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平面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6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阴极平面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Cold Cathode FluorescentFlat Lamp,CCFFL),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并具有高结构强度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
背景技术
随著产业日益发达,行动电话、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数位化工具无不朝向更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发展。然而,行动电话、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的显示荧幕是不可或缺的人机沟通界面,透过上述产品的显示荧幕将可以为使用者的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近年来,大部分的行动电话、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电脑上的显示荧幕皆以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为主流,然而,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提供一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
现有常见的背光模组主要是由一灯管、一反射罩(holder)以及一导光板(LGP)所构成。上述的导光板可将灯管所发出的线性光线转换为面光源的型态,由于灯管通常配置于导光板的侧边,故由导光板所投射的面光源均匀性较差,所以必须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上配置数层光学膜片(如扩散片、增光片等膜片),然而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价格昂贵,其导致背光模组的成本提高。此外,由于灯管、反射罩以及导光板皆是单独的构件,必须另以一胶框将上述的灯管、反射罩及导光板承载固定。故从上可得知,此种背光模组在组装上较为繁琐,组装成本亦无法更进一步地降低。
基于上述考量,现有技术发展出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由于冷阴极平面灯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与均匀性,且能够提供大面积的面光源,故冷阴极平面灯已广泛被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以及其他应用领域上。
承上所述,冷阴极平面灯属于一种电浆发光元件,其主要是利用电子由阴极射出之后,与气体密闭腔体中阴极与阳极之间的钝气产生碰撞,并将气体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电浆。之后,电浆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线的方式回到基态,而所放射的紫外线会进一步激发冷阴极平面灯中的荧光体,以产生可见光。
图1绘示为现有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由图1的剖面线A-A所见的剖面图。请共同参照图1与图2,现有冷阴极平面灯100主要是由一板状基材110、一板状基材120、多个边条130、一荧光体140、一放电气体150以及多个电极160所构成。其中,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例如是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所制,边条130是配置于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之间,且与板状基材110以及板状基材120的边缘连接,以使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之间构成一密闭的腔体170。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2,荧光体140是配置于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的内壁上;放电气体150是注入于腔体180内,此放电气体例如为氙气(Xe)、氖气(Ne)、氩气(Ar)等惰性气体;而电极160配置于腔体170内,并对应于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的两端,且与一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此电极例如为银电极或是铜电极。
承上所述,在冷阴极平面灯100的点亮过程中,主要是藉由电极160驱动,使得电极160在腔体170内部发射电子与放电气体150产生碰撞,并将放电气体150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电浆。之后,电浆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线的方式回到基态,且所放射的紫外线会进一步激发板状基材110与板状基材120的内壁上的荧光体140,以产生可见光。
然而,现有的冷阴极平面灯虽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当要提供大面积的面光源时,仅以边条维持板状基材之间的间隙,其中央区域结构较为脆弱,容易因受不当外力而破损,故通常会将板状基材的厚度增加,此方法虽可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但由于厚度增加将导致冷阴极平面灯的透光率下降,而降低冷阴极平面灯的亮度。
除了加厚板状基材的厚度之外,现有的冷阴极平面灯亦可在两板状基材之间加入多个间隙物(spacer),用以加强中央区域的结构强度,使得冷阴极平面灯能够承受外界的大气压力甚至其他不当之外力,但是,如此将使得冷阴极平面灯的制作更为繁琐,且提高制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可提供均匀性的面光源,且能有效提高冷阴极平面灯整体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冷阴极平面灯受到不当的外力而破损。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主要是由一第一板状基材、一第二板状基材、一荧光体、一放电气体以及复数个电极所构成。其中,第一板状基材具有多个凹槽,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第一板状基材上,以使这些凹槽构成多个密闭腔体;荧光体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的部分内壁或全部内壁上;放电气体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内,而电极分别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的两端。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主要是由一第一板状基材、一第二板状基材、一荧光体、一放电气体以及复数个电极所构成。其中,第一板状基材具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板状基材具有多个第二凹槽,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第一板状基材上,且第二凹槽分别与第一凹槽相对应,以使得这些第一凹槽与这些第二凹槽构成多个密闭腔体;荧光体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的部分内壁或全部内壁上;放电气体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内,而电极分别配置于这些密闭腔体的两端。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主要是由一波浪状结构体、一第一板状基材、一第二板状基材、一荧光体、一放电气体以及复数个电极所构成。其中,波浪状结构体具有多个波峰及波谷;第一板状基材配置于这些波谷上,以使得波浪状结构体与第一板状基材之间成为多个第一密闭腔体;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这些波峰上,以使得波浪状结构与该第二板状基材之间成为多个第二密闭腔体;荧光体配置于第一密闭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的部分内壁或全部内壁上;放电气体配置于这些第一密闭腔体以及这些第二腔体内;电极则分别配置于这些第一密闭腔体以及这些第二腔体的两端。
在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板状基材、第二板状基材与波浪状结构体的材质例如是玻璃;放电气体例如是一惰性气体(如氙气、氖气或氩气);而电极例如是一金属电极(如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或铌电极)。此外,电极上更可配置一阻抗装置,此阻抗装置例如是电阻、电容或电感。
在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例如为矩形或弧形凹槽,且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是可平行于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或者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亦可与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夹一角度。
此外,第一凹槽与第一凹槽之间可配置一至数条连通凹槽,以使各个第一凹槽相互连通,同样地,第二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亦可配置一至数条连通凹槽,以使各个第二凹槽相互连通。另外,冷阴极平面灯若为两板状基材夹置波浪状结构体的型态,亦可在波浪状结构体上配置一至数条连通凹槽,以使波浪状结构体与第一、第二板状基材间的各个密闭腔体连通。而上述连通凹槽的宽度例如为0.1mm~10mm,且深度例如为0.1mm~5mm。
藉由连通凹槽的配置,使得冷阴极平面灯在进行抽真空的步骤时,可一次将冷阴极平面灯内部空气抽完,并可一次将放电气体注入冷阴极平面灯中,使制程更为简易。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板状基材的底面可设计为一反射表面,而第二板状基材的底面可设计为一扩散表面,藉由上述反射表面及扩散表面以增进冷阴极平面灯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主要在于板状基材上配置多个凹槽,使得第一板状基材的表面可支撑第二板状基材,或以第一板状基材及第二板状基材夹置一波浪状结构体,而以波浪状结构体支撑第一板状基材及第二板状基材,如此将使得冷阴极平面灯进一步薄化,并能提高冷阴极平面灯的结构强度,进而避免冷阴极平面灯受到不当的外力而破损。此外,因上述凹槽或波浪状结构体的设计,以使板状基材的表面可作为支撑面,故本发明并不需要配置边条、间隙物等构件,其成本可再降低,且制程更为简易。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为现有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线A-A向的剖面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线B-B向的剖面图;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剖面图;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面线C-C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4绘示由图3的剖面线B-B所见的剖面图。请共同参照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冷阴极平面灯200主要是由一第一板状基材210、一第二板状基材220、一荧光体230、一放电气体240及复数个电极250所构成。其中,第一板状基材210具有多个呈矩形型态的第一凹槽212,第二板状基材220配置于第一板状基材210上,以使得这些第一凹槽212构成复数个密闭腔体214,而上述的第一板状基材210及第二板状基材220例如是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所制。
请继续参照图3及图4,荧光体230配置于密闭腔体214的内壁上,是可配置于密闭腔体214的整个内壁上(本图所示),或可选择性地配置于密闭腔体214的部分内壁上(图未示);放电气体240注入于密闭腔体214内,此放电气体240例如为氙气(Xe)、氖气(Ne)、氩气(Ar)等惰性气体,而电极250分别配置于密闭腔体214的两端,且与一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此电极250例如为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或铌电极等金属电极。
承上所述,冷阴极平面灯200的点亮过程中,主要是藉由电极250驱动,使得电极250在密闭腔体214内部发射电子与放电气体240产生碰撞,并将放电气体240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电浆。之后,电浆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线的方式回到基态,且所放射的紫外线会进一步激发密闭腔体214的内壁上的荧光体230,以产生可见光。
此外,由于第一板状基材210及第二板状基材220例如是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所制,故由各个第一凹槽212内所产生的可见光,均可在第一板状基材210及第二板状基材220之间传导,并穿透第一板状基材210及第二板状基材220,而发出均匀性佳的面光源。另外,第一凹槽212的延伸方向是可平行于第一板状基材210的其中一边缘,或者第一凹槽212的延伸方向亦可与第一板状基材210的其中一边缘夹一角度。
故从上可得知,本发明的第一凹槽212其形式不需加以限制,是可为直条凹槽、横条凹槽或斜条凹槽皆可。而上述所提及的电极250上更可进一步配置一阻抗装置260,例如是电阻、电容或电感,用以调整电极250的阻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第一板状基材210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212,使得第二板状基材220可以第一板状基材210的表面作为支撑面,而配置于第一板状基材210上,如此可增强冷阴极平面灯200其中央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冷阴极平面灯因受不当外力而破损,如此不需增加板状基材的厚度或额外配置间隙物,故成本可再降低。
此外,第一凹槽212的形成只需在模具上稍加设计,即可在制作板状基材的同时与板状基材一体成型,且第一凹槽212本身的空间即可注入放电气体240,故不需如同已使用的冷阴极平面灯,以边条在两板状基材之间架构出放电气体腔体,所以制程可更为简易。
如图3所示,在第一凹槽212与第一凹槽212之间可配置一至多条连通凹槽216(图中仅绘示其一),以使第一凹槽212与第一凹槽212之间可相互连通,而连通凹槽216的宽度例如为0.1mm~10mm,且深度例如为0.1mm~5mm。此外,连通凹槽216并不非局限如图3所绘示,配置于冷阴极平面灯200的中央区域。换句话说,连通凹槽216可配置在第一凹槽212与第一凹槽212之间任何适当的位置上。藉由连通凹槽216的设计,使得平面灯冷阴极200在进行抽真空的步骤时,可一次将冷阴极平面灯200内部空气抽完,并可一次将放电气体240注入冷阴极平面灯200中,如此将可使得制程更为简易。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剖面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大致相同,其相同处即不多作赘述,而差异处在于第二板状基材220上配置多个矩形型态的第二凹槽222,且这些第二凹槽222与第一板状基材210上的第一凹槽212相对应,而构成多个密闭腔体218。荧光体230配置于密闭腔体218的全部内壁上,当然亦可配置于部分内壁上,且放电气体240注入上述的密闭腔体218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第一板状基材210与第二板状基材220上皆配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12与第二凹槽222,故在相同密闭空间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降低整个冷阴极平面灯的厚度。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大致相同,其相同处即不多作赘述,而差异处在于第一板状基材210上所开设的第一凹槽212由矩形型态改为弧形型态,且第一板状基材210上的接触表面是由平面接触的型态改为弧面接触的型态,而使得第一板状基材210概呈一波浪状的型态,其藉由将上述第一板状基材210上的接触表面设计为弧形型态,使得第一板状基材210具有等同于透镜(lens)的效果,而可将经过荧光体230所产生的可见光,集中朝向第二板状基材220的方向投射。
此外,第一板状基材210的底面可进一步设计为一反射表面270,例如涂布一层反光材料,而第二板状基材220的底面可进一步设计为一扩散表面280,例如是具有多个V型刻痕或多个凹点的表面,藉由上述反射表面270及扩散表面280的设计,进而增进冷阴极平面灯200的发光效率。
承上所述,由于第一板状基材210上的接触表面将其宽度缩短成为弧面型态,如此可进一步增加密闭腔体214的体积,并进而提升前述抽真空及注入放电气体等步骤的效率。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冷阴极平面灯的俯视示意图,图8绘示由图7的剖面线C-C所见的剖面图。请共同参照图7及图8,本实施例的冷阴极平面灯300主要是由一波浪状结构体310、一第一板状基材320、一第二板状基材330、一荧光体340、一放电气体350以及多个电极360所构成。其中,波浪状结构体310具有多个波峰312及波谷314。第一板状基材320配置于这些波谷314上,以使得波浪状结构体310与第一板状基材320之间成为多个第一密闭腔体316。第二板状基材330配置于这些波峰312上,以使得波浪状结构体310与该第二板状基材320之间成为多个第二密闭腔体318。
荧光体340配置于第一密闭腔体316以及第二腔体318的全部内壁或部分内壁上。放电气体350例如为氙气(Xe)、氖气(Ne)、氩气(Ar)等惰性气体,且注入于这些第一密闭腔体316以及这些第二密闭腔体318内。电极360例如为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或铌电极等金属电极,其分别配置于这些第一密闭腔体316以及这些第二密闭腔体318的两端,且与一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当然,电极360上同样可配置一阻抗装置370,例如是电阻、电容或电感,用以调整电极360的阻抗。
承上所述,冷阴极平面灯300的点亮过程与前述的各实施例相同,主要是藉由电极360驱动,使得电极360在第一密闭腔体316及第二密闭腔体318内部发射电子与放电气体350产生碰撞,并将放电气体350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电浆。之后,电浆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线的方式回到基态,且所放射的紫外线会进一步激发第一密闭腔体316及第二密闭腔体318的内壁上的荧光体340,以产生可见光。
此外,波浪状结构体310上亦可如同前述的各实施例,配置一至数条连通凹槽380,以使波浪状结构体310与第一板状基材320与第二板状基材330间的各个密闭腔体连通。另外,第一板状基材320的底面亦可如同前述的各实施例,设计为一反射表面322,而第二板状基材330的底面亦可如同前述的各实施例,设计为一扩散表面332,藉由上述反射表面322及扩散表面332的设计,而同样达到增进冷阴极平面灯的发光效率的效果。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是由第一板状基材及第二板状基材夹置一波浪状结构体,而以此波浪状结构体支撑第一板状基材及第二板状基材,如此同样可达到提高冷阴极平面灯的结构强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藉由板状基材上所设计的凹槽或于两板状基材间夹置的波浪状结构体,使得板状基材的表面可得到支撑,使冷阴极平面灯中央区域的结构强度可增强,避免冷阴极平面灯因受不当外力而破损。
2.藉由板状基材上所设计的凹槽或两板状基材间夹置的波浪状结构体,使得板状基材的表面可得到支撑,故并不需要另外配置边条、间隙物等构件,其成本可降低。
3.藉由板状基材上的凹槽与凹槽间或于波浪状结构体上所配置的连通凹槽,使得冷阴极平面灯在进行抽真空的步骤时,可一次将冷阴极平面灯内部空气抽完,并可一次将放电气体注入冷阴极平面灯中,如此将可使得制程更为简易,且能有效缩短制造时间。
4.藉由缩短板状基材的接触表面的距离,以增加密闭腔体的体积,进而提升抽真空及注入放电气体等步骤的效率。
5.藉由在位于上方的板状基材的底面制作反射表面,以及在位于下方的板状基材的底面制作扩散表面,以增进冷阴极平面灯的发光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状基材,具有复数个凹槽;一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该第一板状基材上,以使得该些凹槽成为复数个密闭腔体;一荧光体,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的部分内壁以及全部内壁其中之一;一放电气体,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内;以及复数个电极,分别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板状基材与该第二板状基材的材质包括玻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放电气体包括一惰性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惰性气体包括氙气、氖气及氩气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电极为一金属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金属电极包括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及铌电极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凹槽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夹一角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凹槽为矩形沟槽及弧形沟槽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连通凹槽,该连通凹槽配置于该些凹槽之间,以使该些凹槽相互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连通凹槽的宽度为0.1mm~10mm且深度为0.1mm~5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反射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扩散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抗装置,该阻抗装置配置于该些电极上,且该阻抗装置为电阻、电容及电感其中之一。
15.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状基材,具有复数个第一凹槽;一第二板状基材,具有复数个第二凹槽,该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该第一板状基材上,其中该些第二凹槽是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一凹槽,以使得该些第一凹槽与该些第二凹槽构成复数个密闭腔体;一荧光体,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的部分内壁以及全部内壁其中之一;一放电气体,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内;以及复数个电极,分别配置于该些密闭腔体的两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板状基材与该第二板状基材的材质包括玻璃。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放电气体包括一惰性气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惰性气体包括氙气、氖气及氩气其中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电极为一金属电极。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金属电极包括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及铌电极其中之一。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凹槽及该些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凹槽及该些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其中一边缘夹一角度。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连通凹槽,该连通凹槽配置于该些第一凹槽之间,以使该些第一凹槽相互连通。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第一凹槽与该些第二凹槽为矩形沟槽及弧形沟槽其中之一。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连通凹槽,该连通凹槽配置于该些第二凹槽之间,以使该些第二凹槽相互连通。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连通凹槽的宽度为0.1mm~10mm且深度为0.1mm~5mm。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反射表面。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二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扩散表面。
2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抗装置,该阻抗装置配置于该些电极上,且该阻抗装置为电阻、电容及电感其中之一。
30.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波浪状结构体,具有复数个波峰及波谷;一第一板状基材,配置于该些波谷上,以使得该波浪状结构体与该第一板状基材之间成为复数个第一密闭腔体;一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该些波峰上,以使得该些波浪状结构与该第二板状基材之间成为复数个第二密闭腔体;一荧光体,配置于该些第一密闭腔体以及该些第二腔体的部分内壁及全部内壁其中之一;一放电气体,配置于该些第一密闭腔体以及该些第二腔体内;以及复数个电极,分别配置于该些第一密闭腔体以及该些第二腔体的两端。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波浪状结构体、该第一板状基材以及该第二板状基材的材质包括玻璃。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放电气体包括一惰性气体。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惰性气体包括氙气、氖气及氩气其中之一。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些电极为一金属电极。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金属电极包括镍电极、银电极、铜电极、钼电极及铌电极其中之一。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连通凹槽,该连通凹槽配置于该波浪状结构体上,以使该些第一密闭腔体及该些第二密闭腔体相互连通。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连通凹槽的宽度为0.1mm~10mm且深度为0.1mm~5mm。
3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反射表面。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二板状基材的底面为一扩散表面。
40.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阴极平面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抗装置,该阻抗装置配置于该些电极上,且该阻抗装置为电阻、电容及电感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一种冷阴极平面灯结构,主要是由一第一板状基材、一第二板状基材、一荧光体、一放电气体以及复数个电极所构成。其中,第一板状基材具有多个凹槽,第二板状基材配置于第一板状基材上,以使各个凹槽构成密闭腔体。荧光体配置于密闭腔体的内壁。放电气体位于各个密闭腔体内,而电极分别配置于各个密闭腔体的两端。由于第一板状基材上具有多个凹槽,故第一板状基材可与第二板状基材直接贴合,在制程上省去玻璃边条的制作,而在结构上不需另行制作间隙物即可强化冷阴极平面灯的强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1538491SQ0312262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6日
发明者林世贤, 蔡光隆, 张正宜, 许铭富, 樊雨心, 简瑞峰 申请人:翰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