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02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图像读取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联动而打开和关闭开口盖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特开2005-62326号公报所公开的,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段位置设置有上下开闭自如的图像读取单元(扫描器),并且,在此图像读取单元的下方,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在与图像读取单元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而且当装卸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处理单元时则进行打开和关闭的开口盖体,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公知的。在这里,所谓处理单元,是指将具有感光鼓的鼓单元和具有显影套筒的显影单元一体化的。
该以往的技术,是将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单元使用至少两个连接构件来串联连结,并且,在连接构件上设置支撑开口盖体的支撑装置,通过与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联动的连接构件亦即支撑装置,来开闭开口盖体的。
但是,这开闭方法,不但必须具备至少两个连接构件,而且必须在连接构件上设置支撑开口盖体的支撑装置,所以存在着零件数量多、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用少的零件数,成本低廉,并与图像读取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联动而使开口盖体打开和关闭。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至少收容可对该装置主体装卸的显影单元;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上下开闭自如;开口盖体,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在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使所述显影单元装卸可能地对所述装置主体予以安装;以及单体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使与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联动的该开口盖体可以开闭。
根据该构成,用单体连接构件把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连接,通过单体连接构件,与图像读取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联动,可以打开和关闭开口盖体。因此,不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的两个连接构件,而且由于不必在单体连接构件上设置开口盖体的支撑装置,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打开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显影单元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是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A是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关闭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图5B是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打开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
图6A是单体连接构件的立体图,图6B是开口盖体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7是从内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8是从外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面剖视图,表示的是后面叙述的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相对于装置主体2打开的状态。如图3和图5A所示,通常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是关闭的状态。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四方箱形的装置主体2、相对于装置主体在上下方向开闭自如地设置的图像读取单元(Image Scanning Unit,即扫描器)25、以及开口盖体35A。具体地说,在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1上段的位置,设置有上下开闭自如的图像读取单元25。在此图像读取单元25的下方、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1中段的位置,设置与图像读取单元25在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的开口盖体35A,其在装卸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显影单元20时打开和关闭。关于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的打开和关闭结构,在后面详细地说明。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具有供纸部4,从供纸盘3把片状的纸P送出;送纸部5,运送从此供纸部4送出的纸P;图像形成部6,把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此送纸部5运送来的纸P上;定影装置7,使调色剂像定影在通过此图像形成部6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P上;以及排出部9,把通过定影装置7定影调色剂像后的纸P排出到上部的出纸盘8上。
图像形成部6包括具有感光鼓11的鼓单元10、具有显影套筒22的显影单元20、以及把感光鼓11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P上的转印辊19。鼓单元10和显影单元20不是一体形成而是各自分别形成的构件,即,鼓单元10以及显影单元20在卡纸处理时或更换时各自可以从装置主体2装卸(取出和放入)。但是,也可以采用把鼓单元10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装卸显影单元20的结构,还可以采用把鼓单元10和显影单元20做成一个整体的处理单元进行装卸的结构。
装置主体2由外壳盖体35覆盖。在此装置主体2的前部,形成用于取出和放入鼓单元10和显影单元20的取出和放入用的开口2A。开口盖体35A设置为绕转动支点27(参照图5)在上下方向可以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此取出和放入用的开口2A。
在鼓单元10的感光鼓11的周围配置有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1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器12、使感光鼓11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器13、以及去除残留电荷的去除电荷器(图中没有表示)等。激光从LSU(曝光器)14入射到感光鼓11上。
在位于取出和放入用的开口2A内部两侧的主体框架36的里面,形成上下两段的导向面37、38(参照图2)。通过导向面37、38引导鼓单元10插入到规定的安装位置。
图2是在把鼓单元10安装到装置主体2内的状态下,插入显影单元20之前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面剖视图。在显影单元20中,在与感光鼓11相面对一侧的下部,设置显影套筒22,当安装于装置主体2内时,与感光鼓11隔开规定的显影间隔,显影套筒22就与感光鼓11相面对。此显影套筒22用于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于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影而进行显影。
在和显影单元20的显影套筒22相反一侧的位置上,设置调色剂储存容器21,储存含有磁性体的调色剂。
在位于取出和放入用的开口2A内部两侧的主体框架36的里面,还形成阶梯状的导向面39。通过导向面39引导显影单元20插入到规定的安装位置。
如图1~图5所示,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上段位置的图像读取单元25,通过设置在靠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的一侧(在图1、图2中是靠左侧)的转动支点26,安装成在上下方向开闭自如。此外,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中段位置的开口盖体35A,通过设置在靠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的另一侧(在图1、图2中是靠右侧)的转动支点27,安装成在上下方向开闭自如。
更详细地说,当把从图像形成装置1装卸鼓单元10和显影单元20的方向规定为前方一侧的情况下,图像读取单元25具有与装置主体2的尺寸基本一致的尺寸,绕装在装置主体2上面后端附近的转动支点26,在上下方向转动。此外,开口盖体35A具有部分覆盖装置主体2上面前方一侧附近的尺寸,绕装在该开口盖体35A后端附近的转动支点27,在上下方向转动。
在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之间的间隙的左右位置,分别设置形成四方箱形的单体连接构件28。
如图5A、图5B及图6A、图6B所示,单体连接构件28包括矩形主体部280,由从侧面看横向长的长方形的框体构件构成;连接销28a(第一连接销),突出设置在矩形主体部280的一条棱线附近;以及连接销28b(第二连接销),设置在所述棱线的对角边的棱线附近。
在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关闭的状态下,矩形主体部280高度方向尺寸与两者之间的间隙高度基本一致(参照图3、图5A)。
如图6A所示,连接销28a包括分别从矩形主体部280的左右侧板280L、280R的棱线附近突出设置的一对突片281、以及与其各前端部一体形成的短尺寸的轴构件282。另一方面,连接销28b由在矩形主体部280的该棱线对角边的棱线附近内侧、架在左右侧板280L、280R之间把加强肋构件283夹在中央设置的一对轴构件构成。
连接销28a在图像读取单元25的前端部(前方一侧),连接在图像读取单元25的下面,可以自由转动。另一方面,连接销28b在开口盖体35A的后端部,连接在开口盖体35A的上面,可以自由转动。具体地说,连接销28a在开口盖体35A的转动支点27的大约正上方的位置,连接在设置在图像读取单元25下面的连接部25a上,可以自由转动。此外,连接销28b在比开口盖体35A的转动支点27更靠前方的位置,连接在设置在开口盖体35A的上面的连接部35a上,可以自由转动。
如图7和图8所示,撑杆构件40的下部连接在装置主体2内的主体框架36的上部,可以上下自由转动。此外,在图像读取单元25的下部,设置具有导向槽的导向构件41,该导向槽对撑杆构件40的上部销40a进行导向,使其可以前后自由滑动。按照这样的构成,与图像读取单元25的打开操作联动,撑杆构件40向上方立起,并且,与图像读取单元25的关闭操作联动,撑杆构件40向下方倒伏。
在导向构件41上设置锁住杆42,在撑杆构件40立起时,把上部销40a锁定在立起的位置。通过此锁住杆42,图像读取单元25锁定在打开状态。
在图像读取单元25前端部25b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下部安装有把手状的操纵杆43,该操纵杆43是用手朝箭头a方向推压操作的。此外,安装有与此操纵杆43的推压操作联动并朝箭头b方向(内侧方向)可以移动的联动杆44。在联动杆44向箭头b方向移动时,通过用联动杆44的联动部44a,向解除锁定的方向摇动锁住杆42,解除对撑杆构件40的上部销40a的锁定。
如果如前面所述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则与向上方打开图像读取单元25的操作联动,开口盖体35A也向上方打开。即,在图像读取单元25关闭的状态下(图3和图5A),在卡纸处理时或更换时等,用户用手指搭在图像读取单元25的前端部25b,进行把图像读取单元25向上方打开的操作。于是,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5一边把单体连接构件28向上抬起,一边用此单体连接构件28把开口盖体35A向上方打开(参照图1、图2、图4以及图5B)。
通过锁住杆42锁定立起的撑杆构件40的上部销40a,把图像读取单元25锁定在打开状态。因此,开口盖体35A也成为打开的状态,通过把显影单元20等取出,可以进行卡纸处理或显影单元20的更换。
在卡纸处理等结束后,用户对图像读取单元25的操纵杆43进行推压操作,用联动杆44向解除锁定的方向摇动锁住杆42,解除对撑杆构件40的上部销40a的锁定。此外,若用户进行把图像读取单元25向下方关闭的操作,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5一边把单体连接构件28向下压,一边用此单体连接构件28把开口盖体35A向下关闭。
这样,用单体连接构件28把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连接,通过单体连接构件28,可以与图像读取单元25的打开和关闭联动,使开口盖体35A打开和关闭。因此,不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的两个连接构件,而且由于不必在单体连接构件28上设置开口盖体35A的支撑装置,所以零件数量减少,成本降低。
此外,单体连接构件28做成四方箱形,因为设置在图像读取单元25和开口盖体35A之间的间隙的左右位置,单体连接构件28兼作间隙的遮挡物,使内部机构难以看见(参照图3),所以提高了外表的美观程度。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单元25在靠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侧设置转动支点26,开口盖体35A在靠图像形成装置1的另一侧设置转动支点27,并且,单体连接构件28通过连接销28a、28b与图像读取单元25的前端部和开口盖体35A的后端部连接。由此,如图5B所示,由于开口盖体35A的开闭角度A可以比图像读取单元25的开闭角度B大,所以装卸显影单元20时及卡纸处理时的操作性能良好。
再说,在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主要包含以下构成的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至少收容可对该装置主体装卸的显影单元;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上下开闭自如;开口盖体,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在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使所述显影单元装卸可能地对所述装置主体予以安装;以及单体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使与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联动的该开口盖体可以开闭。
按照此构成,用单体连接构件把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连接,通过单体连接构件,与图像读取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联动,可以打开和关闭开口盖体。因此,不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的两个连接构件,而且由于不必在单体连接构件上设置开口盖体的支撑装置,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并可以降低成本。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所述单体连接构件为四方箱形,设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间隙的左右位置。按照此构成,因为把单体连接构件做成四方箱形,设置在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之间间隙的左右位置,单体连接构件兼作间隙的遮挡物,使内部机构难以看见,从而可以提高外表的美观程度。
在所述构成中,另外优选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包括矩形主体部,其高度方向尺寸与在关闭状态下的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的间隙高度基本一致;第一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一条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以及第二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位于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销的棱线的对角边的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盖体的上面。按照此构成,通过在矩形主体部的对角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连接销的单体连接构件,采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使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顺利地联动的机构。
在所述构成中,另外优选所述图像读取单元把转动支点装在靠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侧,所述开口盖体把转动支点装在靠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开口盖体的后端部。
按照此构成,通过设定图像读取单元以及开口盖体的各转动支点的位置并设定单体连接构件的连接位置,由于开口盖体的开闭角度可以比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角度大,所以可使在装卸显影单元等时或者在卡纸处理时的操作性能良好。
在所述构成中,另外优选在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一侧装卸所述显影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具有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尺寸基本一致的尺寸,并且把转动支点装在该装置主体上面的后端附近,所述开口盖体,具有部分覆盖所述装置主体上面前方一侧附近的尺寸,并且把转动支点装在该开口盖体的后端附近,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前端附近以及所述开口盖体的后端附近。按照此构成,使用少的零件数量就可以实现使具有与装置主体的尺寸基本一致尺寸的图像读取单元、以及具有部分覆盖装置主体上面前方一侧附近尺寸的开口盖体联动打开和关闭的机构。
在此情况下,优选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包括矩形主体部,其高度方向尺寸与在关闭状态下的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的间隙高度基本一致;第一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一条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以及第二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位于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销的棱线的对角边的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盖体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销在所述开口盖体的转动支点的大约正上方的位置,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销在比所述开口盖体的转动支点还靠前方的位置,连接在该开口盖体的上面。
按照此构成,由于通过在矩形主体部的对角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连接销的单体连接构件,把图像读取单元和开口盖体连接在适当位置,所以可以用简单的结构,顺利地使两者联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至少收容可对该装置主体装卸的显影单元;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上下开闭自如;开口盖体,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在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使所述显影单元装卸可能地对所述装置主体予以安装;以及单体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使与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联动的该开口盖体可以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连接构件为四方箱形,设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间隙的左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包括矩形主体部,其高度方向尺寸与在关闭状态下的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的间隙高度基本一致;第一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一条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以及第二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位于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销的棱线的对角边的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盖体的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把转动支点装在靠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侧,所述开口盖体把转动支点装在靠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开口盖体的后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一侧装卸所述显影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具有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尺寸基本一致的尺寸,并且把转动支点装在该装置主体上面的后端附近,所述开口盖体,具有部分覆盖所述装置主体上面前方一侧附近的尺寸,并且把转动支点装在该开口盖体的后端附近,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前端附近以及所述开口盖体的后端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连接构件包括矩形主体部,其高度方向尺寸与在关闭状态下的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之间的间隙高度基本一致;第一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一条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以及第二连接销,设置在所述矩形主体部的、位于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销的棱线的对角边的棱线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盖体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销在所述开口盖体的转动支点的大约正上方的位置,连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销在比所述开口盖体的转动支点还靠前方的位置,连接在该开口盖体的上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至少收容可对该装置主体装卸的显影单元;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上下开闭自如;开口盖体,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在相同方向上上下开闭自如,使所述显影单元装卸可能地对所述装置主体予以安装;以及单体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开口盖体,使与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联动的该开口盖体可以开闭。其结果,不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的两个连接构件,而且由于不必在单体连接构件上设置开口盖体的支撑装置,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可以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59551SQ20061015031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池端芳彰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