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8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更具 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控制以防止由于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红眼的 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当使用成像设备(例如照相机)利用闪光灯发光来拍摄人物照片 时,在一些情况下,人物的眼睛在照片内看上去是红的,即出现红眼。 这是因为在相对黑暗的环境中人的瞳孔会放大,并且当在此状态下闪 光灯发光(闪光)时,闪光灯的光会被视网膜的毛细血管的红色反射, 从而眼睛看上去是红的。
已经提出多种防红眼的技术。例如,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 开号2003-107565内公开的方案,分析成像设备获取的图像以检查图 像内是否包含人的脸部,并且当检测到脸部时,执行防红眼发光,即 在闪光灯发光之前的预先发光。但是,根据此方案,每当检测到人的 脸部时就执行防红眼发光。因此,即使当在明亮的环境中给人物拍照 时也会执行防红眼发光,而在该环境中不太可能出现红眼。这会导致 无用的发光。
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开号2004-234009内^^开的方案,测 量成像环境内的辉度,并且当辉度小于预定阈值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即在闪光灯发光之前的预先发光。但是,根据此方案,每当辉度低时
就执行防红眼发光。因此,即使当被捕获的图像内不包含人物时也会 执行预先发光。这会导致无用的发光。

发明内容
需要一种通过检查成像环境内的辉度以及被捕获的图像内是否 包含人物并且通过基于检查结果控制发光可有效地实现防红眼的成 像设备、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
眼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配置成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 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的脸部检测器;配置成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 的辉度的辉度检测器;以及配置成基于该脸部检测器检测到的脸部检 测信息和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 眼的防红眼发光控制器。
在该成像设备中,例如,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检查是否满足该脸部 检测器在该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该 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 而在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可选择地,在该成像设备中,例如,当用于在成像时向被照物发
强制闪光模式,或者基于亮度执行闪光灯发光的自动模式时,防红眼 发光控制器检查是否满足该脸部检测器在该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 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 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而在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 发光。
可选择地,在该成像设备中,例如,防红眼发光控制器允许三种 模式的用户设定,包括强制执行防红眼发光的强制闪光模式,强制禁 止防红眼发光的强制不闪光模式以及有条件地执行防红眼发光的自 动模式,并且当用户设定为自动模式时,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检查是否 满足该脸部检测器在该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
是否满足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 且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在该成像设备中,脸部检测器可通过检查被捕获的图像与存储器 内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数据之间的匹配性,检查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 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
在该成像设备中,辉度检测器可根据以下等式检测代表成像环境
的亮度的辉度
EV-AV+TV+SV+BV
其中,EV指示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AV指示当前为成 像设备设定的孔径值,TV指示快门速度,SV指示代表模拟信号处理 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的设定值的自动增益控制的量,而BV指示入射 光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用于在成像设备中控制 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该检 测由脸部检测器执行;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该检测由辉 度检测器执行;并基于脸部检测器检测出的脸部检测信息和辉度检测 器检测出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该控制由防红眼发 光控制器执行。
在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中,在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时,例 如,检查是否满足脸部检测器在被捕获的图像内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 件,以及是否满足辉度检测器检测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 件,并且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可选择地,在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中,在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 红眼时,例如,当用于在成像时向被照物发射频闪灯光的正常闪光灯 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执行闪光灯发光的强制闪光模式,或者基于亮 度执行闪光灯发光的自动模式时,检查是否满足该脸部检测器在该被 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该辉度;^测器检 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而在满足这两
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可选择地,在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中,例如,防红眼发光控制器 允许三种模式的用户设定,包括强制执行防红眼发光的强制闪光模 式,强制禁止防红眼发光的强制不闪光模式以及有条件地执行防红眼 发光的自动模式,并且在控制防红眼发光时,当用户设定为自动模式 时,检查是否满足该脸部检测器在该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 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 值的条件,并且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在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中,在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 包含脸部区域时,可检查被捕获的图像与存储器内预先存储的模板图 像数据之间的匹配性。
在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中,可根据以下等式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
亮度的辉度
EV=AV+TV+SV+BV
其中,EV指示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AV指示当前为成 像设备设定的孔径值,TV指示快门速度,SV指示代表模拟信号处理 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的设定值的自动增益控制的量,而BV指示入射 光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用于在成像设备中控制 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脸部检测器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中是否包含脸部区域;使
得辉度检测器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以及使得防红眼发光
控制器基于脸部检测器检测出的脸部检测信息以及辉度检测器检测 出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
可使用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例如,如光盘、软盘或磁光盘的存
供给能够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通用计算机系统。通过以计算机可读的 形式提供程序,可根据计算机系统上的程序执行处理。
从下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可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
征和优点。在此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多个装置的逻辑组合而与构成装 置是否位于同一个壳体内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在控制防红眼发光以便防止由于成像 设备的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红眼时,通过脸部检测器检查被捕获的图像 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并检查辉度检测器检测的辉度是否小于或等于 预定阈值,并且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因此,当被捕 获的图像中不包含脸部时可避免无用的发光,并且当辉度大于阈值时 也可避免无用的发光。因此,可实现最优的发光控制和功耗降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外观的示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闪光灯发光控
制的示例以及其功能配置的示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闪光灯发光控制
序列的流程图;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防红眼发光控制
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控 制成像设备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成像设备10的外观。在图1中,部分(a)示出俯视图,部分(b) 示出前视图,而部分(c)示出后视图。在部分(a)所示的俯视图中, 剖视地示出镜头部分。
成像设备IO包括电源开关ll,用作用于设定捕获图像的定时的 触发器即快门的释放开关12,显示被成像设备10捕获的图像(直通 图像)、操作信息等的监视器13,用作成像元件(例如电荷耦合器件 (CCD))的成像器14,允许输入各种操作信息的操作按钮15,用
于检查成像设备10获取的图像(直通图像)的取景器16,被驱动用 于聚焦调节的聚焦镜头17,被驱动用于变焦调节的变焦镜头18,用 于设定成像模式的模式拨盘19,用于驱动聚焦镜头21的聚焦镜头电 机(M1)21,用于驱动变焦镜头18的变焦镜头电机(M2) 22,和闪 光灯发光器31。
被照物的图像在取景器16和监视器13上显示。取景器16和监 视器13中的每一个均例如由液晶显示器(LCD)实现,并且经由镜 头获取的被照物的图像被显示为运动图像。此运动图像被称为直通图 像。用户通过检查取景器16或13检查成像的目标被照物,并按下用 作快门的释放按钮12从而执行图像的记录。
闪光灯发光器31的发光由成像设备10内包含的系统控制器控 制。在根据此实施例的成像设备IO中,基于成像设备10获取的图像 (直通图像)执行辉度级的检测以及被照物的检测,并且基于得到的 检测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器31的发光。闪光灯发光器31可按以下两 种模式发光。
(a) 正常闪光灯发光在成像时朝被照物发光。
(b) 防红眼发光就在成像之前发光以便防红眼。 闪光灯发光器31的按这些模式的发光由成像设备IO内包含的系
统控制器控制。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的内部配 置。参照图2,入射光通过聚焦镜头101和变焦镜头102输入成像元 件103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 ),并且在成像元件103内受到光电 转换。通过光电转换获得的数据输入模拟信号处理器104,在该处理 器中执行模拟信号处理例如除去噪声或通过自动增益控制器(AGC ) 执行增益控制,并且得到的信号在模数转换器105中被转换成数字信 号。
通过模数转换器105获得的数字信号输入由包含中央处理单元 (CPU)、存储器等的LSI实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DSP 110中,对数字图像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例如色调调节、伽马校正
等用于生成用于输出或记录的图像。通过DSP110内的处理获得的图 像(例如,Y,Cb和Cr信号)被提供给监视器111或电子取景器(EVF) 112,从而在其上显示对应的图像。
不管是否执行成像,通过镜头获取的图像均作为运动图像(直通 图像)被连续显示。在响应于用户的快门操作执行成像时,被捕获的 图像数据被记录在记录设备113例如闪速存储器上。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通过在DSP 110或系统控 制器120内分析通过镜头获取的图像(直通图像)执行脸部检测,以 检测被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人的脸部。下面将详细描述脸部检测。
操作单元115包括参照图1说明的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要部 件上并用作快门的释放开关12,用于输入各种操作信息的操作按钮 15,用于设定成像模式的模式拨盘19,以及用于输入各种设定信息例 如闪光灯发光的设定的各种其他元件。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15输入的 操作信息经由接口 (I/F) 116输入系统控制器120。在用户经由操作 单元115输入各种设定信息时,例如在示出直通图像的监视器111上 显示操作信息(向导)。监视器lll可由还可用作操作单元(输入单 元)的触摸板实现。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用户可经由操作单元115 限定闪光灯发光器114的发光的设定。更具体地,用户可限定以下两 种发光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的设定。
(a) 正常闪光灯发光在成像时朝被照物发光。
(b) 防红眼发光就在成像之前发光。
更具体地,用户可限定以下关于正常闪光灯发光和防红眼发光的设定。
(a) 正常闪光灯发光"自动"、"强制闪光"和"强制不闪光"
(b) 防红眼发光"自动"、"强制闪光"和"强制不闪光"。
即,对于正常闪光灯发光和防红眼发光中的每一种可选择三种模 式"自动"、"强制闪光"和"强制不闪光"。
闪光灯发光和防红眼发光的"强制闪光"和"强制不闪光,,的设定
被如下地限定
"强制闪光"在成像时在任何情况下都执行发光。
"强制不闪光"在成像时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发光。
如下所述,"自动"设定为闪光灯发光和防红眼发光限定了不同操作。
在闪光灯发光的"自动,,模式中,执行控制以便基于成像环境中的 辉度确定是否发光。
在防红眼发光的"自动"模式中,基于确定闪光灯是否发光、获取 的图像(直通图像)内是否包含人的脸部的结果以及成像环境中的辉 度执行控制。
稍后将说明这些模式中执行的处理。
系统控制器120是例如微型计算机,并例如包括CPU121、存储 器122等。系统控制器120根据存储器122内预先存储的程序控制成 像设备100执行的处理。控制器122存储处理执行程序、图像数据、 各种辅助信息(例如稍后说明的阈值信息)等。
镜头驱动器107驱动与聚焦镜头101相关联地设置的聚焦镜头驱 动电机108,和与变焦镜头102相关联地设置的变焦镜头电机109。 定时生成器106通过生成定时控制信号控制成像元件103执行的处理 的定时。
接下来,将参照图3和随后的

成像设备100内的控制闪 光灯发光器114的发光的操作。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成像设备 100内的DSP 110和系统控制器120执行的用于控制闪光灯发光器114 的发光的功能的图示。DSP IIO和系统控制器120通过包括CPU等 的数据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器120内存储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图3是 用于说明处理函数的功能框图。
DSP 110从模数转换器105接收到数字数据的输入。在DSP 110 中,图像处理器211生成用于监控输出和记录的图像。此外,在DSP 110中,脸部检测器212确定在成像设备100获取的图像中是否检测 到脸部区域。
现在将说明脸部检测器212执行的脸部区域的检测。已经提出各 种脸部识别和跟踪的技术,从而可适合地使用已有技术。例如,如日 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133637内所述的,基于获取的图像与 代表脸部中的辉度极的分布的信息的记录的模板之间的匹配性执行 脸部检测。
存储器213存储代表脸部的辉度分布的信息的多段模板信息。模 板信息包括针对各种脸部角度的多段数据。脸部检测器212从图像处 理器211接收到捕获的图像,并依次检查与从存储器213获得的模板 的匹配性。当作为在二维地平移被捕获的图像的同时依次执行匹配的 结果一定区域匹配模板时,脸部检测器212确定该区域内包含脸部。 脸部检测器212例如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成像设备100捕获的图像内是 否包含脸部区域,并将代表结果的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20的闪光 灯控制器240。
系统控制器120包括测量成像环境的辉度(EV)的辉度检测器 221。例如,辉度检测器221根据如下的等式基于当前在成像设备100 内设定的孔径值(AV)、快门速度(TV)、代表模拟信号处理器的 AGC的增益的设定值的AGC量(SV)以及入射光量(BV)计算成 像环境的亮度(EV):
EV-AV+TV+SV+BV
此外,辉度检测器221比较存储器222内预先设定的阈值与检测 到的辉度(EV),并将比较结果输入闪光灯控制器240。
闪光灯控制器240是控制闪光灯发光器114的发光的控制器。闪 光灯控制器240包括控制就在成像之前的用于防红眼的发光的防红眼 发光控制器241,和控制用于在成像时照亮被照物的发光的闪光灯发 光控制器242。
防红眼发光控制器241和闪光灯发光控制器242中的每一个均从 操作单元115接收到设定信息的输入,即如前文说明的指示"自动"、 "强制闪光"或"强制不闪光"的用户设定信息,并根据设定控制发光。
此外,防红眼发光控制器241和闪光灯发光控制器242中的每一
个从辉度检测器221接收到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辉度)的信息或代 表辉度和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的信息的输入,并基于上述用户设定以 及辉度信息控制发光。
此外,防红眼发光控制器241接收到代表脸部检测器212的检测 结果的信息、即指示成像设备IOO内获取的图像中是否包含脸部区域 的信息的输入,并基于用户设定、辉度信息和脸部检测信息控制发光。
在图3所示的示例性配置中,在DSP 110内执行脸部检测。可 选择地,可在系统控制器120内设置脸部检测器,从而可在系统控制 器120内执行脸部检测。
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防红眼发光控制器 241和闪光灯发光控制器241执行的特定的闪光灯发光控制序列。首 先,将参照图4说明闪光灯发光控制器242执行的闪光灯发光控制序 列,即用于在成像时照亮被照物的正常闪光灯发光的控制序列。
首先,在步骤SIOI中,检查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是"强制不闪 光"还是其他设定("强制闪光"或"自动")。当用户设定为"强制不闪 光"时,序列前进到步骤S104,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关闭正常闪光灯发 光。即,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成像环境的辉度如何均禁止闪光灯闪光。
当在步骤S101中确定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非"强制不闪光", 即当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时,控制序列前进 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检查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 光"还是"自动"。当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光"时,控制序 列前进到步骤S105,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开启闪光灯发光。即,在任何 情况下不管成像环境的辉度如何均执行闪光灯发光。
当在步骤S102中确定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时,控制 序列前进到步骤S103。在步骤S103,基于来自图3所示的辉度检测 器的信息输入检查成像环境的辉度.即,检查成像环境的辉度(EV) 和预定阈值是否满足关系EV>a。
即,检查成像环境的辉度是否大于预定的辉度阈值a。阈值a被 选择为是代表在其中执行正常闪光灯发光的情况和其中在"自动"模 式下禁止正常闪光灯发光的情况之间的阈值的值。
当满足EV〉a,从而确定成像环境的辉度(EV)大于预定的辉度 阈值a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104,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关闭闪光灯 发光。另一方面,当不满足EV^,从而确定成像环境的辉度(EV) 不大于预定的辉度阈值a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105,其中执行控 制以便开启闪光灯发光。
接下来,将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3所示的防红眼发光控 制器241执行的防红眼发光控制序列,即用于控制通过就在成像之前 照亮被照物来防红眼的闪光灯发光的序列。
首先,在步骤S201中,检查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是"强制不闪 光"还是其他设定("强制闪光"或"自动")。此检查涉及用于在成像 时照亮被照物的正常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基本上,当不执行闪光 灯发光时不会出现红眼。因此,首先,在步骤S201中,检查闪光灯 发光的用户设定是否是"强制不闪光"。当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 "强制不闪光"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206,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关闭 防红眼发光。即,进行设定以便在任何情况下均禁止防红眼发光。在 从步骤S201到步骤S206的序列中,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不闪 光"。因此,会由于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的红眼不会出现,从而不必执 行防红眼发光。
当在步驟S201内确定闪光灯的用户设定非"强制不闪光"时,即 当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时,控制序列前进到 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检查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是"强制不闪 光"还是其他设定("强制闪光"或"自动")。
当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不闪光"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 骤S206,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关闭防红眼发光。即,在任何情况下均禁 止防红眼发光。当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而防红眼 发光的设定为"强制不闪光"时执行步骤S201到步骤S206的序列,并 且执行控制以便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在此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执行正常闪光灯发光,但是由于防红
眼发光被用户强制关闭,所以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当在步骤S202确定防红眼发光的设定非"强制不闪光",即当防 红眼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 S203。在步骤S203,检查防红眼发光的设定是"强制闪光"还是"自动"。
当设定为"强制闪光"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207,其中执行 控制以便开启防红眼发光。即,执行控制以便在任何情况下均执行防 红眼发光。当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并且当防红眼 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时,执行通过步骤S201、 S202、 S203和S207 的序列,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均执行防红眼发光。
在此情况下,正常的闪光灯发光在一些情况下执行而在一些情况 下不执行,但是由于防红眼发光被强制开启,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均执 行防红眼发光。
当在步骤S203中确定防红眼发光的设定为"自动"模式时,控制 序列前进到步舉S204,其中检查被捕获的图像中是否包含脸部。此检 查是基于从图3所示的脸部检测器213输入的信息执行的。
当在步骤S204中确定被捕获的图像中不包含脸部时,控制序列 前进到步骤S206,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关闭防红眼发光。即,不执行防 红眼发光。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执行通过步骤S201、 S202、 S203、 S204和S206的序列,并且执行控制以便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1) 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
(2) 防红眼发光的设定为"自动"。
(3) 被捕获的图像中不包含脸部。
在此情况下,根据环境执行或不执行正常闪光灯发光,但是防红 眼发光被关闭并且不被执行。在此情况下,由于被捕获的图像内不包 舍脸部,所以可确定不需要防红眼,并且执行控制以便不执行防红眼 发光。这用于避免进行无用的防红眼发光。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4中确定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 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205,其中基于来自图3所示的辉度检测器 221的信息输入检查辉度。即,检查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EV
和预定阈值b是否满足关系EV>b。即,检查辉度EV是否大于辉度 阈值b。
当在步骤S205中确定满足关系EV>b,即代表成像环境的辉度 的辉度EV大于预定阈值b时,控制序列前进到步骤S206,其中执行 控制以便关闭防红眼发光。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执行通过步骤 S201、 S202、 S203、 S204、 S205和S206的序列,并且不执行防红眼 发光。
(1) 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强制不闪光"。
(2) 防红眼发光的设定为"自动"。
(3) 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
(4) 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EV大于阈值b。 在此情况下,尽管可执行闪光灯发光,但是由于成像环境的辉度
足够亮(EV>b),所以即使当包含人脸时,眼睛的瞳孔也不会放大。 因此,由于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红眼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此实施例,当满足这些条件时可避免无用的防红眼发光。例 如,阈值b的值被选择为大约是希望的正常辉度的7倍。但是,并不 局限于此示例,阈值b的值可基于成像环境的大概亮度选择,在该辉 度下闪光灯发光可能导致红眼。
例如,阈值b可选择为等于如上文参照图4说明的用于当正常闪 光灯闪光的设定为"自动"时确定是否执行闪光灯发光的阈值辉度a。 假设阈值a等于阈值b,当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自动"时,当执行闪 光灯发光时执行防红眼发光,并且当不执行闪光灯发光时不执行防红 眼发光。
可选择地,阈值b可选择为稍大于阈值a (比阈值a亮)。即, 阅值b选择为l^a,在此情况下,当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自动"并且 防红眼发光的设定为"自动"时,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当执行闪光灯发光 时也不会执行防红眼发光。但是,这是这样的情况,即其中确定成像 环境的辉度足够亮(EV>b),从而即使包含人的脸部,眼睛的通孔 也不会放大,因此由于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红眼的可能性很小。当设定
为1)>3时,减少防红眼发光,从而可降低功耗。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5内确定不满足关系EV>b时,即成像 设备获取的图像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辉度阈值b时,控制序列前 进到步骤S207,其中执行控制以便开启防红眼发光。当满足以下四个 条件时执行通过步骤S201、 S202、 S203、 S204、 S205和S207的序列, 并且执行防红眼发光。
(1) 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
(2) 防红眼发光的设定为"自动"。
(3) 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
(4) 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EV并不大于阈值b。 在此情况下,由于闪光灯发光的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所
以可执行正常的闪光灯发光。此外,由于成像环境的辉度并不足够亮 (EV5b),所以被捕获的图像中包含的人的脸部内的眼睛的通孔将 会放大,从而由于闪光灯发光而出现红眼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执行 防红眼发光。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根据图5所示的控制序列控制防红眼 发光。如前文所述,阈值b的值被选择为这样的等级,即在该等级当 执行闪光灯发光时容易出现红眼,例如,阈值b的值被选择为大约是 预计的正常辉度的7倍。由于是否出现红眼因人而异,所以允许用户 设定阈值b的值。此外,代表电池电量的信息可输入防红眼发光控制 器241,从而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可将较高(亮)的值选择为阈值b以 促进发光,而当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将较小(暗)的值选择为阈值b以 抑制发光。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中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的情 况下的控制。其中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的情况下的控制可 被总结如下
情况l
(a) 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
(b) 正常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不闪光"。
在此情况下,关闭防红眼发光,从而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情况2
(a)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 (b )正常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 在此情况下,根据脸部检测和辉度检测的结果按以下三种方式之 一执行控制。 (2画1)
(cl)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脸部。 在此情况下,关闭防红眼发光,从而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2-2)
(c2)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
(dl)被捕获的图像的辉度EV大于(亮于)阈值b (EV>b)。 在此情况下,关闭防红眼发光,从而不执行防红眼发光。 (2-3)
(c2)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
(d2 )被捕获的图像的辉度EV不大于(不亮于)阈值b( EV£b )。 在此情况下,开启防红眼发光,从而执行防红眼发光。 如上所述,当用户设定被如下地限定时,仅在情况(2-3)中执 行防红眼发光
(a)防红眼发光的用户设定为"自动"。 (b )正常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闪光"或"自动"。 即,在上述用户设定的情况下,只有当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 人的脸部并且被捕获的图像的辉度EV不大于(不亮于)阈值b( EVSb ) 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当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脸部时,或者当被捕获的图像的 辉度EV大于(亮于)阈值b ( EV>b )时,禁止执行防红眼发光.当 在被捕获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脸部时,由于不包含会出现红眼的被照 物,所以不执行防红眼发光。当被捕获的图像的辉度EV大于(亮于) 阈值b(EV〉b)时,由于即使在被捕获的图像中包含脸部时,通孔也
不会放大从而出现红眼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不执行防红眼发光。根据 此实施例,在这些情况下禁止防红眼发光。这用于减少无用的发光, 从而例如可降低电池的无用的功耗。
上文已经在特定实施例的上下文内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 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想到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和替代而不会背离 本发明的精神。即,已经作为示例揭示了本发明,而本发明不应被解 释为受限。本发明的范围应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说明书中说明的 一 系列过程可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 执行。当过程由硬件执行时,其中记录处理序列的程序安装在专用硬 件内置的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并在其中执行,或者程序安装在能够执行 各种过程的通用计算机上并在其上执行。
例如,程序可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例如硬盘或只读存储器
(ROM)上。可选择地,程序可暂时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拆 装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磁光(MO) 盘、多功能数字光盘(DVD)、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上。这种可拆装 的记录介质可以被称为软件包的形式被提供。
代替从上述可拆装的记录介质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上,还可从下 栽站点将程序无线传送到计算机,或经由网络例如局域网(LAN)或 互联网通过有线将程序传送到计算机,从而计算机可接收传送的程 序,并将程序安装在内部记录介质例如硬盘上。
应理解,根据执行过程的装置的处理能力或其他合适的因素,此 说明书内说明的各种过程可并行执行或单独执行而不是按文中所述 的次序顺序执行。在此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多个装置的逻辑组合而与 构成装置是否设置在相同壳体内无关。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配置成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的脸部检测器;配置成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的辉度检测器;以及配置成基于该脸部检测器检测到的脸部检测信息和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防红眼发光控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检 查是否满足所述脸部检测器在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 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所述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 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而在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用于在成像时向被照物 发射闪光灯光的正常闪光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执行闪光灯发光 的强制闪光模式,或者基于亮度执行闪光灯发光的自动模式时,所述 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检查是否满足所述脸部检测器在所述被捕获的图 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所述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 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而在满足这两个条件 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红眼发光控制器允 许三种模式的用户设定,这三种模式包括强制执行防红眼发光的强制 闪光模式、强制禁止防红眼发光的强制不闪光模式以及有条件地执行 防红眼发光的自动模式,并且当所述用户设定为自动模式时,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检查是否满足 所述脸部检测器在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 是否满足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 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脸部检测器通过检查 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与存储器内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数据之间的匹配 性,检查所述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辉度检测器根据以下 等式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其中,EV指示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AV指示当前为所 述成像设备设定的孔径值,TV指示快门速度,SV指示代表模拟信号 处理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的设定值的自动增益控制的量,而BV指示 入射光的量。
7 、 一种在成像设备中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成像设备控 制方法,该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该检测由脸部检 测器执行;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该检测由辉度检测器执行;并且基于脸部检测器检测出的脸部检测信息和辉度检测器检测出的 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该控制由防红眼发光控制器执 行。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其中在控制闪光灯发 光以便防红眼时,检查是否满足所述脸部检测器在所述被捕获的图像 内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所述辉度检测器检测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且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 执行防红眼发光。
9、 根据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其中在控制闪光灯发 光以便防红眼时,当用于在成像时向被照物发射闪光灯光的正常闪光 灯发光的用户设定为强制执行闪光灯发光的强制闪光模式,或者基于 亮度执行闪光灯发光的自动模式时,检查是否满足所述脸部检测器在 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所述辉度 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并执行控制从而在 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10、 根据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防红眼发光 控制器允许三种模式的用户设定,这三种模式包括强制执行防红眼发 光的强制闪光模式、强制禁止防红眼发光的强制不闪光模式以及有条 件地执行防红眼发光的自动模式,并且在控制防红眼发光时,当用户设定为自动模式时,检查是否满足 所述脸部检测器在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中检测到脸部区域的条件,以及 是否满足所述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条件, 并且执行控制从而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执行防红眼发光。
11、 根据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其中在检测所述成像 设备捕获的图舉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时,检查所述被捕获的图像与存 储器内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数据之间的匹配性。
12、 根据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以下等式检 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EV-AV+TV+SV+BV其中,EV指示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AV指示当前为成 像设备设定的孔径值,TV指示快门速度,SV指示代表模拟信号处理 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的设定值的自动增益控制的量,而BV指示入射 光的量。
13 、 一种在成像设备中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计算机程 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使得脸部检测器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中是否包含脸部区域;使得辉度检测器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以及 使得防红眼发光控制器基于脸部检测器检测出的脸部检测信息 以及辉度检测器检测出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
全文摘要
一种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成像设备包括配置成检测该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内是否包含脸部区域的脸部检测器;配置成检测代表成像环境的亮度的辉度的辉度检测器;以及配置成基于该脸部检测器检测到的脸部检测信息和该辉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辉度信息控制闪光灯发光以便防红眼的防红眼发光控制器。
文档编号G03B15/05GK101169573SQ200710181239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5日
发明者东条贵浩, 桐泽司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