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65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操作简便,且可将原需分机加工的只程序,并合于单机一次完成,而使组装更加快速,进而得以提升加工效率及品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CD)与电路板(PCB)组合方式,概有直接锁合以及导电胶膜结合方式,其中的后者是以导电胶膜(HOT MELT FILM,简称HMT)置于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之间,利用热压机台依导电胶膜所需的加工温度而设定各加热条件(热压时间、温度),回温后,借由导电胶膜导通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的相关电路;此种加工方式,其不但机台使用上较为繁复,在更换机种时,需变更加温条件、并不断反复测试,较为耗费时间精力,且以上述导电胶膜(HMT)热压组立的加工方式,其会有最短连接尺寸(即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的组合尺寸)及电路板导通距离的限制,此亦为其加工上的一大缺失。
另一锁合方式,是以套架(HOLDER)套合液晶显示器,并于组合相关附件后,利用螺栓将套架锁固于电路板上的加上方式,此种加工方式需设计专用的成型机台进行组装作业,耗费较大的开发成本,多是依客户特殊的设计而对应的组装方式,在此不多作赘述。
近来又有利用冷压合方式,来组合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概是如图1所示,其是以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套架61(HOLDER)容置液晶显示器6,套架61于一侧设有开口,并于开口周缘设有复数凸伸的弯折脚611,利用一导电橡皮62置于套架61的开口上,并使各套架61的弯折脚611伸入电路板63上相对预设的插孔631内,然后弯折各弯折脚611,使之扣合于电路板61而达到相互定位;借由导电橡皮62导通液晶显示器6与电路板63的相关电路,上述的此种加工方式,其虽无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的组合尺寸限制,亦无电路板导通距离的限制,且机型更换时的作业亦较为简易,具有节省空间、操作简易的特点;然而,因目前对该类型组合,所施予的加工作业流程因如下原因,而有其缺失加工时,首需将欲压着的各元件(液晶显示器6、套架61、导电橡皮62、电路板63)置于定位治具内,再移送定位治具至一第一弯折装置内,使套架61的各弯折脚611穿过电路板63的插孔631,并施以第一次弯折加工,使各弯折脚611与电路板63间,呈现一少于90度角的内折;其次再将经过第一次弯析加工的定位治具,移至一第二弯折装置内,施以第二次弯折加工,使上述各弯折脚611呈现折贴于电路板上的完全弯折状态,以将液晶显示器稳固夹持定位于电路板63之上。
其加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需分由两部以上的机器进行加工,因此需反覆的将各待加工元件,在各机器的定位治具间移送及定位,耗废较多时间及人力、物力资源,并不合乎经济效益,且此种反覆定位作业,亦难免造成误差不精确,影响产品的精良度。
有鉴于已有的液晶显示器加组合方式及相关组合机构有上述的缺点,创作人乃针对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设计,其主要是于底座上设有一具适当高度间隔的上座,于底座、上座之间设有一治具座以供结合一定位治具,并以一治具座驱动元件引动治具座,使其可沿一预设路径于上座下方进行往复内/外推移,以利于在定位治具上置放组装元件后被推移至机内的加工定位;而于上座上方另设有一冲压座,冲压座上设有复数驱动元件,可分别驱动不同的冲压头往复升降,并使冲压座经由一横向的冲压座驱动元件驱动,而可沿一预设的路径往复横向推移,以推送上述各不同驱动元件所分别带动的不同冲压头,定位到治具座内送时所在的加工定位上方,借由该等复数驱动元件分别驱动不同的冲压头依设定程序下压,即可逐次压合各组装元件间的弯折脚,而可有效避免上述待加工物,需分次定位于不同机台上进行加工所耗费的时间,充份改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的组合加工方式,进而增进组装效率及产品精良度,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可借由更换定位治具与冲压头,即可适用于不同机型产品,具有广泛的共用性,可有效提高机器的兼容性,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至少包括一底座,上方架设有一上座,于上座中央设有一镂空部;一冲压座,设置于前述上座之上,其旁侧设有一冲压座驱动元件,可带动冲压座沿一预设路径往复滑移,并产生至少两定位;一治具座,是设置于前述底座与上座之间,其上可依不同产品规格而结合不同的定位治具,以供夹持各组装元件,而治具座并另结合一治具座驱动元件,以驱动治具座沿一预设路径往复滑移于上座下方及操作者作业点之间;一驱动元件组,是由复数驱动元件组成,各驱动元件是设置于前述冲压座上,并可分别驱动不同的冲压头往复升降于上座的镂空部上下之间。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驱动元件组是由第一、二驱动元件等二驱动元件所组成,其可分别带动第一、二冲压头下压,第一、二冲压头的延伸端部是呈二平行分叉的侧凸伸部,而第一冲压头于二侧凸伸部内侧设有相对凹缩斜伸的斜导滑面,第二冲压头于二侧凸伸部内侧则设有凹缩且水平延伸的垂直压掣面。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上座于镂空部旁侧设有二平行延伸的导轨,导轨与冲压座动接触。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二导轨的一端之间另设有一挡块。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扳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底座周缘可视需要而套设一壳体,而壳体并由顶侧向前延伸一盖体,并于盖体外表侧设有一把手。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治具座是设置于二平行延伸的轨道上,且与轨道动接触。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中底座周缘可视需要而套设一壳体,而壳体并由顶侧向前延伸一盖体,并于盖体外表侧设有一把手。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已有利用导电橡皮导通液晶显示器及电路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部构造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平面构造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构造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头下压前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头下压时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图7(A)是图6(A)的A部放大图;图7(B)是图6(B)的B部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座横移的动作示意图;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冲压头下压前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图9(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冲压头下压时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已有利用导电橡皮导通液晶显示器及电路板的组装结构,其相关作业方式及加工装置的缺失,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部构造分解图及整体组合外观图,由其参照图4、5的前视平面及侧视剖面构造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1、冲压座2、治具座3及驱动元件组4等部分,其中底座1上间隔一适当高度设有一上座11,于上座11中央设有一镂空部111,且于镂空部111旁侧设有二平行延伸的导轨112,并于二导轨112的一端之间另设有一挡块113,底座1周缘可视需要而套设一壳体13,壳体13并由顶侧向前延伸一盖体131,并于盖体131外表侧设有一把手132,以便于持握开启,冲压座2是设置于上座11的导轨112上,其旁侧设有一冲压座驱动元件21(可为气压缸),可带动冲压座2沿导轨112往复滑移;治具座3是设置于前述底座1的复数导轨12上,导轨12的一端是延伸至前述上座11底侧的加工定位,另端则延至操作者作业点,而治具座3上设有一容置槽孔32,可依不同产品规格而结合不同定位治具33,治具座3并可以一治具座驱动元件31(可为气压缸)带动而可沿导轨12往复滑移,驱动元件组4是由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41、一第二驱动元件42(皆可为气压缸)组成,第一、二驱动元件41、42是设置于冲压座2上,并可分别驱动不同的第一、二冲压头411、421穿过镂空部111往复升降。
图6(A)、6(B)是本实用新型治具座横移及各冲压头下压的各动作示意图,由二图另参照图7(A)、7(B)的第一冲压头下压各动作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是先以定位治具33夹持液晶显示器6、套架61、及电路板63等组合元件,再使治具座驱动元件31向上座11的下方处内缩,,以带动治具座3至上座11下方的加工定位(如图6(A)所示);而后,静待于加工定位上方的第一驱动元件41带动第一冲压头411下压(如图6(A)、7(A)所示),其中第一冲压头411的延伸端部是呈二平行分叉的侧凸伸部4111,二侧凸伸部4111内侧设有相对凹缩斜伸的斜导滑面4112,使第一冲压头411下降压掣于定位时,利用斜导滑面4112可使套架61的弯折脚611受压而呈一与电路板63间小于90度角的偏斜弯折。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座横移的动作示意图,由二图另参照图9(A)、9(B)的第二冲压头下压各动作示意图,可知当第一冲压头411完成弯折脚611的第一次压合动作后,由第一驱动元件41带动第一冲压头411上升回复至原位,而后,冲压座驱动元件21即带动冲压座2横向滑移至其边缘受挡块113挡止,使第二驱动元件42及其装置的第二冲压头421,受推横移至上述的加工定位上方(如图8所示),再由第二驱动元件42带动第二冲压头421下压(如图9(A)所示),其中第二冲压头421的延伸端部是呈二平行分叉的侧凸伸部4211,二侧凸伸部4211内侧设有凹缩且水平延伸的垂直压掣面4212,使第二冲压头421下降压掣至定位时,即可利用垂直压掣面4212使原已预弯偏斜的弯折脚611,再受压而呈一完全贴压于电路板61面上的直角弯折,而得以压掣液晶显示器6与电路板63间形成一紧密且稳固夹持定位;当第二驱动元件42完成压合作业而带动第二冲压头421上升后,治具座驱动元件31推动治具座3向外回复至原位,以供操作人员更换定位治具33上的待加工组合元件,而冲压座驱动元件21亦同时驱动冲压座2回复至原始位置(第一驱动元件41于加工定位上方),以便于进行下一循环的作业。
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其由于利用移动治具座3即可以不同冲压头分别依序向下压合,借以减少加工物需在不同定位治具33间变换夹治的不便与时间耗费,可有效增进组装加工的效率,且有效提升产品的均一性与良率;且再者,其定位治具33与各冲压头是采用可拆换结构,可通用于不同机型产品的加工,具有广泛的共用性,能有效提高加工机具的兼容性。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弯折成型组合机确实具有增进组装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上方架设有一上座,于上座中央设有一镂空部;一冲压座,设置于前述上座之上,其旁侧设有一冲压座驱动元件,可带动冲压座沿一预设路径往复滑移,并产生至少两定位;一治具座,是设置于前述底座与上座之间,其上可依不同产品规格而结合不同的定位治具,以供夹持各组装元件,而治具座并另结合一治具座驱动元件,以驱动治具座沿一预设路径往复滑移于上座下方及操作者作业点之间;一驱动元件组,是由复数驱动元件组成,各驱动元件是设置于前述冲压座上,并可分别驱动不同的冲压头往复升降于上座的镂空部上下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驱动元件组是由第一、二驱动元件等二驱动元件所组成,其可分别带动第一、二冲压头下压,第一、二冲压头的延伸端部是呈二平行 分叉的侧凸伸部,而第一冲压头于二侧凸伸部内侧设有相对凹缩斜伸的斜导滑面,第二冲压头于二侧凸伸部内侧则设有凹缩且水平延伸的垂直压掣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座于镂空部旁侧设有二平行延伸的导轨,导轨与冲压座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二导轨的一端之间另设有一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扳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周缘可视需要而套设一壳体,而壳体并由顶侧向前延伸一盖体,并于盖体外表侧设有一把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治具座是设置于二平行延伸的轨道上,且与轨道动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周缘可视需要而套设一壳体,而壳体并由顶侧向前延伸一盖体,并于盖体外表侧设有一把手。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间冷压合成型机的结构,包括底座、冲压座、治具座及驱动元件组等部份,其中底座上间隔一适当高度设有一上座,治具座则设置于底座及上座之间,治具座上可依不同产品规格,而结合不同定位治具,并以一驱动元件引动治具座沿一预设路径于前述上座下方往复滑移;冲压座是设置于上座之上,且可经由另一驱动元件带动沿一预设的路径往复横向滑移,驱动元件组是以复数驱动元件设置于冲压座上,可分别驱动不同的冲压头往复升降;使定位治具夹持待加工元件,并滑移至上座下方的加工定位时,配合冲压座的横向滑移,乃可以推移不同驱动元件所带动的不同冲压头向下冲压,以改善传统加工法的耗费工时与不便性,进而可促进整体组装效率。
文档编号G02F1/133GK2646738SQ0320780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万山, 唐于斌 申请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