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9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特别是一种一体成型的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品质不断精进,价格持续下滑,使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正迅速扩大,如应用在计算器、显示器、导航系统、扫描仪、手机面板、PDA等,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模块因占3~5%的成本及75%以上的电力耗损而成为相当重要的零元件;于是,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如高均度、高亮度、低成本、低耗电、简单、及轻薄化等为目前业界所努力的方向。
背光模块主要包括有导光板、发光元件、扩散片、反射片等,公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由反射片与扩散片分别黏贴至导光板上而形成。请参考图1所示,为应用于公知导光板10a上的公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有该公知导光板10a、组设于该公知光板10a上的发光元件14a、设于该公知导光板10a下的反射片12a及设于该公知导光板上的扩散片13a,其组装方式是先将该公知导光板10a下、上表面的四边缘分别贴上四胶条111a及112a,以该公知导光板10a的下表面的该四胶条111a胶合该反射片12a,且该反射片12a的四折边分别胶合至该公知导光板10a的上表面的该四胶条112a;待该反射片12a与该导光板10a间胶合固定后,于该反射片12a的该四折边上再一次贴上四胶条113a用以胶合该扩散片13a于其上;换句话说,此种组装方式,于该公知导光板10a的每一边缘至少贴合有三层的该胶条(分别为111a、112a及113a)。
上述组装方式,不但造成生产作业繁复,且因为贴合胶条的次数过多而增加该公知背光模块的厚度;另外,该公知背光模块有效的可视区需扣除已贴覆的该胶条(如111a、112a及113a)的宽度,当可视区需求变大,得需相对增加将该公知导光板10a、该反射片12a及该扩散片13a的尺寸;又,该胶条113a的宽度愈宽,则滞留的光线就愈多,进而影响该背光模块的发光效率,降低辉度;因此,上述组装方式在显示与简单、轻薄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
于是,发明人有感上述缺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一体成型应用于导光板与发光元件,达到简化步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一体成型应用于导光板与发光元件,达到轻薄化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左壁,由反射材料制成;右壁,相对于该左壁,且由反射材料制成;下壁,连接于该左、右壁,且由反射材料制成;上壁,相对于该下壁,且连接于该左、右壁,该上壁至少包括由扩散材料制成的可调整的扩散部;及容置空间,由该上、下、左、右壁所组成,用以容置导光板及发光元件;其中,该上、下壁和左、右壁一体成型,该上、下壁和左、右壁的该反射材料及该扩散材料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反射材料及该扩散材料射出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上壁包括由反射材料制成可调整的反射部,用以调整该扩散部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反射材料及该扩散材料系同为塑料类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反射材料为不透光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扩散材料为透光材质并呈雾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更进一步包括接设于该上壁或该下壁的重合片,用以重合贴覆该右壁或该左壁,用以组成该容置空间,该重合片由反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更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两反射元件于该上、下、左、右壁的相对两端,完全包覆该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中该反射元件由该下壁延伸出来,并向上翻折贴合至该上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由反射材料所制成的左、右壁及下壁、连接该下壁及该左、右壁的上壁、及由该上、下、左、右壁所组合而成的容置空间;该上壁包括由扩散材料制成的扩散部;其中,该上、下、左、右壁一体成型,且该上、下、左、右壁的该反射材料与该扩散材料一体成型;因此,该导光板及该发光元件省略贴合数层胶条、直接收容于该容置空间内,以达成轻薄化、步骤简单的目的。
为了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a 公知导光板111a、112a、113a胶条13a 扩散片14a 发光元件12a 反射片20 导光板211上壁212 下壁 213右壁214 左壁 215重合片22 扩散部23 反射部24 发光元件 25 容置空间26 反射元件 27 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应用于导光板20及发光元件24,其中该发光元件24为冷阴极萤光灯(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或如图3所示的电激发光元件(ElectroLuminescence,EL)、发光二极管(Liquid Crystal Display,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OLED);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由反射材料所制成的左壁214、右壁213及下壁212、连接该下壁212及该左、右壁214、213的上壁211、及由该上、下、右、左壁211、212、213、214所组合而成的容置空间25;该上壁211至少包括由扩散材料制成可调整的扩散部22;该容置空间25用以容置该导光板20及该发光元件24于其内;该上壁211可依实际需求进一步包括由反射材料制成可调整的反射部23,用以调整该扩散部22的尺寸;即该扩散部22占该上壁211的比例≤100%。上、下、左、右壁以射出方式一体成型,其材料大体上是反射性材料,而上壁还包含具有扩散材料的扩散部,该上壁的扩散部之所以可调整,是可以由射出成型机来设定上壁的扩散材料与反射材料的比例,此项为熟悉本领域的人员众所周知的,故不在此熬述。
其中,该上、下、右、左壁211、212、213、214一体成型,且该上、下、壁和左、右壁211、212、213、214的该反射材料与该扩散材料是以射出一体成型;该反射材料及该扩散材料同为塑料类材料,其中该反射材料为不透光材质、该扩散材料为透光材质并呈雾面。
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两反射元件26于该上、下、右、左壁211、212、213、214的相对两端,完全包覆该导光板20;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反射元件26由该下壁212延伸出来,并向上翻折以胶条27贴合至该上壁211;或请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上、下、右、左壁211、212、213、214一体成型呈片状,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进一步包括重合片215接设于该上壁211或该下壁212,该重合片215由反射材料制成,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翻折组成该容置空间25,该重合片215与该右壁213或该左壁214重合贴覆,该反射元件26包覆该上、下、右、左壁211、212、213、214的相对两端,本实施例是以该重合片215接设于该下壁212;或请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上述该第三实施例的该反射元件26是由该下壁212的相对两端延伸出来,并向上翻折以胶条27贴合至该上壁211。
因此,该导光板20及该发光元件24省略了贴合数层的该胶条27、直接收容于该容置空间25内,则达成步骤简单的目的,且降低该背光模块的厚度,更因该胶条27使用量降低,避免该胶条27贴合时滞留光通量,平均减少一层的该胶条27,可提高约近3%的辉度,进一步达到辉度提高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但是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任何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特征所为的修饰与变化,皆应包含于如后随附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由反射材料制成的左壁;由反射材料制成的右壁,相对于该左壁;由反射材料制成的下壁,连接于该左、右壁;相对于该下壁的上壁,且连接于该左、右壁,该上壁至少包括由扩散材料制成的可调整的扩散部;及由该上、下、左、右壁所组成的容置空间,容置导光板及发光元件;其中,该上、下壁及左、右壁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包括由反射材料制成的可调整的反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反射材料制成的左、右、下壁及由扩散材料制成的扩散部为塑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反射材料制成的左、右、下壁为不透光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扩散材料制成的扩散部为透光部,且其表面为雾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设于该上壁或该下壁的重合片,重合贴覆该右壁或该左壁,以组成该容置空间,该重合片为由反射材料制成的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两反射元件于该上、下、左、右壁的相对两端,完全包覆该导光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由该下壁延伸出来,并向上翻折贴合至该上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的反射扩散结构,包括由反射材料所制成的左、右壁及下壁、连接该下壁及该左、右壁的上壁、及由该上、下、左、右壁所组合而成的容置空间;其中,该上壁包括由扩散材料制成的扩散部;该上、下、左、右壁一体成型,且该上、下、左、右壁的该反射材料与该扩散材料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660551SQ20032010065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
发明者郭恒盛 申请人:三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