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9206发布日期:2018-11-20 20:2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画制作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通过对麦秆进行"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

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中国专利“活性炭麦秆画及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3104896061,公开了一种将活性炭与麦秆相结合的制图方法,其可以变废为宝,活性炭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清洁空气等功能,但是其结合方式较为简单,并不能形成美感,且现有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将现有麦秆画和炭末画相结合,使之搭配具有多样性的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二步,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进一步的,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8%~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3~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600℃~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

可选的,第三步,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600~800目的粉末。

进一步的,第四步,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8~9,温度为40℃~50℃,浸泡时间为2~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5mm的麦秆丝。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切片,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将麦秆内的油脂进行脱离,提高麦秆的整体使用寿命,亦可以使麦秆易于后续加工。

同时,将麦秆片切割成麦秆丝,在制图时通过麦秆丝制图,可以提高制图整体的精度,并且更富于层次感。

可选的,第四步,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10%的碳酸氢钾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第五步,用电烙铁熨压麦秆丝表面,使麦秆丝平整,在麦秆丝边缘涂覆由淀粉与水混合的糊状凝胶,将麦秆丝粘结在硬质模板图案上,再在图案边缘涂覆糊状凝胶,将炭末洒在糊状凝胶上,完成制图。

可选的,第五步,淀粉与水按照重量份计,比例为1:3~4。

进一步的,第五步,将完成的制图进行烘干,烘干后装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2、通过将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切片,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将麦秆内的油脂进行脱离,提高麦秆的整体使用寿命,亦可以使麦秆易于后续加工。

3、将麦秆片切割成麦秆丝,在制图时通过麦秆丝制图,可以提高制图整体的精度,并且更富于层次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保护内容。

实施例1

一种炭末麦秆画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2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3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8%,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3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6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6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4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5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8,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2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6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9,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和10%的碳酸氢钾溶液的混合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7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9,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10%的碳酸氢钾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钙溶液的混合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8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9,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10%的碳酸氢钾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钙溶液的混合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具体为用电烙铁熨压麦秆丝表面,使麦秆丝平整,在麦秆丝边缘涂覆由淀粉与水混合的糊状凝胶,将麦秆丝粘结在硬质模板图案上,再在图案边缘涂覆糊状凝胶,将炭末洒在糊状凝胶上,完成制图,其中淀粉与水按照重量份计,比例为1:3。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9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9,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10%的碳酸氢钾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钙溶液的混合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具体为用电烙铁熨压麦秆丝表面,使麦秆丝平整,在麦秆丝边缘涂覆由淀粉与水混合的糊状凝胶,将麦秆丝粘结在硬质模板图案上,再在图案边缘涂覆糊状凝胶,将炭末洒在糊状凝胶上,完成制图,其中淀粉与水按照重量份计,比例为1:4。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10

第一步,选取硬质模板,在其上设计绘画图案,并在图案边缘进行描边;

第二步,选取与绘画图案相匹配的制图麦秆,制图麦秆为去除麦秆节后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麦秆;

第三步,取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收集碳粒,并将碳粒通过研磨装置碾成炭末,具体为取一部分制图麦秆,通过晾晒将其干燥脱水,脱水后制图麦秆含水量为12%,再将脱水后制图麦秆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再将颗粒放入缺氧且温度为800℃的高温环境下碳化,制得碳粒,将碳粒剔除杂物后,放置入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碾成目数为800目的粉末;

第四步,将剩余的制图麦秆进过初加工处理后分割成细丝,制得麦杆丝,具体为将剩余制图麦秆沿长度方向划开,展开呈片状,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ph为9,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3小时,浸泡完毕后将麦秆捞出晾干,用平刃刀刮去麦秆内瓤中白膜,制得麦秆片,最后沿麦秆片边缘进行分割,切成长度均匀,宽度为3mm的麦秆丝,碱性溶液为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10%的碳酸氢钾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钙溶液的混合溶液;

第五步,将麦秆丝和炭末粘结在硬质模板上,完成制作,具体为用电烙铁熨压麦秆丝表面,使麦秆丝平整,在麦秆丝边缘涂覆由淀粉与水混合的糊状凝胶,将麦秆丝粘结在硬质模板图案上,再在图案边缘涂覆糊状凝胶,将炭末洒在糊状凝胶上,完成制图,其中淀粉与水按照重量份计,比例为1:4,最后将完成的制图进行烘干,烘干后装裱。

使用中,将一部分制图麦秆进行碳化,经过碾磨制得炭末,并且将制图麦秆制成细丝,使之通过细丝状麦秆堆叠组成层次分明的图案,制得的炭末可以代替水粉对整个画面进行填充,使之更具有美感,更能模拟出水墨画的风格,具有强烈明暗层次感,解决了现有麦秆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秆画制图中多是使用麦秆作为骨架,其余部分通过水粉进行描绘,或者通过将一部分麦秆进行染色,导致长时间存放存在褪色风险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