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57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筒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筒望远镜。
背景技术
当用一对双筒望远镜观测无限远的物体时,观测者用左眼观测到的视场和用右眼观测到的视场基本上相互交迭,因此当观测者用两个眼睛观测双筒望远镜时观测到一个视场。而当用双筒望远镜在观测相当短的距离几米或更短物体时,只有部分右眼和左眼的视场相互交迭,因此观测者在观测这物体时感觉到很难受。这是因为既然双筒望远镜一般设计成观测位于几十米到无限远范围内的物体,所以在双筒望远镜中左右物镜的光轴通常是相互平行安装的。如果用这种双筒望远镜观测短距离的物体,在对应物体的聚焦条件(其指的是调整值,即,要被聚焦的物体距离,例如用屈光度单位[dptr]=[1/米]表示的调整值)和会聚值(其是例如用公制角度[MW]=[1/米]表示的右视线和左视线相交的距离)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当以高放大率观测物体时,这种差异影响就会很明显。例如,用10倍的双筒望远镜,差异度是裸眼差异度的10倍。调整值和会聚值之间明显的差异对观测者的眼睛来说是负担,造成眼睛疲劳(应该注意术语“会聚”意指当观测短距离物体时,双眼的视轴聚集,在两轴之间形成的角度称为“会聚角”)。
根据上述问题,为了减轻在观测短距离物体时对眼睛的负担,已经研制出具有会聚值(会聚角)补偿机构的双筒望远镜。在这种望远镜中,根据调整值,通过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两个物镜来调整会聚值(或会聚角),在观测近距离物体时,使物镜彼此靠近。这种双筒望远镜的示例在日本专利申请No.3090007,No.3196613和No.3189328中公开。但是,在各个专利申请描述的双筒望远镜的会聚值补偿机构的结构相当复杂。
例如,公开号No.3196613图8所示的机构构造成物镜沿上、下两个导杆和辅助杆移动。在这种机构中,导杆和辅助杆从各个物镜的透镜框分开准备并在透镜框中实现。在这种结构中,部件的数量增加,制造和装配相当困难,因此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因为各个导向杆和辅助杆是直的,倾斜角不变。因此,根据这种聚焦操作难以最佳补偿会聚值。
在公开号No.3196613图4所示的机构中,物镜装在物镜框中,可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物镜框可移动地装在镜筒中。在该机构中,需要设置至少三个一组的结构,其中采用镜头框、物镜框和镜筒,因此,既大又复杂。
公开号No.3090007图8所示的机构通过使用凸轮移动棱镜来补偿会聚值。但是,这种结构要求两个分开的驱动机构,包括聚焦驱动机构。因此,使结构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双筒望远镜当需要观测短距离物体时,双筒望远镜能够根据调整值,用相当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补偿会聚值。通常,双筒望远镜最常用于观测无限远或无限远附近的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筒望远镜。其包括一对观测光学系统,每个观测光学系统具有物镜光学系统、正像光学系统和目镜光学系统。该双筒望远镜包括聚焦机构,其用于移动部分观测光学系统来聚焦;会聚值补偿机构,其与聚焦机构的驱动关联地以平行于可移动件光轴的直线为中心旋转可移动件,以改变可移动件光轴之间的距离从而补偿会聚值,其中该可移动件是至少部分物镜光学系统。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位于分别经过可移动件旋转中心并平行于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线外侧的可移动件中心,位于平行于相应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直线外面。而且,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可移动件中心位于分别经过可移动件旋转中心并平行于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线外侧。而且,满足条件
α≈β其中,α表示连接可移动件中心与其旋转中心线段分别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的倾角,β表示在观测物镜聚焦在最近可聚焦距离的状态下、连接各个可移动件中心与其旋转中心的线段分别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倾角。
可选择地,该对观测光学系统的每一个构造成相对于正像光学系统的入射侧光轴和出射侧光轴相对彼此移动预定距离。而且,双筒望远镜还包括可容纳一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主体;包括左目镜光学系统和左正像光学系统的左镜筒,左镜筒可相对主体绕目镜光学系统左入射侧光轴转动;和包括右目镜光学系统和右正像光学系统的右镜筒,右镜筒可相对主体绕目镜光学系统右入射侧光轴转动。通过相对主体转动左镜筒和右镜筒可调整该对目镜光学系统出射侧光轴之间的距离。
可选择地,聚焦机构构造成通过移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进行聚焦,双筒望远镜还包括对应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一对导向轴,该对导向轴与对应的可移动光学元件的光轴平行设置,在通过聚焦机构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对导向轴导引对应的物镜移动件,该对导向轴分别作为对应的物镜移动件的旋转中心,在保持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一对框上分别形成的一对接合部分,和相对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分别设置的一对导轨,该对接合部分分别与该对导轨滑动地接合,该对导轨具有分别相对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至少部分的光轴倾斜的倾斜部分。由于这种结构,当移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进行聚焦且该对接合部分分别与该对导轨倾斜部分接合时,绕该对导向轴转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随着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转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光轴之间距离改变,因此,补偿会聚值。
可选择地,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每一个的中心到该对导向轴对应一个的中心的距离长于从可移动光学元件中心到接合部分的距离。
而且,聚焦机构包括手工操作的聚焦轮,和当沿每个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从聚焦轮中心到该对导向轴对应一个的中心的距离短于从聚焦轮中心到接合部分的距离。
而且,聚焦机构包括手工操作的聚焦轮,和当该对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该对导向轴设置在基本上与聚焦轮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相同的高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


图1,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双筒望远镜聚焦无限远处的物体(在下文中,该状态称为“无限远聚焦状态”)时,双筒望远镜的横截面平面图、侧横截面图和前横截面图。图4、图5和图6是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以最短距离聚焦物体(在下文中,该状态称为“最短距离聚焦状态”)时的横截面平面图、侧截面图和前截面图。图7是需要补偿会聚值的物镜光学系统位移量的示意图。
应该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图1的上侧和图2的左手侧称为双筒望远镜的“前”侧,图1的下侧和图2的右手侧称为双筒望远镜1的“后”侧,图2和图3的上侧称为“上或上侧”,在此,双筒望远镜1的下侧称为“下或下侧”。
如图1所示,双筒望远镜1包括左眼观测光学系统2L、右眼观测光学系统2R、用于容纳上述观测光学系统2L、2R壳体的主体3、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和用于根据物距聚焦的聚焦机构5。
观测光学系统2L和2R分别具有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正像光学系统22L和22R,和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在观测光学系统2L和2R中的正像光学系统22L和22R分别包括普罗(Porro)棱镜。在相对于正像光学系统22L和22R的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的入射侧光轴O21L和O21R和其出射侧光轴O22L和O22R之间形成预定间隙(间隔)。在无限远聚焦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分别与入射侧光轴O21L和O21R一致。
两个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整体地安装在主体3内。左侧目镜光学系统23L和正像光学系统22L,右侧目镜光学系统23R和正像光学系统22R彼此分开安装在的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中。主体3,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可以包括单个零件或由多个组合的零件。
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连接主体3,分别围绕入射侧光轴O21L和O21R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而且,镜筒4L和4R由于摩擦力可以停在预定角度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在沿相反方向转动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两个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的光轴O2L和O2R之间的距离(出射侧光轴O22L和O22R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到满足观测者眼睛之间的宽度。优选双筒望远镜1具有左镜筒4L和右镜筒4R彼此同时沿相反方向转动的互锁机构(未示出)。
在图示的组成中,朝主体3开口的窗部分设置盖玻璃12。由于这种结构,防止外部物质或灰尘进入主体3。盖玻璃12也可以省略。
在镜筒4L和4R的后端部,目镜件13L和13R分别同心地固接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目镜件13L和13R沿光轴O2L和O2R方向位移,即,从适应图1所示的状态可移动到目镜件13L和13R向后拉的状态(未示出)。使用者根据存在/没有眼镜或面部特征调整目镜件13L和13R的位置,然后,在眼球周围或用他/她邻接目镜件13L和13R后端面的眼镜,观测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用这种结构,使用者可以将他/她的眼睛放在稳定状态合适的眼睛点(没有遮挡可以看见全部视场的位置)。
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可相对于主体3移动,通过聚焦机构5的驱动来移动。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3设置一对导向轴11L和11R、导向槽(导轨)31L和31R,用于分别导向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移动。
各个导向轴11L和11R包括直杆。导向轴11L和11R设置在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上侧,平行于光轴O1L和O1R伸出。如图3所示,在透镜框6L和6R的上侧部分形成凸起部分61L和61R,用于保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该凸起部分61L和61R具有孔,导向轴11L和11R通过该孔插入。用这种结构,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可分别沿导向轴11L和11R移动,并绕导向轴11L和11R可转动。
导轨31L和31R包括在主体3下侧的内壁形成的槽。插入导向槽31L和31R的凸起(接合部分)62L和62R形成于透镜框6L和6R的下部。当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沿导向轴11L和11R移动时,凸起62L和62R分别沿导向槽31L和31R移动。
如图1所示,聚焦机构包括作为可操作件的旋转环(聚焦轮)51,与聚焦轮51和叶片53一起旋转的聚焦轮轴52。聚焦轮51和聚焦轮轴52在平面图中位于观测光学系统2L和2R之间并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3上。叶片53设置具有阴螺纹的基础部分531,该阴螺纹与聚焦轮轴52外圆周面上形成的阳螺纹配合。叶片53还分别设置从接近部分531向左和向右突出的臂532L和532R。臂532L和532R的端部插入在镜头框6L和6R的凸起部分61L和61R中形成的槽中。
如果聚焦轮51沿预定方向旋转,接近部分531沿聚焦轮轴52伸出的方向前进。那么,力经过臂532L和532R传输到镜头框6L和6R,使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向前突出。如果聚焦轮51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使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向后缩进。用这种聚焦机构的驱动,可以实现聚焦。
在图1和图3所示的无限远聚焦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处于向后缩进状态(即,完全向后缩进)。
相反,在图4-图6所示的最短距离聚焦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完全向前突出。在这种状态可以获得双筒望远镜1的最短聚焦距离。最短聚焦距离不限于具体的值。但是,如下面所述,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筒望远镜1设置会聚值补偿机构并适于短距离观测,优选最短聚焦距离比传统双筒望远镜相对短,例如,其距离是在0.3m-1m范围内。
双筒望远镜1设置会聚值补偿机构,用于通过聚焦机构的操作改变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补偿会聚值。在该实施例中,会聚值补偿机构包括上述的导向轴11L和11R、导轨(槽)31L和31R和凸起61L和61R。在下文中,对根据该实施例描述双筒望远镜1中会聚值的补偿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导轨(槽)31L和31R分别设置沿相对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倾斜的方向伸出的倾斜部分311L和311R,和连续形成在倾斜部分311L和311R的后部并平行于光轴O1L和O1R延伸的平行部分312L和312R。倾斜部分311L和311R这样倾斜,即倾斜部分311L和311R朝向前的方向彼此更靠近。表示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在无限远聚焦状态位置的标记32L和32R沿平行部分312L和312R设置在预定位置的侧面。
当凸起62L和62R位于平行部分312L和312R时,既使操作聚焦机构5,并移动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改变。即,在接近无限远聚焦状态会聚值补偿没有起作用。这是因为当观测相当远距离的物体时,不需要会聚值校正。
当凸起62L和62R位于倾斜部分311L和311R时,当操作聚焦机构5并且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前进时,凸起62L和62R分别沿倾斜部分311L和311R靠近中心。因此,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分别绕导向轴11L和11R旋转,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会聚值被补偿(参见图3和图6)。
因为如上所述的会聚值被补偿,在观测短距离物体时,可以防止左眼观测的图像和右眼观测的图像之间的差,观测变得容易和舒适。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1中,采用物镜光学系统旋转方法,其中当补偿会聚值时,通过以导向轴11L和11R为中心,旋转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 R改变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应该注意的是,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在右和左方向不转换(即,平行移动)。因此,可以简化结构,利于减少部件的数量,方便装配过程,由此制造成本下降。
在如图3所示的双筒望远镜1中,当沿光轴O1L和O1R的方向观测时,在无限远聚焦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中心(光轴O1L和O1R)位于直线400L和400R外面,直线400L和400R是分别通过导向轴11L和11R中心的虚构线。导向轴11L和11R的中心是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旋转中心,并平行于双筒望远镜1的垂直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当沿光轴O1L和O1R的方向观测时,在最短距离聚焦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中心(光轴O1L和O1R)位于直线400L和400R里面。即,在无限远聚焦状态和在最短距离聚焦状态,连接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中心(光轴O1L和O1R)与旋转中心(导向轴11L和11R的中心)的线段500L和500R沿相反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而且,在图3所示的无限远聚焦状态,线段500L和500R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角用α表示,在图6所示的最短距离聚焦状态,线段500L和500R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角用β表示,角α约等于角β(即,α≈β)。上述结构具有下列优点。
当线段500L和500R与线段400L和400R(未示出)一致时,光轴O1L和O1R的高度相对于双筒望远镜1的垂直方向最低。因此,当线段500L和500R分别相对线段400L和400R倾斜时,光轴O1L和O1R的高度稍高一点。即,当为了会聚值校正、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绕导向轴11L和11R旋转时,光轴O1L和O1R沿垂直方向稍稍位移。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倾角α和β近似相等,当补偿会聚值时,光轴O1L和O1R在垂直方向的位移量最小化。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以高精度补偿会聚值。
如图3所示,当从物镜光学系统21R的光轴O1R方向观测时,从物镜光学系统21 R中心(光轴O1R)到导向轴11R中心的距离D1大于从物镜光学系统21R中心(光轴O1R)到凸起62R的距离D2。物镜光学系统21L具有相似的结构。用这种结构,因为距离D1相对较长,当进行会聚值补偿时,可以抑制光轴O1L和O1R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因此,可以以更高精度进行会聚值补偿。
作为替换,为了获得从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中心到导向轴11L和11R中心的更长距离D1,可以在主体3的上面形成窗口部分,导向轴11L和11R设置在主体3的外面。
上述的双筒望远镜1可构造成导轨31L和31R包括在主体3下侧的内壁上形成的槽,并与主体3形成为一整体。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由此可以易于装配。因此,在防止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并入会聚值补偿机构。而且,因为结构简化,导轨31L和31R易于高尺寸精度形成,可以更高精度进行会聚值补偿。
而且,根据上述结构,导轨31L和31R可以模制形成,因此,可以自由地设计导轨31L和31 R相对于光轴O1L和O1R的倾角,例如,易于在半途改变倾角例如在倾斜部分311L和311R和平行部分312L和312R之间的分界点处。因此,可以以最佳条件进行会聚值补偿。
可选择地,可以设置将凸起62L和62R压向导向轨31L和31R的一侧的压力件,例如,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导轨31L和31R孔可以不包括槽,而可以包括具有凸起62L和62R压力接触表面的台阶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导轨31L和31R由槽组成。但是,本发明不必限制于这种结构,可以改型。即,导轨31L和31R可以包括凸线,透镜框6L和6R可以设置有槽,凸线插入槽中。
尽管最优选如该实施例的在主体3中整体形成导轨31L和31R,由分离部件组成的导轨可以固定和用粘接方法粘接到主体3上。
而且,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1可构造成在使用中,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总是小于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的光轴O2L和O2R之间(出射侧光轴O22L和O22R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换句话说,在眼睛宽度距离调整到最小值的状态(但是,这指的是双筒望远镜可使用状态,不包括不可使用状态,完全缩进状态),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参见图1所示的状态)小于目镜光学系统23L和23R的光轴O2L和O2R之间的距离(出射侧光轴O22L和O22R之间的距离)。
用这种结构,与两个物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目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的屋脊棱镜型双筒望远镜,以及两个物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目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的双筒望远镜(蔡司型和Bausch&Lomb型双筒望远镜)相比,需要用于补偿会聚值的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位移量可以更小。参照图7来描述理由。
在图7中,仅仅示出右侧光学系统。虽然作了省略,左侧光学系统与右侧光学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在图7中,用实线表示用于观测无限远处物体的右侧物镜光学系统100R位置。物镜光学系统100R靠近双筒望远镜的中心线移动,以便在补偿会聚值的状态从物镜光学系统100R观测有限距离α(调整值α<0)的物体200,需要将物镜光学系统移动到虚线表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从图7中和成像公式1/b=1/a+1/f获得的物镜光学系统1 00R的移动距离y用下面的表达式表示y=b×tanθ={f×a/(a+f)}×tanθ={f×a/(a+f)}×D/(-a+b)=D×[f×a/(a+f)/{-a+f×a/(a+f)}],其中,f表示物镜光学系统100R的焦距,2D表示两个物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2θ表示会聚角,b表示用物镜光学系统100R(b>0)从物镜光学系统到物体200的成像位置的距离。
也就是说,需要补偿会聚值的物镜光学系统100R的移动距离y与D成比例增加的。换句话说,当物镜光学系统光轴之间的距离较短时,需要补偿会聚值的物镜光学系统的位移值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中,因为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的光轴O1L和O1R之间的距离小,如上所述,仅仅在垂直于光轴O1L和O1R的方向稍微补偿会聚值就足够移动物镜光学系统21L和21R。因此,可以不增加主体3的尺寸并入会聚值补偿机构,整个双筒望远镜1可以做得紧凑。
如上所述,对根据本发明双筒望远镜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组成双筒望远镜的各个元件可以由能够显示与此相同性能的任何光学元件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物镜光学系统由一组包括两片透镜的透镜组组成,移动整个各个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聚焦和会聚值补偿。但是,发明不必局限于这种物镜光学系统,可以改型。例如,如果每个物镜光学系统包括多于一组透镜组,移动组成每个物镜光学系统的部分透镜组进行聚焦和会聚值补偿。
权利要求
1.双筒望远镜,其包括一对观测光学系统,每个观测光学系统具有物镜光学系统、正像光学系统和目镜光学系统,该双筒望远镜包括聚焦机构,其用于移动部分观测光学系统来聚焦;会聚值补偿机构,其通过与聚焦机构的驱动关联地以平行于可移动件光轴的直线为中心分别旋转可移动件,以改变可移动件光轴之间的距离从而补偿会聚值,其中该可移动件是至少部分物镜光学系统。其中,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可移动件中心位于分别经过可移动件旋转中心并平行于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线的外侧,其中,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在聚焦最近可聚焦距离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可移动件中心位于分别经过可移动件旋转中心并平行于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的线的内侧,和其中满足条件α≈β其中,α表示分别连接可移动件中心与其旋转中心线段相对于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的倾角,β表示分别连接各个可移动件中心与其旋转中心的线段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在聚焦最近可聚焦距离观测物体的状态下的倾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望远镜,其中该对观测光学系统的每一个构造成相对于正像光学系统的入射侧光轴和出射侧光轴相对彼此移动预定距离,其中该双筒望远镜还包括容纳一对可移动元件的主体,包括左目镜光学系统和左正像光学系统的左镜筒,左镜筒可相对主体绕目镜光学系统左入射侧光轴转动;和包括右目镜光学系统和右正像光学系统的右镜筒,右镜筒可相对主体绕目镜光学系统右入射侧光轴转动;和其中通过相对主体转动左镜筒和右镜筒可调整该对目镜光学系统出射侧光轴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望远镜,其中该聚焦机构构造成通过移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进行聚焦,其中该双筒望远镜还包括对应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一对导向轴,该对导向轴与对应的可移动光学元件光轴平行设置,在通过聚焦机构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对导向轴导引对应的可移动件,该对导向轴分别作为对应的物镜移动件的旋转中心;在保持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一对框上分别形成的一对接合部分;和相对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分别设置的一对导轨,该对接合部分分别与该对导轨滑动地接合,该对导轨具有分别相对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至少部分的光轴倾斜的倾斜部分,其中,当移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进行聚焦且该对接合部分分别与该对导轨倾斜部分接合时,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分别绕该对导向轴转动,随着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转动,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的光轴之间距离改变,因此,补偿会聚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筒望远镜,其中,当沿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从该对可移动光学元件每一个的中心到该对导向轴对应一个的中心的距离长于从可移动光学元件中心到接合部分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筒望远镜,其中该聚焦机构包括手工操作的聚焦轮;和其中,当沿每个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从聚焦轮中心到该对导向轴中对应一个中心的距离短于从聚焦轮中心到接合部分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筒望远镜,其中该聚焦机构包括手工操作的聚焦轮;和其中,当该对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测时,该对导向轴设置在基本上与聚焦轮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相同的高度。
全文摘要
双筒望远镜包括聚焦机构和会聚值补偿机构。通过可移动件分别聚焦机构驱动关联地以平行于与可移动元件光轴的直线为中心,旋转至少是部分物镜光学系统的可移动件,以改变可移动件光轴之间的距离来补偿。当沿物镜光学系统光轴方向观测时,满足条件α≈β,其中,α表示连接可移动件中心与其旋转中心线段分别相对双筒望远镜垂直方向在聚焦无限远处观测物体的状态下的倾角,β表示在聚焦最短距离观测物体的状态的倾角。
文档编号G02B7/06GK1655007SQ200510007588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根元悟, 蛭沼谦 申请人:宾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