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及微雕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1673发布日期:2018-11-23 20: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及微雕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及微雕装饰件。



背景技术:

目前,微雕大小的图形、图案、文字或色彩,在进行人为辨识时,缺少能够支撑上述行为的可选装置,并且,现有使用的可观察的设备的体积较大,不适于应用对微雕大小图形、图案、文字或色彩的观察或识别,因此,对于对这部分拥有强大兴趣爱好的人来说,极大的缺乏刺激使用者视觉的效果。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微雕大小图形、图案、文字或色彩进行快速识别及读取。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能够在较小观察空间内对微雕大小的图形、图案、文字或色彩进行识别或读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包括第一装配筒和与所述第一装配筒内壁卡接的图形文字载体,所述图形文字载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装配筒,所述第二装配筒与所述第一装配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装配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装配筒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图形文字载体的容纳空间;

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外壁套设有轴承连接件,所述轴承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装配筒与所述第二装配筒之间沿轴向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嵌接有双面凸镜;

所述双面凸镜与所述图形文字载体之间贯通设置;

所述第一装配筒能够带动所述图形文字载体进行平面上的转动。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图形文字载体包括由下以上依次设置的胶圈、平面玻璃和胶片,其中,所述胶片上载有至少一种形状、图案、文字或色彩;或者,所述胶片上载有至少两种上述类别。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胶片上载有微小的图像或经文。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设置有图案或几何形状。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具有车花片结构。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为平面结构。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双面凸镜的第一凹槽。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筒为“Y”型结构。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筒的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透光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装配筒的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和所述第二透光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孔径。

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筒的第一透光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雕装饰件,设置有上述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能够实现在静态支撑上观察上述可转动的微雕显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包括第一装配筒和与所述第一装配筒内壁卡接的图形文字载体,所述图形文字载体上设置有第二装配筒,所述第二装配筒与所述第一装配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装配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装配筒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图形文字载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装配筒的外壁套设有轴承连接件,所述轴承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装配筒与所述第二装配筒之间沿轴向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装配筒的顶部嵌接有双面凸镜;所述双面凸镜与所述图形文字载体之间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装配筒能够带动所述图形文字载体进行平面上的转动;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可以将图形、文字、图案或色彩中的一种或多种覆在胶片上,使第一装配筒与第二装配筒透光,位于双面凸镜的外侧,眼睛透过双面凸镜能够直接观察到位于胶片上的信息,由于胶片上的信息的尺寸较小,需要扭动轴承连接件,此时,轴承连接件能够带动第二装配筒跟随其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位于双面凸镜的一点位置即可观察到胶片上各个位置的信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读取完整的胶片信息,提高用户体验感。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雕装饰件,设置有上述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能够实现在静态支撑上观察上述可转动的微雕显示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双面凸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轴承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第一装配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双面凸镜外设置有车花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微雕装饰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200-支撑体;

101-双面凸镜;102-第二装配筒;103-轴承连接件;104-第一装配筒;105-胶片;106-平面玻璃;107-胶圈;

1021-上部结构;1022-筒体结构;10211-车花片结构;

201-第一支撑体;202-第二支撑体;203-转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一到五中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及微雕装饰件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7所示,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包括第一装配筒104和与第一装配筒104内壁卡接的图形文字载体,图形文字载体上设置有第二装配筒102,第二装配筒102与第一装配筒104同轴设置,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与第一装配筒104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与第一装配筒104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图形文字载体的容纳空间;第二装配筒102的外壁套设有轴承连接件103,轴承连接件103能够在第一装配筒104与第二装配筒102之间沿轴向方向转动;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嵌接有双面凸镜101;双面凸镜101与图形文字载体之间贯通设置;第一装配筒104能够带动图形文字载体进行平面上的转动。

具体的,第二装配筒102由上及下依次包括上部结构1021和筒体结构1022,其中,如图3和6所示,上部结构1021的顶部为车花片结构10211,筒体结构1022的外壁套设轴承连接件103,以实现轴承连接件103通过带动筒体结构102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装配筒102、双面凸镜101一起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应用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进行图形文字载体上信息的读取时,可以使用单手转动轴承连接件103,此时第二装配筒102能够相对第一装配筒104转动,再由于图形文字载体卡接在第一装配筒104内,即,图形文字载体相对第一装配筒104的筒内壁固定设置,因此,当第二装配筒102相对第一装配筒104转动时,能够便于用户沿同一观察顺序识别图形文字载体上的信息,并能够快速识别及读取,不限于用于沿任一方向进行观察,整体使用更加便捷,提高识别读取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中,图形文字载体包括由下以上依次设置的胶圈107、平面玻璃106和胶片105,其中,胶片105上载有至少一种形状、图案、文字或色彩;或者,胶片105上载有至少两种上述类别。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胶片105上载有微小的图像或经文。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最大便捷性即为胶片105上载有尺寸较小的图像或经文,或其他上述各种类别的信息,以便于通过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进行快速识别、读取,并且能够确保信息量的充足。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胶圈107设置在平面玻璃106与第一装配筒104之间,用于确保平面玻璃106与第一装配筒104之间不存在缝隙,利于内部投影环境不被水汽或灰尘所影响,总之,本实施例的胶圈107主要用于防止水、尘土等浸入到第二装配筒102内。

具体的,根据人文信仰的不同,本实施例的胶片105上可以载有如下之一或多个图像: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四臂观音、地藏菩萨、八大守护神、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十八罗汉、不动明王、千手观音、虚空藏菩萨或弥勒佛,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上述图像的查看,提升用于体验感;或者,本实施例的胶片105上还可以载有如下信息之一: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量寿经、地藏经、楞严经、妙法莲花经、金刚经、大般若经或无量寿经;以便于将上述信息通过微雕原理覆在胶片105上,便于相关人员的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每个人的人文信仰不同,尤其是对经法的学习,每篇经法的篇幅都较长,为了提高对各篇经法的快速识别学习,将其覆在胶片105上,通过轴承连接件103带动第二装配筒102,进而带动双面凸镜101进行旋转,从而对上述尺寸较小的经法的连续读取,加快了阅读速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设置有图案或几何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在实际应用时,第二装配筒102顶部的图案或几何结构可以用来突显双面凸镜101的位置,便于观察者的快速使用,以避免乌龙事件的发生。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具有车花片结构10211;或者,本实施例的另一可行方案为,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具有浮雕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可以设置为车花片结构10211或者浮雕结构,能够提高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用户体验感,感官愉悦度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车花片结构10211或者浮雕结构所占的位于双面凸镜101外周的尺寸范围,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定,可以为很小的尺寸范围,也可以为很大的尺寸范围;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花片结构10211、浮雕结构均可以替换为本领域使用的其他装饰结构,以提升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的使用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双面凸镜101的第一凹槽。

并且,双面凸镜101的尺寸刚好能够与上述第二装配筒102顶部的第一凹槽卡接,避免双面凸镜101相对第一凹槽掉落。

具体的,第二装配筒102为“Y”型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第二装配筒102主要用于承载端面的双面凸镜101,同时还主要设置了双面凸镜101相对胶片105之间的观察距离,将第二装配筒102设置为“Y”型结构,外壁上伸出的结构能够便于用于手持,同时,“Y”形外壁的过度部分采用倒置的倒角过度,避免用于使用时出现划伤,提高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安全系数。

具体的,第一装配筒104的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透光孔;相对应的,第二装配筒102的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同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装配筒104内设置有第一透光孔,第二装配筒102内设置有第二透光孔,光源由第一透光孔的底部摄入。

具体的,在应用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时,光源由第一透光孔的底部摄入,将胶片105上的图形、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经由上方设置的双面凸镜101传到使用者的双眼,并且双面凸镜101具有放大效果,能够将胶片105上较小尺寸的图形、文字、图案等根据双面凸镜101与胶片105之间的距离,进行不同倍数的放大,以便于使用者透过双面凸镜101进行胶片105上较小尺寸信息的识别、读取,即实现了下部微雕平面信息向上部双面凸镜101的投影。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胶片105上的图形、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通过纳米微雕技术覆在胶片105上。

具体的,第一透光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透光孔的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第一透光孔的孔径设置为较大的尺寸,以便于第一装配筒104与第二装配筒1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上述的图形文字载体的容纳空间。

具体的,第一装配筒104的第一透光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中,第一装配筒104可以在底部外壁设置外螺纹,在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内壁设置内螺纹,实现两者之间的螺纹连接,便于安装且便于拆卸。

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当将光源由胶片105所在一侧的第一装配筒104的底部摄入时,胶片105上的图案、形状及色彩可以经由双面凸镜101投影到外部墙面或纸面或其它可观赏的平面或不规则面上,以实现对于胶片105上信息多元化的观赏,观赏更加清晰。

采用本实施例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包括第一装配筒104和与第一装配筒104内壁卡接的图形文字载体,图形文字载体上设置有第二装配筒102,第二装配筒102与第一装配筒104同轴设置,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与第一装配筒104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二装配筒102的底部与第一装配筒104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图形文字载体的容纳空间;第二装配筒102的外壁套设有轴承连接件103,轴承连接件103能够在第一装配筒104与第二装配筒102之间沿轴向方向转动;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嵌接有双面凸镜101;双面凸镜101与图形文字载体之间贯通设置;第一装配筒104能够带动图形文字载体进行平面上的转动;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可以将图形、文字、图案或色彩中的一种或多种覆在胶片105上,使第一装配筒104与第二装配筒102透光,位于双面凸镜101的外侧,眼睛透过双面凸镜101能够直接观察到位于胶片105上的信息,由于胶片105上的信息的尺寸较小,需要扭动轴承连接件103,此时,轴承连接件103能够带动第二装配筒102跟随其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位于双面凸镜101的一点位置即可观察到胶片105上各个位置的信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读取完整的胶片105信息,提高用户体验感。

实施例二

如图2、4、5、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部设置为平面结构,其余结构限定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轴承连接件103的底部外壁增设一圈边沿结构,该边沿结构与轴承连接件103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该边沿结构的底部包裹在第一装配筒104的顶部外,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其余结构限定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将上述实施例二中的轴承连接件103的底部外壁增设一圈边沿结构,该边沿结构与轴承连接件103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该边沿结构的底部包裹在第一装配筒104的顶部外,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其余结构限定与实施例二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二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雕装饰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微雕装饰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到四任一方案的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在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外壁设置有支撑体200,具体的,支撑体200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支撑体20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支撑体202,其中,第一支撑体201和第二支撑体202之间通过转动连接件203连接,以实现第一支撑体201相对第二支撑体202转动,更进一步的,以实现第一支撑体201带动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向远离第二支撑体202所在侧转动,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嵌入第一支撑体201,并且,双面凸镜101及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面能够被观察到,即双面凸镜101及第二装配筒102的顶面裸露出第一支撑体201,此过程中,轴承连接件103带动第二装配筒102转动,进而令双面凸镜101一起转动,以实现对胶片105上的图形图案色彩进行动态观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感,同时,也便于可转动微雕显示结构100的携带,更加便于其在支撑体200内的保护,可转动的打开方式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观赏性更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