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69417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光学中的薄膜技术和全息技术,特别是用于制作全息防伪的薄膜技术。
目前常见的全息防伪膜产品,是由印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层、金属箔制作的镜面层和粘接层构成,使用时将全息防伪膜贴附在被防伪物上(附图1)。这种防伪膜组织结构中,镜面层是由连续的金属箔组成,它不具有透明性,若用它贴附在被防伪物上,则观察不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它适用于一般要求的防伪物品。为了获得既能看到防伪标志的全息图案,又能通过防伪薄膜观察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人们在产品的结构上和工艺制作上进行了不少研究,在已有技术中,已有披露在印制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上覆盖一层由高、低折射率介质材料组成的多层介质膜,它解决了既能看到防伪标志的全息图案,又能通过防伪薄膜观察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的技术,但由于这种产品制作中要求蒸镀的介质膜厚度有严格的要求,加工工艺复杂、要求加工的设备也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既能看到全息防伪标志图案,又能通过透明的防伪薄膜观察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同时在制作上简化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特提供出“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点阵镜面的反射以达到既保证一定的透明度,又具有有效的反射全息图象的效果。本发明的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是由具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层1、金属箔制作的镜面层2和粘结层3构成,该特点是镜面层2是一层点阵状的金属箔组成(见附图2)。制作本发明的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网点印刷工艺和化学镀工艺、或真空蒸镀工艺,制作时,按照透明度的要求计算出反射点阵面所占的总面积百分比,设计制作网点印刷板,将网点印刷板置于具有模压全息图案面的有机薄膜层上,印刷出网点油墨图案之后,用化学方法、或真空蒸镀方法,在网点油墨图案面涂复上金属箔镜面层,然后将它置于有机物溶剂中,溶除掉网点油墨,使涂复上的金属箔镜面层形成点阵面,再后将热溶胶涂覆在点阵面侧,即完成本发明的产品制作。
本发明的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其透明度根据需要,通过设计反射点阵面积来实现,透明度可在10~90%之间变动。该产品对涂复上的反射点阵面积上的金属箔的厚度无严格要求,对加工的设备也无特殊的要求,因此,它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产品可用于有效的专用证件的塑封,如居民身份证、金融、税务、公安、工商、交通、邮电等部门发行的各种证、卡、有价证卷。有利识别、防止和打击假冒伪造各种证、卷、商标等非法行为,它亦可制作成贴壁式透明全息装饰画,以美化室内环境。


图1是已有技术的全息防伪膜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的防伪膜结构示意图其中1-全息图案有机膜层;2-金属箔镜面层;3-粘接层;4-被防伪物。
结合附图2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现制作一张10×10(cm2)的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要求透明度为60%,制作过程如下第一步 设计网点印刷板,其透光率为40%;第二步 将网点印刷板置于在模压全息图案面的有机薄膜片1上,用油墨印刷出网点;第三步 将印有油墨网点的有机薄膜片1,置于二氯化锡(SnCl2)溶液中活化后,用二氯化钯(PdCl2)进行敏化,然后将该全息有机薄膜片1放入化学镀银液中,则在没有油墨覆盖的区域生成银面点阵,再将该全息有机薄膜片投入有机溶剂中除去油墨,则在模压全息面有机薄膜片上形成占总面积40%的反射点阵镜面层2,其透射率为60%;第四步 在反射点阵面侧涂上热溶胶3。
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即可制作出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将它贴附在所需的被防伪物上,进行热塑封装,即可获得既可看见全息防伪图案标志,又能观察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的防伪物品。
权利要求
1.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是由具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层(1)、金属箔镜面层(2)和粘结层(3)构成,其特征在于镜面层(2)是一层点阵状的金属箔。
2.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网点印刷工艺和化学镀工艺、或真空蒸镀工艺,将金属镀复到具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层上,形成点阵状金属箔镜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点印刷板是根据透明度的要求计算出反射点阵面所占的总面积的百分比设计而成,将网点印刷板置于具有模压全息图案面的有机薄膜层上,印刷出网点油墨图案之后,用化学方法、或真空蒸镀方法,在网点油墨图案面涂复上金属箔镜面层,然后将它置于有机物溶剂中,溶除掉网点油墨,使金属箔镜面层形成点阵面,再后将热溶胶涂复在点阵面侧。
全文摘要
近贴式透明全息防伪膜及其制造方法,是属于全息防伪薄膜技术。产品是由具有全息图案的有机薄膜层、点阵状的金属箔镜面层和粘结层构成。其产品具有既能看到防伪标志的全息图案,又能通过透明防伪薄膜观察到被防伪物的表面细节,它适用有效的各种专用证、卡、券,有利于识别假冒伪造各种证、券、商标的非法行为。制作上采用了成熟的网点印刷工艺和化学镀工艺、或真空蒸镀工艺,生产成本低、技术易掌握,利于厂家成批生产。
文档编号B44F1/12GK1169377SQ9611760
公开日1998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铮, 郑兵, 戴基智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