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防伪标识显示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52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形防伪标识显示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它附于商品的外包装,用于显示商品的商标图案或特定的字符标识。
市场经济促进了厂商间的竞争,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商标意识。由于传统印刷制版的纸质商标极易仿制,目前出现了激光防伪商标,但仿制依然比较容易。因而迫切需要一种防伪水平高、不易仿制的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仿制、便于识别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以提高商品的防伪水平,更有效地保护优质产品,打击仿冒行为。本实用新型隐形防伪标识显示膜包括互相重叠的面膜和底膜,两膜的内表面镀有导电层,面膜为透明膜,其导电层也是透明的,该透明导电层刻蚀成隐形防伪图案及电极引线,面膜与底膜之间均布一层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并通过该材料将面膜和底膜粘合固化成一体。所说的隐形防伪图案包括各种图案、符号及文字标识。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的透光性能因电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因而当向电极加一电场时,光阀显示材料在对应于隐形图案的区域内,其透光性能发生改变而使隐性图案显示出来。断电后,图案即又消失不可见。面膜可以是聚脂塑料、涤纶薄膜,也可以是玻璃膜片。底膜可以是透明膜,也可以是有色膜,例如有色涤纶膜纸膜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晶显示技术,使商品的商标图案或字符标识隐藏于膜内,加一电压后,图案即清晰可见,达到防伪效果。厂商可备有专用电笔,将电笔两触脚触及本显示膜的二电极,输入低压电场,即可向购货方显示清晰的防伪标识,使对方放心购物,免受假货之害。本显示膜的防伪水平高,防伪标识难以仿制,能有效地保护名优产品的产销厂商及消费者利益。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隐形防伪标识显示膜的面膜5和底膜4互相重叠,两膜的内表面分别镀有导电层,两膜之间均布一层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6,并被材料6粘合固化为一体。本实施例中,面膜5为透明聚脂塑料薄膜,底膜4为绿色纸膜,二者的内表面均镀有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其中面膜5的内表面导电层经刻蚀处理而含有隐形帆船图案3和电极引线2,即面膜的内表面只在图案及引线区域内保留有导电层。该电极引线延伸至面膜5的外表面而与电极1相连。未通电时,表面无图案显示,当低压交流电加于两膜的电极上时,即清晰地显示出帆船图案。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液晶材料,可制成正型显示膜或反型显示膜。对于正型的本显示膜而言,液晶材料是正性的。未通电时,面膜全区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无图案显示。通电后,帆船3及引线2因电场作用变成透明区而显出底膜4的绿色,其余区域仍为不透明的乳白色,因而形成乳白色衬底上明亮的绿色帆船图案。对于反型的本显示膜而言,采用的液晶材料是负性的。未通电时,面膜全区透明而显示出底膜的绿色,但无图案显示。通电后,面膜的帆船图案及引线区域因电场作用而变成不透明的乳白色,其余区域仍为透明区而显示出底膜的绿色,因而形成绿色衬底上的乳白色帆船图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面膜的外表面印有以常规方法印制的屁商标图案,该普通商标图案留有便于上述膜内隐形图案显示的空白区。未通电时,本膜形似普通的商标标签,表面可见一般的商标图案。通电后,即在绘有普通图案的空白处清晰显示出防伪标识,实现普通标识与隐形防伪标识共存,既直观又有防伪功能。
本隐性防伪显示膜中的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采用已获专利的视角NPD材料,也可用普通的PDLC平面显示液晶/高分子材料。底膜上镀复的导电层可根据需要选择透明氧化铟锡导电层或不透明的有色金属,如镀铝或铜等。后者镀层的颜色即为图案透明区的底色。
权利要求1.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包括互相重叠的面膜和底膜,两膜的内表面镀有导电层,面膜为透明膜,其导电层也是透明的,该透明导电层刻蚀成隐形防伪图案及电极引线,面膜与底膜之间均布一层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并通过该材料将面膜和底膜粘合固化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面膜是聚脂塑料或涤纶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面膜是玻璃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底膜是透明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底膜是有色膜。
6.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其特征是面膜的外表面印有以常规方法印制的普通商标图案,该普通商标图案留有便于膜内隐形图案显示的空白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性防伪标识显示膜,它包括互相重叠的面膜和底膜,两膜的内表面镀有导电层,面膜为透明膜,其导电层也是透明的,该透明导电层刻蚀成隐形防伪图案及电极引线,面膜与底膜之间均布一层液晶/高分子光阀显示材料,并通过该材料将面膜和底膜粘合固化成一体。防伪图案或字符标识隐藏于膜内,在电极上加一低压电,图案即清晰可见,断电后图案即消失,达到防伪效果。
文档编号B44F1/00GK2274363SQ9623230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1日
发明者王宁生, 罗琦, 户金生 申请人:南京科化显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