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66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钩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背照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11至13B表示一个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图11表示一个传统液晶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12A和12B是图1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的透视图。图13A和13B是包含图12A和12B中所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在图11中,该液晶显示模块50包括一个背照装置52,一个支撑该背照装置52的金属体54,一个罩住背照装置52周围区域的框架状的罩56,一个由该罩56保持的液晶显示元件58,和一个框架状的金属件60。所述背照装置52包括一个光导板(light guide plate)62,设置在光导板62的相对侧上的灯64,和一个设置在光导板62之下的反光膜66。另外,在光导板62和液晶显示元件58之间可选地设置散射片(或漫射片)68和70。
图12A表示图1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模块50的组件。图12B表示图12A中所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反转状态。金属体54和金属件60被螺栓72连接在一起,以便完成液晶显示模块50的组装。
图13A表示一个组件78,该组件78包括所述液晶显示模块50,一个罩住液晶显示模块50的周围区域的第一框架构件74,和一个设置在液晶显示模块50下面的金属板76。该液晶显示模块50和金属板76被螺栓80连接起来。图13B表示一个液晶显示装置86,该液晶显示装置86包括所述组件78,一个第二框架构件82和一个支腿机构84。在图13B中,图13A所示的组件78被上面朝下地翻了过来并且在这种状态下组装该液晶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框架构件82和所述组件78由螺栓88连接在一起。所述支腿机构84被螺栓(未示出)固定到第二框架构件82上,以便支撑液晶显示装置86。
在该传统液晶显示装置86中,采用了支撑背照装置52的金属体54和安装在液晶显示模块50上的金属板76。因此,需要进行许多螺栓紧固操作以组装该液晶显示装置86,这造成组装步骤增加和材料成本增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光源装置,一个支撑该光源装置的金属体,一个罩住该光源装置周围区域的框架状的罩,一个由该罩保持的液晶显示元件,以及一个罩住该液晶显示元件周围区域的框架构件,该框架构件具有用于与金属体配合的钩子。
采用这种结构,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使设置在所述框架构件上的钩子与支撑光源装置的金属体配合来很容易地进行组装。
优选地,至少一个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构件和设于液晶显示元件外周区域上的驱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成本。
该金属件可以通过一个用于组装液晶显示装置的紧固件电连接到所述金属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包括所述光源装置、所述金属体、所述罩、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述金属件和所述框架构件的组件被螺栓连接到一个第二框架构件上,所述至少一个金属件被一个将该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上的螺栓电连接到所述金属体上。
优选地,该金属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片,该金属片沿着液晶显示元件的至少一侧延伸。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透视后视图。图3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顶视图。
在图1至3中,该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一个第一框架构件12,一个第二框架构件14,和一个支腿机构16。该第一框架构件12和第二框架构件14被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一个框架体。该第一和第二框架构件12和14由塑料制成。
图4是图1至3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透视图。第二框架构件14被螺栓18连接到第一框架构件12上。支腿机构16被螺栓(未示出)连接到第二框架构件14上。一个金属体或壳体20被安装到第一框架构件12上。该金属体20支撑一个背照装置和一个液晶显示板,这将在后面进行讨论。一个印刷电路板22、一个反相器24和其它的电路/电子元件被安装到该金属体20上。标号26表示一个屏蔽罩,标号28表示一个柔性带。标号30表示分别成爪形的钩子,后面将对其进行讨论。
图5表示一个组件32的分解透视图,该组件32包括所述第一框架构件12和所述金属体20,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构件。该组件32包括一个背照装置(光源装置)34,支撑该背照装置34的所述金属体20,一个罩住该背照装置34周围区域的框架状的罩36,一个由该罩36保持的液晶显示元件38,非框架形式(但在所示实施例中线性延伸)的金属件39和40,以及所述第一框架构件12。该第一框架构件12具有一个限定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中心开口。
所述液晶显示元件38包括一对玻璃基片和一个保持在其间的液晶,并且包括一对偏光镜。驱动IC38a被设置在液晶显示元件38的外周区域上,以便驱动液晶。该驱动IC38a被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柔性带28被连接到与驱动IC38a相连的印刷电路上。所述非框架形式的(线性)金属件39和40沿着液晶显示元件38的两侧延伸,并且罩住驱动IC38,以便保护驱动IC38a不受静电影响。
背照装置34包括一个光导板41,设置在该光导板41相对两侧上的荧光灯42,以及一个设置在光导板41下面的反光膜43。散射片(或漫射片)45和46可选地设置在光导板41和液晶显示元件38之间。
图6表示图5所示组件的剖视图。在图5和6中,第一框架构件12在其外周部设置有爪形的钩子30。该钩子30可与金属体20配合。
图7表示图5和6中所示的金属体20的透视图。该金属体20包括一个被弯曲并具有四个垂直周壁20a和一个被所述四个垂直周壁20a围绕的底壁20b的金属板(例如,一个铝板)。从图5至7可以看出,所述背照装置34和所述散射片(或漫射片)45和46被设置在由所述四个垂直周壁20a和底壁20b限定的容纳空间中。所述框架状的罩36罩住背照装置34的周围区域和散射板(或漫射板)45和46。并且,该框架状的罩36可以保持液晶显示元件38。
所述金属体20具有一个形成于垂直周壁20a底部中的配合凹槽20c,以便第一框架构件12的钩子30能够配合到所述配合凹槽20c中。各垂直周壁20a具有两个配合凹槽20c。该金属体20具有带槽的定位片20d和在垂直周壁20a内侧的突起。如图5所示,设置在背照装置34和散射片(或漫射片)45和46的端部上的槽或突起分别与定位片20的突起和槽配合,以便将这些部件定位到金属体20中的一个预定位置上。
所述金属体20具有螺栓配合片20e。如图4所示,第二框架构件14被螺栓18连接到第一框架构件12上。该螺栓18穿过第二框架构件14的孔14a和金属体20的螺栓配合片20e的孔20f,并且被螺纹联结到设置在第一框架构件12上的凸台12b(图5)的螺纹孔中。
图8表示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39和40的透视图,所述金属件39和40被设置在图5所示的第一框架构件12和设在液晶显示元件38的外周区域上的驱动IC38a之间。所述金属件39和40具有一个L形的截面,并且分别具有水平部分39h和40h和垂直部分39v和40v。一个配合片39e形成于金属件39上。该配合片39e从水平部分39h向下延伸,然后在水平方向上弯曲。同样,一个配合片40e形成于金属件40上。该配合片40e从水平部分40h向下呈梯级延伸,然后在水平方向上弯曲。所述配合片39e和40e被布置成沿一条垂直线与所述金属体20的螺旋配合片20e之一重叠。
螺栓18穿过金属体20的螺旋配合片20e的孔20f,金属体20的螺栓配合片20e的孔20f和金属件39和40的配合片39e和40e的孔39f和40f,并且被螺纹固定到第一框架构件12的凸台12b中的螺纹孔中。因此,金属件39和40被螺栓18电连接到金属体20上,所述螺栓18用于将组件32固定到第二框架构件14上。即,金属件39和40被一个用于组装液晶显示装置10的螺栓电连接到金属体20上。即,金属件39和40可以接地。
另外,一个金属件40的水平部分40h的延伸部分40p向着另一个金属件39延伸,以便设置在金属件39和40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该延伸部分40p罩住位于液晶显示元件38的两个相邻侧边之间的角部附近的印刷电路。
包括所述金属体20、所述背照装置34、所述罩36、所述液晶显示元件38、所述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39和40和所述第一框架构件12的所述组件32,可以通过使第一框架构件12的所述钩子30与金属体20中的配合凹槽20c配合而很容易地组装起来。紧固螺栓的步骤被减少。在图6中,钩子30的下端位于金属体20的底表面和第一框架构件12之间,并且在显示表面一侧与金属体20的底表面相距一个距离“a”。因此,该单元(例如一个监视器)的厚度可以被减小。
图9A和9B表示图11中所示的框架状的金属件60和制成该金属件60的片材。图9A表示框架状的金属件60,图9B表示制成该框架状金属件60的片材X。该框架状的金属件60通过从金属片X上冲裁下没有阴影线的部分并沿着虚线对其进行弯曲而形成。片材X的剩余的部分(阴影部分)被除去。
图10A和10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39和40,以及制成金属件39和40片材Y。图10A表示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49和40,图10B表示制成金属件39和40的片材(例如,铝板)Y。所述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39和40是通过从金属片Y上冲裁下没有阴影线的部分并沿着虚线对其进行弯曲而形成的。片材Y的上部没有阴影线的部分形成较短的金属件40,比上部没有阴影线的部分大的下部没有阴影线的部分形成较长的金属件39。片材Y的剩余部分(阴影部分)被除去。该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39和40使得可以减小制造金属件所需的金属量,并减少了被除去的材料的量。
从上述讨论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易于组装且可以降低材料成本的液晶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光源装置;一个支撑该光源装置的金属体;一个罩住该光源装置周围区域的框架状的罩;一个由该罩保持的液晶显示元件;以及一个罩住该液晶显示元件周围区域的框架构件,该框架构件具有用于与所述金属体配合的钩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非框架形式的金属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构件和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周围区域上的一个驱动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金属件被一个用于组装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固定件电连接到所述金属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一个包括所述光源、所述金属体、所述罩、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所述金属件和所述框架构件的组件被螺栓连接到一个第二框架构件上,所述至少一个金属件被一个将所述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上的螺栓电连接到所述金属体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片,该金属片沿着液晶显示元件的至少一侧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钩子具有一个位于所述金属体的底表面和所述框架构件之间的端部。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框架构件,在第一和第二框架构件之间由罩保持着一个光源装置、一个支撑光源装置的金属体20、一个罩住光源装置周围部分的框架状的罩、和一个液晶显示元件。第一框架构件罩住液晶显示元件的周围区域并且具有用于与金属体中的凹槽配合的钩子。因此,所述金属体、所述光源装置、所述罩、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一框架构件通过所述钩子与所述金属体的配合被组装并固定在一起。该组件可以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上。直金属件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液晶显示元件上的驱动IC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428638SQ0212272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林本诚二, 永乐敬之 申请人: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