所述压印模具包括压印内模(321)和压印外模(322), 所述安装总成包括上底板(331)、活动板(332)和下底板(333),所述驱动轴(31)依次穿 过所述上底板(331)、活动板(332)和下底板(333),且驱动轴(31)底部连接有内模驱动 芯(341),所述内模驱动芯(341)与内压印板座(3410)之间为斜面接触连接;所述驱动轴 (31)通过调节螺母(351)和上调节螺母(352)与活动板(332)形成可调节式固定连接;所 述活动板(332)通过周边设置的下连杆(361)与外斜切圈(342)连接,外斜切圈(342)通 过斜切块(3421)与外压印板座(3420)形成斜面接触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罐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方形罐体的罐体胀方压印机。其具有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胀方单元、压印单元和抱罐手,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且所述胀方单元和压印单元均通过偏心轮传动机构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减速箱、胀方偏心轮机构、压印偏心轮机构和传动轴。本实用新型将胀方单元和压印单元整合为一台整机,通过一个驱动单元同时驱动胀方单元和压印单元,节约能源,简化设计。并且压印单元的压印内模和压印外模也同时完成,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44B5/00GK201579346SQ20092015675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8日
发明者王冠华 申请人: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