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03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连结光纤线缆,且其外壳 体由模塑一体成型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optical fiber)线缆为先进的通讯线材之一,尤其是在讯号 的传输过程中,可有效地隔离电磁波的噪声(noise)干扰,并且具有高 频宽及克服讯号大量耗损的优点,故可用来取代传统铜材所构成的同 轴电缆及电气线缆,由此使得如高速电讯网络可获得良好的讯号传输 效果。光纤线缆基于讯号连结或终端处理,而必需进行连结处理,通常 是使用光纤连接器来处理两条不同的光纤线缆间的连结,并且,由于 光纤所传导的讯号是光学讯号而并非是电气讯号,故连接器所提供的 功能是使两光纤作平行的对接,以使光学讯号可无漏失地传送。如附图l、 2和3所示,即为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其包含有一 第一壳体IO、 一第二壳体20、 一第一连接座30、 一第二连接座40及 一导管50,其中第一、二壳体IO、 20呈对称状,分别设有具复数凹凸 部的结合面101、 201及中空的插槽102、 202,该插槽102、 202 —侧 面设有缺口 103、 203,内面设有相对的两挡缘104、 204,另第一壳体 10外侧面设有一凹陷部105供一^^接弹片60卡扣结合,第一、二连接 座30、 40亦呈对称状,分别设有具定位结构的对合面301、 401,并于 该对合面301、 401的相对侧分别i殳有一贯穿对合面301、 401的中空 套管302、 402及两卡扣凸片303、 403,导管50—侧缘剖设有一沟槽 501。而于组合时,第一、二连接座30、 40以其对合面301、 401相互 对合,导管50容置于该第一、二连接座30、 40的套管302、 402内卡 结固定,笫一、二壳体10、 20对合包覆第一、二连接座30、 40,经由 超音波加工结合成一体,使第一、二连接座30、 40受第一、二壳体10、 20内面的挡缘104、 204夹固,完成组合。这种常用光纤连接器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以下缺点一、 其外壳由相对称的第一、二壳体10、 20经由超音波加工结合 成一体,这种方式易因结合面101、 201加工误差或不平整,而造成对 接结合后的光学特性及才几械特性不佳,导致使用上重复性效果不佳。二、 其第一、二壳体10、 20是以超音波加工方式结合成一体,易 产生粉尘污染及组装成本高。发明内容发明人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积极不断地加 以研究改进,并经多方探讨,及多次修正改良,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含有一外壳体、 一第一连接座、 一第二连接座及一导管,其中外壳体由模塑一体成型,其两端分别延 伸具缺口的第一、第二插置座,内部设置一贯穿的插槽,插槽中段设有相对的挡肋及具导引斜面或圆弧导引面的卡肋,第一、二连接座呈 对称状,分别设有具定位结构的对合面,并于该对合面的相对側分别 设有一贯穿对合面的中空套管及两卡扣凸片,而借由上述卡肋的导引 斜面配合材质的弹性,以套置方式装设于外壳体插槽内,夹固于挡肋 与卡肋间结合,导管容置于该第一、二连接座的套管内卡结固定,其 一侧缘剖设有一沟槽。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以模塑一体成型, 因而光学特性及机械特性较佳,而可避免受剪力、扭力或拉力造成断 裂,提高重复使用性及实用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该光纤连接器的整体零件少,且组合时 可省略超音波程序,降低组装工时成本,及避免超音波程序所造成的 粉尘污染及产品不良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l、 6由模塑一体成型,光学特 性及机械特性佳,并且可避免发生该光纤连接器受剪力、扭力或拉力 造成断裂,以提高重复使用性及实用性,延长使用寿命。二、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l、 6由模塑一体成型,整体零 件少,且组合时可省略超音波程序,从而可降低组装工时成本,及避 免超音波程序所造成的粉尘污染。附困说明

图1为常用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常用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常用光纤连接器的平面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組合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面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面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平面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il明10第一壳体101结合面102插槽103缺口104挡缘105凹陷部20第二壳体201结合面202插槽203缺口204挡缘30第一连接座301对合面302套管303卡扣凸片40第二连接座術对合面402套管403卡扣凸片50导管501沟槽60卡接弹片1 外壳体 111 缺口121 缺口 14 挡肋 151导引斜面 17 凹陷部 对合面 卡扣凸片 对合面 卡扣凸片21 23 31 33 41 5'6162636566卡接弹片第一插置座第二插置座插槽卡肋夹置空间11 第一插置座12 第二插置座13 插槽15 卡肋16 夹置空间2 第一连接座22 套管3 第二连接座 32 套管4 导管5 卡接弹片6 外壳体 611 缺口 621 缺口 64 挡肋651导引斜面67 凹陷省卩具体实施方式
200610150517.4说明书第6/7页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图4、 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包含有一外壳体l、 一第一连接座2、 一第二连接座3及一导管4,其中外壳体l由模塑一 体成型,其两端分别延伸具缺口 111、 121的第一、第二插置座ll、 12, 内部设置一贯穿的插槽13。插槽13中段设有相对的两挡肋14及具导 引斜面151或圆弧导引面的两卡肋15,且于该挡肋14与卡肋15间形 成一夹置空间16。第一插置座11外侧面设有一凹陷部17供一"N妄弹 片5卡扣结合,第一、二连接座2、 3呈对称状,分别设有具定位凸柱、 凹孔的对合面21、 31,并于该对合面21、 31的相对侧分别设有一贯穿 对合面21、 31的中空套管22、 32及两卡扣凸片23、 33,导管4 一侧 缘剖设有一沟槽41。而于组合时,第一、二连接座2、 3分别借由外壳体1卡肋15的 导引斜面151配合材质本身的弹性,以套置方式装设于外壳体1的插 槽13内,夹固于挡肋14与卡肋15间的夹置空间16结合,导管4容 置于该第一、二连接座2、 3的套管22、 32内卡结固定,即完成组合。又如图7、 8、 9所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包含有一外壳体6、两 第一连接座2、两第二连接座3及两导管4,其中外壳体6由模塑一体 成型,其两端分别延伸具两个或以上缺口 611、 621的第一、第二插置 座61、 62,内部设置两个或以上的贯穿插槽63。插槽63中段分别设 有相对的两挡肋64及具导引斜面的两卡肋65,从而于该挡肋" 与卡肋65间形成一夹置空间66,第一插置座61外侧面设有一凹陷部 67供一卡接弹片5'卡扣结合,第一、二连接座2、 3呈对称状,分别 设有具定位凸柱、凹孔的对合面21、 31,并于该对合面21、 31的相对 側分别设有一贯穿对合面21、 31的中空套管22、 32及两卡扣凸片23、 33,导管4一侧缘剖设有一沟槽41。在组合时,两第一、二连接座2、 3分别借由外壳体1卡肋15的 导引斜面151配合材质本身的弹性,以套置方式装设于外壳体1的两 插槽13内,夹固于挡肋14与卡肋15间的夹置空间16结合,导管4 容置于该第一、二连接座2、 3的套管22、 32内卡结固定,即完成组 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并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 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或类似变化与修改, 都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含有一外壳体、一第一连接座、一第二连接座及一导管,其中第一、二连接座呈对称状,对合套设于外壳体内固定,该第一、二连接座分别设有具定位结构的对合面,并在该对合面的相对侧分别设有一贯穿对合面的中空套管及卡扣结构,导管容置于该第一、二连接座的套管内卡结固定,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由模塑一体成型,其两端分别延伸第一、第二插置座,内部设置一贯穿的插槽,插槽中段设有相对的挡肋及卡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外壳体的挡肋与卡肋间 形成夹置空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卡肋具导引斜面或圓弧 导引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第一、第二插置座设有 缺口。
5、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含有一外壳体、两第一连接座、两第二 连接座及两导管,其中第一、二连接座呈对称状,对合套设于外壳体 内固定,该第一、二连接座分别设有具定位结构的对合面,并在该对 合面的相对侧分别设有一贯穿对合面的中空套管及卡扣结构,导管容 置于对合的第一、二连接座的套管内卡结固定,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由模塑一体成型,其两端分别延伸第一、第二插置座,内 部设置两个或以上的贯穿插槽,插槽中段分别设有相对的挡肋及卡肋。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外壳体的挡肋与卡肋间 形成一夹置空间。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卡肋具导引斜面或圆弧 导引面。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第一、第二插置座设有 与插槽数量对应的缺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含有外壳体、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导管,其中外壳体由模塑一体成型,其两端分别延伸第一、第二插置座,内部设有贯穿的插槽,插槽中段设有挡肋及具导引斜面或圆弧导引面的卡肋,第一、二连接座呈对称状,对合套置于外壳体的挡肋与卡肋间固定,且该第一、二连接座设有中空套管供导管套设容置;以此达到较佳的光学特性与机械特性,并且降低组装成本及粉尘污染。
文档编号G02B6/38GK101165518SQ20061015051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6日
发明者徐宏广, 王炳崧, 郭如平 申请人:上诠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