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73311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ft在液体中的带电微粒通过电场进行迁移的电泳现象,已为众所周知。另外,作为该现象的应用,众所周知,若在用染料着色后的分散液中*带电的颜料微粒,将其夹于一对电极间并施加了电场,则带电微粒被吸引到某一个电极。而且,以往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通过利用这种现象来实现显示体(电光面板)。例如,作为该显示体,具有下述结构的电泳装置已为众所周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结构将包含色调不同的2种迁移微粒和液相^t介质的电泳*液夹于一对电极之间。采用这种电泳装置,若对电极间给予了电位,则相应于电场的方向,各个微啦朝向某个电极进行迁移,借此基于向显示侧所迁移的微粒的色的显示在观看侧被视觉辨认。也就是说,通过事先将一个电极分割成多个像素电极,并在各像素电极恰当控制微粒的迁移,就可以显示与所控制的像素电极对应的图像(图形)。但是,采用该方法,例如像白色和黑色那样,只能表现二种色调。另外,有关这种电泳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公示出一种不仅仅是白色、黑色的二种色调还能够进行彩色显示的方法。采用该方法,首先要在141上按预定的排列配置3种樹嚴囊,该3种樣m嚢封入了电泳樣吏粒和按预定的3原色的某一色着色后的M介质,并通过*介质的色来区分。然后,通过分别独立控制这些各微胶嚢的呈现色,来实现彩色显示。但是,就该方法而言,因为通过减色混合来表现黑色,所以不能充分表现反射率低的黑色,另外,还不能按每个微胶嚢进行H等级表现。另外,对微粒的色和:^lfc介质的色相互进行补色的方法,也已众所周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但是,在该方法中,也只能表现二种色调,并且也不能进行灰度等级表现。再者,作为用于可以进行彩色显示的其他方法,有专利文献4中公示的方法。也就是说,该方法为,使用色调相互不同的三种微粒,并以使只有那些微粒之中的某l种位于观看者侧的方式,提供电场。但是,采用该方法,只能表现作为各种微粒的色的三种色调。另外,在该专利文献4中还公示出,使色不同的二种再^1于按不同的色染色后的^t介质中的方法。但是,即便在该方法中,因为二种微粒的双方处于非观看侧时的色调是一种,所以仍然只能表现微粒的二种色和分散介质的色的三种色调。专利文献1:特开昭62-26912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35598号7>才艮专利文献3:特开2001-2卯444号公才艮专利文献4:特表2002-511607号公报如上所述,采用以往的方法存在下述等的问题,例如只能显示(表现)白色和黑色的二种色调或三种色调、对于一种色不产生灰度等级,并且不能充分显示反射率低的良好的黑色等。
发明内容因此,在本发明中,其目的为提供显示自由度高的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实现例如四种色的显示(表现),另外特别是对于一种色而言能够进行二级的灰度等级显示(表现),再者还能够充分显示反射率低的良好的黑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具备第l狄;第2J41,与该第lJ4l相对向;共用电极,设置于上述第1基板;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上述第2J41;以及液相M介质,封入由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笫2基板得到的一对M间,该液相^L介质中^L着带电微粒;上述带电^b^立包括第l微粒,具有笫1色;和第2微粒,具有笫2色,且按和上述第1微粒不同的极性使之带电;上述液相分散介质具有第3色,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由多个子电极来构成,设置有电压施加单元,可以独立地对上述多个子电极的各自施加电压。根据该电光面板,在将第1^侧作为显示侧时,通过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笫l微粒向共用电极侧进行移动,使第2微粒向像素电极侧进行移动,对于由该像素电极限定的像素,就可以使由第l微粒得到的第1色显示于第lg侧。同样,通过使第2孫啦向共用电极侧进行移动,使第l微粒向像素电极侧进行移动,对于该像素,就可以使由第2微粒得到的第2色显示于第lJ4l侧。从而,通过例如使第l微粒或第2孩战的色成为黑色,就能够充分显示反射率低的良好的黑色。另外,通过使上述第l微粒和第2微粒分别位于像素电极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子电极上,对于该像素,就可以显示由上述液相*介质得到的第3色和上述第1色及第2色的混色。此时,通过使分别位于不同的子电极的第1微粒和笫2微粒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该笫1微粒和第2微粒所占的面积产生差异,就可以改变利用上述混色得到的色,例如,通过事先使笫l微粒和第2微粒的色,像白色和黑色那样成为明亮度不同的色,就可以利用这些白色和黑色给由液相*介质得到的第3色赋予明暗。从而,通过改变这些白色和黑色的分布状态,例如增多白色就可以使所得到的混色变亮,另外通过增多黑色就可以使所得到的混色变暗。因而,通过以使明亮度不同的方式恰当设定2种孩ibT立的色,就可以对第3色赋予明暗,借此能够产生灰度等级。另外,通过不是使明亮度不同、而是使色调产生差异地改变2种孩M立的色,可以对由液相*介质得到的第3色赋予不同的色调,使所得到的混色色调成为和原来的第1色、第2色以及第3色都不同的色调。例如,在将第1色取为青绿色、将第2色取为品红色、将第3色取为黄色时,可以将所得到的混色从黄绿色显示到橙色。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增多第1色(青绿色)来显示黄绿色,另外可以通过增多第2色(品红色)来显示橙色。因而,通过使色调不同地恰当设定2种微粒的色,就可以对笫3色赋予不同的色调,借此可以显示(表现)除第l色(色调)和第2色(色调)之外,还加上第3色(色调)和第4色(色调)后的四种色(色调)。另外,在上述电光面板中,优选的是,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分别由面积不同的二个子电极来构成。这样一来,在如上所述使第l微粒和第2微粒分别位于像素电极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子电极上时,仅仅通过使第1微粒和第2微粒位于不同的子电极,就可以使这些第l孩t粒和第2孩i粒所占的面积产生差异。还有,在该电光面板中,优选的是,在与上述二个子电极之中面积较小的一方的子电极对应的显示侧的部位设置有第l遮蔽部,用来遮挡由上述面积较小的一方的子电极得到的显示。这样一来,特别是在使上述第1微粒和第2微粒分别位于像素电极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子电极上时,因为利用第1遮蔽部来遮挡由面积较小的一方的子电极得到的显示,所以只进行由面积较大的一方的子电极得到的显示。从而,并不是特别对由液相^t介质得到的第3色混入第1色和第2色的双方,而可以显示对第3色只混入第1色所得到的色以^Jt第3色只混入第2色所得到的色。另外,在上述电光面板中,优选的是,上述二个子电极包括矩形状的第1子电极和包围它的矩形框状的第2子电极,在与上述第2子电极对应的部位设置第2遮蔽部,遮挡由该第2子电极得到的显示,上述第2遮蔽部包括黑矩阵,该黑矩阵设置于与上述多个像素电极间对应的位置。这样一来,不用新形成遮蔽部,只是将普遍使用的黑矩阵宽度形成得较宽,就可以兼作遮蔽部。另外,在上述电光面板中,优选的是,上述像素电极分别由三个以上的子电极来构成。这样一来,在如上所述使第1微粒和第2微粒分别位于像素电极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子电极上时,可以相应于各子电极的面积比,使第l微啦和第2微粒的分布状态产生变化,使该变化达到2种以上。还有,在该电光面板中,优选的是,上述三个以上的子电极全部形成为相同的面积。这样一来,就可以使第l微粒和第2微粒的面积比按等差产生变化,从而特别在使明亮度不同地设定2种樣^立的色并且要利用这些第1微粒和第2微粒产生灰度等级时,可以使灰度等级度按等差产生。另外,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为,使用上述电光面板。另外,本发明的电光装置驱动方法其特征为,当驱动下述电光装置时,控制电压施加单元,以使第1微粒和第2微粒的各自,位于共用电极侧或多个子电极的任一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一侧,上述电光装置具备第1基&;第20与该第ia相对向;上述共用电极,设置于上述第l基板;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上述第2基板;以及液相*介质,封入上述第1J41和上述第21之间,其中^t着带电微粒;上述带电孩M立包括上述第1凝啦,具有第1色;和上述第2微粒,具有第2色,且按和上述笫l微粒不同的极性带电;上述液相a介质具有第3色,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分别由上述多个子电极来构成,电光装置中设置有上述电压施加单元,可以独立地对上述多个子电极的各自施力口电压。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概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侧截面图。图2(a)~(c)是表示像素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电光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4(a)、(b)是说明工作所用的模式图。图5(a)、(b)是说明工作所用的模式图。图6(a)、(b)是说明工作所用的模式图,图7(a)、(b)是表示像素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8(a)、(b)是说明工作所用的模式图,图9(a)~(c)是说明工作所用的模式图。图IO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计算机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ll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电话机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纸张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笔记本外观结构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电光面板,2*"第l基板,3…第2絲,4-共用电极,5-像素电极,6、6a、6b、6e、6d、6e、6f."子电极,7'"带电孩M立,7a…第1#^立,7b."第2微粒,8…液相^t介质,9".液相,10…TFT,23…黑矩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电光面板的第1实施方式的附图,图1中的符号1是电光面板。该电光面板1是一般被称为电泳面板的电光面板,是将第1基板2和第2基板3相对向配置并进行了粘贴而成的,第1_1412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显示侧的基板也就是其外面侧为观看面,并且在其内面形成共用电极4。第2基敗3如下所述,是一种形成有驱动元件的14良,在其内面一侧,多个像素电极5形成为矩阵状。这些像素电极5例如形成矩形状,对应于这些像素电极5的每一个,形成电光面板l的像素。另外,这些像素电极5在本发明中,由多个子电极6(6a、6b)构成。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l及图2(a)所示,由宽度不同、因而面积不同的二个子电极6a、6b来构成像素电极5。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电极5由面积不同的二个子电极6a、6b构成即可,进而也可以由例如如图2(b)、图2(c)所示的那种形状的子电极6a、6b构成。在这些第1基板2和第2基敗3之间,封入分歉着带电微粒7的液相*介质8,借此在第1基板2和第2基板3之间形成液相9。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使上述液相9按每个像素不连续的那种单元结构,以便能够在由上述像素电极5限定的每个像素中,更为良好地独立控制上述带电微粒。具体而言,在大小与各像素对应的微胶嚢(未图示)内封入上述带电微粒7和液相^lt介质,成为单元结构;或使用特许昭49-32038号公报中所示的那种多孔性间隔物来形成单元结构;或者通过在像素间配置适当的间隔部件等,来形成单元结构。但是,本发明不言而喻,也可以不采用这种单元结构,而使液相连续来构成。上述带电微粒7是有机或无机的微粒(高分子或胶体),在上述液相*介质8中具有通过由电位差而产生的电泳进行移动的性质;并且由第1微粒7a和第2微粒7b来构成。这些微粒7a、7b按相互不同的极性带电,且具有作为相互不同的色的第1色和第2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孩^立7a带正电,且具有作为第l色的白色。另外,第2孩M立7b带负电,且具有作为第2色的黑色。还有,对于这些带电孩i粒7的色,如下所述除了白色、黑色之外,还采用各种色。作为这种带电微粒7,例如使用苯胺黑、炭黑、钛黑等的黑色颜料或二氧化钬、锌华、三氧化二锑等的白色颜料。另外,作为其他的色,使用单偶氮、双偶氮、多偶氮等的偶氮类颜料、异吲咮啉酮、铬黄、黄色氧化铁、镉黄、钛黄、锑等的黄色颜料、单偶氮、双偶氮、多偶氮等的偶氮类颜料、喹吖啶酮红、钼红等的红色颜料、酞菁蓝、阴丹士林、蒽醌类染料、深蓝、群青、钴蓝等的蓝色颜料以及酞菁绿等的绿色颜料等。再者,在这些颜料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金属皂、树脂、橡胶、油、清漆、化合物等由艰么粒构成的电荷控制剂、钛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的分歉剂、润滑剂、稳定剂等。还有,这些带电微粒7的比重设定为,与使它们介狀的液相#介质8的比重大致相等。上述液相*介质8具有和上述第1色(白色)及第2色(黑色)不同的第3色,并且进行了调制以使其透明度变得比较高。也就是说,该液相^t介质8当在第11412和第2!413之间形成液相9时,以使该液的那种透明性地,调整了其透明度。也就是说,如下所述,当上述第l微粒7a、第2微粒7b全都移动到像素电极5侧时,在作为显示側的共用电极4侧,显示不仅仅是反映液相*介质8的色,还反映位于像素电极5侧的第l微粒7a、第2微粒7b的色的色,也就是显示混合后的色。作为这种液相*介质8,使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基溶纤剂等的醇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的各种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曱基异丁基酮等的酮类、戊烷、己烷、辛烷等的脂脒族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的脂环烃、苯、甲苯、二甲苯、己基笨、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等的芳香族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的卣化烃以及碳酸盐或其他的各种油类等单独或者在这些混合物中混合界面活性剂等后的物质,并且根据需要添加着色剂来使用。作为着色剂,使用各种染料,并且也可以使用一部分的颜料。但是,对于颜料来说,则和上述带电微粒7不同,只使用在液相*介质8中不因电位差产生电泳并且均匀^:的颜料。有关这种着色剂,使液相9保持如上的透明性地确定其透明度,并根据透明度来确定其浓度。还有,液相9的透明性并不是只由液相*介质8、着色剂的种类、着色剂的浓度来确定,还根据液相的深度(第l基板2和第2皿3之间的距离)等产生变化。从而,要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取必要的液相^介质8的透明度,并调整着色剂浓度等以使其成为所求出的透明度。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液相M介质8的笫3色取为具有透明性的红色。但是,有关该液相*介质8的色,也和上述带电微粒7的色相同,如下所述采用各种色。另外,对于上述第lj^2、第2^413来说,特别在电光面板l是IC卡、电子纸张等要求柔软性(挠性)时,要使用矩形状且膜状或片状的树脂基板。而且,在如上所述作为显示面(观看面)的第1基仗2,使用透明材料的基板(光透射性高的基板),具体而言,最好使用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聚醚砜(PES)、聚碳酸酯(PC)。另一方面,对于不作为显示面的第213,则不需要是透明的(光透射性高),从而除了上述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聚萘二曱酸乙二醇酯(PEN)等的聚酯、聚乙烯(PE)、聚苯乙稀(PS)、聚丙烯(PP)、聚醚醚酮(PEEK)、丙烯酸或聚丙烯酸酯类等。另外,在像一般的面板那样不对电光面板1要求柔软性(挠性)时,作为各M的材料,可以使用玻璃或硬质的树脂以及硅等的半导体基K。另外,作为上述共用电极4,因为第lM2为显示侧,所以务使用由透明材料构成的基板(光透射性高的基板)。具体而言,举出ITO(铟锡氧化物)等的导电性氧化物类或聚苯胺等的电子导电性高分子类,以及在聚乙烯醇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的基质树脂中分散NaCl、LiC104、KC1等离子性物质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类等,并选择它们之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来使用。另一方面,有关像素电极5,因为形成有该电极的笫2基板3不作为显示侧,所以不需要是透明的(光透射性高),从而除了上述透明的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金、银、铜、铁、镍、铝、钽等的金属或合金等普通的导电材料。另外,在上述第2基板3,分别连接于构成上述像素电极5的子电极6a、6b地,形成TFT(薄膜晶体管)10。TFT10的结构具有源区域12、沟道13及漏区域14,形成于第2基板3上的基底绝缘层11上;栅绝缘膜15,形成于它们之上;栅电极16,形成于该栅绝缘膜15上;源电极17,形成于源区域12上;以及漏电极18,形成于漏区域14上。另夕卜,这些TFT10还利用层间绝缘层19及层间绝缘层20依次覆盖。而且,这些TFT10其漏电极18通过接触孔(未图示)分别连接到上述子电极6a、6b。根据这种结构,TFT10作为开关元件来发挥作用,对子电极6a、6b独立给予电位。图3是电光面板1的等效电路图。如该图所示,对构成像素电极5的子电极6a、6b分别连接TFT10的漏电极18。另夕卜,这些TFT10其栅电极16连接于扫描线21,源电极17连接于信号线22。这样,通过对子电极6a、6b的各自连接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0,在这些各子电极6a、6b和上述共用电极4之间,分别独立施加电压。也就是说,通过具备作为开关元件的TFTIO,构成了本发明的电压施加单元。还有,在第1如图1所示对应于包围由上述像素电极5限定的像素的位置,形成众所周知的黑矩阵23。另外,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使用包括这种结构的电光面板l。下面,对于包括这种结构的电光面板1的工作,进行说明。还有,在下面为了使说明简化,只对于一个像素的工作进行图示及说明。首先,在对于作为工作对象的一个像素要显示(表现)第1微粒的色(白色)时,如作为模式图的图4(a)、(b)所示,控制具备上述TFTIO的电压施加单元,使第l微:粒7a向共用电极4侧进行移动。此时,假设对子电极6a、6b之中面积较小的子电极6b施加的电位为VI,对面积较大的子电极6a施加的电位为V2,并且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为V3,则可以通过由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以使得满足下面的式(1)或式(2)的方式控制施加电压,来显示第1色(白色)。V1^V2>V3"'式(1)V2^V1〉V3…式(2)也就是说,通过〗吏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V3比对子电极6b、6a施加的电位V1、V2小,带正电的白色賴啦(笫l賴^立7a)如图4(a)、(b)所示就向作为最低电位的共用电极4側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带负电的黑色樣£粒(第2撰b险7b)在处于式(1)的关系时,如图4(a)所示向作为最高电位的子电极6b侧进行移动。另外,在处于式(2)的关系时,如图4(b)所示向作为最高电位的子电极6a侧进行移动。还有,在处于V1=V2>V3的关系时,黑色賴W立(笫2賴啦7b)虽然向子电极6b、6a的任一侧都进行移动,但是白色微粒(第1微粒7a)仍然向共用电极4侧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如式(1)或式(2)所示进行控制,对于作为对象的像素,就可以显示第1微粒7a的色(白色)。另外,在对于作为工作对象的一个像素要显示(表现)第2微粒的色(黑色)时,如作为模式图的图5(a)、(b)所示,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第2微粒7b向共用电极4侧进行移动。此时,假设对子电极6b施加的电位为V4,对子电极6a施加的电位为V5,并且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为V6,则可以通过由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得满足下面的式(3)或式(4)地控制施加电压,来显示第2色(黑色)。V"V5<V6…式(3)V5《V4<V6"式(4)也就是说,通过使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V6比对子电极6b、6a施加的电位V4、V5大,带负电的黑色孩m(第2樣W立7b)如图5(a)、(b)所示就向作为最高电位的共用电极4側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带正电的白色孩吏粒(第l樹4立7a)在处于式(3)的关系时,如图5(a)所示向作为最低电位的子电极6b侧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在处于式(4)的关系时,如图5(b)所示向作为最低电位的子电极6a侧进行移动。还有,在处于V4-V5〈V6的关系时,白色棉W立(第l賴W立7a)虽然向子电极6b、6a的任一侧都进行移动,但是黑色微粒(第2微粒7b)仍然向共用电极4侧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如式(3)或式(4)所示进行控制,对于作为对象的〗象素,就可以显示笫2^L粒7b的色(黑色)。另外,在对于作为工作对象的一个像素要显示(表现)作为第3色的液相^t介质8的色(红色)时,如作为模式图的图6(a)、(b)所示,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第1微粒7a及第2微粒7b向像素电极5(子电极6b、6a)侧进行移动。但是,就该工作,也就是该驱动方法而言,并不是直接显示液相M介质8的第3色(红色),而是显示使该第3色反映像素电极5侧的色了的色。为了使第1樣£粒7a及第2微粒7b都向像素电极5(子电极6b、6a)侧进行移动,假设对子电极6b施加的电位为V7,对子电极6a施加的电位为V8,并且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为V9,则由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得满足下面的式(5)或式(6)地控制施加电压。V7>V9>V8…式(5)V7<V9<V8".式(6)首先,若使之满足式(5)地进行了控制,则带负电的黑色微粒(第2微粒7b)如图6(a)所示,向作为最高电位的子电极6b侧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带正电的白色微粒(第1微粒7a)向作为最低电位的子电极6a侧进行移动。从而,在作为显示側的共用电极4側,因为黑色微粒(第2微粒7b)、白色樣i粒(第l微4立7a)的哪一个都不移动过来,所以显示液相分散介质8的色(红色)。但是,液相^f^h质8如上所述按下迷方式调整了其透明度,该方式为4吏得液相9的透明性成为可以将与显示侧相反的像素电极5侧的色反映于显示侧的那种透明性。从而,在作为显示侧的共用电极4侧,显示了不只是反映液相*介质8的色,还反映位于像素电极5侧的第l微粒7a、第2微粒7b的色的色,也就是显示混合后的色。这里,对于显示这样混合后的色的原因,进行说明。在显示侧观看者看得见的色A/v射到显示面的光的色分量之中不被吸收而折返回来的色分量。从而,在如上所述笫1微粒7a或第2微粒7b处于作为观看侧(显示侧)的共用电极4侧时,因为在微粒7a(7b)的表面上引起反射、吸收,所以观看(显示)微粒的色,也就是白色或者黑色。相对于此,在第3色(红色)的液相*介质8处于观看侧(共用电极4侧)时,因入射光在液相^t介质8中通过而引起吸收,接着因在像素电极5(子电极6a、6b)侧进行反射而引起吸收,进而因在液相M介质8中折返(通过)而再次引起吸收。从而,不仅仅是液相M介质8的光吸收特性,像素电极5(子电极6a、6b)侧的光反射、吸收特性也影响(反映到)观看到的色(被显示的色)。从而,若如上所述满足式(5)地进行控制,并如图6(a)所示使黑色微粒(第2樹啦7b)向面积较小的子电极6b侧进行移动,使白色微啦(第l微粒7a)向面积较大的子电极6a侧进行移动,则观看到的色(被显示的色)更大受到以较大的面积分布的白色賴b险(第1微粒7a)的影响,借此显示(表现)比较亮(发白)的红色(笫4色)。也就是说,其原因为,单个像素的面积非常小,在人的眼睛中不留下与子电极6a对应的区域和与子电极6b对应的区域的差别,而合成后的色只作为点被视觉辨认。另外,若满足式(6)地进行了控制,则带负电的黑色微粒(第2微粒7b)如图6(b)所示向作为最高电位的较大面积的子电极6a侧进行移动,带正电的白色賴W立(第1微粒7a)向作为最低电位的较小面积的子电极6b侧进行移动。从而,观看到的色(被显示的色)更大受到以较大的面积分布的黑色微粒(第2微粒7b)的影响,借此显示(表现)比较暗(发黑)的红色(笫5色)。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第l樹4立7a及笫2微啦7b,采用明亮度不同的一对色(黑白)的銜险,可以对液相*介质8的第3色赋予明暗,借此对于第3色,可以进行2个灰度等级的显示。还有,虽然在上面只对于单个像素着重进行了说明,但是如上所述对于液相9,特别在成为M个像素不连续的那种单元结构时,可以按每个像素改变微粒的色、液相M介质8的色。从而,特别是对于液相*介质8的色(第3色),通过j吏用红、蓝、绿的三原色,制作封入有红色的液相^lt介质8的R像素、封入有蓝色的液相*介质8的B像素以及封入有绿色的液相*介质8的G像素,并把它们恰当排列,就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此时,因为对于黑色显示来说,如上所述可以利用黑色微粒进行显示,所以不是以往的那种减色混合,可以充分显示反射率低的良好的黑色。另外,因为这样作为整体可以实现利用RGB的全彩色显示,并且按每个像素还产生如上的那种灰度等级,所以所构成的电光面板其显示性能非常优良。另外,回到有关单个像素的说明,就是也可以不使由第l微粒7a和第2微粒7b得到的2种樣m的色,像黑白那样成为明亮度不同的组合,而使色调产生差异。那种情况下,通过对由液相*介质8得到的第3色赋予不同的色调,就可以使所得到的混色的色调,也就是被显示的第4色及笫5色,成为和原来的第l色、第2色以及第3色都不同的色。在表1中,表示由第l銜险7a得到的第1色、由第2微啦7b得到的第2色以及由液相*介质8得到的第3色的具体例。另外,在表l中,一并记载通过选择第1~第3色所得到的第4色和第5色。如表1所示,通过选择第1~第3色,实际上显示第1色、第2色、第4色和第5色。还有,这里所谓的第4色指的是,在使得满足上述式(5)地进行控制(驱动)时所得到的色,所谓的第5色指的是,在使得满足上述的式(6)地进行控制(驱动)时所得到的色。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例如,例l是上述情形的例子,可以显示(表现)除了白色、黑色之外,还包括亮的红色、暗的红色的4种色(3种色调和对于其中的一个色调来说是2个灰度等级的色)。另外,如例5所示,在将第1色取为青绿色、将第2色取为品红色并将第3色取为黄色时,可以作为第4色显示黄绿色,并且作为第5色显示橙色。也就是说,对于作为液相^t介质8的色的黄色,可以通过增多第1色(青绿色)来显示黄绿色,另外可以通过增多第2色(品红色)来显示橙色。这样,通过使色调不同地恰当设定2种微粒的色,就可以对第3色赋予不同的色调,借此可以显示(表现)除了第1色(色调)和第2色(色调)之外,还加上第4色(色调)和笫5色(色调)后的四种色(色调)。从而,在该电光面板l中,显示自由度较高并且显示特性优良。还有,对于子电极6a、6b的形状,如图2(a)~(c)所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另外,对于其面积差也可以任意设定。在增大面积差的情况下,特别在成为对于2种孩t粒赋予明暗的组合时,可以增大上述第4色和第5色的明亮度(M等级)之差,在相反减小面积差时,可以减小第4色和第5色的明亮度(H等级)之差。另外,即便在对于2种樹4立以y使色调不同地^:定其色的情况下,在增大面积差时,可以使第4色和第5色的色调产生较大差别,并且在减小面积差时,可以使第4色和第5色的色调产生较小差别。另外,在要进一步增大第4色和第5色之差时,优选的是,在与上述二个子电极6a、6b之中面积较小的子电极6b对应的显示侧的部位,设置遮蔽部(第l遮蔽部、第2遮蔽部),遮挡由该子电极6b得到的显示。具体而言,如图2(c)所示将二个子电极6a、6b之中面积较大的子电极6a作为矩形状的第1子电极6a,将面积较小的子电极6b作为包围第1子电极6a的矩形框状的第2子电极6b。而且,形成并配置黑矩阵23(参见图1),使之如图2(c)中用双点划线所示覆盖在第2子电极6b上,该黑矩阵对应于像素电极5、5间进行配设。因此,可以将对应于该第2子电极6b的部位作为非显示区域。也就是说,例如在上述图6(a)所示的状态下,所显示的色(观看到的色)虽然更大受到处于面积较大的子电极6a上的白色棉啦(第1樹啦7a)的影响,显示亮的红色,但是因为实际上还受到处于面积较小的子电极6b上的黑色微粒(第2微粒7b)的影响,所以稍微添加黑色,从而不能显示更亮的红色。相对于此,如果利用黑矩阵23覆盖在该子电极6b上,则由于显示区域被限定于子电极6a上,因而不受到位于子电极6b上的黑色微粒的影响,而显示(观看)到在红色中只添加白色的更亮的红色。还有,在图2(a)、图2(b)所示的那种子电极6a、6b的形状上,通过使黑矩阵23产生变形来形成,或者利用黑矩阵23之外的遮蔽部来覆盖子电极6b,也可以更清晰显示第4色和第5色。但是,若按上述方法来构成,则因为像素的开口率减小,所以遮蔽面积较大的子电极6a这一方式并不合适。(第2实施方式)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电光面板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和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由相同面积的4个子电极6c、6d、6e、6f来构成像素电极5。也就是说,通过如图7(a)所示并排配置矩形状的子电极6c、6d、6e、6f,或者如图7(b)所示按纵横配置正方形状的子电极6c、6d、6e、6f,整体上形成俯视矩形(正方形)状的像素。图8(a)、(b)、图9(a)(c)是表示将子电极6c、6d、6e、6f配设为图7(a)所示的状态时的例子的模式图。下面,根据这些附图进行说明。对子电极6c、6d、6e、6f,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连接电压施加单元,该电压施加单元具备作为开关元件的TFT10;由此分别独立给予电位。在这种电光面板中,在要显示(表现)笫l微粒7a的色(白色)时,如图8(a)所示,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笫1微粒7a向共用电极4侧进行移动。此时,假设对子电极6c施加的电位为Vc,对子电极6d施加的电位为Vd,对子电极6e施加的电位为Ve,对子电极6f施加的电位为Vf,并且对共用电极4施加的电位为VA,则由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例如使得满足下面的式(7)地控制施加电压,就可以显示第1色(白色)。Vc=Vd=Ve>Vf〉VA...式(7)还有,在上述图8(a)所示的例子中,虽然使第2微粒7b移动到子电极6c、6d、6f上,但是在使第l微粒7a移动到显示侧(共用电极4侧)来显示其色(白色)时,无论第2微粒7b在像素电极5侧如何分布,都不给显示带来影响。从而,使第2微粒7b移动到像素电极5侧的哪个子电极上,是任意的。另外,在要显示(表现)第2微粒7b的色(黑色)时,如图8(b)所示,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笫2微粒7b移动到共用电极4侧。此时,通过例如^吏之满足下面的式(8)地控制施加电压,就可以显示第2色(黑色)。Vc=Vd=Ve<Vf<VA…式(8)还有,这种情况下,使笫l微粒7a移动到像素电极5侧的哪个子电极上,也是任意的。另外,在要显示(表现)作为第3色的液相*介质8的色(红色)时,如图9(a)~(c)所示,控制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使第l微粒7a及第2微粒7b移动到像素电极5(子电极6a、6b)侧。但是,有关该工作,也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并不是直接显示液相M介质8的第3色(红色),而是使该第3色反映像素电极5侧的色,也就;Ul映第1微粒7a的色、第2微粒7b的色,进行显示。首先,在要显示暗的红色时,通过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例如使得满足下面的式(9)地控制施加电压。Vc<VA<Vd=Ve=Vf."式(9)因此,可以4吏白色孩^立(第l樣M立7a)和黑色孩M立(笫2微粒7b),分别如图9(a)所示移动到像素电极5侧的各子电极6c、6d、6e、6f上。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白色微粒(第1微粒7a)和黑色微粒(第2微粒7b)在像素电极5侧的分布状态,以使黑色微粒所占的面积较大,来对液相分散介质8的色(红色)更大赋予黑色的影响,借此显示出暗的红色。另外,在要显示中间的红色时,通过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例如使得满足下面的式(10)地控制施加电压。Vc=Vd<VA<Ve=Vf…式(10)因此,可以使白色微粒(第17a)和黑色孩m(第2微粒7b),分别如图9(b)所示进行移动。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白色微粒(第1微粒7a)和黑色樹啦(第2微粒7b)的分布状态,以使黑色賴W立和白色凝啦成为相同的面积,来对液相M介质8的色(红色)同等赋予黑色的影响和白色的影响,借此显示出中间的红色。另外,在要显示亮的红色时,通过上述电压施加单元,例如使得满足下面的式(11)地控制施加电压。Vc=Vd=Ve<VA<Vf".式(11)因此,可以使白色孩(第1#*立7"和黑色孩M立(第2樣M立7b),分别如图9(c)所示进行移动。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白色微粒(第l微粒7a)和黑色樣讨立(第2微粒7b)的分布状态,以使白色#*立所占的面积较大,来对液相*介质8的色(红色)更大赋予白色的影响,借此显示出亮的红色。在包括这种结构的电光面板中,特别是在要显示以液相^t介质8的第3色为基本的色时,不仅仅是2种,还可以显示3种的明亮度(AJL等级)、色调,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性能。另外,由于将子电极6c、6d、6e、6f全部形成为相同的面积,因而可以使第1微粒7a和第2微粒7b的面积比按等差产生变化。从而,在将2种微粒的色使得它们的明亮度不同地例如设定为白色和黑色并且要利用这些第1銜险7a和第2微粒7b使之产生灰度等级时,可以使H等级度按等差产生。因而,在该电光面板中,显示自由度也较高并且显示特性优良。还有,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如上所述,由4个子电极构成^^素电极5,但是也可以由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子电极来构成一个像素电极5。此时,特别是如果使子电极达到五个以上,则对于以液相^t介质8的第3色为基本的色,能够显示(表现)更多的明亮度(M等级度)或色调。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由相同面积的子电极构成了像素电极5,但是在由三个以上的子电极构成像素电极5时,和第l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使面积产生差异。此时,通过例如l象l:2:4:8那样按等比关系来形成各子电极的面积比,在要显示以液相^t介质8的第3色为基本的色时,就能够更多地显示(表现)其明亮度(灰度等级)、色调。另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例如用黑矩阵等来遮蔽一个子电极,在要显示以液相*介质8的第3色为基本的色时,消除一方的微粒的色的影响。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l基板2侧作为显示侧,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通过使第23、像素电极5(子电极6)成为透明(透光性),也可以使第2基板3侧成为显示侧。此时,特别是通过用黑矩阵等来遮蔽子电极的一部分,就能够显示只由一方的微粒形成的色。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对于具有本发明的电光面板(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下面,对于具备上述电光面板(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例,进行说明。<便携式计算机>首先,对于将上述电光面板用于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例子,进行说明。图IO是表示该个人计算机结构的立体图。个人计算机80如图IO所示,包括主体部82,具备键盘81;和显示组件,具备上述电光面板64。<便携电话机>下面,对于将上述电光面板用于便携电话机显示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ll是表示该便携电话机结构的立体图。该便携电话机90如图ll所示,除了多个操作掩睫91之外,还具备受话口92、送话口93以及上述电光面板64。<电子纸张>下面,对于将上述电光面板用于电子纸张显示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该电子纸张结构的立体图。该电子纸张110包括主体lll,由具有和纸相同的质感及柔软性的可重写纸片构成;和显示组件,具备上述电光面板64。<电子笔记本>另外,图13是表示电子笔记本结构的立体图。该电子笔记本120如图13所示,束集多张图12所示的电子纸张110,并且那些电子纸张110被夹在覆盖构件121内。通过在覆盖构件121具备显示数据输入单元,可以在被束集的状态下变更电子纸张的显示内容。根据这种电子设备,由于如上所述,具备显示自由度较高、进而显示特性优良的电光装置,因而对于这些电子设备来说,利用上述电光面板的显示部的显示特性也较为优良。还有,作为上述电子设备,除了图10的个人计算机、图11的便携电话机、图12的电子纸张及图13的电子笔记本之外,还可以举出在显示部中具备上述电光面板或上述电光装置并且具备指紋检测传感器等的IC卡,还有电子图书、取景器式/监视器直视式的磁带录#4^、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台式电子计算器、文字处理机、工作站、电视电话机、POS终端、具备触摸式面板的设备等。权利要求1.一种电光面板,其特征为,具备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该第1基板相对向;共用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1基板;多个像素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2基板;以及液相分散介质,其被封入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的一对基板之间,该液相分散介质中分散着带电微粒;上述带电微粒包括第1微粒,其具有第1色;和第2微粒,其具有第2色,且按和上述第1微粒不同的极性带电;上述液相分散介质具有第3色,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由多个子电极来构成,设置有电压施加单元,该电压施加单元能独立地对上述多个子电极的各自施加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分别由面积不同的二个子电极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在与上述二个子电极之中的面积较小的一方的子电极对应的显示侧的部位,设置有第l遮蔽部,该第1遮蔽部遮挡由上述面积较小的一方的子电极得到的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上述二个子电极包括矩形状的第1子电极和包围它的矩形框状的第2子电极,在和上述第2子电极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笫2遮蔽部,该第2遮蔽部遮挡由该第2子电极得到的显示,上述笫2遮蔽部由黑矩阵构成,该黑矩阵设置于与上述多个像素电极之间对应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上述像素电极分别由三个以上的子电极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光面板,其特征为上述三个以上的子电极全部形成为相同的面积。7.—种电光装置,其特征为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光面板。8.—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为当驱动电光装置时,控制电压施加单元,以使第1微粒和第2微粒的各自,位于共用电极侧或多个子电极的4壬一个子电极的一侧且位于相互不同的一侧,上述电光装置具备第l基板;第2基板,其与该第1基板相对向;上述共用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l基板;多个像素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第2基板;以及液相分散介质,其被封入上述笫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该液相分散介质中分狀着带电微粒;上述带电微粒包括上述第1微粒,其具有第1色;和上述第2微粒,其具有第2色,且按和上述第1微粒不同的极性带电;上述液相分散介质具有第3色,上述多个像素电极的各自分别由上述多个子电极构成,设置有上述电压施加单元,该电压施加单元能独立地对上述多个子电极的各自施加电压。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显示自由度高的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和其驱动方法。电光面板(1)具备第1基板(2),具有共用电极(4);第2基板(3),具有多个像素电极(5);和液相分散介质(8),被封入基板之间,并且其中分散着带电微粒(7)。带电微粒(7)包括第1微粒(7a),具有第1色;和第2微粒(7b),具有第2色。液相分散介质(8)具有第3色。像素电极5分别由多个子电极(6a、6b)来构成,设置有可以分别独立地对各子电极和共用电极(4)之间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文档编号G02F1/01GK101201525SQ200710193900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2日发明者川居秀幸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