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63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具备的把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印刷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感光鼓(像承载体)、带电器、曝光器、显影装置、转印器、定影器。
这种印刷装置相对感光鼓的感光面进行带电·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再把它通过调色剂(显影剂)进行显影生成调色剂像(显像)。然后把该调色剂像转印在纸张(记录媒体,普通纸和OHP纸张等印刷媒体)上进行热定影。
一般来说,印刷装置的显影装置具备贮藏调色剂用的调色剂保持槽(调色剂槽)。该调色剂槽还具有通过摩擦带电和注入电荷相对内部的调色剂付与其显影所必须的电荷的功能。
在调色剂槽的开口部设置有显影辊。该显影辊以表面上附着有调色剂槽内调色剂的状态一边与感光鼓接触一边旋转。这样,就把调色剂顺次(连续)地附着在感光鼓的表面上。
在显影辊近旁,配置有用于使在辊子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层厚度均匀化的板(层厚限制部件)。
在此,没有附着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则保持附着在显影辊上的状态返回到调色剂槽,被回收。
因此,在调色剂槽与显影辊的间隙处,设置有调色剂泄漏防止机构。该调色剂泄漏防止机构用于,一方面容许回收调色剂通过(从外向内的通过),另一方面防止调色剂从调色剂槽内向外部泄漏(从内向外的通过)。
图5是表示现有调色剂泄漏防止机构结构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该结构中显影辊121被设置成以配置在调色剂槽124的开口部的状态向H方向旋转。使没有附着在感光鼓(未图示)上的调色剂从开口部的下方部分(返回口)返回到调色剂槽124的内部。
在该返回口近旁,作为调色剂泄漏防止机构设置有侧密封127和前密封板123。
侧密封127是在调色剂槽124的返回口两侧通过两面粘接胶带固定的密封部件。该侧密封127通过与显影辊121的弹性接触而具有防止调色剂从显影辊121的端部泄漏的功能。
前密封板123,是沿显影辊121的长度方向配置在返回口下方的弹性板。
该前密封板123,把下端(下边)固定在调色剂槽124上,而其上端(上边)成为自由端。该上端部分弹性按在显影辊121上,以把返回口堵塞。利用该前密封板123能防止调色剂从返回口下方泄漏。
前密封板123的两侧端部重叠配置在侧密封127的表面上。
关于这种调色剂泄漏防止机构,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130804号公报(
公开日1994年5月13日)”]中,公开的是把固定前密封板的调色剂槽的面与侧密封的表面设置成一个面的设计技术。这是用于防止前密封板由侧密封而引起弯曲的措施。
前密封板和侧密封向显影辊按压的力(接触力)是该力越强就越能更可靠地抑制调色剂的泄漏。
但若接触力过强,则阻碍回收调色剂的通过,同时产生需要增加显影辊的旋转力矩。若长期使用显影装置,则还可能招致前密封板、侧密封、调色剂槽、显影辊的破损。
因此,对该接触力一般是设定成在前密封板与显影辊之间能没有间隙程度那样小的力。
但若上述那样减少接触力,则由印刷装置移动时显影装置受到振动和冲击,或长期变化等而在前密封板与侧密封之间产生微小间隙,有招致调色剂泄漏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调色剂的泄漏,在移动印刷装置时,还考虑过把显影装置与调色剂保持槽分离开,或把调色剂保持槽的开口部使用板密封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在移动印刷装置时把调色剂保持槽分离开和把开口部密封都使操作非常麻烦。
而且以这些方法防止调色剂的泄漏,实际上只是限于没有使用的显影装置。即若显影辊上附着了调色剂,则不能可靠防止调色剂的泄漏。
而且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是把调色剂保持槽能分离开的结构,或是能使用板把其开口部堵塞的结构。因此,还有使调色剂保持槽与显影辊之间的结构(特别是密封结构)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防止调色剂从前密封板与侧密封之间泄漏的显影装置。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本装置)装备在印刷装置上,其利用从外侧堵塞显影剂槽的开口部而设置的显影辊,从开口部取出显影剂并把潜影显影,该显影装置具备用于把显影辊与开口部的间隙密封的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具有侧密封,其设置成在开口部的两侧部与显影辊接触;前密封板,其一边被固定而把沿显影辊长度方向的开口部边缘覆盖,并以在显影剂槽与显影辊之间被夹住的状态,与向开口部返回的显影辊的表面接触,而且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固定在两侧密封上。
本装置是复印机和打印机、传真装置等电子照相装置上使用的显影装置。即本装置把在装备于印刷装置上的潜影保持体(感光鼓等)上形成的潜影(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形成可视像。
因此,本装置具备贮藏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槽。而且具备把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从外侧堵塞的显影辊。该显影辊用于把调色剂供给潜影保持体并把潜影显影。
即该显影辊以配置在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与潜影保持体之间的状态进行旋转。通过该旋转就能把在开口部附着在显影辊表面上的显影剂运送到潜影保持体的潜影上。
显影辊显影后的表面(把显影剂运送到潜影后的面,返回面),随着显影辊的旋转,再次返回到显影剂槽的开口部。
这种结构在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与显影辊之间产生若干间隙。因此,为了防止显影剂的泄漏,最好把该间隙堵塞。
因此,本装置具备把这种间隙堵塞用的密封机构。
在开口部与显影辊的间隙中优选的是堵塞的间隙分为两种。
即在开口部两侧部形成的间隙(侧间隙)和在开口部的返回边(后述)形成的间隙(返回间隙)。
在此,前者的侧间隙是朝向显影辊的长度方向(旋转轴的延伸方向)打开的两个间隙。
而后者的返回间隙是沿显影辊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间隙,是显影辊的返回面与接近于该面的开口部的边缘(返回边)的间隙。
于是,本装置的密封机构具备堵塞侧间隙用的侧密封,和堵塞返回间隙用的前密封板。
侧密封固定在开口部两侧部[显影辊长度方向(轴方向)的端部]并与显影辊接触。这样,能防止显影剂从两个侧间隙泄漏。
而前密封板,其一边被固定而把开口部的返回边覆盖。而且该前密封板以在显影剂槽与显影辊之间被夹住的状态与显影辊的返回面接触。
这样,本装置就使前密封板与开口部的返回边和显影辊接触。这样就能利用前密封板把从返回边到显影辊的间隙堵塞。
而且这些侧密封和前密封板是相互紧密的状态。
即本装置把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两侧部和返回边通过两个密封连续地(没有间隙)覆盖。这是由于使侧密封与前密封板的间隙消失,而防止调色剂从该间隙泄漏的缘故。
特别是,本装置把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固定在两侧密封上。
即本装置设计成,把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两侧部和返回边与显影辊的间隙,通过相互固定的侧密封和前密封板进行一体密封。
因此,本装置能防止由外力的振动和长期的变化而产生在侧密封与前密封板之间的间隙(侧密封与前密封板离开)。
因此,本装置即使被长期使用,或使本装置(或具备本装置的印刷装置)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可靠抑制显影剂的泄漏。
本发明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所示的记载就充分明白了。本发明的优点由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就明白了。


图1是本实施例打印机具备的显影装置中从侧面方向(显影辊的轴向)看开口部近旁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打印机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图2所示打印机具备的显影装置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把显影辊退回状态的调色剂槽开口部周边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现有显影装置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是本实施例数字彩色打印机(本打印机,印刷装置)结构的说明图。
本打印机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全色图像数据,把全色图像印刷在纸张(印刷用纸)上,并输出。
如图2所示,本打印机具备图像形成部13和给纸机构14,还具有未图示的操作板。
图像形成部13用于根据图像数据把图像印刷在纸张上。如图2所示,该图像形成部13由黑色图像转印部31、黄色图像转印部32、红色图像转印部33和青绿色图像转印部34构成。
这些转印部31~34实质上具有相同的结构,根据图像数据相对纸张分别把黑色图像、黄色图像、红色图像和青绿色图像进行转印。
图3是表示这些转印部31~34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转印部31~34具备感光鼓41,而且把带电器、LSU、显影单元44、转印辊和清洗装置沿箭头F方向配置在感光鼓41的周围。
各感光鼓(潜影保持体)41是表面上具有感光体材料的鼓形转印辊,其被驱动向箭头F方向旋转。
带电器是用于使感光鼓41表面同样(均匀)地带电的充电型电晕放电器。
转印部31~34的LSU(激光光束扫描单元),把与各自图像数据的黑色成分、黄色成分、红色成分和青绿色成分相对应的图像信号进行输入。各LSU被设定成根据这些图像信号,把转印部31~34带电的感光鼓41进行曝光,而生成静电潜影。
LSU具备未图示的LED头(光线头)。该LED头具备LED阵、安装有驱动该LED阵的驱动器的基板,以及汇集LED阵的光的自聚焦透镜等。而且LED头具有与上述像素信号对应,使LED阵发光并使感光鼓41曝光的功能。
转印部31~34的显影单元(显影装置)44,分别具有黑色、黄色、红色、青绿色的调色剂。而且具有通过这些调色剂使在感光鼓41上生成的静电潜影显影,而生成调色剂像的功能。
该显影单元44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转印辊是把转印偏置给予纸张的放电器,用于把感光鼓4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纸张上。该转印辊支承在转印运送皮带机构(转印皮带单元)55机架的转印辊安装部上,能旋转。
清洗装置,把向纸张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41上的调色剂除去。
图2所示的给纸机构14,为了通过图像形成部13能转印调色剂像,而把纸张运送到规定位置。给纸机构14具有在调色剂像的转印后把纸张向本打印机外部排出的功能。
如图2所示,给纸机构14具备纸张盒51、取出辊52、多个运送辊53、60、对准辊54、对准前检测开关(未图示)、转印运送皮带机构55、定影装置56、皮带清洁器9、运送方向切换门57、排出辊58、61和排出托架59、62。
纸张盒51用于把本打印机使用的纸张预先存放。取出辊52是把纸张从纸张盒51中一张一张取出来用的拾取辊(调入辊)。
运送辊53把从纸张盒51取出来的纸张运送到主运送路L上,并在该主运送路L上进行运送。即该运送辊53是促进、辅助纸张运送用的小型辊子,其沿主运送路L设置有多个。
对准前检测开关,用于检测由运送辊53运送的纸张在主运送路L上通过的规定位置,并把规定的检测信号输出。
对准辊54把在主运送路L上运送来的纸张一次保持好姿势。而且为了使感光鼓41的调色剂像能良好地转印在纸张上,其具有各转印部31~34动作的同步而向转印运送皮带机构55送入的功能。
即对准辊54被设定成根据对准前检测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把感光鼓41的调色剂像的前端推向纸张印刷范围前端地把纸张送到转印运送皮带机构55上。
如图2所示,该转印运送皮带机构55具有驱动辊71、从动辊72、运送皮带73、吸附用带电器(未图示)、除电器(未图示)、辅助辊74。
运送皮带73是与转印部31~34的感光鼓41接触地挂在驱动辊71与从动辊72之间的皮带,通过辊子71、72而向箭头Z的方向被摩擦驱动。其具有使通过对准辊54送来的纸张被静电吸附而向各转印部31~34和定影装置56运送的功能。
吸附用带电器是设置在黑色图像转印部31与对准辊54之间的电刷,其用于使运送皮带73的表面带电。即本打印机通过使运送皮带73带电,使纸张被静电吸附而防止在运送中纸张偏离。
除电器设置在青绿色图像转印部34与定影装置56之间,其用于利用交流电流对运送皮带73的表面进行除电。
即在向各转印部31~34运送来的纸张上分别转印各色的调色剂像,使其重叠,而且在由青绿色图像转印部34的转印完了时,使纸张通过除电器从其前端部分开始顺次从运送皮带73上被剥离,而向定影装置56引导。
定影装置56使转印在纸张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被热定影处理过的纸张向运送方向切换门57运送。
即该定影装置56具备加热辊和加压辊。通过这两个辊子把纸张夹住旋转而对纸张进行热压接。
皮带清洁器9具备与运送皮带73接触的未图示的清洗部件(清洗刮板等),用于把残存在运送皮带73表面的调色剂除去·回收。这样,就防止了由残存在运送皮带73上的调色剂污染纸张的背面。
运送方向切换门57把定影后的纸张运送路径,在位于本打印机侧面的排出托架59的排出路径,和副运送路径S之间有选择地进行切换。该运送方向切换门57设置成能在侧面盖35上旋转。
向排出托架59的纸张,通过排出辊58排出到该排出托架59上。
副运送路径S是位于图像形成部13上部的,把纸张向排出托架62排出用的运送路径。即设定成向副运送路径S送入的纸张,通过运送辊60而在副运送路径S上运送,通过排出辊61向排出托架62排出。
下面说明显影单元44的结构。
显影单元44使用的调色剂,是平均粒径约7.5μm,高电阻带负电的非磁性单一成分的调色剂。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44具备贮藏这种调色剂用的调色剂槽(显影剂槽、显影容器)49,和在其内部配置的调色剂供给辊47。
在调色剂槽49的下方侧部,形成有调色剂的出口,即开口部A(图4)。把该开口部A夹住地设置有所述调色剂供给辊47,和显影辊48。
调色剂供给辊47在调色剂槽49中与显影辊48相对配置,其是由圆筒状发泡橡胶弹性材料构成的旋转辊子。
向该调色剂供给辊47施加规定的偏置电压,使其能吸附·保持调色剂槽内贮存的调色剂。以保持调色剂的状态向与显影辊48的旋转方向(H方向)相反的方向(G方向),以与显影辊48的周速比是0.5地一边旋转一边进行接触,把调色剂向显影辊48的表面供给。
显影辊48,被设置成把调色剂槽49的开口部A堵塞,且与感光鼓41相对,其是由圆筒状导电橡胶弹性材料构成的旋转辊子,设计成能承受施加的规定显影偏置电压。
该显影辊48,以保持通过调色剂供给辊47形成的调色剂层的状态,向H方向(与感光鼓41的旋转方向F相反的方向)一边旋转一边与感光鼓41接触。这样,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41的静电潜影上,使该静电潜影显影(转印现象)而形成调色剂像。
显影辊48把没附着在静电潜影上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从调色剂槽49开口部A的下方返回到调色剂槽49内。
即显影辊48显影后的表面(与感光鼓41接触后的面,返回面),随着显影辊48的旋转而返回到调色剂槽49的开口部A。这时残留在显影辊48返回面上的调色剂,与调色剂供给辊47接触而向调色剂槽49回收。
在调色剂槽49开口部A的上端,形成有层厚限制部件4。这样,来调整由调色剂供给辊47在显影辊48上形成的调色剂层的厚度和带电量。
本打印机使用的调色剂、层厚限制部件4、调色剂供给辊47和显影辊48的详细规格在后面叙述。
下面说明作为显影单元44特征结构的密封机构。
该密封机构用于防止调色剂从调色剂槽49的开口部A与显影辊48之间的间隙泄漏,其具有配置在开口部A的近旁的后述的侧密封27和前密封板23。
图4是表示显影辊48退回状态的调色剂槽49的开口部A周边的立体图。
而图1是从侧面方向(显影辊48的轴向)看开口部A近旁的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调色剂槽49与显影辊48相对的面是沿显影辊48的形状弯曲的形状。在该弯曲的面上形成所述长方形的开口部A。
在开口部A弯曲的两侧部[显影辊48长度方向(轴向,图4中所示的Q方向)的端部,侧密封的固定面]A1上,配置侧密封27。
该侧密封27,被使用两面粘接胶带固定在开口部A的两侧部A1上,如图1所示,其具有把植毛毯27b层合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27a上的结构。
氨基甲酸乙酯泡沫27a是宽度5.0mm,厚度2.0mm,单元密度40个/25mm,JIS强度约20kgf的独立泡。植毛毯27b的厚度是1.0mm。
该侧密封27以把植毛毯27b接触在显影辊48上的状态弹性压接在显影辊48上。
如图4所示,沿显影辊48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A的下端,是与显影辊48的返回面接近的边(返回边)。在该返回边(密封板固定面)A2上设置有前密封板23把该返回边A2覆盖。
前密封板23是由厚度0.13mm,纵弹性模量2.07Mpa的聚碳酸酯构成的具有挠性的薄板。下边23a成为通过两面粘接胶带固定在返回边A2上的状态。
该前密封板23以把上边23b(与下边23a相对的边)夹在调色剂槽49与显影辊48之间的状态弹性接触在显影辊48的返回面上。
返回边A2上前密封板23的固定位置是仅从显影辊48与前密封板23的接触部分离开4.5mm的位置。
前密封板23的上边23b近旁部分(与显影辊48的接触部分)是以0.12N/cm的线压轻轻接触在显影辊48上。这样,前密封板23向开口部A侧挠曲(弯曲)0.7mm。
前密封板23在Q方向上的长度,是使上边23b近旁的两侧端部重叠在一对侧密封27表面上的长度。这样,如图1所示,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就被显影辊48与侧密封27所夹住。
侧密封27的压缩量,被设定成使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轻轻压接在显影辊48上的值。这样,能防止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由压接而变形,使前密封板23均匀地接触在显影辊48上。
重叠在侧密封27上的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上边23b近旁的两侧端部)重叠在侧密封27上,且对侧密封27使用两面粘接胶带粘接固定。
这种结构的密封机构是通过两个侧密封27压接显影辊48。这样,就把在开口部A两侧部形成的显影辊48与开口部A两侧部A1的间隙(侧间隙,朝向Q方向的间隙)密封。
一方面把前密封板23的一个边(下边)23a固定在开口部A的返回边A2上,一方面使另一个边23b(上边)的近旁与显影辊48接触。
这样,就把显影辊48下方沿Q方向延伸的间隙(显影辊的返回面与开口部A的返回边之间的间隙,返回间隙)密封。
这样,由于该密封机构把显影辊48与开口部A的间隙完全堵塞,所以防止了调色剂从该间隙泄漏。
该密封机构,随着显影辊48的旋转(H方向)而其返回面使前密封板23稍微(0.7mm)向开口部A侧按压(挠曲)。这样,通过显影辊48的旋转能使返回面上残留的调色剂返回到调色剂槽49内。
而且这些侧密封27和前密封板23是相互紧贴的状态。
即该密封机构把调色剂槽49开口部A的两侧部A1和返回边A2,通过侧密封27和前密封板23而连续(没有间隙)覆盖。这样,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的间隙消失,能防止调色剂从该间隙泄漏。
特别是该密封机构中,前密封板23的上边23b两侧端部(与侧密封27重叠的部分),是粘接固定在两侧密封27上。
即该密封机构,设计成把调色剂槽49开口部A的两侧部A1和返回边A2与显影辊48的间隙,通过相互固定的侧密封27和前密封板23而密封成一体。
因此,该密封机构能防止由外力产生的振动和长期变化而在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之间产生间隙(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离开)。
因此,具有这种密封机构的显影单元44,即使长期被使用,或是显影单元44(或本打印机)被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可靠抑制调色剂的泄漏。
该密封机构把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重叠配置在侧密封27上。
这样,与把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的端部相互进行固定的结构相比,能使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的固定面(紧密的面)宽。因此,能把它们牢固地固定。
该密封机构中把前密封板23使用纵弹性模量2.07Mpa的聚碳酸酯的薄板构成。
这样,能防止由侧密封27的压接力而引起的前密封板23的变形(Q方向的变形)。
为了回避这种变形,前密封板23的纵弹性模量最好是等于或大于1.0Mpa。
显影单元44,是使用单成分调色剂进行显影的结构(单成分显影方式)。这时,前密封板23对显影辊48的接触压最好是小于或等于0.2N/cm。
这样,残留在显影辊48返回面上的调色剂就不会被前密封板23刮落,而能返回(回收)到调色剂槽内。
本实施例是把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重叠在侧密封27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把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紧密固定在侧密封27内侧(开口部A侧)的侧面上。
由于该结构也是把前密封板23与侧密封27形成一体的结构,所以能防止调色剂从它们之间的间隙泄漏。
本实施例是把侧密封27相对开口部A2的两侧部A1,和把前密封板23相对开口部的返回边A2,以及把前密封板23的两端部相对侧密封27,分别使用两面粘接胶带进行粘接固定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把它们的粘接固定由粘接剂(液体状和凝胶状的等)来进行。
本实施例中,前密封板23是聚碳酸酯的薄板。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前密封板23材料,只要是具有挠性,也可以使用任何材料。
在此,对本打印机使用的层厚限制部件4、调色剂供给辊47和显影辊48的详细规格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打印机使用的调色剂是平均粒径约7.5μm,高电阻带负电的非磁性单一成分的调色剂。
调色剂供给辊47具有使这种调色剂预备带电,向显影辊48的表面适量供给,并在显影后把残留在显影辊48上的调色剂除去的功能。
该调色剂供给辊47是在不锈钢金属芯的外周设置圆筒状石墨分散导电性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结构。该不锈钢金属芯的直径是8mm,设定成被施加(供给)-350V的偏置电压。其外周设置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外径是20mm。
显影辊48是在不锈钢金属芯的外周设置圆筒状石墨分散导电性氨基甲酸乙酯橡胶的结构。该不锈钢金属芯的直径是10mm,设定成被施加-300V的显影偏置。其外周设置的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具有106Ωcm的电阻和约60度的JIS-A硬度,其外径是27mm。
该显影辊48以周速175mm/sec与旋转的感光鼓(带负电有机感光体)41压接,向与感光鼓41相同的旋转方向,以其1.3倍收敛(228mm/sec)的周速旋转,进行接触转印现象。
调色剂供给辊47相对显影辊48是以接触深度0.5mm,旋转方向接触宽度约6mm进行接触的。而且调色剂供给辊47是向与显影辊48逆旋转方向,以显影辊48的0.9倍周速(205mm/sec)旋转的。该周速能对显影辊48充足供给调色剂,而且是能防止经过长期而调色剂恶化和熔接的周速。
层厚限制部件4配置在显影辊48旋转方向的下流侧,是逆接触,配置在从调色剂槽安装部的固定端4e是La=15mm的距离处。该层厚限制部件4由不锈钢板弹簧(厚度0.1mm)构成,被设定成承受施加-350V的电压。
该层厚限制部件4具有与显影辊48接触的弯曲部4a,这样,就把显影辊48上的调色剂层调整成约15μm厚度和具有约10~15μC/mg带电量的均匀层。
图3所示的带电器也可以是接触型的辊子型和电刷型。代替LSU,也可以使用把发光元件阵状并列的例如具有EL和LED写入头的曝光单元。LSU也可以是具备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
在图3所示转印辊上施加有为了把调色剂像进行纸张转印用的高电压转印偏置[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对是逆极性(+)的高电压]。转印辊是把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作为基体,在其表面上覆盖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的辊子。利用该导电性弹性材料能对纸张施加均匀的高电压。而且改变这种转印辊,也可以使用具有同样带电功能的电刷。
定影装置56的加热辊,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通过本打印机的控制部(未图示)设定成规定的定影温度。而且其具有通过与加压辊一起对纸张进行热压接把在纸张上转印的多色调色剂像进行熔融、混合、压接而对纸张进行热定影的功能。对把多色调色剂像定影后的纸张,能通过运送辊53运送到副运送路径S上,以翻转的状态(使多色的调色剂像朝向下侧)排出到排出托架62上。
本实施例中,显影单元44是以单成分显影方式进行显影。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显影单元44设计成使用两成分显影剂(例如调色剂和载流子)来进行显影。
本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表示了打印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在复印机(拷贝机)、传真装置等其他的印刷装置中使用。
转印皮带73被设置成与各自的感光鼓41接触,可以说其具有把在感光鼓41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顺次地重叠在纸张(记录用纸)上进行转印,这样来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的功能。
前密封板23可以说是把其宽度方向(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通过两面粘接胶带固定在设置于调色剂槽49上的板固定面(返回边A2)上。而且可以说前密封板23长度方向的长度,是设定成把其两端部重叠在成对配置的侧密封27的显影辊48侧表面上。这样,前密封板23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就在显影辊48的接触部被显影辊48与侧密封27夹住。
显影单元44,是把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与侧密封27重合的部分通过两面粘接胶带进行固定的,即使在把显影单元44长期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和受到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也能使前密封板23与侧密封27之间不产生间隙,能防止调色剂的泄漏。
还能把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作为以下的第一~第四显影装置来表现。即第一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其具备开口部;调色剂承载体(显影辊),其设置在该开口部,且通过旋转把调色剂移动到显影位置;挠性密封部件(前密封板),其防止调色剂从开口部泄漏,且沿调色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侧密封,其在调色剂承载体的长度方向端部沿旋转方向接触地进行设置,该显影装置是把所述挠性板部件端部重叠在所述侧密封部件上,把其接触面使用粘接剂相互固定的结构。
这样,对调色剂承载体来说,具有合适的挠性板部件与侧密封部件的接触力,且挠性板部件与侧密封部件是利用粘接材料可靠固定的,这样就能长期防止调色剂从挠性板部件与侧密封部件的微小间隙泄漏。即根据本发明,挠性板部件与侧密封部件具有向调色剂承载体的恰当的接触力,且能可靠防止不仅在运转中而且在装置移动中振动和冲击的调色剂的泄漏。
第二显影装置是在第一显影装置中,作为所述挠性板部件是使用纵弹性模量等于或大于1.0Mpa材质的结构。这样,能防止由侧密封的压接力引起的挠性板长度方向的变形。
第三显影装置是在第一显影装置中,是单成分调色剂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其是挠性板部件对调色剂承载体的接触压小于或等于0.2N/cm的结构。这样,就使调色剂承载体上的回收调色剂不被挠性板刮落,能向显影装置内回收。
第四显影装置是在第一显影装置中,作为所述挠性板部件材质是使用聚碳酸酯制的薄板的结构。这样,能防止由侧密封的压接力引起的挠性板长度方向的变形。
如上,本发明的显影装置(本装置)装备在印刷装置上,其通过把显影辊设置成从外侧堵塞显影剂槽的开口部而从开口部取出显影剂并把潜影显影,该显影装置具备把显影辊与开口部的间隙密封用的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具有侧密封,其设置成在开口部的两侧部与显影辊接触;前密封板,其一边被固定而把沿显影辊长度方向的开口部边缘覆盖,并以在显影剂槽与显影辊之间被夹住的状态与向开口部返回的显影辊的表面接触,而且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固定在两侧密封上。
本装置具备把侧间隙堵塞用的侧密封,和把返回间隙堵塞用的前密封板。特别是前密封板两侧端部的一部分被固定在两侧密封上。
即本装置设计成把显影剂槽的开口部与显影辊的间隙通过相互固定的侧密封和前密封板而密封成一体。
因此,本装置能防止由外力振动和长期变化引起的在侧密封与前密封板处产生间隙(侧密封与前密封板离开)。
因此,本装置即使被长期间使用,或本装置(或具备本装置的印刷装置)受到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可靠抑制显影剂的泄漏。
本装置最好把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以重叠在侧密封上的状态固定在侧密封上。
这样,与把其端部相互固定的结构相比,能扩展侧密封与前密封板的固定面(紧贴的面)。因此,能把它们牢固地固定。
对所述前密封板最好是使用由纵弹性模量等于或大于1.0Mpa材质构成的。
也可以把前密封板由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薄板)构成。
通过这些结构能防止由侧密封的压接力引起的前密封板的变形(显影辊长度方向的变形)。
本装置是使用单成分调色剂进行显影的结构(单成分显影方式)时,前密封板对显影辊的接触压最好是小于或等于0.2N/cm。
这样,就使显影辊返回面上残留的调色剂不被前密封板刮落,能返回到显影槽内(回收)。
本发明作为在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印刷装置上所具备的把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装置,能被恰当地利用。
在发明详细说明的项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说到底是说明本发明技术内容的,不应该狭义解释为仅限定于这些具体例。只要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所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其装备在印刷装置上,其利用从外侧堵塞显影剂槽的开口部而设置的显影辊,从开口部取出显影剂并把潜影显影,其中,具备用于把显影辊与开口部的间隙密封的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具有侧密封,其设置在开口部的两侧部与显影辊接触;前密封板,其一边被固定而把沿显影辊长度方向的开口部的边缘覆盖,在以在开口部与显影辊之间被夹住的状态下,与向开口部返回的显影辊的表面接触,而且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固定在两侧密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以重叠在侧密封上的状态固定在侧密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前密封板的两侧端部紧密固定在侧密封开口部的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前密封板的纵弹性模量等于或大于1.0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其是单成分调色剂显影方式,前密封板对显影辊的接触压等于或小于0.2N/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前密封板为具有挠性的薄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薄板由聚碳酸酯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前密封板弹性接触在显影辊的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其形成有调整所述显影辊上形成的显影剂层厚度的层厚限制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侧密封具有把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和植毛毯层合的结构,植毛毯与显影辊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槽中设置把显影剂供给显影辊的显影剂供给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槽的与显影辊的相对面,沿显影辊的形状弯曲。
13.一种印刷装置,其中,其具备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显影装置,其前密封板(23)的两侧端部(与侧密封(27)重叠的部分)粘接固定在两侧密封(27)上。即把调色剂槽(49)的开口部(A)的两侧部(A1)和返回边(A2)与显影辊的间隙通过相互固定的侧密封(27)和前密封板(23)密封成一体。因此,能防止由外力振动和长期变化引起的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之间产生间隙(侧密封(27)与前密封板(23)分离)。因此,即使长期间使用显影装置,以及显影装置受到振动时,也能可靠抑制调色剂的泄漏。
文档编号G03G21/10GK1658085SQ20051000839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8日
发明者大越俊秀, 沟口二三十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