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液晶显示器与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71762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液晶显示器与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由于显示器的需求与日倶增,因此业界全力投入相关显示器的发展。其
中,又以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 )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技 术成熟性,因此长年独占显示器市场。然而,近来由于绿色环保概念的兴起 对于其能源消耗较大与产生辐射量较大的特性,加上其产品扁平化空间有 限,因此无法满足市场对于轻、薄、短、小、美以及低消耗功率的市场趋势。 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 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 LCD ) 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LCDpannel)与背光模块
(back light module )所构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主要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基 4反(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彩色滤^6基4反(color filter substrate ) 和配置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此外,背光模 块用以提供此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以使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达到 显示的效果。
图1绘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光使用率图。请参考图1,在现有的液晶 显示器中,若以背光模块1100中的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强度为100%,则 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扩散板1120之后,光强度剩下60%。然后, 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液晶显示面4反1200的下偏光片1210之后, 光强度剩下24%。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液晶层1220之后,光强 度剩下23%。再来,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彩色滤光层1230之后, 光强度剩下6%。
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上偏光片1240之后,光强度剩下5%。 最后,此光源111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最上层的光学膜1250之后,光强度
剩下5%。简单的说,此现有的液晶显示器所能提供的亮度仅为光源亮度的 5%。

发明内容
鉴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以提高光使用率。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方法,以简化极性反转的驱动。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其包括背光 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块上方。背光模块具有 多种光源,以提供多种色光。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 板与液晶层,其中对向基板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上方,且有源元件阵列 基板与对向基板均不具有彩色滤光层。液晶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对 向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些光源例如是多个点光源、多个线光源或多个 面光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点光源例如是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与绿光点 光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点光源例如是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还包括PS转换层(PS conversion layer), 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还包括扩散板,其配置于PS转换层与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之间,且扩散板具有增亮结构(brightness enhancement structure )。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例如是直下式背光模块或侧边入光式背 光模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向基板包括第二透明基板与配置于第二透明基 板上的第二配向膜。此外,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有源元件 层与第一配向膜,其中有源元件层配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而第一配向膜配 置于有源元件层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其配置于背光 模块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偏光片,其配置于对向 基板的远离液晶层的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向基板还包4舌第二偏光层,其配置于第二配向 膜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源元件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偏光层,其配置于 有源元件层与第一配向膜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偏光片,其配置于对向 基板的远离液晶层的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向基板还包括第二偏光层,其配置于第二配向 膜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向基板还包括透明导电层,其配置于第二配向 膜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源元件阵列基板还包括黑矩阵层,其配置于有 源元件层与第一配向膜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例如可挠性基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 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例如刚性基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学膜,其配置于第二透明 基板的远离第二配向膜的表面上。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其适于液晶显示面 板,而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 4妻至同 一扫描线的两相邻〗象素单元分别位于此扫描线的两侧,且这些扫描线 依次区分为多组。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 并经由这些数据线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然 后,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并经由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 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且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的极性相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组扫描线包括一条扫描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其适于液晶显示面 板,而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 接至同一扫描线的两相邻像素单元分别位于此扫描线的两侧。这些扫描线依 次区分为多组,且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 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
号与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然后,依次打开偶数 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 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至 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偶数条数据 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数组扫描线的步骤 中,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偶数条数据 线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数组扫描线的步骤 中,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极性。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其适于液晶显示面 板,而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 接至同 一扫描线的两相邻像素单元分别位于此扫描线的两侧。这些扫描线依 次区分为多组,且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 与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 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然后,依次打开偶数 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 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至偶 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 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像素单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奇数条数据 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数组扫描线的步骤 中,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 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奇数条数据 线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数组扫描线的步骤 中,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
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极性。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采用能够发出多种色光的光源,以取代彩色滤光 层,因此对向基板的工艺便可简化。此外,本发明也经由交错排列的像素单 元,并釆用面反转方式便能达到点反转的效果,因此此种驱动方式能够节省 电力。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
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i兌明如下。


图l绘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光使用率图。
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3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 一 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5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光使用率图。
图6绘示本发明第一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第二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8A与图8B绘示本发明第三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9A与图9B绘示本发明第四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筒单符号说明
1110:光源 1120:扩散板 1200:液晶显示面板 1210:下偏光片 1220:液晶层 1230:彩色滤光层 1240:上偏光片 1250:光学膜 1100:背光模块 20:彩色液晶显示器
2100.背光模块
2110背板
2120光源
2130PS转换层
2140扩散板
2140a:增亮结构2200液晶显示面才反
2210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2212第一透明基板
2214有源元件层
2216第一配向膜
2218黑矩阵层
2220对向基板
2222第二透明基板
2224.透明导电层
2226第二配向膜
2230. 液晶层
2240:第一偏光片
2240a:第一偏光层2250: 第二偏光片
2250a:第二偏光层2260:光学膜
310扫描钱
320数据线
330像素单元
332有源元件
334像素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请参考图
2,本实施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20包4舌背光4莫:块2100与'液晶显示面^反2200,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200位于背光模块2100上方。更详细而言,背光模块2100 包括背板2110与配置背板2110上的多种光源2120,以提供多种色光。此外, 上述这些光源2120例如是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与乡录光点光源。此外, 光源212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或其他型态的点光源。在本实施例中, 背光模块2100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且光源2120为点光源。然而,在其他实 施例中,光源2120可以是线光源或面光源,而背光模块2100也可以是侧边 入光式背光模块。
液晶显示面板2200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210、对向基板2220与液晶 层2230,其中对向基板2220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210上方,且液晶层 2230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210与对向基板222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100与对向基板2200均不具有彩色滤光层,因此本实施 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20通过能够发出多种色光的光源2120而能达到彩色显 示。
更详细而言,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210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212、有源元 件层2214与第一配向膜2216,其中有源元件层2214配置于第一透明基板 2212上,而第一配向膜2216配置于有源元件层2214上。此外,有源元件层 2214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有源元件与多个像素电极,而扫描 线与数据线可以作为遮光层。另外,对向基板2220包括第二透明基板2222、 透明导电层2224与第二配向膜2226,其中透明导电层2224配置于第二透明 基板2222与第二配向膜2226之间。另外,第一透明基板2212与第二透明 基板2222为可挠性基板或刚性基板,其中可挠性基板的材料例如是聚乙烯 对苯二曱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聚酰亚胺(Polyimide, PI)、 聚醚(polyethersulfone, PES)、碳酸脂(polycarbonate, PC)或其他透明且 可挠性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对向基板2220具有透明导电层2224,然而若彩色液晶 显示器20应用于共平面切换式(in-plane switching, IPS )液晶显示器时,则 对向基板2220将不具有透明导电层2224。此外',若彩色液晶显示器20应用 于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ly alignment, MVA )液晶显示器时, 则透明导电层2224将具有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反2200还包4舌第一偏光片2240与第二《扁光
片2250,其中第一偏光片2240配置于背光模块2100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2210之间,而第二偏光片2250配置于对向基板2220的远离液晶层2230的 表面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240与第二偏光片2250还可 分别由偏光层所取代,其详述如后。
由于本实施例采用能够发出多种色光的光源2120,以达到彩色显示的效 果,因此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100与对向基板2200均不具有彩色滤光层。就 对向基板2200而言,由于对向基板2200不具有彩色滤光层,也就无须形成 图案化的膜层,因此对向基板2200的工艺能够简化。
第二实施例
图3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本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100还包括PS 转换层2130,其配置液晶显示面板2200下方。更详细而言,在光源2120 所发出的光线中原本会被第一偏光片2240挡住的P偏振光(或S偏振光), 在通过PS转换层2130转换偏振方向之后,便能通过第一偏光片2240,因 此光源2120的光利用率便能提高。此外,由于光源212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 过PS转换层2130之后便成为偏振光,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需使用第一偏 光片2240。另外,本实施例并不限定PS转换层2130的型态。举例而言, 美国专利5973840号所揭露的PS转换器(PS converter)便可应用于本实施 例中。再者,为了改善显示品质,有源元件阵列基板还包括黑矩阵层2218, 其配置于有源元件层2214与第一配向膜2216之间。然而,本实施例的黑矩 阵层2218与PS转换层2130需搭配使用,而黑矩阵层2218与PS转换层2130 个别使用也是可以的。
第三实施例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本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100还包括扩 散板2140,其配置于PS转换层2130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210之间,且扩 散板2140具有增亮结构2140a。因此,光源212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扩散 板2140之后,光的均匀度与亮度便能提高。此外,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扩散 板2140与扩散板2140需搭配使用,且扩散板2140也不限定需具有增亮结 构2140a。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偏光片2240与第二偏光片2250也可以分另'J 整合至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100与对向基板2200的结构中。更详细而言,有 源元件阵列基板2100还包括第一偏光层2240a,其配置于有源元件层2214 与第一配向膜2216之间。此外,对向基板2200还包括第二偏光层2250a, 其配置于第二配向膜2226与第二透明基板222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 偏光层2240a与第二偏光层2250a并不限定需同时搭配使用。举例而言,在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240与第二偏光层2250a搭配使用。在另一实 施例中,第一偏光层2240a与第二偏光片2250搭配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2200还包括光学膜2260,其配置 于第二透明基板2222的远离第二配向膜2226的表面上。举例而言,光学膜 2260例如是广视角膜、抗炫膜或其他种类的光学膜。
图5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光使用率图。请参考图 5,在本实施例中,若以光源2120所发出的光强度为100%,则此光源2120 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PS转换层2130之后,光强度剩下45%。然后,此光源 212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液晶层2230之后,光强度剩下42%。再来,此光 源212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第二偏光层2250a与透明导电层2224之后,光 强度剩下34%。最后,此光源2120所发出的光线在通过最上层的光学膜2260 之后,光强度剩下30%。简单的说,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所能提供的亮度仅 为光源亮度的5%相比,本实施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所能提供的亮度为光源 亮度的30%。以下将提出数种驱动方法,以简化极性反转的驱动,然而这些 驱动方法并不限定仅用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也可以用于 其他类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
图6绘示本发明第一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此种驱动方法 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而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310、多条数据线320 与多个像素单元330,其中像素单元330包括有源元件332与像素电极334, 其中有源元件332与像素电极334电连接。此外,连接至同一扫描线310的 两相邻像素单元3 3 0分别位于此扫描线310的两侧,且这些扫描线310依次 区分为多组。在本实施例中,各组扫描线包括一条扫描线310。为了简化说 明,本实施例仅以八组扫描线Sl至S8,以及八条数据线Dl至D8进行说 明。
请继续参考图6,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依次打开奇数组扫
描线S1、 S3、 S5、 S7,并经由这些数据线Dl至D8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 数组扫描线S1、 S3、 S5、 S7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然后,依次打开偶数 组扫描线S2、 S4、 S6、 S8,并经由数据线D1至D8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偶 数组扫描线S2、 S4、 S6、 S8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且第一极性信号与第 二极性信号的极性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 性信号为负极性。更详细而言,当第一极性信号的电压大于共用电压时,第 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反之,当第一极性信号的电压小于共用电压时,第一 极性信号为负极性。此外,第一极性信号也可以是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 为正极性。
由于连接至同一扫描线310的两相邻像素单元330分别位于此扫描线 310的两侧,因此采用面反转法(frame inversion )的驱动方式便可达到点反 转(dot inversion )效果,并且节省电力。
图7绘示本发明第二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图7所绘示的 内容与图6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310。为了 筒化说明,本实施例仅以四组扫描线Sl至S4,以及八条数据线Dl至D8 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考图7,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Sl、 S3,并经由这些数据线 Dl至D8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Sl、. S3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 更详细而言,奇数组扫描线组S1、 S3分别包括扫描线S1A、 S1B以及S3A、 S3B。然后,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S2、 S4,并经由数据线Dl至D8输入 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线S2、 S4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此外,偶数 组扫描线S2、 S4分别包括扫描线S2A、 S2B以及S4A、 S4B。另外,第一 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的极性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然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也可以是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 极性。
图8A与图8B绘示本发明第三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8A, 图8A所绘示的内容与图7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 310也区分为奇数条与偶数条。然后,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S1、 S3,并经 由奇数条数据线D1、 D3、 D5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S1、 S3所 控制的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D2、 D4、 D6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
与第 一极性信号至奇凄t组扫描线S1 、 S3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 。
再来,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S2、 S4,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D1、 D3、 D5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线S2、 S4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以及经 由偶数条数据线D2、 D4、 D6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 组扫描线S2、 S4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然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也可以是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 极性。
请参考图8B,上述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的顺序也可是相 反。更详细而言,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Sl、 S3,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D1、 D3、 D5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奇数组扫描线Sl、 S3所控制的像素单元以及 经由偶数条数据线D2、 D4、 D6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极性信号至奇 数组扫描线Sl、 S3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然后,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 S2、 S4,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D1、 D3、 D5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 线S2、 S4所控制的像素单元330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D2、 D4、 D6依次 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至偶数组扫描线S2、 S4所控制的像素单
元330。
图9A与图9B绘示本发明第四种驱动方法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A,图 9A所绘示的内容与图8A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经由奇数 条数据线D1、 D3、 D5依次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然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也可以是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 极性。
请参考图9B,图9B所绘示的内容与图8B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 本实施例中,经由奇数条数据线D1、 D3、 D5依次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 极性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然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信号也可以是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信号为正 极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与驱动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由于背光模块的光源能够发出多种色光,因此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
对向基板就无需具有彩色滤光层,以简化对向基—板的工艺。
二、 由于在光源上方配置PS转换层,因此对于背光模块的光源的光利 用率能够提高。
三、 经由交错排列的像素单元,并采用面反转方式便能达到点反转的效 果,因此此种驱动方式能够节省电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 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 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具有多种光源,以提供多种色光;液晶显示面板,而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板,配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上方,且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均不具有彩色滤光层;以及液晶层,配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些光源包括多个点光源、 多个线光源或多个面光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些点光源包括红光点光 源、蓝光点光源与绿光点光源,或其他颜色的点光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些点光源包括发光二极 管或有一几发光二极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PS转 换层,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扩散板, 配置于该PS转换层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之间,且该扩散板具有增亮结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直下式背 光模块或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对向基板包括第二透明 基板与配置于该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二配向膜,而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包 括第一透明基板;有源元件层,配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以及 第一配向膜,配置于该有源元件层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 一偏光片,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 二偏光片,配置于该对向基板的远离该液晶层的表面上。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包括第二偏 光层,配置于该第二配向膜与该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还包 括第一偏光层,配置于该有源元件层与该第一配向膜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偏光片,配置于该对向基板的远离该液晶层的表面上。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包括第二 偏光层,配置于该第二配向膜与该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15.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包括透明导 电层,配置于该第二配向膜与该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16.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还包 括黑矩阵层,配置于该有源元件层与该第一配向膜之间。
17.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透明基板与该第二 透明基板为可挠性基板。
18.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透明基板与该第二 透明基板为刚性基板。
1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光 学膜,配置于该第二透明基板的远离该第二配向膜的表面上。
20. —种驱动方法,适于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接至同 一扫描线的两相邻像素单元分别 位于该扫描线的两侧,且该些扫描线依次区分为多组,该驱动方法包括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并经由该些数据线输入第一极性信号至该些奇 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并经由该些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信号至该些偶 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且该第 一极性信号与该第二极性信号的 极性相反。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各组扫描线包括一条扫描线。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
23. —种驱动方法,适于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接至同一扫描线的两相邻像素单元分别 位于该扫描线的两侧,且该些扫描线依次区分为多组,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扫描线,该驱动方法包括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第 一极性信号至该些 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 信号与第一极性信号至该些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至该 些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线输入该第一 极性信号与该第二极性信号至该些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与该第 一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 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一极性信号与该第二 极性信号。
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 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一极性信号与该第二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 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偶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与该第一 极性信号。
26.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 该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
27. 如权利要求23所述之驱动方法,其中该第 一极性信号为负极性,而 该第二极性信号为正极性。
28. —种驱动方法,适于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连接至同一扫描线的两相邻像素单元分别 位于该扫描线的两侧,且该些扫描线依次区分为多组,各组扫描线包括二条 扫描线,该驱动方法包括依次打开奇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二极性信号与第一 极性信号至该些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 线输入该第一极性信号至该些奇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依次打开偶数组扫描线,并经由奇数条数据线输入第一极性信号与第二 极性信号至该些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以及经由偶数条数据 线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至该些偶数组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像素单元。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 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与该第一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凄t纟且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奇凄t条凄t據线依次H入该第一+及性4言号与该第二 极性信号。
30.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打开奇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 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一极性信号与该第二极性信号,且在打开偶 数组扫描线的步骤中,经由奇数条数据线依次输入该第二极性信号与该第一 极性信号。
31.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极性信号为正极性,而 该第二极性信号为负极性。
32.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极性信号为负极性,而 该第二极性信号为正极性。
全文摘要
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器,其包括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块上方。背光模块具有多种光源,以提供多种色光。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与液晶层,其中对向基板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上方,且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均不具有彩色滤光层。液晶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因此,此种彩色液晶显示器具有较好的光利用率。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191965SQ20061016258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8日
发明者蔡朝旭, 黄日锋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