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篆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刻刀。
背景技术:
篆刻是我国书画艺术组成部分之一,自起源至今具有了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篆刻用刻刀是重要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使用者不得不拥有各种尺寸和式样的刻刀,携带、保管非常不便捷,影响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刻刀,以达到携带和使用便捷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刻刀,包括刀头和刀柄;刀头包括刀柱,其为圆柱形,一端为刀口, 刀口还连接有刀刃,另一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刀柄配合连接;所述的刀刃的角度为15 ~45度。
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刀柄设有螺纹孔,两者配合连接。
所述刻刀还包括保护套,其套在刀柄上,采用线或者绳子缠绕或者采用橡胶压制成保护套。刀柄上用保护套,以利于镌刻时紧握着力,同时可免刻时刀柄滑动。
所述刀柄远离刀头的一端加工有通孔。方便清洗后的挂晒。
所述刀柄长15~20cm,刀柄的直径为5~10mm。控制刀杆的直径可控制刻刀的重量,粗重,坠力大,有助力,欠灵活,轻薄,易执使,较灵便,不易发力;刀柄若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
刀口成90度角,若刀口大于90度时,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角度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刀刃的原理也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先购买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刀头和刀柄,在操作时,可以选择进行匹配使用,达到了携带和使用便捷的目的。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刻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2;刀头1包括刀柱11,其为圆柱形,一端为刀口12, 刀口还连接有刀刃13,另一端设有连接柱14,连接柱与刀柄配合连接;所述的刀刃的角度为15 ~45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14上设有螺纹,刀柄2设有螺纹孔,两者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刻刀还包括保护套3,其套在刀柄上,采用线或者绳子缠绕或者采用橡胶压制成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远离刀头的一端加工有通孔21。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长15~20cm,刀柄的直径为5~10mm。
首先购买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刀头和刀柄,在操作时,根据需要选择进行匹配使用,达到了携带和使用便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