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331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粉盒刮板,尤其是一种可使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墨粉盒中,将感光鼓上碳粉刮干净的墨粉盒刮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墨粉盒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布电轮11、感光鼓12、磁性滚轮13、粉仓刮板14与清洁刮板16。打印开始时主要由布电轮11、感光鼓12与磁性滚轮13进行打印内容的碳粉分布。首先由布电轮11进行电荷的分布,将感光鼓12上的电位初始化,其后利用激光将所欲打印的图像数据照射在充满电荷的感光鼓12上,感光鼓12上被激光所照射的区域,被记录而产生不同的电位数据,造成类似于曝光效果的电荷分布。另一方面,墨粉盒内有一负责传递碳粉15的磁性滚轮13,磁性滚轮13经电磁化而能吸附具有带电极性的碳粉分子,磁性滚轮13由电性吸附将碳粉15带离碳粉粉仓,而与接近面呈同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2相感应。由于碳粉分子所带的电荷与感光鼓12上未曝光区域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碳粉15仅会吸附在电荷强度减弱的曝光区域,其它未曝光的区域则因电荷相排斥,不会产生吸附作用,因而在感光鼓12上形成一所欲打印图像数据的碳粉分布,其后感光鼓12再将碳粉转印到纸张上,并经过高温高压,将碳粉固定于纸上,即完成打印动作。
磁性滚轮13将吸附的碳粉转置到感光鼓12前,必须经过粉仓刮板14处理,使得磁性滚轮13上所通过的碳粉量均匀定量,以使将来打印的质量较为平均。因此,粉仓刮板刮布的效果,关系到打印质量的要求。而感光鼓12将其所吸附的碳粉打印至纸张后,仍然有可能因为纸张电性的原因,无法完全将碳粉15所吸附,而这些剩余在感光鼓12上的碳粉则必须藉助清洁刮板16将其完全刮除,否则再进行下一轮打印动作时,残余的碳粉会影响布电以及碳粉吸附的均匀度,对于打印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现有所使用的清洁刮板16,请参阅图2,包括一支撑片161与一刮片162。刮片162是用PU(树脂)胶灌注粘附于支撑片161的下端缘。刮片162在刮除感光鼓12上碳粉时略呈一弯曲的角度,由于刮片162左右两侧在贴附弯曲后,对于支撑片161所产生的震动力及反作用力较刮片162中央处大,在经久使用后,刮片易于左右两侧产生脱开的现象(请参阅图3),使得清洁刮板16贴附在转动的感光鼓12上时产生震动,而使感光鼓12两边端的清洁效果较差,并使所印出的数据在两边端产生类似杂纹的小污点,严重影响打印质量;另一方面,则因清洁刮板16的持续震动,刮片162粘接于支撑片161的两端发生裂开脱落的情形将更加严重,而其震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将逐渐造成刮片162的刮布表面的毁损,因而减低清洁刮板16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改善现有墨粉盒刮板耐用性差以及其所产生打印质量降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刮片能够紧密接合在支撑片上,使PU胶刮片的两侧不易脱落且能牢固的固接在支撑片下方,而具有较长使用寿命,并能维持最佳打印质量的办公设备墨粉盒刮板构造。
本实用新型办公设备墨粉盒刮板,包括一支撑片与一刮片,该刮片是由PU胶用模具灌注成型并设有二包夹部包夹固接于该支撑片的下端缘,该支撑片于与该刮片固接处并设有多个穿孔,该刮片形成时能使PU胶包覆支撑片及穿过穿孔,其所形成的串接部通过该穿孔连接该二包夹部。该些穿孔主要是供PU胶在灌注时能相互穿透二包夹部,使PU胶刮片能由该穿孔的相互穿透能更牢固的粘接在支撑片上。该些穿孔可为圆形、四边形、三角形或其它任何形状,而该些穿孔的数目可为二个以上并均匀分布在支撑片上,且至少于支撑片下方接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穿孔,若欲增设穿孔则可设置于左右两穿孔之间,且其可等距间隔设置,或任何的间距间隔设置。
由本实用新型穿孔的设置,在PU胶刮片形成并粘附在支撑片时,形成刮片的PU胶材质可穿透所述穿孔孔洞中,待形成的刮片由液体固化成固体之后,使刮片除由二包夹部粘附固接于支撑片的下端缘之外,填充于穿孔中而与刮片一体成形的串接部,使得刮片不再仅仅依靠包夹部粘附在支撑片前后两侧端缘上,而更可通过穿孔中串接部的PU胶所产生的相互穿透而牵引固定力,进一步将二包夹部稳固地接设于支撑片的下端缘形成一强而耐用的墨粉盒刮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办公设备墨粉盒刮板构造,经由支撑片的穿孔设计,能使墨粉盒刮板有下列优点1、PU胶刮板能牢固的固接在支撑片上,可避免刮板经久使用后产生两侧刮片裂开脱落的现象,增加刮板的使用寿命。2、因刮板的二包夹部及PU胶穿过穿孔所产生串接相互拉引的效果,在墨粉盒于使用时可以减少物理反作用力及震动现象,因而使刮板的刮除效果正常维持,对于打印质量也能持久维持。
以下将配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定其范围,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的各种变化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图1是墨粉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清洁刮板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清洁刮板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6是图5沿A-A切线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墨粉盒11布电轮 12感光鼓13磁性滚轮 14粉仓刮板15碳粉 16清洁刮板161支撑片162刮片17墨粉盒板 171支撑片1711穿孔172刮片 1721包夹部1722凹接部 1723串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墨粉盒的墨粉盒刮板17,包括一支撑片171与一刮片172。刮片172固接于支撑片171的下端缘处,支撑片171与刮片172固接处至少设有二穿孔1711。
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放大图。由于刮片172与支撑片171连接处最容易脱开的地方在于刮片172的左右两端,因此为加强刮片172固接的坚固性,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穿孔1711较佳设置的位置即在于支撑片171接近左右两端处,一端设置一个。因此,穿孔1711设置的数目至少有二个以上,其也可设置更多的穿孔1711,其它的穿孔1711则可于左右两穿孔1711间以等距间隔方式排列,或其它非等距的任意排列。此外,穿孔1711的形状并无限制,其可为圆形、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其它任何形状。
请参阅图6,图6是图5中沿A-A切线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片172,其与支撑片171固接处设有二包夹部1721、一凹接部1722与一串接部1723。由包夹部1721、凹接部1722与串接部1723,可将刮片172置在支撑片171下端缘用模具灌注成型并固接在支撑片171下端。
请同时参阅图5与图6,墨粉盒刮板17组设时,首先将支撑片171下端缘置于一模具中,在刮片172所欲粘设的区域,灌入热熔的PU胶或其它相类的材质,该些液态状的PU胶除了充满整个刮片172将来所欲形成的区域外,也同时充满于前述支撑片171下方所设的穿孔1711中,待PU冷却固化后,从模具中取出,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墨粉盒刮板。PU胶冷却固化后所形成的刮片172,由包夹部1721与凹接部1722处,加上于穿孔1711中所形成的串接部1723,粘附包夹固接在支撑片171前后侧下端缘之上。
当刮片172固接于支撑片171的下端时,除刮片172的包夹部1721、凹接部1722与支撑片171下端缘的前后两侧相粘接外,更增加了由穿孔1711中所填充的串接部1723或PU胶固接在二包夹部1721的固接力,使刮片172能够更稳固地粘接于支撑片171上。同时,也由刮片172两侧PU胶相互穿透固接的补强,使本实用新型的墨粉盒刮板17的刮片172现有实用新型的粘着更加稳固,因而增加本实用新型墨粉盒刮板17的耐用性,增加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因为本实用新型改善以往刮片172经久使用后脱开的缺点,使墨粉盒刮板能维持其一致的碳粉刮除效果,而能够同时确保打印质量的维持。
权利要求1.一种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包括一支撑片与一刮片,其特征在于,该刮片通过其所设置的二包夹部包夹固接于该支撑片的下端缘,该支撑片在与该刮片固接处还设有多个穿孔,该多个穿孔在该刮片形成时填充有与该刮片相同的材质,其填充形成的串接部并由该穿孔连接该二包夹部而一体成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征在于,该刮片是由PU胶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穿孔是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穿孔是四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穿孔是三角形。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在于该多个穿孔是二个,并分别设于支撑片接近左右两端处。
7.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穿孔是三个,并分别设于支撑片接近左右两端处以及中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设备墨粉盒的刮板,可使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墨粉盒中,本实用新型的办公设备墨粉盒刮板构造包括一支撑片与一刮片,该刮片是由液体PU胶用模具灌注成型固设于该支撑片的下端缘,该支撑片在与该刮片固接处并设有多个穿孔,该刮片的形成是使PU胶由液体灌注成固体,并使PU胶刮片上方成二包夹部包覆及穿过穿孔填充两侧固接于支撑片,以使其所形成的刮片能牢固的固接在支撑片以形成强而有力的刮片。
文档编号G03G21/10GK2771906SQ20052000451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
发明者林通义 申请人:茂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