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及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

文档序号:267377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及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及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液晶装置(广义上的电光学装置)中,希望能在最佳的显示特性(对比度)下进行显示动作。
然而,由于在液晶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有显示特性差异,因而如何抑制该差异的影响便成为重要的技术课题。
此外希望液晶装置的显示特性即使在发生了静电(ESD)等外部原因的场合下也能被维持在最佳状态。
此外在内置有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的固件控制液晶装置的显示动作。在该场合下,为缩短电子设备的开发期间,希望能尽量简化固件的制造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是提供可实现适宜的显示特性的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及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器,其包含校正参数寄存器,其存储用于校正由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的校正参数;运算电路,其对由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上述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对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进行运算;驱动电路,其以基于运算出的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获得的驱动电压驱动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对由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这样,以基于所得到的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获得的驱动电压驱动显示面板,调整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因而根据本发明,处理部可不考虑显示特性的差异,把对比度调整值设定到显示驱动器。这样,可实现处理部的处理的简单化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上述校正参数特定的上述校正值可以是通过测定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所得到的对比度基准值的校正值。
此外在校正参数寄存器中,可以存储校正值本身,也可以存储被测定的对比度基准值。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包含存储器控制电路,其对设置在显示驱动器的外部或内部、至少存储上述校正参数的存储器进行访问控制;寄存器写入电路,其按所分配的更新定时,把从上述存储器读出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根据本发明,按所分配的更新定时,从存储器读出的校正参数被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控制寄存器),进行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因而可利用适当的校正参数进行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可稳定地维持适当的显示特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期间,可以把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在该场合下,非显示期间是向比如校正参数寄存器的写入处理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动作不产生坏影响的期间。但在非显示期间以外的期间,也可进行更新处理。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电源接通后或系统复位后,可以定期地把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此外最好在定期发生的非显示期间,进行更新处理。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包含存储器控制电路,其对设置在显示驱动器的外部或内部、至少存储上述校正参数的存储器进行访问控制;寄存器写入电路,其在电源接通时或系统复位时把从上述存储器读出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预置处理。
根据本发明,在电源接通时或系统复位时,从存储器读出的校正参数被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校正参数寄存器的预置处理。因而根据本发明,可自动地读入适当的校正参数,进行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可以在向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正在写入上述校正参数时,禁止处理部对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访问。
这样,可防止来自处理部的访问与来自存储器的访问发生冲突的事态。
此外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包含上述任一中记载的显示驱动器;由上述显示驱动器驱动的显示面板;控制上述显示驱动器动作的处理部。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任一中记载的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测定由显示驱动器驱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把由测定所特定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存储器。


图1是表示电光学装置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数据线驱动器(显示驱动器)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3A、图3B是用于说明更新定时的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控制寄存器的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显示控制参数的附图。
图6A、图6B也是用于说明显示控制参数的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灰度控制参数的附图。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更新期间信息、制造信息的附图。
图9是表示寄存器写入电路详细示例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运算电路详细示例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对比度调整值的校正方法的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对比度调整值的校正方法的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参数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适用的实施方式作以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权利要求范围内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构成不适当的限定。以下说明的全部构成并非本发明的必须构成要件。
1.电光学装置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装置的构成例。
该电光学装置(狭义上的液晶装置)包含显示面板100(狭义上的液晶面板)。
该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数据线(信号线);多个扫描线;由数据线及扫描线特定的多个像素。这样,通过改变各像素区内的电光学元件(狭义上的液晶元件)的光学特性,实现显示动作。
此外显示面板100也可以是纯矩阵方式的面板,也可以是采用了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薄膜二极管(Thin FilmDiodeTFD)等转换元件(2端子型非线性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面板。
此外电光学装置包含数据线驱动器110(数据线驱动电路、X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扫描线驱动器120、122(扫描线驱动电路、Y驱动器、门驱动器)。
这里数据线驱动器110基于图像数据驱动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另一方面,扫描线驱动器120、122对显示面板100的扫描线进行依次扫描驱动。
此外也可以把扫描线驱动器120、122内置于数据线驱动器110。
此外电光学装置包含MPU130(广义上的处理部)。
这里,MPU(Micro Processor Unit)130进行数据线驱动器110、扫描线驱动器120、122、电源电路132、EEPROM134的控制等。
更具体地说,MPU130对数据线驱动器110及扫描线驱动器120、122提供动作模式的设定和垂直同步信号及水平同步信号。此外对电源电路132,进行有关电源设定的指示。此外对EEPROM134,比如通过数据线驱动器110进行对存储器的访问指示等。
此外MPU130(处理部)可以由通用处理器(CPU)实现,也可以由作为ASIC的控制器电路实现。
此外也可由电子设备(便携电话、传呼机、钟表、液晶电视、车用导航装置、台式计算机、词处理器、投影仪或POS终端等)所具有的外部MPU(处理部)实现MPU130的功能。
电源电路132基于从外部提供的基准电压,生成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所必需的各种电源电压(灰度电压)。这样,把所生成的电源电压提供给数据线驱动器110及扫描线驱动器120、122。
EEPROM134(广义上的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ROM)存储用于使电光学装置动作的各种信息。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下的EEPROM134存储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对比度调整参数,显示控制参数或灰度控制参数等)。这样,被存储的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比如在电源接通时和系统复位时及更新定时时被读出。被读出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被存储到数据线驱动器110所具有的控制寄存器。
此外EEPROM134可设于数据线驱动器110的外部,也可设于内部。此外也可以不通过数据线驱动器110,MPU130直接访问EEPROM134。
此外也可以使数据线驱动器110、扫描线驱动器120、122、MPU130、电源电路132、EEPROM134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显示面板100(玻璃基片)上形成。
2.数据线驱动器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线驱动器110(广义上的显示驱动器或显示驱动电路)的构成例。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线驱动器110不必包含图2所示的所有电路块,也可省略其中的一部分。
在MPU接口500中,输入反转点选择信号XCS、指令/数据识别信号A0、反转读出信号XRD、反转写入信号XWR、反转复位信号XRES等。
在输入输出缓冲器502中,比如8位数据(指令)D7~D0被输入。
总线保持器512用于暂时保持内部总线510上的数据。
指令解码器514通过MPU接口500对从MPU130输入的指令进行解码(解读),将解码结果传送到MPU侧控制电路530等。
状态寄存器516保持数据线驱动器110的状态信息(比如显示是否处于通路状态,是否处于部分显示模式,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
MPU侧控制电路530基于通过指令解码器514输入的MPU130的指令控制针对显示数据RAM560的读·写动作。该读·写动作通过由MPU侧控制电路530控制的列地址控制电路540及页面地址控制电路550实现。
列地址控制电路540指定显示数据的写入列地址和读出列地址。
页面地址控制电路550指定显示数据的写入页面地址和显示数据的读出页面地址。此外页面地址控制电路550由驱动器侧控制电路570控制,指定每1线的显示地址。
驱动器侧控制电路570(面板侧控制电路)基于来自振荡电路576的振荡输出,发生灰度控制脉冲GCP(脉冲幅度确定用的时钟脉冲信号)、极性反转信号FR、锁存脉冲LP等,控制页面地址控制电路550及PWM解码器电路580等。
PWM解码器电路580基于从显示数据RAM560读出的显示数据,进行PWM(脉冲幅度调制)的解码处理。
驱动电路600使来自PWM解码器电路580的信号向与显示面板系统的电压对应的电压移位,提供到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
通过上述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100上可显示各种图像。
3.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的预置及更新在便携电话等的电子设备中采用的液晶装置(电光学装置)中,在其检查时·出厂时,最好进行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对比度、颜色配合等)的调整。这样在进行了最佳调整后,向电子设备制造厂发货,在电子设备内组装。
在该场合下,对于电气设备的生产厂,只要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达到最佳便可,对显示特性的设定内容并无兴趣。这样,如果在固件内进行这种显示特性的设定,则必须按照各显示面板或显示面板的各机种,改变固件内的显示特性设定的记述部分。因而可能加大对电气设备生产厂无用的烦杂作业。
此外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中,根据其使用状况,会发生静电(ESD)等各种外部原因。因此如果所设定的显示特性由于该外部原因被改变,则可能无法维持最佳显示特性。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下,通过采用以下说明的构成,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点。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线驱动器110中,如图2所示,设有存储器控制电路579。
该存储器控制电路579进行针对图1的EEPROM134的访问控制(读·写控制)。
更具体地说,在EEPROM134中,存储用于控制(设定)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对比度、颜色配合等)的参数。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在比如液晶装置(电子设备)出厂时·检查时,可通过测定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得到,与测定结果对应的最佳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被写入EEPROM134。通过采用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可吸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的波动,可防止显示特性随各显示面板或显示面板的各机种而不同的事态。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器控制电路579把包含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等的各种信息从EEPROM134读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线驱动器110内,在MPU侧控制电路530中,包含寄存器写入电路20(寄存器·更新电路、寄存器·预置电路)、控制寄存器30、运算电路50。
这里控制寄存器30是数据线驱动器110的控制中使用的寄存器。
更具体地说,图1的MPU130发行指令后,该指令由图2的指令解码器514解码。由该指令设定的参数通过输入输出缓冲器502及寄存器写入电路20被写入控制寄存器30。这样,MPU侧控制电路530基于被写入控制寄存器30的控制参数(动作参数、指令参数)动作。即,MPU侧控制电路530基于控制寄存器30的内容,控制列地址控制电路540、I/O缓冲器542、页面地址控制电路550、驱动器侧控制电路570等。
通过设置这种控制寄存器30,MPU130可根据自身发行的指令使数据线驱动器110动作,对显示面板100进行显示控制。
此外控制寄存器30可由D双稳态电路等保持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RAM等存储器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寄存器写入电路20进行对该控制寄存器30的写入处理。
更具体地说,寄存器写入电路20在电源接通时或系统复位时(预置时),把从图1的EEPROM134(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ROM)读出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动作参数,指令参数)写入控制寄存器30,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预置处理。
通过进行这种预置处理,在电源接通时及系统复位时(软件复位时),在EEPROM134内存储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被自动写入控制寄存器30。
因此,MPU侧控制电路530利用被写入控制寄存器30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可进行显示面板100的最佳显示控制。
此外在MPU130(处理部)上动作的固件(程序)在电源接通时及系统复位时,不必再把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写入控制寄存器30。这样,由于不必把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记述到固件内便可,因而可简化固件的制成作业。此外即使显示面板的机种各异,也可使用同一固件,可减轻电子设备生产厂等的开发负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寄存器写入电路20在所分配的更新定时下,把从EEPROM134读出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动作参数,指令参数)写入控制寄存器30,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
通过上述过程,可把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持续维持在最佳状态。
即,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中,根据其使用状况,由于静电等外部原因,控制寄存器30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可能被改写为不适当的值或消失。因此,如果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被改写或消失,便不能维持最佳的显示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下,在这种场合下,通过寄存器写入电路20进行更新动作,被存储于EEPROM134的最佳显示特性控制参数也被再次写入控制寄存器30。因而即使发生静电等外部原因,也可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维持到最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简化对比度调整处理,在控制寄存器30内包含校正参数寄存器40(VOLDEF)的同时,还设置运算电路50。
这里,校正参数寄存器40是存储用于校正对比度调整(设定)值的校正参数(显示特性控制参数之一)的寄存器。该校正参数在比如液晶装置(电子设备)出厂时·检验时,可通过测定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亮度)等得到,与测定结果对应的最佳校正参数被写入EEPROM134。通过采用该校正参数,可吸收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的波动,防止显示特性随各显示面板或显示面板的各机种而异的事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EEPROM134内存储的该校正参数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579、寄存器写入电路20,被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40。更具体地说,在电源接通时或系统复位时,校正参数被写入寄存器40,进行寄存器40的预置处理。此外在所分配的更新定时下,校正参数被写入寄存器40,进行寄存器40的更新处理。
图2的运算电路50是对由MPU130(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对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进行运算的电路。
即在本实施方式下,通过MPU130发行指令等设定对比度调整值。这样,运算电路50对该设定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寄存器40的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求出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这样,该校正对比度调整值通过比如电源控制电路578被输出到图1的电源电路132。
这样,电源电路132生成与该校正对比度调整值对应的电源电压,提供给数据线驱动器110(驱动电路600)及扫描线驱动器120、122。这样,显示面板100根据与校正对比度调整值对应的对比度(亮度)进行显示动作。
4.更新定时在本实施方式下,在显示面板100(显示驱动器)的非显示期间,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
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下如图3A所示,在显示面板100上,设有显示线区DRG与离线(display off line)区FRG1、FRG2。
这里,显示线区DRG实际上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另一方面,离线区FRG1、FRG2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空区)。
比如,假设一种不存在上侧离线区FRG1的场合。在该场合下,在显示线区DRG的最上侧的第1扫描线中,在其下侧虽然存在第2扫描线,但在其上侧不存在扫描线。另一方面,在第2扫描线中,在其下侧存在第3扫描线,同时在其上侧还存在第1扫描线。因此在不存在离线区FRG1的场合下,在第1扫描线与第2扫描线中,寄生的电容等各不相同,该部分的显示状态中将发生斑驳等。
与此相对,如果设置如图3A所示的离线区FRG1,则在第1扫描线之上也将存在空扫描线。其结果是,可使第1、第2扫描线的寄生电容等几乎相同,可防止显示状态发生斑驳。
同样,如果设置下侧离线区FRG2,则在显示线区DRG的最下侧的第N扫描线及其上侧的第N-1扫描线上,可使寄生电容量等几乎相同,可防止显示状态发生斑驳。
此外离线区FRG1、FRG2的设置目的比如如下。
即,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线数(显示线区DRG的线数)一般随电子设备的各机种而具有不同的条数。
在该场合下,如果按照电子设备的各机种,使用具有不同显示线数的显示面板100,则将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及设计期间的长期化等问题。
如果设置图3A所示的离线区FRG1、FRG2,可使离线区FRG1、FRG2的扫描线数可变地变化,可将FRG1、FRG2的扫描线的一部分按显示线区DRG的扫描(显示)线分配。这样,即使电子设备的机种变化及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线数变化,也可容易地与此对应。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下,如图3A的C1所示,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期间(比如离线区FRG1、FRG2的扫描期间),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这样,可防止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的写入处理)对显示动作产生坏影响。
即,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期间(比如对显示线区DRG扫描的期间),如果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则该更新处理可能对显示动作产生坏影响。比如,在更新定时下,在显示线区DRG发生条纹等。根据图3A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可防止这种事态的发生。
此外在图3A的C1中,虽然在离线区FRG2的最终扫描线的扫描定时下进行更新处理,但也可以在离线区FRG1的最初扫描线的扫描定时下进行更新处理。或者在与这些扫描线不同的扫描线(FRG1、FRG2的线)的扫描定时下进行更新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下,如图3B的D1所示,在电源接通时(系统复位时),复位信号RES启动。由此在控制寄存器30中写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预置处理。
这样,如图3B的D2、D3、D4所示,在电源接通后(系统复位后),更新信号REF定期地启动。由此在控制寄存器30中写入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定期进行控制寄存器30的更新处理。
这样,通过定期进行更新处理,可使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稳定并予以维持。
此外在不对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特性产生坏影响的场合下,也可以在比如非显示期间以外的期间定期进行更新处理。
5.控制寄存器图4中表示控制寄存器30的寄存器图示例。
图4中,E1中所示的第1寄存器组(VOLDEF、DISCTL、GCPSET、REFPD、RDID)是成为预置处理或更新处理对象的寄存器。另一方面,E2中所示的第2寄存器组(NOP、SWRESET、SLPIN、SLPOUT、PTLON、PTLAR、DISOFF、DISON、RAMWR、RAMRD)是不成为预置处理或更新处理对象的寄存器。这些第1、第2寄存器组可共同使基于MPU130的访问(写入动作)成为可能。
这样,寄存器VOLDEF、DISCTL、GCPSET是存储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的寄存器。具体地说,寄存器VOLDEF存储对比度调整参数(校正参数),寄存器DISCTL存储显示控制参数,寄存器GCPSET存储灰度控制参数。
此外寄存器REFPD存储更新期间信息,寄存器RDID存储制造信息。
另一方面,作为第2寄存器组之一的寄存器NOP是用于MPU130指示扫描线驱动器(显示驱动器)的非动作的寄存器(存储非动作指示指令的参数的寄存器)。此外寄存器SWRESET是用于指示软件复位的寄存器,寄存器SLPIN、SLPOUT是用于指示进入休眠动作、退出休眠动作的寄存器。此外寄存器PTLON、PTLAR是用于指示部分显示、部分区域的寄存器,寄存器DISOFF、DISON是用于指示显示断开、显示接通的寄存器。此外RAMWR、RAMRD是用于指示图2所示数据RAM560的写入动作、读出动作的寄存器。
这里,寄存器VOLDEF所存储的对比度调整参数是后述的对比度调整校正参数。
此外作为寄存器DISCTL所存储的显示控制参数,可以考虑各种参数。
比如如图5所示,在显示控制参数(DISCTL)中,可以包含显示线区DRG的扫描线数DLN、离线区FRG1、FRG2的扫描线数FLN1、FLN2或占空计数(总线数)DUTY等。
此外在显示控制参数(DISCTL)中,可以包含决定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方式的参数。
由显示控制参数指定比如以图6A所示的1H(1水平扫描期间)驱动方式和图6B所示的0.5H驱动方式的哪一个进行驱动。
比如,在图6A、图6B中,在锁存脉冲信号LP的下降沿期间规定1H。这样,在图6A中,在1H中生成1个复位信号GRES。另一方面,在图6B中,在1H中生成2个复位信号GRES,1H被按各0.5H分割。这样,在各0.5H中,生成与可由数据线驱动器支持的最大灰度数对应的数(频率)的灰度控制脉冲GCP。
此外在图6A、图6B中,作为数据线输出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上升由复位信号GRES的下降沿规定。另一方面,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下降由灰度控制脉冲GCP脉冲中的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位置的脉冲规定。
此外作为可由显示控制参数指定的驱动方式,可考虑各种方式。比如,也可以由显示控制参数进行PWM驱动及FRC(帧率控制)驱动的切换。或者由显示控制参数进行极性反转方式(帧反转、线反转或点反转等)的切换。
作为图4的灰度控制参数(GCPSET),可考虑各种参数。
比如如图7所示,在灰度控制参数中可以包含用于设定灰度控制脉冲达到启动状态的位置GCP1、GCP2......GCP63的参数。通过变更这些位置GCP1、GCP2......GCP63,可把显示面板100的灰度特性变更为各种特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下的灰度控制的驱动方式并不限定于PWM驱动,也可以是FRC驱动等。这样,比如在灰度控制参数中,可以包含用于控制FRC驱动的各种参数(帧率等)。
图8A表示更新期间信息示例。
根据该更新期间信息,可进行不实施更新处理的设定。此外作为更新期间,比如可设定64、128、192、256帧等。比如在设定了64帧的场合下,每64帧(K帧)定期进行一次更新处理。
通过把图8A所示的更新期间信息写入控制寄存器30,可在与各显示面板对应的最佳更新期间进行更新处理。
图8B表示制造信息示例。制造ID是用于特定显示驱动器(数据线驱动器等)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批号及制造工厂等的信息。产品版本是用于特定显示驱动器及显示面板的机种的信息。产品编号是用于特定各显示驱动器及各显示面板的信息。
通过把图8B所示的制造信息写入控制寄存器30(RDID),在显示驱动器及显示面板中发生了异常的场合下,可迅速特定其制造批号、制造工厂、制造版本、产品编号等。从而实现异常状况解析作业的高效率化。
即,控制寄存器30可由MPU130访问。因此,在异常状况的解析作业时,利用由MPU130动作的固件(程序),访问控制寄存器30,可容易地得到制造信息。因此与剥离IC的包装,确认制造信息的方法相比,可大幅提高异常状况解析作业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8B的制造信息在预置处理时及更新处理时被从EEPROM134自动写入控制寄存器30(RDID)。因而制造信息的管理等也容易了。
6.寄存器写入电路图9表示寄存器写入电路20的详细构成示例。该寄存器写入电路20包含选择信号生成电路22、时钟提供电路24、26、选择器SLC11、SLC12、SLC13、SLD11、SLD12、SLD13。此外也可以省略图9的电路块图的一部分。
在图9中,控制寄存器30所包含的寄存器REG11、REG12、REG13......是图4的E1中所示的第1寄存器组。另一方面,REG21、REG22、REG23......是图4的E2中所示的第2寄存器组。端子D是数据端子,端子C是时钟端子。
选择信号生成电路22基于复位信号RES、更新信号REF生成选择信号SEL。
这里,复位信号RES、更新信号REF如图3B所示,是在复位定时、更新定时下启动的信号。因而选择信号生成电路22在复位信号RES、更新信号REF的任意一个启动后,使选择信号SEL启动。
时钟提供电路24生成用于把来自EEPROM134的信息(显示特性控制参数、更新期间信息、制造信息等)写入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时钟信号CA11、CA12、CA13......。
另一方面,时钟提供电路26生成用于把来自MPU130的信息(显示特性控制参数、指令参数等)写入寄存器REG11、REG12、REG13......、REG21、REG22、REG23......的时钟信号CB11、CB12、CB13......、CB21、CB22、CB23......。
选择器SLC11、SLC12、SLC13......使来自选择信号生成电路22的选择信号SEL输入到其选择端子S。此外在该第1输入端子A,来自时钟提供电路24的时钟信号CA11、CA12、CA13......被输入。此外在其第2输入端子B,来自时钟提供电路26的时钟信号CB11、CB12、CB13......被输入。
这样,选择器SLC11、SLC12、SLC13......在选择信号SEL启动后,选择第1输入端子A侧。这样把时钟信号CA11、CA12、CA13......作为时钟信号C11、C12、C13......输出到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时钟端子C。
另一方面,选择器SLC11、SLC12、SLC13......在选择信号SEL处于非启动时,选择第2输入端子B侧。这样把时钟信号CB11、CB12、CB13......作为时钟信号C11、C12、C13......输出到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时钟端子C。
此外在寄存器REG21、REG22、REG23......中,只输入来自时钟提供电路26的时钟信号CB21、CB22、CB23......。
选择器SLD11、SLD12、SLD13......使来自选择信号生成电路22的选择信号SEL输入到其选择端子S。此外在其第1输入端子A,来自存储器控制电路579的数据(串行数据)DM被输入。此外在其第2输入端子B,来自指令解码器514的数据(串行数据)被输入。
这样,选择器SLD11、SLD12、SLD13......在选择信号SEL启动后,选择第1输入端子A侧。这样把数据DM作为数据D11、D12、D13......输出到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数据端子D。
另一方面,选择器SLD11、SLD12、SLD13......在选择信号SEL处于非启动时,选择第2输入端子B侧。这样把数据DC作为数据D11、D12、D13......输出到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数据端子D。
根据图9的构成,在通常时,选择信号SEL为非启动状态,MPU130可随机访问寄存器REG11、REG12、REG13......、REG21、REG22、REG23......。这样,可对任意寄存器写入所希望的信息。此外在该场合下,时钟提供电路26只输出时钟信号CB11、CB12、CB13......、CB21、CB22、CB23......中,与MPU130(指令解码器514)访问的寄存器对应的时钟信号,其它时钟信号设定为非启动(比如持续低电平)状态。
另一方面,在电源接通时(系统复位时)或更新时,选择信号SEL为启动状态。在该场合下,来自EEPROM134(存储器控制电路579)的信息被依序写入作为第1寄存器组的寄存器REG11、REG12、REG13......。
通过上述过程,在电源接通时及更新时,可把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等自动写入寄存器REG11、REG12、REG13......。
此外选择信号SEL成为启动状态后,针对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MPU130(处理部)的访问被禁止。该访问禁止通过选择器SLC11、SLC12、SLC13......、SLD11、SLD12、SLD13......选择第1输入端子A被实现。
这样,通过禁止MPU130的访问,可防止来自MPU130的访问及来自EEPROM134的访问发生冲突,寄存器REG11、REG12、REG13......的内容变得不确定或不明朗的事态。
7.对比度调整图10表示图2的运算电路50的详细构成示例。该运算电路50包含减法器52、锁存电路54、加法器56、锁存电路58。此外也可以省略图10的部分电路块。
从EEPROM134读出的校正参数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579、寄存器写入电路20被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40。该校正参数寄存器40相当于图4的寄存器VOLDEF,存储作为对比度调整参数的校正参数。
这样,减法器52从寄存器40中写入的校正参数值(VOLDEF)减去对比度基准值64,输出作为相减结果的校正值。
另一方面,从MPU130通过指令解码器514设定的对比度调整值由锁存电路54锁存。这样,加法器56将来自减法器52的校正值与来自锁存电路54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作为相加结果的校正对比度调整值由锁存电路58锁存。
该被锁存的校正对比度调整值比如通过图2的电源控制电路578被输出到图1的电源电路132。这样电源电路132基于校正对比度调整值,生成电源电压(比如上侧或下侧的最大电源电压),输出到数据线驱动器110等。
假设比如图11所示的对比度范围(0~128)已被设定。在该场合下,对比度基准值(64)被设定到对比度范围的比如中心值。
在液晶装置(电子设备)的检查时·出厂时,测定图11所示的测定对比度基准值(比如74)。然后,该测定对比度基准值(测定对比度中心值)被作为校正参数写入EEPROM134。
这样该测定对比度基准值(74)通过EEPROM134、寄存器写入电路20,被作为校正参数写入寄存器40。然后,减法器52从作为校正参数的测定对比度基准值(74)中减去对比度基准值(64),求出校正值(10)。
另一方面,来自MPU130的对比度调整值(比如100)通过指令解码器514由锁存电路54锁存。然后,加法器56将该对比度调整值(100)与校正值(10)相加,求出校正对比度调整值(110)。
图12是测定对比度基准值(50)相对对比度基准值(64)向下侧偏离的场合的示例。在该场合下,减法器52从测定对比度基准值(50)中减去对比度基准值(64),求出校正值(-14)。这样加法器56在对比度调整值(100)中加上校正值(-14),求出校正对比度调整值(86)。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下的方法,在MPU130上动作的固件即使完全不考虑测定对比度基准值的偏差也可以。即,在图11所示的测定对比度基准值(显示特性)向上侧偏差的场合下,或如图12所示向下侧偏差的场合下,均可在与固件设定的对比度基准值(100)对应的对比度下,使显示面板100进行显示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源接通时及系统复位时,从EEPROM134读出的测定对比度基准值(校正参数)被自动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40。因而在MPU130上动作的固件在电源接通时及系统复位时,不必把测定对比度基准值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40。这样,不把测定对比度基准值记述到固件内也可以。此外即使显示面板的机种有异,也可使用同一固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分配的更新定时下,从EEPROM134读出的测定对比度基准值被自动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40。因而在发生了静电等外部原因的场合下,也可把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特性持续地维持到最佳。
此外在图10中,虽然作为校正参数,把测定对比度基准值写入寄存器40,但也可以比如把通过从测定对比度基准值中减去对比度基准值(64)所得到的校正值写入寄存器40。在该场合下,无需减法器52。
此外虽然在图11、图12中,把对比度基准值设定到对比度范围的大致中心位置,但也可把对比度基准值设定到其它位置。
图13表示有关液晶装置出厂时及检查时所进行的参数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进行对比度(广义上的显示特性)调整,测定对比度(步骤S1、S2)。更具体地说,把各种对比度调整值设定到显示驱动器,测定显示面板的亮度等。
接下来,基于测定结果,判断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对比度(步骤S3)。在尚未得到的场合下,返回步骤S1,再次进行对比度调整。
另一方面,在得到了适当的对比度的场合下,基于此时的测定结果,求出测定对比度基准值(广义上的显示特性控制参数),把该测定对比度基准值写入EEPROM134。这样结束液晶装置的检查。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比如在说明书的记载中,作为广义上的用语(存储器、处理部、电光学装置、显示驱动器、显示特性、显示特性控制参数等)所引用的用语(EEPROM、MPU、液晶装置、数据线驱动器、对比度、测定对比度基准值等)在说明书中的其它记载中也可以置换为广义用语。
此外电光学装置、显示驱动器(数据线驱动器)、寄存器写入电路、控制寄存器、运算电路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所说明的构成,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此外显示特性控制参数、对比度调整参数、显示控制参数、灰度控制参数、更新期间信息、制造信息、控制寄存器的内容、校正参数等也同样,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示例说明,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作为电光学材料采用液晶的液晶装置中采用了本发明的场合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广泛用于利用了场致发光管、荧光显示管、等离子显示器或有机EL等电光学效果的电光学装置。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驱动器中作为内置显示数据RAM的装置作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校正参数寄存器,其存储用于校正由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的校正参数;运算电路,其对由处理部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上述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对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进行运算;驱动电路,其以基于运算出的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获得的驱动电压驱动显示面板。
2.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由上述校正参数特定的上述校正值是通过测定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所得到的对比度基准值的校正值。
3.权利要求1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存储器控制电路,其对设置在显示驱动器的外部或内部、至少存储上述校正参数的存储器进行访问控制;寄存器写入电路,其按所分配的更新定时,把从上述存储器读出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4.权利要求3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期间,把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5.权利要求3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电源接通后或系统复位后,定期地把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更新处理。
6.权利要求1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存储器控制电路,其对设置在显示驱动器的外部或内部、至少存储上述校正参数的存储器进行访问控制;寄存器写入电路,其在电源接通时或系统复位时,把从上述存储器读出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预置处理。
7.权利要求3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向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正在写入上述校正参数时,禁止处理部对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访问。
8.权利要求6中的显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寄存器写入电路在向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正在写入上述校正参数时,禁止处理部对上述校正参数寄存器的访问。
9.一种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8任一中记载的显示驱动器;由上述显示驱动器驱动的显示面板;控制上述显示驱动器的动作的处理部。
10.一种权利要求3至8任一中记载的显示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由显示驱动器驱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把由测定特定的上述校正参数写入上述存储器。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驱动器,其包含校正参数寄存器40,其存储用于校正对比度调整值的校正参数;运算电路50,其对由MPU指示的对比度调整值相加由校正参数特定的校正值,对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进行运算;驱动电路,其以基于校正对比度调整值获得的驱动电压驱动显示面板。采用通过测定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所得到的对比度基准值的校正值。在电源接通时、系统复位时或在更新定时下,把从EEPROM读出的校正参数写入校正参数寄存器,进行寄存器的预置处理及更新处理。
文档编号G02F1/133GK1444193SQ03120120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7日
发明者田村刚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