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69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装置以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可使用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的照相机装置以及具备该照相机装置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关于从透镜装置射出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如果仿真玻璃(dummy glass)、红外(IR)截止滤光片、保护CCD等摄像元件的表面的护罩玻璃(cover glass)等的光学玻璃厚度的总计和折射率相同,则其成像位置也处于相同位置。
此外,CDD等摄像元件、仿真玻璃、护罩玻璃等的光学玻璃被保持在置于照相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保持器(holder)内,但在相同的摄像元件保持器内要保持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时,由于对从透镜装置射出的光学像进行受光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光轴方向的位置偏移,因此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和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不一致。
为此,以往在使用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时,需要使用与各个摄像元件对应形成的专用的摄像元件保持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如果对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都制作专用的摄像元件保持器,则会产生较多型号所带来的费用,由此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26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相同的摄像元件保持器内保持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也可使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新型且被改良的照相机装置以及具备该照相机装置的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一观点,提供一种照相机装置,该照相机装置具备接收从透镜装置入射来的光学像的光的摄像元件;支撑摄像元件的支撑基板;和具有安装支撑基板的安装部的保持器。该照相机装置,通过形成在保持器的安装部或支撑基板上的凹凸,按照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与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的方式对相对保持器的支撑基板在光轴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即使在同一摄像元件保持器内保持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也能使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因此不需要对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分别制作专用的摄像元件保持器,能够降低型号所引起的费用,还能削减成本。
在此,也可以根据摄像元件的厚度以及/或者受光面位置选择性地将不同的多种上述支撑基板安装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
此外,在上述照相机装置中,也可通过形成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的凸部和按照避开该凸部的方式形成在支撑基板的凹口或贯通孔之间的组合来进行支撑基板的定位。
此外,也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支撑基板和第二支撑基板安装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上述第一支撑基板具备按照避开形成在保持器的安装部的凸部的方式形成的凹口或贯通孔,上述第二支撑基板不具有上述凹口或上述贯通孔。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一种具备上述照相机装置的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照相机装置以及具备该照相机装置的摄像装置中,即使在同一摄像元件保持器内保持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或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也能使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因此,不需要对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和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分别制作专用的摄像元件保持器,能够降低型号所引起的费用,还能削减成本。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的全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相关的在保持器中安装有透镜装置的状态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a)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b)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一CCD支撑基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安装有该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一CCD支撑基板的状态的图,(a)为立体图,(b)为剖面图。
图5(a)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的结构的立体图,(b)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二CCD支撑基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安装有该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二CCD支撑基板的状态的图,(a)为立体图,(b)为剖面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的全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0-摄像装置;100-照相机装置;110A-第一CCD;110B-第二CCD;120-护罩玻璃;130-仿真玻璃;140A-第一垫圈(spacer);140B-第二垫圈;150-保持器;160A-第一CCD支撑基板;160B-第二CCD支撑基板;200-透镜装置;222-第一透镜;224-第二透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基于图1,对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10包括照相机装置100和可装卸于照相机装置100的透镜装置200。
照相机装置100主要包括作为受光(接收)从透镜装置200射出的光学像的摄像元件的一例的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保护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的表面的护罩玻璃120;仿真玻璃130;配置在第一CCD110A和仿真玻璃130或第二CCD110B和仿真玻璃130之间的第一垫圈(spacer)140A或第二垫圈140B;保持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仿真玻璃130以及第一垫圈140A或第二垫圈140B的保持器150;以及安装有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的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或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
在保持器150内,从照相机装置100的前侧(透镜装置200侧)沿光轴P方向依次并列配置有仿真玻璃130、第一垫圈140A(或第二垫圈140B)以及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此外,仿真玻璃130在保持器150内通过由第一垫圈140A(或第二垫圈140B)和保持器150的前端部夹持而以保持或粘接的状态被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择性地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不同的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以及第二CCD110B作为可保持在保持器150内的CCD等的摄像元件。此外,根据上述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第二CCD110B,使用两种垫圈即第一垫圈140A、第二垫圈140B以及两种CCD支撑基板即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另外,图1(a)表示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较薄的第一CCD110A的情况,图1(b)表示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较厚的第二CCD110B的情况。如图1(b)所示,在使用第二CCD110B的情况下,第二CCD基板160B被载置在凸部154(155)上。
透镜装置200在透镜镜筒210内将多片例如两片光学透镜222、224沿光轴P方向并列配置来构成透镜光学系统。从该透镜装置200射出的光学像,由第一CCD110A(或第2CCD110B)受光并成像于焦点位置F。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该焦点位置F与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的受光面的光轴P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方式,对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的位置进行定位。
接下来,基于图2~图6对本实施方式相关的照相机装置100的保持器150的详细的结构以及第一CCD110A(或第二CCD110B)的定位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基于图2(a)以及图3,对由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保持第一CCD110A时的各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图2(a)为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内安装有透镜装置200时的摄像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3(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b)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2(a)所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被安装在透镜装置200的透镜镜筒210的后端部(照相机装置100侧端部)。保持器150在其背面侧(透镜装置200的另一侧)具有可选择性地安装两种类的CCD支撑基板即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或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的安装部151。在保持光轴P方向的厚度较薄的第一CCD110A时,在安装部151安装有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
如图2(a)以及图3(a)所示,在安装部15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保持仿真玻璃130、第一垫圈140A以及第一CCD110A的保持部152。保持部152包括形成开口部分152a且保持仿真玻璃130的第一保持部152b和保持第一垫圈140A的第二保持部152c。
此外,在安装部151的内周侧设置有两种凸部即第一凸部154和第二凸部155。第一凸部154及第二凸部155分别配置为相对安装部151的中心大致对称。另外,上述凸部154、155的形状、数目、配置等不限于上述的情况。
此外,按照贯通第一凸部154的方式,形成与固定螺钉156B嵌合的螺钉孔156,该固定螺钉用于固定在安装部151上安装的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此外,在安装部151形成有与用于固定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固定螺钉158A嵌合的螺钉孔158。还有,在安装部151按照相对安装部151的中心互相大致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两个用于对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销(pin)159。另外,对螺钉孔156、158的位置以及数目、定位销159的位置、形状以及数据并没有特别地限定。
此外,如图2(a)以及图3(b)所示,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上设置有与上述的两个定位销159卡合的卡合孔162A、164A,还形成有用于上述固定螺钉158A贯通的两个贯通孔168A。
在此,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中形成两个凹口166A和两个凹口167A,其中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安装于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时,按照避开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的第一凸部154的方式形成两个凹口166A,此外按照避开第二凸部155的方式形成两个凹口167A。
另外,在图3(b)中,表示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和第一CCD110A以一体化方式形成的例子。但是,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和第一CCD110A也可不必一体地形成,只要根据第一CCD110A的光轴P方向的厚度以及成像位置来形成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即可。
接下来,基于图2(a)以及图4,对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中安装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动作以及安装后的状态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图4为表示将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安装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中的状态的图,(a)为立体图,(b)为剖面图。
在保持有仿真玻璃130以及第一垫圈140A的保持器150上安装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时,如图2(a)以及图4(a)所示,首先使定位销159和卡合孔162A、164A卡合,对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内中的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位置进行定位。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具有按照避开第一凸部154的方式形成的凹口166A以及按照避开第二凸部155的方式形成的凹口167A,因此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与安装部151内的面151a以及面151b(面151a和面151b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相同)抵接,来保持第一CCD110A。
接下来,在该状态下,介由贯通孔168A使固定螺钉158A和螺钉孔158嵌合,从而将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固定在安装部151内,如图4(b)所示,在保持器150内保持仿真玻璃130、第一垫圈140A以及第一CCD110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的第一凸部154以及第二凸部155、和按照避开该第一凸部154以及第二凸部155的方式形成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上的凹口166A、167A之间的组合来进行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定位,但并不限于上述的凸部和凹口的组合。例如上述定位也可通过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的凸部、和按照避开该凸部的方式形成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贯通孔之间的组合来进行。此外,凸部不限于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的情况,也可为通过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或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凹凸,按照第一CCD110A的受光面与来自透镜装置200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的方式,对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相对保持器150在光轴P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的情况。
接下来,基于图2(b)以及图5,对由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保持第二CCD110B时的各部件的沟成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图2(b)为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中安装有透镜装置200的状态下的摄像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b)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被安装在透镜装置200的透镜镜筒210的后端部(照相机装置100侧端部)。保持器150在其背面侧(透镜装置200的另一侧)具有可选择性地安装两种类的CCD支撑基板即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或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的安装部151。在保持第二CCD110B时,在安装部151安装有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
如图2(b)以及图5(a)所示,在安装部15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保持仿真玻璃130、第二垫圈140B以及第二CCD110B的保持部152。保持部152包括形成开口部分152a且保持仿真玻璃130的第一保持部152b和保持第二垫圈140B的第二保持部152c。
此外,关于第一凸部154、第二凸部155、螺钉孔156、158以及定位销159等的结构的详细内容,上面已经描述,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如图2(a)以及图3(b)所示,在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上设置有与上述的两个定位销159卡合的卡合孔162B、164B,此外在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上还形成有用于上述固定螺钉156B贯通的两个贯通孔166B。
在此,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与上述的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的情况不同,没有形成在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被安装于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时用于避开形成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的第一凸部154以及第二凸部155的凹口或贯通孔。
另外,在图3(b)中,表示了CCD支撑基板160B和CCD110B以一体化方式形成的例子。但是,CCD支撑基板160B和CCD110B也可不必一体地形成,也可根据CCD110B的光轴P方向的厚度以及成像位置来形成CCD支撑基板160B。
接下来,基于图2(b)以及图6,对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中安装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的动作以及安装后的状态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图6为表示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被安装在本实施方式相关的保持器150中后的状态的图,(a)为立体图,(b)为剖面图。
在保持有仿真玻璃130以及第二垫圈140B的保持器150上安装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时,如图2(b)以及图6(a)所示,首先使定位销159和卡合孔162B、164B卡合,从而对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内中的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的位置进行定位。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没有形成用于避开第一凸部154以及第二凸部155的凹口或贯通孔,因此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与安装部151内的第一凸部154的表面以及第二凸部155的表面(第一凸部154的表面和第二凸部155的表面与光轴方向的位置相同)抵接,来保持第二CCD110B。
接下来,在该状态下,介由贯通孔166B使固定螺钉156B和螺钉孔156嵌合,从而在安装部151内固定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如图6(b)所示,在保持器150内保持仿真玻璃130、第二垫圈140B以及第二CCD110B。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适应光轴P方向的厚度以及成像位置不同的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第二CCD110B所形成的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选择性地安装在保持器150中,通过对保持器150以及两种基板即基板160A、160B的形状进行处理,即使在同一保持器150内保持光轴P方向的厚度或成像位置不同的两种CCD110A、110B,也能使CCD110A、110B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200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具体地来说,在保持器150的安装部151内设置有第一凸部154以及第二凸部155,并且在第一CCD支撑基板160A上设置有按照避开两种凸部即凸部154、155的方式形成的凹口166A、167A,通过在第二CCD支撑基板160B上不设置上述的凹口,即使在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以及成像位置不同的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第二CCD110B的任一个时,也能使CCD110A、110B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200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
(第二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10进行说明,接下来基于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20进行说明。另外,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20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装置20,通过对垫圈140的形状进行处理,具体地来说,通过对垫圈140设置段差部分14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即使在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不同的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第二CCD110B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相同的垫圈140。
也就是说,在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小的第一CCD110A的情况下,通过使仿真玻璃130与垫圈140的段差部分142以外的面抵接,在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大的第二CCD110B时,通过使仿真玻璃130与垫圈140的段差部分142的面抵接,从而即使在使用光轴P方向的厚度不同的两种CCD即第一CCD110A、第二CCD110B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相同的垫圈140,也可使CCD110A、110B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200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
另外,关于垫圈140以外的结构,其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可以明确本技术领域人员可在专利请求的范围中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应当理解这些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中。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护罩玻璃120和仿真玻璃130的厚度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护罩玻璃120和仿真玻璃130的厚度的总计相同,则在使用光轴方向的厚度或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时,护罩玻璃120和仿真玻璃130每个的厚度不同也可。
此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保持器150可选择性地安装按照光轴P方向的厚度不同的两种CCD即CCD110A、110B所形成的两种CCD支撑基板即CCD支撑基板160A、160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能安装于保持器的支撑基板并不限于两种,也可按照选择性地按照三种以上的支撑基板那样的方式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装置,具备摄像元件,其接收从透镜装置入射来的光学像的光;支撑基板,其支撑上述摄像元件;和保持器,其具有安装上述支撑基板的安装部,通过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和上述支撑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凹凸,按照上述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与上述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的方式,对相对上述保持器的上述支撑基板在光轴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摄像元件的厚度和受光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将不同的上述支撑基板安装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的凸部和按照避开该凸部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支撑基板的凹口或贯通孔之间的组合来进行上述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支撑基板和第二支撑基板安装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上述第一支撑基板具备凹口或贯通孔,上述第二支撑基板不具有上述凹口或上述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的凸部和按照避开该凸部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支撑基板的凹口或贯通孔之间的组合来进行上述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支撑基板和第二支撑基板安装在上述保持器的安装部,上述第一支撑基板具备凹口或贯通孔,上述第二支撑基板不具有上述凹口或上述贯通孔。
7.一种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照相机装置(100)具备接收从透镜装置入射来的光学像的光的摄像元件(110A、110B);支撑摄像元件(110A、110B)的支撑基板(160A、160B);和具有安装支撑基板(160A、160B)的安装部(151)的保持器(150),通过形成在保持器的安装部(151)或支撑基板(160A、160B)上的凹凸,按照摄像元件(110A、110B)的受光面与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的方式对相对支撑基板(160A、160B)的保持器(150)在光轴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同一摄像元件保持器内保持多个光轴方向的厚度或成像位置不同的摄像元件、也能使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位置与来自透镜装置的光学像的成像位置一致的、新型且被改良的照相机装置以及具备该照相机装置的摄像装置。
文档编号G03B17/02GK101046598SQ20071008847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合场大悟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