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9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影像仪影像板传输机构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计算机X线影像仪的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日本富士胶片有限公司公开的专利(10-295859)是计算机X线影像仪的影像板传输机构通过两种传输方式相继接力完成。其一是将置有影像板的暗盒放进计算机X线影像仪相应位置后暗盒盖打开,通过气动吸盘吸起影像板逐步移到滚轴传动机构,其二是采用摩擦传动方法使影像板运动,完成激光扫描和消光程序后,影像板再退回到暗盒前端再用气动吸盘将影像板转入暗盒。这种影像板的传输方式,其传动机构复杂,成本高,也影响了影像板的寿命。
实用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既能优化计算机X线影像仪中影像板的传输方式,又可延长影像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其特征是它由夹子、夹子底座、滑块螺母、丝杠、导轨及电磁铁组成,所述夹子底座上的支架与夹子中部铰接,夹子一端的下表面与固定在夹子底座上的电磁铁对应并可吸合,夹子另一端与夹子底座形成的空间恰好为夹持暗盒前端影像板的厚度,所述滑块螺母固定在夹子底座一端,并与固定在滑轨上的丝杠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用夹子夹住上下双开口暗盒中的影像板,拖到激光扫描、光采集区、消光区,然后返程推回暗盒中,避免了先用气动吸盘将影像板移出暗盒,再转入滚轴传输系统传递影像板的繁杂过程。机构简单,成本低,传动准确可靠且延长影像板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一种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其特征是它由夹子10、夹子底座2、滑块螺母4、丝杠5、导轨6、电磁铁3及影像板1组成,所述夹子底座2上的支架11与夹子10中部铰接,夹子10在夹持状态时,夹子10一端的下表面与固定在夹子底座2上的电磁铁3吸合面吸合,夹子10另一端与夹子底座2夹持在影像板1前端表面,所述滑块螺母4固定在夹子底座2一端,并与固定在滑轨6上的丝杠5螺接。导轨与影像仪机身连接(图中未示)。其工作原理是当暗盒进入影像仪,触头触开暗盒前端的上、下开口盒盖,夹子10张口移向影像板1并闭合夹紧影像板1。由与丝杠5螺接的滑块螺母4沿导轨6向前移动,带动夹子10夹紧影像板1匀速移过激光扫描和光采集狭缝7和消光盒8,再反方向送回直到暗盒9中,夹子10张开后退出。暗盒9退出影像仪时暗盒闭合。夹子10夹住影像板1的夹持力由电磁铁3控制,其夹子下表面与电磁铁吸合面之间保持可调吸合空间。丝杠转动采用常规的微型减速机构(图中未表示)。
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板夹片传输机构,其特征是它由夹子、夹子底座、滑块螺母、丝杠、导轨、电磁铁及影像板组成,所述夹子底座上的支架与夹子中部铰接,夹子一端的下表面与固定在夹子底座上的电磁铁对应并可吸合,夹子另一端与夹子底座形成的空间恰好为夹持暗盒前端影像板的厚度,所述滑块螺母固定在夹子底座一端,并与固定在滑轨上的丝杠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影像仪影像板传输机构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计算机X线影像仪的影像板夹片传输机构,其特征是它由夹子、夹子底座、滑块螺母、丝杠、导轨、电磁铁及影像板组成,所述夹子底座上的支架与夹子中部铰接,夹子在夹持状态时,夹子一端的下表面与固定在夹子底座上的电磁铁吸合面吸合,夹子另一端与夹子底座夹持在影像板前端表面,所述滑块螺母固定在夹子底座一端,并与固定在滑轨上的丝杠螺接。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用夹子夹住上下双开口暗盒中的影像板,拖到激光扫描、光采集区、消光区,然后返程推回暗盒中,此种方法机构简单,成本低,传动准确可靠且延长影像板寿命。
文档编号G03B42/04GK2650181SQ200320102029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柯顺琦, 熊光楠, 侯方源 申请人:柯顺琦, 熊光楠, 侯方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