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52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
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设备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蓝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虚拟现实头盔是一种利用头盔显示器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头盔式显示器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显示器,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头盔显示器作为虚拟现实的显示设备,具有小巧和封闭性强的特点,在军事训练,虚拟驾驶,虚拟城市等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虚拟现实头盔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头盔进行观影和打游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没有配对耳机,使用麻烦,且现有技术中的虚拟现实头盔仅仅采用简单的橡筋带固定在头部,将设备的力量集中在用户的鼻梁上受力,长期使用容易损伤用户的鼻梁,且现有技术中的虚拟现实头盔的脸部佩戴罩为固定尺寸,而用户的脸部则不同,导致部分用户在使用时,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
[0004]综上所述,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解决了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0008]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动轴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
[0009]其中,本申请中的设备受力均匀,对用户鼻梁进行良好的保护,具体为:当用户需要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时,首先将虚拟现实头盔与脸部贴合,然后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缠绕在用户后脑,然后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进行锁定,进而实现了虚拟现实头盔的前后固定,然后利用第三固定带与虚拟现实头盔的前端连接,从用户头顶绕到后面,利用第四固定带与第一锁扣连接,实现了虚拟现实头盔竖直方向的受力分布,将虚拟现实头盔的竖直方向的力均匀分布到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即均匀分布到用户的头部,进而减轻了用户鼻梁的压力,对用户的鼻梁进行了保护;
[0010]进一步的,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均与圆筒内的第一圆柱连接,当用户需要对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和固定的松紧进行调整时,首先,下压旋转手柄,进而使得圆筒内的弹簧柱下压,使得第一圆柱下压,第一圆柱向下移动,使得原本有部分重合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错开,然后用户转动旋转手柄,进而通过转动轴使得第一圆柱转动,进而使得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缠绕在第一圆柱上,实现了对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调整,反转即可实现反向长度调整,当调整到用户需要的固定松紧程度时,用户松开下压,使得弹簧柱回位,将第一圆柱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继续有部分重合,第二固定板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固定,防止了第一圆柱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固定,便于用户进行固定松紧程度的调整;
[0011]进一步的,传统的虚拟现实头盔的脸部佩戴罩为固定尺寸,而用户的脸部则不同,导致部分用户在使用时,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本申请中的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当用户佩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发现脸部佩戴罩边缘漏光时,此时打开开关,使得电池为气栗供电,气栗产生气流,气流通过气管进入气囊内,气囊充气膨胀使得橡胶垫,橡胶垫与用户脸部进行贴合,将空缺的边缘堵住,防止漏光,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在传统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脸部佩戴罩为不透气的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舒适感严重下降,本申请中的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可以对虚拟头盔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且设有透气孔便于散热,且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在散热的同时避免外部光线进入脸部佩戴罩内干扰虚拟现实头盔的使用效果。
[0013]遮光布现有技术中是遮阳布一种,简而言之就是用来遮挡阳光和日照,是功能辅助遮光布性面料,通常与其它面料一起,用来遮盖物品起到避免与强光接触的作用,具有阻挡强光和紫外线的功效,目前,有用于窗帘的遮光布,其具有松软的手感,用其做成的窗帘具有冬日隔寒,夏日隔热的功能,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和隔音效果,广泛用于:家居,酒店,放映室等。
[001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所述第四固定带均采用橡胶制成。
[0015]其中,所述圆筒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圆筒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0016]其中,所述第一圆柱表面为螺纹状。设计为螺纹状便于固定带缠绕在其表面不容易脱落。
[0017]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9]由于采用了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设计为包括: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动轴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的制造方法附图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脸部佩戴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脸部佩戴罩的侧视示意图;
[0024]其中,1-虚拟现实头盔,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4-第三固定带,5-第四固定带,6-圆筒,7-第一锁扣,8-第二锁扣,9-第一圆柱,10-弹簧柱,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转动轴,14-旋转手柄,15-脸部佩戴罩,16-橡胶垫,17-电池,18-气栗,19-气管,20-散热扇,2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解决了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26]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7]采用了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设计为包括: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动轴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2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请参考图1-图4,所述设备包括:
[0031]虚拟现实头盔1、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第三固定带4、第四固定带5、圆筒6,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7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8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9、弹簧柱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转动轴13上端与旋转手柄14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15,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16,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17和气栗18,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19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20,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21,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
[0032]其中,本申请中的设备受力均匀,对用户鼻梁进行良好的保护,具体为:当用户需要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时,首先将虚拟现实头盔与脸部贴合,然后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缠绕在用户后脑,然后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进行锁定,进而实现了虚拟现实头盔的前后固定,然后利用第三固定带与虚拟现实头盔的前端连接,从用户头顶绕到后面,利用第四固定带与第一锁扣连接,实现了虚拟现实头盔竖直方向的受力分布,将虚拟现实头盔的竖直方向的力均匀分布到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即均匀分布到用户的头部,进而减轻了用户鼻梁的压力,对用户的鼻梁进行了保护;
[0033]进一步的,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均与圆筒内的第一圆柱连接,当用户需要对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和固定的松紧进行调整时,首先,下压旋转手柄,进而使得圆筒内的弹簧柱下压,使得第一圆柱下压,第一圆柱向下移动,使得原本有部分重合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错开,然后用户转动旋转手柄,进而通过转动轴使得第一圆柱转动,进而使得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缠绕在第一圆柱上,实现了对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调整,反转即可实现反向长度调整,当调整到用户需要的固定松紧程度时,用户松开下压,使得弹簧柱回位,将第一圆柱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继续有部分重合,第二固定板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固定,防止了第一圆柱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的长度固定,便于用户进行固定松紧程度的调整;
[0034]进一步的,传统的虚拟现实头盔的脸部佩戴罩为固定尺寸,而用户的脸部则不同,导致部分用户在使用时,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本申请中的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当用户佩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发现脸部佩戴罩边缘漏光时,此时打开开关,使得电池为气栗供电,气栗产生气流,气流通过气管进入气囊内,气囊充气膨胀使得橡胶垫,橡胶垫与用户脸部进行贴合,将空缺的边缘堵住,防止漏光,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0035]进一步的,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在传统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脸部佩戴罩为不透气的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舒适感严重下降,本申请中的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可以对虚拟头盔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且设有透气孔便于散热,且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在散热的同时避免外部光线进入脸部佩戴罩内干扰虚拟现实头盔的使用效果。
[0036]遮光布现有技术中是遮阳布一种,简而言之就是用来遮挡阳光和日照,是功能辅助遮光布性面料,通常与其它面料一起,用来遮盖物品起到避免与强光接触的作用,具有阻挡强光和紫外线的功效,目前,有用于窗帘的遮光布,其具有松软的手感,用其做成的窗帘具有冬日隔寒,夏日隔热的功能,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和隔音效果,广泛用于:家居,酒店,放映室等。
[0037]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所述第四固定带均采用橡胶制成。
[0038]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圆筒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圆筒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0039]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柱表面为螺纹状。设计为螺纹状便于固定带缠绕在其表面不容易脱落。
[0040]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0041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42]由于采用了将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设计为包括: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动轴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虚拟现实头盔存在佩戴方式不合理,容易损伤用户鼻梁,脸部佩戴罩容易从边缘漏光,影响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受力均匀对用户身体进行良好保护,脸部佩戴罩不容易从边缘漏光,保障用户虚拟现实头盔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43]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虚拟现实头盔、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圆筒,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第一圆柱、弹簧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动轴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上端连接,弹簧柱下端与所述圆筒内底面连接,所述弹簧柱上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圆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水平中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水平中线重合,所述第三固定带一端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柱的侧面连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外壳上设有脸部佩戴罩,所述脸部佩戴罩边缘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橡胶垫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外壳上固定有电池和气栗,所述气栗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内,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脸部佩戴罩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脸部佩戴罩外壁开设有N个透气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遮光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所述第四固定带均采用橡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圆筒表面涂有防锈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表面为螺纹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文档编号】G02B27/01GK205691863SQ201620377355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公开号201620377355.7, CN 201620377355, CN 205691863 U, CN 205691863U, CN-U-205691863, CN201620377355, CN201620377355.7, CN205691863 U, CN205691863U
【发明人】丁高龙
【申请人】四川数字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