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00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框架(frame),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开阖结构的显示器框架。
背景技术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组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其经济性,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分析,若以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空间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无法有效提供解决之道。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一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而图2是图1中剖面线I-I’剖面的剖面示意图。该现有习知的显示器框架100,是由一第一框架110与一第二框架120所构成。该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皆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体,其中第二框架120的中央区域更开设有一矩形开口122。显示模组200主要是由一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210及一背光模组(Blacklight module)220所构成。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器在进行组装时,是将显示模组200置放于第一框架110内,之后再将第二框架120盖合于第一框架110上,并藉由螺丝等锁固组件300将第二框架120锁固于第一框架110上,以将显示模组200固定。
背光模组220通常包括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230、多个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240与多个反射罩(Reflector)250。一般来说,由于冷阴极灯管240有发光寿命的限制,当其无法再提供足够的光源或是在出厂检测时即发现瑕疵,则必须进行更换。但是,由于现有习知的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皆为一体成型,因此在进行冷阴极灯管240的更换时,就必须将所有的锁固组件300拆卸,才能够使第二框架120脱离第一框架110,这样的更换作业将会浪费许多工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将第二框架120拆离第一框架110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显示模组的位移,而必须重新进行对位。
当然,除了采用冷阴极灯管的背光模组会遭遇到上述问题以外,采用其它线性光源或平面光源的背光模组也会遭遇到相同问题,而在本说明书中则以采用冷阴极灯管的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由于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尺寸越做越大,所以显示器框架在成形时较以往更容易发生扭曲或弯曲等形变量过大的问题,而无法对显示模组提供适当的保护,甚至在形变量过大时可能会对显示模组造成损害。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显示器框架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显示器框架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显示器框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显示器框架,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显示器框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显示器框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显示器框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适于增加显示器模组的维修便利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框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适于减少显示器框架的变形量,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至少一固定转轴;以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是藉由该固定转轴而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框架是一体成形,且该固定转轴的枢设处是位于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的一侧。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框架包括多数个组件,且任两相邻的该些组件是彼此枢接。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该第二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第二卡扣结构。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是位于该第一框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框架的枢设侧。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该锁固组件是将该第二框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锁固组件是在该第一框架的一侧将该第二框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框架的枢设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至少一固定转轴;一第二框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其包括一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的一侧是藉由该固定转轴而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以及至少一第二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组件的枢设侧是邻近该第二组件。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是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的枢设侧是邻近该第一组件。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包括一第三组件,该第三组件的一侧是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以及二第四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且每一该些第四组件的两端分别邻接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三组件。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该第一组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第二卡扣结构。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二卡扣结构是位于该第一组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组件的枢设侧。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该锁固组件是将该第一组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锁固组件是在该第一框架的一侧将该第一组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组件的枢设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多数个固定转轴;一第二框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其包括二第一组件,该些第一组件是藉由该些固定转轴而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框架的相对侧上;以及二第二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另外的相对侧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显示器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二第一卡扣结构,而该些第二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些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些第二卡扣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由一第一框架、至少一固定转轴及一第二框架所构成。第一框架适于容纳显示模组。第二框架是是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显示模组脱离第一框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例如是一体成形,且固定转轴的枢设处例如位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一侧。或者,第二框架是由多个组件所构成,且任两相邻的组件是彼此枢接。
此外,第一框架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第二框架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例如是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第一框架的枢设侧。或者,显示器框架例如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锁固组件是将第二框架锁固于第一框架上。锁固组件例如是在第一框架的一侧将第二框架锁固于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第一框架的枢设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由一第一框架、至少一固定转轴及一第二框架所构成。第一框架适于容纳显示模组。第二框架配设于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显示模组脱离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是由一第一组件及至少一第二组件所构成。第一组件的一侧是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上。第二组件是配设于第一框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的枢设侧例如是邻近第二组件。
此外,第二组件例如是枢设于第一框架上。第二组件的枢设侧例如是邻近第一组件。
再者,第二组件例如是由一第三组件及两个第四组件所构成。第三组件的一侧例如是枢设于第一框架上。第四组件例如是配设于第一框架上,且每一个第四组件的两端例如分别邻接第一组件与第三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第一组件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第二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例如是位于第一组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第一组件的枢设侧。或者,显示器框架例如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锁固组件是将第一组件锁固于第一框架上。锁固组件例如是在第一框架的一侧将第一组件锁固于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第一组件的枢设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更提出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由一第一框架、多个固定转轴及一第二框架所构成。第一框架适于容纳显示模组。第二框架配设于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显示模组脱离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是由两个第一组件及两个第二组件所构成。两个第一组件是藉由固定转轴而分别枢设于第一框架的相对侧上。两个第二组件配设于第一框架另外两个相对侧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例如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扣结构,而两个第二组件例如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第二卡扣结构。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由一第一框架、至少一固定转轴及一第二框架所构成。第一框架适于容纳显示模组。第二框架配设于第一框架上,且适于防止显示模组脱离第一框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框架是单一构件,且第二框架的一侧是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的一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框架是由多个组件所构成,其中至少一组件是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在本发明的显示器框架中,由于第二框架至少有部分是枢设于第一框架上,因此在对显示器框架内的显示模组的光源或其它零件进行维修时,只需将第二框架以旋转方式开启即可进行维修,而可大幅节省了维修所需的工时。而且,由于第二框架是由多个组件构成,各组件的长度亦随之减少,因此本发明亦具有减少显示器框架的变形量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显示器框架,可以适于增加显示器模组的维修便利性;另其还可以适于减少显示器框架的变形量。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显示器框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一现有习知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剖面线I-I’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与图3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两种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沿C-C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100显示器框架 110第一框架120第二框架 122矩形开口200显示模组 210液晶面板220背光模组 230导光板240冷阴极灯管 250反射罩300锁固组件 400、402显示器框架405、505、605固定转轴 410、510、610第一框架414第一卡扣结构 416锁固组件424第二卡扣结构 420、520、620第二框架422矩形开口 430、830显示模组500、600显示器框架522、622、822第一组件524、624、824第二组件 624a第三组件624b第四组件 700、800显示器框架705、805固定转轴 710、810第一框架720、820第二框架 722组件812、826开孔 814卡扣结构A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显示器框架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3A与图3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两种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A所示,显示器框架400是由一第一框架410、两个固定转轴405以及一第二框架420所构成。第一框架410与第二框架420之间适于安装一显示模组430。第一框架410适于容纳显示模组430,且例如是一体成型的矩形框体。第二框架420例如是一体成型的矩形框体,且其尺寸大小可与第一框架410相对盖合。第二框架420的一侧是藉由固定转轴405而枢设于第一框架410的一侧,因此第二框架420适于以两个固定转轴405的联机为转轴,而由第一框架410上旋转开启。第二框架420的作用在防止显示模组430脱离第一框架410。第二框架420例如是一体成型的矩形框体,且其尺寸大小是与第一框架410相对应。第二框架420的中央区域更开设有一矩形开口422,以暴露出大部分的显示模组4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410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414,而第二框架420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424。第一卡扣结构414适于卡扣第二卡扣结构424,以使第二框架420与第一框架410在完成组装后,能藉由第一卡扣结构414与第二卡扣结构424的卡扣关系而彼此紧密连结,避免显示模组430因第二框架420未卡扣而脱出。第一卡扣结构414例如是位于第一框架410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第一框架410的枢设侧。承上所述,在欲对显示器框架400的显示模组430进行维修时,仅需解除第一卡扣结构414与第二卡扣结构424的卡扣关系,即可将第二框架420旋转开启。
当然,第二框架420与第一框架410连结方式并不局限于利用卡扣结构。请参阅图3B所示,显示器框架402例如是以至少一锁固组件416将第二框架420锁固于第一框架410上。锁固组件例如是在第一框架410的一侧将第二框架420锁固于第一框架410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第一框架410的枢设侧。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500主要是由多个组件构成第二框架520,其余部分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下主要针对第二框架520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显示器框架500是由一第一框架510、多个固定转轴505及第二框架520所构成。该第二框架520是由一第一组件522及一第二组件524所构成。第一组件522的两端是藉由固定转轴505而枢设于第一框架510的相对侧上,例如区域A。第二组件524是配设于第一框架5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522的枢设侧例如是邻近第二组件524,亦即区域A是位于第一框架510较中央处。换言之,第一组件522在旋转开启时,是由第一框架510的侧缘处开启,而非由第一框架510的中央开启。由于显示模组的冷阴极灯管一般是配设于第一框架510的边缘,因此上述的设计可便利维修,但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
此外,第二组件524例如亦藉由固定转轴505而以枢设的方式配设于第一框架510的区域A上。第二组件524在旋转开启时,是由靠近第一框架510的侧缘开启。此种设计对于采用双边入光的显示模组具有极佳的便利性。当然,第二组件524亦可不采用枢设的方式而直接固定于第一框架510上。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600主要是由多个组件构成第二框架620,其余部分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下主要针对第二框架620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该显示器框架600是由一第一框架610、多个固定转轴605以及第二框架620所构成。第二框架620是由一第一组件622及一第二组件624所构成,而第二组件624是由两个第三组件624a及一第四组件624b所构成。第一组件622与第四组件624b的两端分别藉由固定转轴605而枢设于第一框架610较中央的区域上,因此第一组件622与第四组件624b在旋转开启时是由第一框架610的侧缘处开启。第三组件624a是锁固或卡扣于第一框架610上,且每一个第三组件624a的两端分别邻接第一组件622与第四组件624b。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的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700主要是由多个组件构成第二框架720,其余部分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下主要针对第二框架720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显示器框架700是由一第一框架710、多个固定转轴705及第二框架720所构成。第二框架720是由多个组件722所构成,且任两相邻的组件722是藉由固定转轴705彼此枢接。第二框架720的多个组件722中,至少有一个组件722是藉由固定转轴705而枢设于第一框架710的一侧缘上。因此第二框架720亦可自第一框架710上旋转开启,而开启时每个组件722是彼此相连。
在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框架枢设于第一框架上的各组件,其远离枢设侧的一侧例如是以卡扣结构或锁固组件而紧密连结于第一框架上。
请参阅图7A与图7B所示,图7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与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而图7B是图7A中沿C-C剖面的结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框架800主要是由一第一框架810、多个固定转轴805及一第二框架820所构成。第二框架820是由两个第一组件822及两个第二组件824所构成。两个第一组件822是藉由固定转轴805而分别枢设于第一框架810的相对两侧上。当第一组件822盖合于第一框架810上时,第一组件822将有部分盖住显示模组830,以避免显示模组830脱离。
两个第二组件824配设于第一框架810另外两个相对侧上,其配设方式例如是藉由卡扣的方式。第一框架810例如是具有开孔812及卡扣结构814。第二组件824例如具有开孔826。第一框架810第二组件824的一端在伸入开孔812内后,第一框架810的卡扣结构814亦伸入第二组件824的开孔826并将的扣合。之后,第二组件824就会卡扣于第一框架810上而不会脱离。同时,第二组件824例如覆盖部分第一组件822,以避免第一组件822随意旋转开启。当然,并不局限以此方式避免第一组件822的开启,亦可另外使用卡扣结构或锁固组件将第一组件822固定于第一框架810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上介绍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但其主要精神在于第二框架至少有部分是以枢设方式配设于第一框架上,只要满足此条件的显示器框架,皆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器框架中,第二框架至少有部分是枢设于第一框架上,尤其是在较常需要进行维修的部分。因此,在对显示器框架内的显示模组的光源或其它零件进行维修时,只需将解除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单边的连接关系,即可将第二框架以旋转方式开启并进行维修,而可大幅节省维修所需的工时。而且,在部分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框架是由多个组件构成,因此各组件的长度亦随之缩短,如此将可以降低显示器框架再受到外力时所产生的形变量,进而可以提供显示模组更佳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至少一固定转轴;以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是藉由该固定转轴而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框架是一体成形,且该固定转轴的枢设处是位于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框架包括多数个组件,且任两相邻的该些组件是彼此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该第二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第二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是位于该第一框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框架的枢设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该锁固组件是将该第二框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锁固组件是在该第一框架的一侧将该第二框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框架的枢设侧。
8.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至少一固定转轴;一第二框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其包括一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的一侧是藉由该固定转轴而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以及至少一第二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组件的枢设侧是邻近该第二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是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的枢设侧是邻近该第一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组件包括一第三组件,该第三组件的一侧是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以及二第四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且每一该些第四组件的两端分别邻接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三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而该第一组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第二卡扣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卡扣结构是位于该第一组件的一侧,且其卡扣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组件的枢设侧。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至少一锁固组件,该锁固组件是将该第一组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锁固组件是在该第一框架的一侧将该第一组件锁固于该第一框架上,且其锁固位置是相对于该第一组件的枢设侧。
17.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适于容纳该显示模组;多数个固定转轴;一第二框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上,适于防止该显示模组脱离该第一框架,其包括二第一组件,该些第一组件是藉由该些固定转轴而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框架的相对侧上;以及二第二组件,配设于该第一框架另外的相对侧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二第一卡扣结构,而该些第二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该些第一卡扣结构适于卡扣该些第二卡扣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器框架,适于将一显示模组安装于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由一第一框架、至少一固定转轴及一第二框架所构成。第一框架适于容纳显示模组。第二框架配设于第一框架上,且适于防止显示模组脱离第一框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框架是单一构件,且第二框架的一侧是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的一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框架由多个组件所构成,其中至少一组件藉由固定转轴而枢设于第一框架上。由于第二框架至少部分枢设于第一框架上,故在对显示器框架内显示模组的光源或其它零件维修时,只需将第二框架以旋转方式开启即可进行维修,可大幅节省维修工时,且第二框架由多个组件构成,各组件长度随之减少,因此亦具有减少显示器框架变形量的优点。
文档编号G02F1/13GK1560668SQ20041000647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林信吾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