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62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并且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其中通过折叠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或纸张堆而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作为诸如复印机和激光束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存在一种包括纸张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纸张处理设备执行装订处理,其中其上形成有图像的排出纸张被装入到纸张处理设备中,该纸张在其大致中间部分进行钉装订处理,并随后进行对折纸张等的处理。
在纸张处理设备中,在图像形成设备主体中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首先连续装入纸张处理设备中,随后驱动订书机装置钉住纸张堆的大致中间部分。此后,将所述纸张堆传送至折叠装置以通过该折叠装置将纸张堆对折。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折页辊对和由推板等组成的推动装置。在将纸张堆对折时,纸张堆的对应于装订位置的部分由推板推动到折页辊对之间的夹持部分。然后,当纸张堆因此被推至折页辊对之间的夹持部分时,该纸张堆由折页辊对压紧,并在输送的同时在纸张堆中间的装订位置处对折。对折的纸张堆以该纸张堆装订好的状态排放至排出托盘上。
所述折页辊对中的一个折页辊设定为可沿松开方向移动大约纸张堆厚度的距离从而夹住该纸张堆。可移动折页辊安装到可摆动支撑的保持板上并且与位置固定的另一个折页辊形成压接触。
在此,作为用于使一个折页辊与另一个折页辊形成压接触的压接触装置的实例,存在这样一种压接触装置,其中利用诸如一个线性弹簧的促动构件产生接触压力(例如,参见JP H11-322180A)。
但是,在这种类型的纸张处理设备中,在纸张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执行折叠处理时很低的情况下,当对折的纸张堆被拉入折页辊对时引起纸张滑移,可能在纸张堆的装订位置产生撕裂。这种撕裂很可能在折叠处理开始之后立即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当图像形成在开始折叠且粘附调色剂的部分上,当纸张被拉入折页辊对时,该纸张的折叠部分的内侧很可能展开,从而很容易导致纸张的撕裂。
有鉴于此,为了避免在折叠处理期间导致这种撕裂,在对应于纸张折叠部分的纸张中间部分之前设置有页边。所述页边设置到除了纸张的图像形成部分之外的纸张的中间部分上,因此有可能使纸张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折叠部分中更大,并且在不导致任何撕裂或褶皱的情况下折叠纸张堆。
然而,近几年来,上色化处理已经在图像形成设备领域中取得进步,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在纸张上形成全色图像,因此必须减少提供给折叠部分的页边。为此,纸张堆由推动装置推至折页辊对之间的夹持位置从而将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在折叠部分折叠,而不会导致纸张滑移。
在这类传统的纸张处理设备中,在将被夹住的纸张数目较少(例如,2张纸)的情况下,即使当折页辊对的接触压力很小(例如,160N或以上)时,折叠纸的高度也是恒定的。另一方面,当将被夹住的纸张数目较多(例如,15张纸)时,如果折页辊对的接触接触压力设定得较大(例如,700N或以上)的话,折叠纸的高度不再恒定。
在此,到目前为止,接触压力只能设定为一个值,从而产生了以下问题。即,例如当接触压力在考虑折叠多张纸的情况下进行设定时,甚至在折叠2张纸时也施加500N的接触压力,尽管2张纸通常可以由大约160N的接触压力进行折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其能根据张纸堆厚度给该纸张堆施加最佳接触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处理设备,其通过折叠纸张堆进行装订处理,包括折页辊对,该折页辊对包括第一辊和与所述第一辊形成压接触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接触/分离,用于在折叠纸张堆的同时传送该纸张堆;多个促动构件,其能够沿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促动所述第二辊;以及一促动机构,其根据将被折叠的纸张堆厚度改变用于促动第二辊的促动构件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通过下文参考附图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复印机的示意性结构视图,该复印机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纸张处理设备在内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
图2是纸张处理设备的结构视图。
图3是用于提供给纸张处理设备的纸张堆折叠设备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用于提供给纸张处理设备的纸张堆折叠设备的驱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5是纸张处理设备的控制框图。
图6是第一流程图,其显示了纸张处理设备的MPU的控制顺序(即,主程序)。
图7是第二流程图,其显示了纸张处理设备的MPU的控制顺序(即,主程序)。
图8是用于解释提供给纸张堆折叠设备的折页辊对的钳夹机构的透视图。
图9是透视图,显示了当多张纸折叠时折页辊对的钳夹机构的状态。
图10是曲线图,显示了纸张堆折叠设备中由折页辊对夹住的纸张堆厚度与施加到该纸张堆上的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
图11是说明图,显示了当纸张堆正在折叠时纸张堆折叠设备的折页辊对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复印机的示意性结构视图,该复印机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纸张处理设备在内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
在图1中,参考数字900表示复印机。复印机900的设备主体(在下文称作″复印机主体″)900a包括作为原稿堆叠台的压片玻璃板906、光源907、透镜系统908、纸张进给部件909和图像形成部件902。在复印机主体900a的顶部上设置有自动原稿进给设备940用于将原稿D自动供给到压片玻璃板906上。另外,复印机主体900a安装有纸张处理设备2。
在此,纸张进给部件909包括盒910和911,和设置到支座912上的平台913,所述盒910和911容纳记录纸S并可从复印机主体900a上拆卸下来。另外,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件902中布置有例如圆柱形感光鼓914,在感光鼓914的附近布置有显影装置915、转印充电器916、分离充电器917、清除装置918和初级充电器919。在图像形成部件902的下游侧上布置有传送设备920、定影装置904、排出辊对905等。
接下来,将对复印机900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纸张进给信号从设置到复印机主体900a上的控制设备150输出时,纸张S从盒910和911或平台913进给。另一方面,从光源907发射并在装载于压片玻璃板906上的原稿上反射的光束通过透镜系统908照射在感光鼓914上。
在此,感光鼓914通过初级充电器919提前带电并利用光照射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915进行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从纸张进给部件909进给的纸张S的歪斜由对齐辊901校正,并且纸张S在预定时间内进一步传送给图像形成部件902。
然后,在图像形成部件902中,形成在感光鼓914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充电器916转印到纸张S上。此后,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通过分离充电器917充电而与转印充电器916极性相反,从而使纸张S从感光鼓914上分离。
分离的纸张S通过传送设备920传送到定影装置904,转印图像通过定影装置904永久定影到纸张S上。另外,在图像因此形成在纸张S上之后,纸张S通过排出辊对905从复印机主体900a排出到纸张处理设备2。
在此,纸张处理设备2执行纸张装订并对折的处理过程,其中纸张上具有在图像形成设备900中形成的图像。从复印机主体900a排出的纸张通过纸张处理设备2被对折和装订。
图2是纸张处理设备2的结构视图。在图2中,参考数字8表示纸张处理设备主体,参考数字3表示入口挡板。入口挡板3通过入口螺线管3c(参见图5)的接通和断开而执行装订模式和堆叠模式之间的切换。
入口挡板3在设定为堆叠模式时移动到由虚线指示的位置,从而将从复印机900输送的纸张通过堆叠路径4排出到样品托盘7。另外,入口挡板3在设定为装订模式时移动到由实线指示的位置,从而将从复印机900输送的纸张导向装订路径5。
每个参考数字11和12都表示构成装订路径5的导向装置,参考数字13表示提供给装订路径5的第一输送辊,参考数字14表示与所述第一输送辊13形成压接触的输送承辊。上下切换挡板15、16中的每一个构造为可通过切换螺线管15d和16d(参见图5)的接通和断开而在两个位置,即,由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和由实线表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参考符号17a和22a分别表示第二和第三输送辊,参考符号17d和22d是分别与所述第二和第三输送辊17a、22a形成接触的弹性构件。纸张通过弹性构件17d和22d抵靠输送辊17a和22a。
然后,第二和第三输送辊17a和22a接收从第一输送辊13输送的纸张以将其进一步输送。当止动装置传感器33检测到纸张的前缘到达随后将要描述的前缘止动装置23时,纸张的输送停止。
参考数字18表示用于装订纸张堆的装订装置。装订装置18包括两个订书机(未显示),所述订书机布置为沿宽度方向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每个参考数字20和21都表示布置在装订装置18下游侧上的导向装置,每个参考符号24a和24b都表示用于在从两侧压紧纸张同时使该纸张对准的对准元件(即,对准装置)。
前缘止动装置(即定位装置)23接收进入导向装置20和21之间的纸张堆前缘。前缘止动装置23构造为可沿图2所示的方向X1和方向X2在导向装置20和21之间移动,从而进行由装订装置18确定的装订位置和随后将要描述的折叠位置的定位。
在前缘止动装置23上面布置有上述止动装置传感器33。在装订装置18和前缘止动装置23之间布置有纸张堆折叠设备,其由折页辊对26A和推动装置25构成,所述折页辊对26A由折页辊26、27组成,所述推动装置25设置有用作为推动构件的推板25a。
推动装置25的推板25a为纸张堆压紧构件的实例,用于将纸张堆引导到折页辊对26A之间产生的夹持部分。在折叠纸张之前,推板25a撤到导向装置12和21的外面,折页辊对26A的折页辊26和27彼此形成压接触。
参考数字28表示用于将待排出的纸张堆引导至排出辊30和排出承辊31之间的夹持位置的排出导向装置,所述纸张堆由折页辊对26A夹住。参考数字29表示排出传感器,其用于在纸张堆被折页辊对26A折叠的同时检测将被输送的纸张堆的前缘和后缘。参考数字32表示堆叠托盘。由排出辊30和排出承辊31排出的纸张堆叠置在堆叠托盘32的大致水平堆叠表面上。
接下来,将参照图3和4对纸张堆折叠设备的驱动机构进行描述。
在图3和4中,参考数字64表示折叠电机,并且滑轮65固定在折叠电机64的输出轴上。参考数字67表示空转齿轮滑轮,其由两列同轴布置的滑轮和齿轮构成。正时皮带66缠绕滑轮67a和滑轮65,所述滑轮67a是两列滑轮中的一列。
参考数字68和69表示分别固定到折页辊26和27上将要彼此啮合的折叠齿轮。折叠齿轮68与空转齿轮滑轮67的齿轮部分67c相啮合。
折页辊26安装到支撑板98上,该支撑板98围绕框架8上的主轴97枢转设置,如随后将要描述的图8所示。另外,折页辊26与通过弹簧700和701安装到框架8上的折页辊27形成压接触。因此,折页辊26和27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张堆的厚度进行改变。稍后将对折页辊对26A进行具体描述。
推动装置25的推板25a由诸如不锈钢的薄且硬的材料制成并且由推板支架25b和25d固定。轴25c和25e固定到推板支架25b和25d上,并且每个滑动承辊25f和25g围绕每个轴25c和25e的外周可旋转地安装。
齿轮73部分地构成轴72,并且空转齿轮75与齿轮73啮合。电磁离合器(即,折叠离合器)74a布置在空转齿轮75的轴76上,滑轮74的旋转向轴76的输送由电磁离合器74a控制。其一端缠绕空转齿轮滑轮67的滑轮部分67b的正时皮带70在其另一端缠绕滑轮74。
在齿轮73的轴73a上固定有板件81,其部分地具有槽口。在检测到板件81的槽口的位置处布置有推动原位传感器82。推动原位传感器82布置成在推板25a相对于由导向装置12和21构成的传送面最大程度退回的位置处检测到板件81的槽口。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驱动机构中,折叠电机64的旋转从滑轮65通过正时皮带66输送给空转齿轮滑轮67。然后,空转齿轮滑轮67的旋转从齿轮部分68a传递给折叠齿轮69,从而驱动折页辊26和27,所述齿轮部分68a是齿轮68的两个齿轮部件之一。
当纸张堆如下所述那样折叠时,折叠齿轮69根据纸张堆的厚度与折页辊26一体上升。还是在这种情况下,折叠齿轮69和68的齿高被调节至使折叠齿轮69与折叠齿轮68啮合。
另外,空转齿轮滑轮67的旋转通过正时皮带70传递给设置在电磁离合器74a上的滑轮74。通过使电磁离合器74a接通和断开,滑轮74的旋转传递给轴76,从而使空转齿轮75旋转。通过所述旋转,齿轮73转动,并且使定位在齿轮73的轴73a旁边的轴72运行。
在此,连杆71的一端装入轴72。连杆71的另一端装入固定到推板25a上的轴25c,并进一步通过连同轴25c一起的承辊装入框架8的凹槽8a中。因此,当齿轮73旋转时,推板25a沿凹槽8a线性移动。
在这种线性运动期间,推板25a的前端被推至折页辊对26A的折页辊26和27之间的夹持位置。在此,纸张因此通过推板25a而被推至折页辊对26A的折页辊26和27之间的夹持位置,从而在纸张的折叠部分上形成图像。因此,即使纸张之间具有低摩擦系数的纸张堆也可以在不造成任何纸张撕裂的情况下被装订。在折页辊对26A的各个辊的外周上分别设置有凹部26a和27a,以免与推板25a的前端干涉。
因此,装订好的纸张堆通过排出辊30排出。另一方面,排出辊30通过滑轮和正时皮带(未显示)由从图5所示排出电机91传递的扭矩驱动。
排出电机91由步进电机构成,并且排出辊30的圆周速度设定为高于折页辊26和27的速度。
折页辊26、27的每一个的输送力设定为大于排出辊30、31的输送力。为此,当纸张由折页辊26和27夹住并输送时,引起纸张滑移,并且当纸张通过折页辊26和27时,纸张是通过排出辊30和31的输送力传送的。
图5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纸张处理设备2的控制框图。在图5中,参考数字170表示MPU,其是用于控制纸张处理设备2的控制装置的实例。MPU 170中存储与随后将要描述的操作相对应的程序,并且执行该程序以控制设置于纸张处理设备中的部件并与复印机主体900a的控制部件等(未显示)通信。
MPU 170连接到图2所示的堆叠传感器84、入口传感器83和分别用于两个订书机(未显示)的装订原位传感器A 171和装订原位传感器B 172上。另外,分别地,MPU 170分别连接到用于对准构件24a和24b的对准原位传感器24e、用于检测图2所示的前缘止动装置23定位在原始位置的止动装置原位传感器63和上述止动装置传感器33上。
另外,MPU 170分别连接到用于推板25a的推动原位传感器82、排出传感器29、输送辊传感器34、入口螺线管3c,堆叠排出电机95和开关螺线管15d、16d上。另外,MPU 170分别地连接到用于驱动第一到第三输送辊等装置的输送电机51、装订电机A173和装订电机B 174以及用于使对准构件24a和24b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对准电机24d上。另外,MPU 170分别地连接到用于使前缘止动装置沿纵向方向移动的止动装置电机61、折叠电机64、用于驱动推板25a的电磁离合器74a、排出电机91等装置上。
接下来,将参考图6和7对纸张处理设备2中的MPU 170的控制顺序进行描述。
MPU 170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设备900的指示装订模式或堆叠模式的模式信息、指示纸张长度L和纸张宽度W的纸张尺寸信息、纸张数量信息N和设定的数量信息M。然后,当接收到启动信号时,MPU170开始工作(S201)。
MPU 170确认设定模式(S202),并且当未设定为装订模式(S202中为N)时,程序开始进行堆叠模式(S205)的子程序。当设定为装订模式(S202中为Y)时,MPU 170确认长度L是否在可以由纸张处理设备2进行处理的Lmax和Lmin的范围之内(S203)。另一方面,当长度不在Lmax和Lmin的范围之内(S203中为N)时,MPU 170执行堆叠模式处理(S205)。
接下来,当长度L处于Lmax和Lmin的范围之内(S203中为Y)时,MPU 170还确认宽度W是否处于纸张处理设备2可以进行处理的Wmax和Wmin的范围之内(S204)。当宽度W不在Wmax和Wmin的范围之内(S204中为N)时,MPU 170设定堆叠模式(S205)。当宽度W处于Wmax和Wmin的范围之内(S204中为Y)时,MPU 170接通入口螺线管3d(S207)以打开装订路径5。此后,MPU 170接通输送电机51(S208)以使辊等装置旋转。
接下来,进行开关螺线管控制程序用以控制开关螺线管15d和16d(S209)。此后,通过将对准构件24a和24b之间的距离P设定为P=W+α(在此,α表示纸张堆和对准构件的推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而获得的步数发送给对准电机24d,从而,MPU 170接通(旋转)对准电机24d(S210)。
接下来,使止动装置构件23从装订装置18的装订位置19a向下游移动至对应于l=L/2的位置的步数被发送至止动装置电机61,因此,MPU 170接通(旋转)止动装置电机61(S211)。
此后,MPU 170将纸张数计数器CNT1设为0(S212),并且确认入口传感器83的信号(S213)。当入口传感器83的信号接通(S213中为Y)时,入口传感器83的信号随后切断(S214中为Y),MPU 170等待直到输送辊传感器切断为止(S214a)。
接下来,当输送辊传感器切断(S214a中为Y)时,在纸张堆的前缘邻接止动装置23所需的时间t过去之后,MPU 170向对准电机24d发送用于对准构件24a和24b移动到对应于P=W-β的位置的步数,并且接通(即,旋转)对准电机24d(S215)。在此,β表示由对准构件24a和24b压紧的纸张量。此后,MPU 170向对准电机24d发送用于对准构件24a和24b移动到对应于P=W+α的步数,并接通(即,旋转)对准电机24d(S216)。
接下来,MPU 170使纸张数计数器CNT1加1(S217),并确认该纸张数计数器CNT1是否达到希望的数目N(S218)。当纸张数计数器CNT1没达到希望的数目N(S218中为N)时,MPU 170返回到S213以对从图像形成设备900进给的纸张执行相同的处理。当纸张数计数器CNT1达到希望的数目N(S218中为Y)时,MPU 170接通对准原位传感器24e(S220)并接通(即,旋转)使对准构件24a和24b向外移动的对准电机24d(S219)。当对准原位传感器24e接通(S220中为Y)时,MPU 170切断对准电机24d(S220a)。
接下来,在用于纸张堆的装订处理之前,两个订书机之一开始装订纸张。因此,MPU 170接通装订电机A(S221),并且当装订传感器A接通(即,检测到)(S222中为Y)时,MPU 170切断装订电机A(S223)。此后,MPU 170使其他订书机执行相同的操作(S224,S225和S226),并完成装订操作。
接下来,MPU 170以用于止动装置构件23移动到装订位置19a的下游侧上的对应于l=(L/2)+c的位置的步数接通(即,旋转)止动装置电机61(S227)。在此,符号c表示装订位置19a(参见图2)和折叠位置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形下,纸张堆的中心(即,装订位置)位于连接折页辊对26A和推板25a之间的夹持位置的直线上。
接下来,MPU 170切断为折叠操作准备的输送电机51、入口螺线管3c和开关螺线管15和16(S228-S230)。此后,当确认止动装置传感器33接通(S231中为Y)时,MPU 170接通排出电机91(S232)并接通折叠电机64(S233)。
接下来,MPU 170接通电磁离合器74a(S234)。因此,推板25a开始沿折页辊对的方向线性移动以将纸张堆引导至折页辊对26A之间的夹持部分。此后,当确认推动原位传感器82接通(S235中为Y)时,MPU 170切断电磁离合器74a(S236)。
接下来,当确认排出传感器29切断(S237中为Y)时,MPU 170启动定时器。当利用定时器确认对于纸张堆后缘通过排出辊30和31足够的预定时间已经过去了时,MPU 170切断折叠电机64(S238),并且切断排出电机91(S239)。在这种情况下,排出电机的速度在排出传感器29切断之后立即下降,这样,纸张堆的后缘低速通过排出辊。
接下来,MPU 170使设定数计数器CNT2加1(S240),并确认该设定数计数器CNT2是否达到希望的设定数M。当设定数计数器CNT2没达到希望的设定数M(S241)时,MPU 170返回到S206。当设定数计数器CNT2达到希望的设定数M时,MPU 170完成操作(S242)。
接下来,将参考图8对折页辊对的夹持机构进行描述。
构成折页辊对26A的可摆动的上部折页辊26安装在支撑板98上。支撑板98是围绕纸张处理设备2的框架8上的主轴旋转支撑的保持构件的实例。
因此,可以改变位置固定的下部折页辊27(即,第一辊)和与所述下部折页辊27形成压接触的可摆动的上部折页辊26(即,第二辊)之间的距离,所述上部折页辊26将与所述下部折页辊27接触/分离,两个辊都根据纸张堆厚度安装到框架8上。
另外,多个弹簧,即用于产生折页辊之间的接触压力的第一弹簧700和第二弹簧701安装在支撑板98的端部和框架8之间,支撑板98的所述端部与其上固定有上部折页辊26的端部相对。第一弹簧700和第二弹簧701图示作为两个促动构件的实例。然后,上部折页辊26利用第一弹簧700和第二弹簧701通过支撑板98与下部折页辊27形成压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促动机构700A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弹簧700、第二弹簧701和支撑板98沿下部折页辊27的方向促动上部折页辊26。
在此,第一弹簧700通常使上部折页辊26与下部折页辊27通过支撑板98形成压接触以在折页辊之间产生接触压力。第一弹簧700以预定压力使上部折页辊26与下部折页辊27形成压接触。
在弹簧侧上的支撑板98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接合槽98a作为间隙。接合槽98a利用接合部件701a安装在第二弹簧701的下端。在此,第二弹簧701在具有自然长度的状态下通常安装到支撑板98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簧701的接合部件701a定位在穿过接合槽98a的中间位置,因此第二弹簧不产生折页辊对的接触压力。
然而,例如,当由10张或更多的纸构成的纸张堆进入折页辊对26A之间以因此增加上部折页辊26的移动量时,支撑板98大范围摆动,并且弹簧侧上的支撑板98的移动量也增加。
当弹簧侧上的支撑板98的移动量因此增加时,位于第二弹簧701的下端处的接合部件701a与如图9所示的支撑板98相接合,所述第二弹簧701在初始位置处保持自由长度。因此,两个弹簧700和701在折页辊对26A之间产生接触压力。
利用这种结构,纸张数和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如图10所示,在装订少量纸张即10张纸或更少的情况下,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仅由第一弹簧700产生,因此该接触压力很小。因此,推板25a上的负载变小,并且纸张堆可以利用大约36W的功耗进行折叠。
另外,在装订大量纸张即10张纸或以上的情况下,当纸张堆被推至折页辊对26A之间的夹持部分,在纸张堆进入折页辊对26A之间时所产生的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变小。因此,推动装置上的负载也变小。
随着纸张堆进入折页辊对26A之间,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变大。但是,纸张堆由折页辊对26A夹住,因此该纸张堆可以由折页辊对26A输送。为此,推板25a上的负载也减小。在其中设置有一个弹簧的传统结构中,需要大约165W的功耗来折叠纸张堆,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大约108W的功耗折叠该纸张堆。
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在纸张堆进入折页辊对26A之间时产生的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很小,即,大约160N,因此,打开折页辊对26A的夹持所用的压力也变小。因此,将纸张堆沿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推出的作用力也变小,所以即使当调色剂附着在纸张堆上以降低纸张之间的摩擦系数μpp时,只输送与折页辊对26A形成接触的纸张是不可能的。因此,纸张堆可以在使该堆纸不产生任何撕裂的情况下被输送。
另外,随着纸张堆进入折页辊对26A之间,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变大,即,大约800N。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所示,纸张堆SA已经进入到折页辊对26A之间的夹持部分N中。因此,不会产生将纸张堆沿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出的作用力,因此在使该堆纸中不产生任何撕裂的情况下输送纸张堆SA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上部折页辊26由包括第一弹簧700和第二弹簧701在内的促动装置700A沿下部折页辊27的方向推动。然后,促动装置700A被构造成使得弹簧700和701的数量根据将被折叠的纸张堆SA的厚度改变,因此,当在折页辊之间推动纸张堆的时候,可以减少推板25a上的负载,并利用小功耗折叠该纸张堆。因此,可以利用小功耗并在不使纸张堆产生任何撕裂的情况下可以在该纸张堆上执行装订处理。
在上述说明中,相对于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由两个弹簧700和701产生的情况进行了解释,但是折页辊对26A的接触压力可以由诸如三个或更多个弹簧的促动构件产生。另外,促动构件不局限于弹簧,而是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促动构件,只要该促动构件可以产生接触压力即可。
在上述说明中,复印机被描述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诸如打印机和传真机上。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被赋予最广义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些改进、等效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纸张处理设备,其通过折叠纸张堆执行装订处理,包括折页辊对,其包括第一辊和与所述第一辊形成压接触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接触/分离,用于在折叠纸张堆的同时传送该纸张堆;多个促动构件,其能够沿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促动所述第二辊;和促动机构,其根据将被折叠的纸张堆厚度改变用于促动所述第二辊的促动构件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间隙,使得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的端部根据纸张堆厚度连续地进行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可摆动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固定将与第一辊接触/分开的第二辊,并且所述多个保持构件随着保持构件的上下移动而改变用于促动第二辊的促动构件的数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用于固定将与第一辊接触/分开的第二辊的可摆动保持构件,并且每个促动构件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间隙以随同保持构件的上下移动一起使所述多个促动构件的每一个的端部与所述保持构件相结合。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件;折页辊对,其包括第一辊和与所述第一辊形成压接触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接触/分离,用于在折叠纸张堆的同时传送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该纸张堆;促动构件,其能够沿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促动所述第二辊;和促动机构,其根据将被折叠的纸张堆厚度而改变用于促动第二辊的促动构件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间隙,使得该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的端部根据纸张堆厚度连续地进行接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可摆动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固定将与第一辊接触/分开的第二辊,并且所述多个促动构件随着保持构件的上下移动而改变用于促动第二辊的促动构件的数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可摆动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固定将与第一辊接触/分开的第二辊,并且每个促动构件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间隙,从而随着保持构件的上下移动使所述多个促动构件的每一个的端部与所述保持构件相结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张处理设备,其通过折叠纸张堆执行装订处理,包括折页辊对,其包括第一辊和与所述第一辊形成压接触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接触/分离,用于在折叠纸张堆的同时传送该纸张堆;多个促动构件,其能够沿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促动所述第二辊;以及促动机构,其根据将被折叠的纸张堆厚度改变用于促动第二辊的促动构件的数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74358SQ20061016256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板垣勋 申请人: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