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23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使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或称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Tube)于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中呈现更佳连接效果的连接技术,尤其适合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或其它有关背光模块的实施。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已逐渐取代了以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为核心技术的传统显示器,并以背光模块的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出呈现丰富的光源及色彩,其具有轻、薄等特性而优于传统显示器。
前述背光模块中还进一步包含了用以产生光源的冷阴极灯管,如图1所示,该冷阴极灯管的连接技术,包含了一控制电路板10、至少一个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冷阴极灯管20,每一冷阴极灯管20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极接脚21。现有技术用以令控制电路板10与冷阴极灯管20连接的手段,是于控制电路板10上预先设置了一个以上的插接座11,该插接座11是电气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0上所布设的电路12,并且于每一冷阴极灯管20末端设有一个插接头22,该插接头22是将所延伸出的电极接脚21予以整合,待组装者将各个插接头22插上所对应的插接座11后,即可使得冷阴极灯管20电气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0上。
但,此种使冷阴极灯管20电气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0的结构,乃透过前述插接座11与插接头22的配合而达成,因此现有技术或与现有技术相似技术在实施上会产生下列的问题点
需设置插接座与插接头,进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而除了材料成本的增加外,还会造成产业上须承担备料、采购与检验的成本。
插接座与插接头于组合后会使原本平顺的控制电路板表面呈现明显的凸起态样,而令设置空间受到限制。
由于插接座与插接头凸起于控制电路板表面,因此当液晶显示器中相关的散热风扇进行强制送风时,插接座与插接头会造成空气流通的阻碍,并且容易覆着灰尘,甚至造成细菌与废气的滞留。
插接座与插接头上所设置用来电气连接的金属结构,会因为裸露以及长时间的电流通过,而使金属结构的表面产生氧化膜,而氧化膜会使得其间的电阻值增大,而影响冷阴极灯管的寿命,并会造成热耗,不但会浪费能源还会有发烫的问题。
插接座与插接头若接触不良时,还会造成冷阴极灯管无法作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设计出一种结构单纯,耐用度佳且空间运用度较高、又不影响散热气流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该背光模块至少包含一控制电路板、至少一个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冷阴极灯管,每一冷阴极灯管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极接脚,其中控制电路板的侧缘横向设置一个以上供冷阴极灯管的电极接脚直接焊固的连接区,该连接区具有至少一个供电极接脚导接的导接端。前述连接部是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侧缘的缺口,或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侧缘的切沟,而导接端可为控制电路板上所布设电路的末端。
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不需设置插接座与插接头,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除了节省材料外,并将低了产业承担备料、采购与检验的成本。
冷阴极灯管与控制电路板连接之后,不会造成控制电路板表面凸起的态样,其设置空间较不受限制。
不会有覆着灰尘或造成细菌与废气滞留的问题。
有效的降低表面产生氧化膜,并解决了因电阻值增大,而影响冷阴极灯管寿命、热耗...等问题。
不会有插接座与插接头的间接触不良的问题。


图1现有技术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控制电路板11插接座12电路13连接区14导接端15焊固物20冷阴极灯管21电极接脚22插接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出「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是于背光模块的控制电路板10的侧缘,横向设置一个以上的连接区13,该连接区13具有至少一个供电极接脚导接的导接端14,该导接端14可为控制电路板10上所布设电路12的端部,或为埋设于电路12端部的金属片;其中,连接区13除了可平整设于控制电路板10的侧缘外,并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10侧缘的缺口或是凹陷于控制电路板10侧缘的切沟或狭缝,此图式中是以凹陷于控制电路板10侧缘的缺口作为说明。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冷阴极灯管20具有二支电极接脚21,该二支电极接脚21是分别以焊固物15直接焊固于相邻的连接区13内,而呈现稳固不可分离、不会松脱的连接状态,并且同时令每一电极接脚21与所对应的导接端14都能保持在良好的电气连接状态。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材料,并令产业上承担备料、采购与检验成本减少了许多。而由于冷阴极灯管20乃侧向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0,因此,控制电路板10的表面不会呈现凸起的状态,其设置空间较不受限制,且不会有覆着灰尘、影响散热...等问题。
除此之的外,由于冷阴极灯管20乃侧向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0,而电极接脚21与导接端14的接触部位也会受焊固物15所包覆,不会有表面产生氧化膜的问题,更不会有接触不良的情形。
但,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者,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或相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该背光模块至少包含一控制电路板、至少一个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冷阴极灯管,每一冷阴极灯管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极接脚,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板的侧缘横向设置一个以上供冷阴极灯管的电极接脚直接焊固的连接区,该连接区具有至少一个供电极接脚导接的导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背光模块的连接部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侧缘的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背光模块的连接部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侧缘的切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背光模块的连接部是为凹陷于控制电路板侧缘的狭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背光模块的导接端为控制电路板上所布设电路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背光模块的导接端为一金属片,该金属片埋设于控制电路板并与所布设的电路端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冷阴极灯管连接结构”为提供一种使冷阴极灯管在背光模块中呈现更佳连接效果的连接技术,该背光模块至少包含一控制电路板、至少一个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冷阴极灯管,每一冷阴极灯管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极接脚,其中,控制电路板的侧缘横向设置一个以上供冷阴极灯管的电极接脚直接焊固的连接区,该连接区具有至少一个供电极接脚导接的导接端。
文档编号G02F1/13GK2937824SQ20062011876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9日
发明者黄进华 申请人:黄进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