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47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电子内窥镜系统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在导入生物体内的装置与设置在生物体外的装置之间传输 生物体内的信息或电力的电子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在检查或治疗生物体尤其是人的体内的领域中,使用电子内窥镜将与 生物体内有关信息向生物体外传输。并且,还将电力等从配置在生物体外的装置——例如电源装置传递给电子内窥镜(观测镜(scope)部)。另外, 在插入人体型的电子内窥镜系统中,将包括插入部和操作插入部的操作部 的结构适当地称为"观测镜部"。并且将包括"观测镜部"和通用线缆的结 构适当地称为"电子内窥镜"。进而,将包括电子内窥镜、配置在生物体外 的电源装置以及视频处理器装置等装置的结构适当地称为"电子内窥镜系 统"。例如,提出过用设置在生物体外装置与观测镜部之间的线圈产生的电 磁感应将电力从生物体外装置提供给观测镜部的结构(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2004-159833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4-159833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影像信号及控制信号在生物体外装置与观测镜部之间的传递这样进行将这些信号调制成无线频率,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波)进行传递,再进 行解调。并且,还提出过用光学接口进行观测镜部与生物体外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的结构(参照例如日本特许第3615890号公报)。在特许第3615890号 公报中,还通过电磁耦合(电磁感应)将电力从生物体外装置提供给观测 镜部。并且还提出过用RFID将来自观测镜部的插入部顶端的传感器单元的 输出发送到外部的结构(参照例如日本特幵2002-336192号公报)。电子内窥镜系统会对其他患者再次使用插入到体内的观测镜部。因此,必须防止患者之间通过电子内窥镜或处置工具产生传染。因此,在检査、 处置结束后对电子内窥镜尤其是观测镜部进行洗净、消毒。电子内窥镜的洗净、消毒使用洗净用气体或药液(液体)。因此,希望 电子内窥镜是气密并且水密(防水)的结构。而且,为了能容易并且有效地对电子内窥镜进行洗净消毒,希望电子 内窥镜与生物体外装置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观测镜部与通用线缆之间的连接 部是小型并且容易洗净的形状。如日本特开2004-159833号公报所公开的用电磁感应进行电力提供、 用电波收发影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发送结构中,能够使接触点的数量最小, 能够防止连接插头连接不良或破损。但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电力提供中使用的线圈使连接部大型化。因 此,电子内窥镜的洗净并不容易。而且,由于线圈还成为电磁噪音的产生 源,因此并不理想。这样一来,用电波收发影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收发方 式中,用来收发信号的天线等使观测镜部等变得庞大,难以获得容易洗净 的结构。并且,不仅耐高频手术刀等其他医疗器械产生的噪音能力弱,而 且受到电磁法的限制以及用来防止对医院内其他医疗器械产生不良影响的 限制等多种制约。日本特许第3615890号公报所公开的用电磁感应提供电力、用光接口 进行信号传输的结构中,能够获得容易洗净的气密结构。但是,需要用来利用电磁感应提供电力的线圈。因此,观测镜部与生 物体外装置之间的连接部大型化。结果,难以获得容易洗净的结构。并且, 用光接口进行信号传输除了要进行作为洗净的本来目的的消毒、灭菌以外, 还需要进行使光接口部不产生光学损失的洗净。这一点也难以获得容易洗 净的结构。日本特开2002-336192号公报所公开的,用RF1D将观测镜部的插入部 顶端的传感器单元——例如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发送到外部的 结构中,关于传感器单元,能够获得容易洗净的气密结构。但是,日本特开2002-336192号公报中完全没有具体描述将图像信息 从观测镜部发送到生物体外装置的结构以及从生物体外装置给观测镜部提 供电源的结构。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内窥 镜(观测镜部)或生物体外装置不会由于设置了用于电磁感应的线圈或用 于收发电波的天线等而变得庞大、而是小型并且容易进行有效洗净的电子 内窥镜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来达到目的,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子内窥 镜系统,具有生物体内装置,至少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内部;生物体外装 置,设置在生物体的外部;以及连接线缆部,连接生物体内装置和生物体 外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体内装置和生物体外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 以及连接线缆部分别具有气密并且水密地构成的垫片以及用来使各个垫片 相对置地接近的连接部;为了在相对置的一对垫片之间进行信号通信,还 具有调制单元,将信号进行调制之后电压施加到一个垫片上;以及解调单元,根据另一个垫片的电位变化,解调信号。并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希望垫片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连 接线缆部和生物体外装置上。并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希望垫片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连 接线缆部和生物体内装置上。并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希望垫片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连 接线缆部和生物体内装置上、以及连接线缆部和生物体外装置上。如果釆用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希望至少一对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 于传输电力的信号。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希望至少一对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 像信号。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子内窥镜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生物体外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接器附近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垫片的正面结构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信号的流动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信号的流动的其他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连接器附近的剖面结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的实施例。另外, 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10的大致结构的 图。电子内窥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窥镜100和生物体外装置200。电子内 窥镜100具备观测镜部100a和连接线缆部100b。并且,生物体外装置200 具备电源装置、处理来自电子内窥镜100的影像信号的视频处理器(未图 示)、以及监控显示来自视频处理器的影像信号的显示单元204。另外,观 测镜部100a相当于生物体内装置。观测镜部100a大致分为操作部140和插入部141。插入部141用细长 且能够插入患者体腔内的具有可挠性的部件构成。使用者(未图示)能够 利用设置在操作部140上的角型旋钮(angleknob)等进行各种操作。并且,从操作部140上延设有连接线缆部lOOb。连接线缆部100b具备 通用线缆150和连接器151。另外,在连接线缆部100b的靠观测镜部100a 一侧的端部与操作部140 —体形成。而在连接线缆部100b的靠生物体外装 置200 —侧的端部上形成有连接器151。通用线缆150通过连接器151、 250与生物体外装置200连接。有关连 接器151、 250的详情后面叙述。并且,通用线缆150不仅将来自电源装置或视频处理器的电源电压信 号以及CCD驱动信号等传输给观测镜部100a,而且将来自观测镜部100a 的影像信号传输给视频处理器。另外,生物体外装置200内的视频处理器 也能够连接图中没有表示的VTR装置(磁带录像机)或图像打印机等外围设备。视频处理器能够对来自观测镜部100a的影像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 理,将内窥镜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204的显示画面上。图2表示电子内窥镜100的功能方框图。并且,图3表示生物体外装 置200的功能方框图。本实施例中,电子内窥镜100与生物体外装置200 之间能够进行双向信号通信。首先说明从电子内窥镜100向生物体外装置 200的信号通信,然后说明从生物体外装置200向电子内窥镜100的信号通 信。电子内窥镜100具备拍摄生物体内部时照射拍摄区域的LED101、控制 LED101的驱动状态的LED驱动电路102、以及拍摄由LEDIOI照射的生 物体的区域的CCD103。并且,电子内窥镜100具备CCD驱动电路104, 控制CCD103的驱动状态;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处理由CCD103拍摄 到的图像数据(影像信号)等;第一调制单元106,调制来自第一信号处理 单元105的生物体内信息信号;第一垫片109,被施加了来自第一调制单元 106的调制后的电压;以及系统控制电路107,控制LED驱动电路102、 CCD驱动电路104、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和第一调制单元106的动作。 并且,电源单元108根据来自后述的生物体外装置200的电源电压信号, 向电子内窥镜100内的各单元、电路等提供电力。CCD103获取生物体内的图像信息等生物体内信息。CCD103相当于摄 像部,具有生物体内传感器的功能。除CCD103以外,还可以使用CMOS 等作为摄像部。在摄像部的附近,设置有用透明材质形成的窗口。摄像单 元通过窗口拍摄生物体内图像。CCD103连接在CCD驱动电路104上。CCD驱动电路104向CCD103 输出用于CCD103获取生物体内信息的动作信号。CCD103连接在第一信 号处理单元105上。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具有生物体内信息处理装置的 功能。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包括例如针对CCD103的输出的图像化电路 或数据压縮电路等。于是,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从CCD103的输出信号 生成生物体内信息信号并输出。CCD驱动电路104与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通过系统控制电路107连 接到第一调制单元106上。第一调制单元106调制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 的输出信号,并电压施加到第一垫片109上。调制方式可以是AM调制、FM调制、PM调制等任何一般的调制方式。这里,第一垫片109采用气密 并且水密的结构。下面说明生物体外装置200。生物体外装置200具有第一解调单元202、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记录单元205和电源单元207。第一解调单元202 根据第三垫片201的表面电位变化,解调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 号。通过调制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号后电压施加到第一垫片 109上,使第三垫片201的表面电位产生变化。第一解调单元202解调第一 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号。由此,能够实现从电子内窥镜100—侧到 生物体外装置200 —侧的通信。第一解调单元202连接在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上。第二信号处理单 元203为例如图像信息的修正/强调电路或压縮数据的解压电路等。第二信 号处理单元203根据由第一解调单元202解调后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 的输出信号进行用于获得必要的生物体内信息——例如影像信息的信号处 理。并且,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连接在显示单元204上。显示单元204 为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监控器。显示单元204显示由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 处理过的生物体内信息。另外,在图1中,将显示单元204与生物体外装 置200分开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将显示单元204设置在生物 体外装置200上的结构。第一解调单元202或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上连接有记录单元205。记 录单元205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单元205记录、保存由第一解 调单元202解调后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号或由第二信号处理 单元203处理过的生物体内信息。此外,电源单元207向第一解调单元202、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和记 录单元205提供电力。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电子内窥镜100和生物体外装置200不依靠电波 或电流就能够将生物体内信息传送到体外。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考虑到能够 利用静电感应等传输信息的装置。并且,发明们制作了实际的装置,通过 实验确认、验证了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通信。这样一来,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分别在电子内窥镜100和生物体外 装置200中设置天线或发送电路等而使装置大型化。因此,能够提供减轻 了生物体——例如患者的负担的小型电子内窥镜系统。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电子内窥镜100—侧形成的第一垫片109和 生物体外装置200 —侧形成的第三垫片201以静电耦合的方式配置在相对 置的位置上。同样,后述的电子内窥镜100—侧形成的第二垫片IIO和生 物体外装置200 —侧形成的第四垫片214也以静电耦合的方式配置在相对 置的位置上。并且,连接器151和连接器250利用例如螺栓形成的螺合机构、磁铁 形成的装卸机构、插销机构等,构成能够装卸的结构。另外,连接器151、 250相当于连接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垫片109、第二垫片110分别 成为用绝缘体152覆盖板状导电体的表面的结构。并且,电子内窥镜100 为包括连接器151的密封结构。绝缘体152的厚度为例如lmm以下左右。图5表示从正面看连接器151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构成圆形的第 一垫片109的导电体的外周形成有构成环状的第二垫片110的导电体。但 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横向排列配置第一垫片109和第二垫片110等 其他的配置结构。而且,通过在电子内窥镜100 —侧的第一调制单元106和生物体外装 置200 —侧的后述第二调制单元213中分别使用不同的调制频率,能够用 一个垫片兼作第一垫片109和第二垫片IIO,即能够由一个导电体完成的结 构。下面说明信号从生物体外装置200向电子内窥镜100的信号的通信。 在图3中,生物体外装置200还具备电源信号发生器210、 CCD控制单元 212和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 。电源信号发生器210输出规定频率的电源电 压信号。CCD控制单元212输出对CCD103的控制信号——例如CCD灵 敏度的控制信号等。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将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对CCD103的控制 信号叠加到电源信号发生器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上并输出。信号多路 复用单元211连接到第二调制单元213上。并且,第二调制单元213连接到第四垫片214上。第二调制单元213调制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的输出 信号,并电压施加到第四垫片214上。下面回到图2进行说明。第二垫片110连接在电子内窥镜100内设置 的共振单元111上。共振单元111利用电共振从第二垫片110电位变化中 提取第二调制单元213调制过的频率成分并输出。共振单元111连接在信号分离单元112上。信号分离单元112连接在 第二解调单元113和第三解调单元114上。信号分离单元112将由共振单元111提取并输出的第二垫片110的电 位变化分离成电源电压信号成分和对CCD103的控制信号成分。并且,信 号分离单元112将电源电压信号成分输出给第二解调单元113。此外,信号 分离单元112将对CCD103的控制信号成分输出给第三解调单元114。第二解调单元113根据信号分离单元112输出的第二垫片110的电位 变化电压的信号成分,解调电源信号发生器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第二解调单元113连接在电源单元108上。电源单元108通过系统控 制电路107从第二解调单元113解调后的电源电压信号提供用于使电子内 窥镜100内的各单元、电路等动作的电源。这样,将下述信号调制后的电压被施加到第四垫片214上,该信号是 将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对CCD103的控制信号叠加到电源信号发生器 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上形成的信号。并且,在电子内窥镜100—侧,根 据由此产生的第二垫片110的表面电位变化,分离、解调电源信号发生器 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由此,能够从生物体外装置200向电子内窥镜 IOO提供电力。结果,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内窥镜系统中,与例如用电磁感应 提供电力相比,不会因线圈等而使系统大型化。而且,第三解调单元114根据信号分离单元112输出的第二垫片110 的电位电压变化的信号成分,解调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CCD103的控 制信号。第三解调单元114连接在CCD驱动电路104上。根据解调后的从CCD 控制单元212对CCD103的控制信号——例如灵敏度控制的指示信号等, 驱动CCD103。这样一来,将下述信号调制后的电压被施加到第四垫片214上,该信号是将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对CCD103的控制信号叠加到电源信号发 生器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上形成的信号。并且,在电子内窥镜100 — 侧,根据由此产生的第二垫片110的表面电位变化,分离、解调CCD控制 单元212输出的对CCD103的控制信号。通过这样能够实现从生物体外装 置200向电子内窥镜100的信号通信。结果,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内窥镜系 统中,不会因设置用于收发电波的天线等而使系统大型化。并且,能够利用垫片109、 110实现电子内窥镜100必要的气密并且水 密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洗净时另外在连接器151覆盖 防水罩。而且,连接器151具有小型并且凹凸少的简洁形状。结果,能够 容易并且有效地进行电子内窥镜100的洗净。下面根据流程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信号的流动。图6和 图7分别为表示本实施例中信号的流动的流程图。在步骤S601中,电源信号发生器210向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输出规 定频率的电源电压信号。在步骤S602中,CCD控制单元212向信号多路 复用单元211输出对CCD103的控制信号。在步骤S603中,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将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 对CCD103的控制信号叠加到电源信号发生器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上, 输出给第二调制单元213。在步骤S604中,第二调制单元213调制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1的输出 信号,并电压施加到第四垫片214上。在步骤S605中,由于将施加到第四垫片214上的信号多路复用单元 211的输出信号调制后的电压,第二垫片110的表面电位变化。在步骤S606中,共振单元lll利用电共振,从第二垫片110的电位变 化提取第二调制单元213调制并输出的频率成分,输出给信号分离单元 112。在步骤S607中,信号分离单元112将由共振单元111提取的第二垫片 110的电位变化分离成电源电压信号成分和对CCD103的控制信号成分。在步骤S608中,信号分离单元112将由信号分离单元112分离出的电 源电压信号成分输出给第二解调单元113。在步骤S609中,第二解调单元113根据第二垫片110的电位变化,解调电源信号发生器210输出的电源电压信号。并且,解调后的电源电压信 号(电力)通过电源单元108被提供给电子内窥镜100内的各单元、各电 路等。此外,在步骤S610中,信号分离单元112将对CCD103的控制信号成 分输出给第三解调单元114。在步骤S611中,第三解调单元114根据第二 垫片110的电位变化,解调CCD控制单元212输出的对CCD103的控制信 号。并且,第三解调单元114向CCD驱动电路104输出解调后的控制信号。接着,在图7的步骤S612中,CCD驱动电路104向CCD103输出驱 动信号。在步骤S613中,CCD103获取(拍摄)生物体内信息。然后,CCD103 将获得的生物体内信息输出给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在歩骤S614中,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根据CCD103的输出信号生成 生物体内信息信号。并且,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将生成的生物体内信息 信号输出给第一调制单元106。在歩骤S615中,第一调制单元106调制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 信号。并且,第一调制单元106按照调制后的输出信号,对第一垫片109 进行电压施加。在步骤S616中,由于将施加到第一垫片109上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 105的输出信号调制后的电压,第三垫片201的表面电位变化。在步骤S617中,第一解调单元202根据第三垫片201的表面电位变化, 解调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号。并且,第一解调单元202将解调 后的输出信号输出给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在歩骤S618中,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进行信号处理,该信号处理用 于从第一解调单元202解调后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5的输出信号中取得 必要的生物体内信息。在步骤S619中,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将利用信号处理获得的生物体 内信息输出给显示单元204。在步骤S620中,显示单元204显示生物体内在步骤S621中,第二信号处理单元203将利用信号处理获得的生物体 内信息输出给记录单元205。在步骤S622中,记录单元205记录、保存生 物体内信息。实施例2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20。图8表示电子 内窥镜系统20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从观测镜部300a的操作部140延伸设置的部分上形 成有连接器142。并且,在连接线缆部300b的观测镜部300a —侧的端部形 成有连接器154。图9放大表示连接器142、 154附近的结构。连接器142、 154的结构 与连接器151、 250的结构相同。并且,在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第一 垫片109与第三垫片201相对置地接近,使得能够静电耦合。同样,第二 垫片110与第四垫片214也相对置地接近,使得能够静电耦合。第一垫片109与第三垫片201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像信号。第二垫片 110与第四垫片214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来传输电力的电源电压信号。这些 垫片109、 110、 142和154分别气密并且水密地构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洗净时另外给连接器142、 154覆盖防 水罩。而且,连接器142、 154具有小型并且凹凸少的简洁的形状。结果, 能够容易并且有效地进行观测镜部300a的洗净。另外,在连接线缆部300b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如现有技术那样的连 接器153。并且,生物体外装置200上设置有用来连接现有技术型连接器 153的另外的现有技术型连接器251。实施例3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30。图10表示电子 内窥镜系统30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同样,在通用线缆150的端部形成有连接 器151。并且,生物体外装置200上形成有连接器250。而且,与实施例2同样,在从观测镜部300a的操作部140延伸设置的 部分上形成有连接器142。并且,在连接线缆部300b的观测镜部300a —侧的端部形成有连接器154。由此,本实施例中,观测镜部300a、连接线缆部400b和生物体外装置 200彼此能够容易地连接或分离。并且,设置在连接器142、 151、 154、 250 内的垫片分别为气密并且水密结构。因此,能够使观测镜部300a和连接线缆部400b在彼此分离的状态下 洗净。结果,能够根据杀菌程度和要洗净的水平分别容易并且有效地洗净 观测镜部300a和连接线缆部400b。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具备CCD等,从而形成拍摄生 物体内部图像的结构。但电子内窥镜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获取 例如生物体内的温度信息或pH信息等其他生物体信息的结构。并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电子内窥镜系统,也可以应用于防水型数码 相机、IC记录器、PDA等信息终端、无绳电话机、便携电话等各种设备中 的信息传输机构、充电机构等。并且,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例。如果采用本发明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在一对垫片之间用一方的装 置、连接线缆部调制信号并电压施加到垫片上。并且用另一方的装置、连 接线缆部根据垫片的电位变化解调信号。由此,能够在例如观测镜部等生 物体装置与连接线缆部之间、以及连接线缆部与生物体外装置之间不使用 电波或电流而进行信息的通信。因此,当例如从生物体内装置向生物体外 装置传输信息时,关于生物体内装置,不需要天线和发送电路。因此,能 够使生物体内装置小型化。并且,关于生物体外装置,也不需要配置在被 检体——例如患者身体周边的大量的接收用天线的结构或者微弱电流的检 测、解调电路。因此不需要使生物体外装置因设置天线等变得庞大。结果, 能够提供小型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并且, 一对垫片都具有气密并且水密的 结构。因此,当用洗净用气体或药液(液体)洗净消毒生物体内装置或连 接线缆部时,不需要特意用防水罩等密封连接部。而且因为是上述那样的 小型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并且高效率地进行生物体内装置、连接线缆部的 洗净消毒。这样一来,如果采用本发明,关于电子内窥镜(观测镜部)和 生物体外装置,不需要因为设置用于电磁感应的线圈或用于收发电波的天 线等而变得庞大,能够提供小型并且容易高效率地洗净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系统适用于小型并且容易洗净的 电子内窥镜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内窥镜系统,具有生物体内装置,至少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内部;生物体外装置,设置在上述生物体的外部;以及连接线缆部,连接上述生物体内装置和上述生物体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体内装置和上述生物体外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以及上述连接线缆部分别具有气密并且水密地构成的垫片以及用来使各个上述垫片相对置地接近的连接部;为了在相对置的一对上述垫片之间进行信号通信,还具有调制单元,将信号进行调制之后电压施加到一个上述垫片上;以及解调单元,根据另一个上述垫片的电位变化,解调信号。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垫片和上 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上述连接线缆部和上述生物体外装置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 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于传输电力的信号。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 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像信号。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垫片和上 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上述连接线缆部和上述生物体内装置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 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于传输电力的信号。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 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像信号。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垫片和上 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上述连接线缆部和上述生物体内装置上、以及上述连 接线缆部和上述生物体外装置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 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于传输电力的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述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像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 述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用于传输电力的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 述垫片进行通信的信号是影像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内窥镜系统(10),具有观测镜部(100a)、设置在生物体的外部的生物体外装置(200)、以及连接观测镜部(100a)和生物体外装置(200)的连接线缆部(100b),生物体内装置(200)和连接线缆部(100b)分别具有气密并且水密地构成的垫片(109、110、201、214)、以及用来使各个垫片相对置地接近的连接部(151、250);并且,为了在相对置的一对垫片之间进行信号通信,还具有将信号进行调制之后电压施加到一个垫片上的第一调制单元(106)、以及根据另一个垫片上的电位变化来解调信号的第一解调单元(202)。
文档编号G02B23/24GK101282679SQ20068003700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日
发明者中村干夫, 清水初男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