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6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控制镜头总成的一传 动总成来同时带动辅助用的一发光单元,如此使得发光单元的光束的投射 位置可随着镜头总成的变焦而调整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就配置有对焦辅助灯的相机而言,对焦辅助灯可补足拍摄光源且协助 镜头于拍摄之前进行对焦。 一般常见的方式是将对焦辅助灯固定在相机上, 并且将投射光源设定在某一固定焦点。当镜头对焦拍摄时,则可利用影像 程序的插点方式来修正影像失真的问题。
然而,对焦辅助灯是无法随着镜头的变换焦距时而相对地做调整,因 而使得无法在拍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补光量,并且使得相机对焦不准确, 导致影像产生失焦。此外,利用影像程序的插点方式来修正影像是无法有 效解决影像失真的问题,更会造成影像处理速度上的延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影像失真、提高影像处理速度的电 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镜头总成、 一传动总成与一发光单元。镜头总成 系可于一第一对焦位置与一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 一对焦位置,镜头总成对焦于一第一焦点,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二对焦位 置,镜头总成对焦于一第二焦点。传动总成连接于镜头总成,传动总成带 动镜头总成于第一对焦位置与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发光单元受控于传 动总成而可于一第一发射位置与一第二发射位置之间移动,发光单元用以 产生一光束。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一对焦位置,传动总成带动发光单元移
动至第一发射位置,并且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束系投射朝向于第一焦点; 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二对焦位置,传动总成带动发光单元移动至第二发射 位置,并且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束系投射朝向于第二焦点。
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本体,镜头总成设置于本体之上。电子装置更包括 一控制单元,发光单元受控于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于一第一模式与一第 二模式之间切换,当控制单元处于第一模式时,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当控制单元处于第二模式时,发光单元可于第一发射位置与第二发射位置 之间移动。
第一模式可为一手动对焦模式,而第二模式可为一自动对焦模式。 传动总成包括相互耦接的一第一齿轮组与一第二齿轮组,其中,第一
齿轮组连接于镜头总成,并且第二齿轮组连接于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为
一对焦辅助灯。电子装置可为一照相机。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
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i兌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E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E包括一本体 1、 一镜头总成2、 一传动总成3与一发光单元4;
图2A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E的镜头总成2、传动总成3与发光单元4 的分解示意图2B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E的镜头总成2、传动总成3与发光单元4 的组合示意图3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E于进行第一焦点fl的对焦时的示意以及
图3B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E于进行第二焦点G的对焦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本体
2~镜头总成
3 传动总成
31 第一齿轮组
32 第二齿轮組
4~发光单元
40 光束
5 控制单元
E 电子装置 el 第一发射位置 e2 第二发射位置 fl 第一焦点
G 第二焦点
il 第一对焦位置
i2 第二对焦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E包括一本体1、 一镜头总成2、 一传 动总成3、 一发光单元4与一控制单元5,其中,镜头总成2、传动总成3、 发光单元4与控制单元5设置于本体1之上。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 为 一照、相才几(camera),发光单元4为照相才几的 一只寸焦專甫助灯(assist auto focus light)。
图2A、图2B分别表示电子装置E的镜头总成2、传动总成3与发光 单元4的分解与组合示意图。
镜头总成2是以可于一第一对焦位置il与一第二对焦位置i2之间移动 的方式设置于本体l之上。当镜头总成2移动至第一对焦位置il,镜头总 成2对焦于一第一焦点fl,当镜头总成2移动至第二对焦位置i2,镜头总 成2对焦于一第二焦点f2。
传动总成3包括相互耦接的一第一齿轮組31与一第二齿轮组32。第一 齿轮组31连接于镜头总成2,通过第一齿轮組31可带动镜头总成2于第一 对焦位置il与第二对焦位置i2之间移动。第二齿轮組32连接于发光单元4, 通过第二齿轮组32可带动发光单元4于一第一发射位置el与一第二发射位 置e2之间移动,并且发光单元4用以产生一光束40。
发光单元4受控于控制单元5,并且控制单元5可于一第一模式与一第 二模式之间切换。当控制单元5处于第一模式,发光单元4处于关闭状态, 当控制单元5处于第二模式时,发光单元4可于第一发射位置el与第二发 射位置e2之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为一手动对焦模式,而第二 模式为一自动对焦模式。
图3A、图3B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E于进行第一、二焦点fl、 G的对焦时的示意图。
当镜头总成2移动至第一对焦位置il,传动总成3带动发光单元4移 动至第一发射位置el,并且发光单元4所产生的光束40投射朝向于第一焦 点fl。当镜头总成2移动至第二对焦位置i2,传动总成3带动发光单元4 移动至第二发射位置e2,并且发光单元4所产生的光束40投射朝向于第二 焦点Q。
如此一来,在利用控制镜头总成2的传动总成3来同时带动辅助用的 发光单元4之下,发光单元4的光束的投射位置可随着镜头总成2的变焦 而调整且发光单元4所产生的光束40投射朝向于第一焦点fl或第二焦点 f2,除了可降低影像失真之外,更可提高影像处理速度。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镜头总成,可在一第一对焦位置与一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镜头总成移动至该第一对焦位置,该镜头总成对焦于一第一焦点,当该镜头总成移动至该第二对焦位置,该镜头总成对焦于一第二焦点;一传动总成,连接于该镜头总成,该传动总成带动该镜头总成于该第一对焦位置与该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发光单元,受控于该传动总成而可于一第一发射位置与一第二发射位置之间移动,该发光单元用以产生一光束;当该镜头总成移动至该第一对焦位置,该传动总成带动该发光单元移动至该第一发射位置,并且该发光单元所产生的该光束投射朝向于该第一焦点;当该镜头总成移动至该第二对焦位置,该传动总成带动该发光单元移动至该第二发射位置,并且该发光单元所产生的该光束系投射朝向于该第二焦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予装置,更包括一本体,该镜头总成设置于该 本体之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控制单元,该发光单元受控 于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在一第一模式与一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当该 控制单元处于该第一模式时,该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该控制单元处 于该第二模式时,该发光单元可于该第一发射位置与该第二发射位置之间移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迷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模式为一手动对焦模式。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模式为一自动对焦模式。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传动总成包括相互耦接的一 第一齿轮組与一第二齿轮組,该第一齿轮組连接于该镜头总成,该第二齿 轮组连接于该发光单元。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为一对焦辅助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一照相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镜头总成、一传动总成与一发光单元。镜头总成可在一第一对焦位置与一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传动总成连接于镜头总成,传动总成带动镜头总成于第一对焦位置与第二对焦位置之间移动。发光单元受控于传动总成而可于一第一发射位置与一第二发射位置之间移动,发光单元用以产生一光束。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一对焦位置,传动总成带动发光单元移动至第一发射位置,并且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束投射朝向于第一焦点;当镜头总成移动至第二对焦位置,传动总成带动发光单元移动至第二发射位置,并且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束投射朝向于第二焦点。
文档编号G03B13/32GK101191976SQ20061016253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7日
发明者卢志勇, 吴和师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