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盘造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2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盘造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盘造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栽种造景植物的造景座。
背景技术
许多人会利用水盘来饲养观赏鱼,并将该水盘布置成山水园景的縮影,使颜色缤 纷的鱼类与山水造景间相互辉映,而进一步使该影像与真实交织成为一个多彩缤纷的世 界,而人们便可在观赏时通过本身的想象力进入虚拟的空间中,以得到心灵沉静和身、心、 灵的放松。 在水盘中,造景者常会利用天然或人造的岩石来作为水盘造景的一部分,并使该 岩石的特定表面生长出藓苔植物,使该岩石更具拟真性,且为使该岩石在造景中的意境更 具变化性,所以造景者会充分利用该岩石的凹槽或孔来安放泥土,以用来培养一些造景植 物,使该造景更具美感。 然而,设于该岩石上的泥土常会因凹槽或孔没有彻底与水盘中的水隔离,所以无 法使该造景植物附着并生长于岩石的凹槽中,且该岩石凹槽或孔内的泥土也容易自凹槽或 孔内脱落而无法长久生长,且不易造景者更换新土,此外,该凹槽或孔内所置放的泥土往往 无法与水盘中的水完全地彻底隔离,所以容易造成上层的泥土过于潮湿而影响造景植物的 生存;因此,造景者常需花费许多功夫于布置或维持该岩石的景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盘造景座,其可方便造景者将造景植物栽种 于造景座中,使造景者方便布置与维持该水盘造景座的景观。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令前述水盘造景座,包括 —主体,其内形成一容置室,该主体底部形成一与容置室相连通的开口,且该主体 上形成至少一个与容置室相连通的贯孔; —结合板,固设于上述主体的容置室内且邻近于主体底部的位置。 使用该水盘造景座时,可将该培养土设于主体的容置室中,并利用该结合板使该 培养土固设于主体与结合板之间的容置室,使该培养土与水盘中的水隔离,以免造成上层 的泥土过于潮湿而影响造景植物的生存,而该造景植物便可穿设于主体的贯孔中并栽种于 培养土内;由此,使该造景者省去在造景时需逐一设置培养土于岩石的困扰与需长期维持 培养土于岩石上的麻烦,且该设计更可以容易更换新的培养土,以方便造景者重新栽种景 观植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3为本实用新型
较佳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
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主体 (11)容置室 (12)开口 (13)贯孔 (14)底垫 (15)凸肋 (16)螺孔 (20)结合板 (21)透孔 (22)支撑柱 (23)穿孔 (24)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盘造景座,包括一主体10和一结合 板20。 该主体10的外观可依照造景者本身的设计为任何山形,作为造景之用,且该主体 10内形成一容置室11,以容纳可作为栽种造景植物的培养土,并作为该培养土与水隔离的 空间,该主体IO底部形成一与容置室11相连通的开口 12,且该主体10上形成至少一个与 容置室11相连通的贯孔13,又该主体10底端沿周缘环设有一具有高度的底垫14,使该主 体10提升高度与稳定主体10之用,再者该主体10在容置室11内壁且邻近于主体10底部 的位置环设形成一凸肋15,该凸肋15上形成多个螺孔16。 该结合板20匹配容置室11的形状,以供固设于主体10的容置室11内且邻近于 主体10底部的位置,且该结合板20上形成多个透孔21,以作为栽种时排除过多水分之用, 又该结合板20底部形成有多个支撑柱22,以作为支撑结合板20之用,再者,该结合板20在 邻近结合板20边缘处分别形成多个与主体10的螺孔16相对应的穿孔23,所述穿孔23内 分别穿设一螺丝24,使该结合板20可螺固于邻近主体10的底部位置。 请参考图3所示,布置该水盘造景座时,是先将该培养土由开口 12处设于主体10 的容置室11内,并利用该结合板20使该培养土固定地设于主体10与结合板20之间,使该 培养土与水盘中的水隔离,以免造成上层的泥土过于潮湿而影响造景植物的生存,然后再 将该造景植物分别设于主体10的贯孔13中并栽种于培养土内,使该造景植物能生长于主 体10内;且该主体10的贯孔13与结合板20的透孔21可使设于容置室11内的培养土与 外界空气相连通,而使该培养土不易因有机物的腐败而发臭。 通过上述主体10的结构,可方便造景者将造景植物栽种于主体IO上,而省去在造 景时需要在一般岩石上逐一设置培养土于岩石的困扰,且由于该培养土是设于主体10的 容置室11内,因此可供造景植物直接栽种于主体10的容置室11内与重新更换新的培养 土,以方便造景者重新栽种景观植物,再者,该放置培养土的容置室11可将培养土与水隔 离,以避免水质因培养土的流入而造成上层的泥土过于潮湿而影响造景植物的生存,由此, 以进一步省去造景者将培养土固定与维持于岩石上的困扰与需常更换水质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虽已在前述实施例中已公开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做法,但并不是只限 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范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 化,亦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水盘造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其内形成一容置室,该主体底部形成一与容置室相连通的开口,且该主体上形成至少一个与容置室相连通的贯孔;一结合板,固设于上述主体的容置室内且邻近于主体底部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盘造景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板底部形成有多个支撑柱, 以作为支撑结合板之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盘造景座,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底端沿周缘环设有一 具有高度的底垫。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盘造景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板上形成多个透孔,以作为 栽种时排除过多水分之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盘造景座,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在容置室内壁且邻近于主 体底部的位置环设形成一凸肋,该凸肋上形成多个螺孔;且该结合板在邻近结合板边缘处 分别形成多个与主体的螺孔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分别穿设一螺丝,使该结合板可螺 固于邻近主体的底部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盘造景座,包括一主体和一设于邻近主体底部的结合板;其中,该主体内形成一容置室,且该主体底部形成一与容置室相连通的开口,又该主体上形成至少一个与容置室相连通的贯孔;使用时,先将该培养土设于主体的容置室中,并利用该结合板使该培养土固设于主体与结合板之间,而该造景植物便可穿设于主体的贯孔中并栽种于培养土内,使该造景植物能于主体上生长;由此,便可使造景者省去造景时需将培养土设置与维持于岩石上的麻烦与困扰。
文档编号B44C5/06GK201484045SQ2009201575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
发明者李龙胜 申请人:李龙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