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74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粉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碳粉
盒o
背景技术
在使用激光打印机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知道安装在激光打印机的 碳粉盒中的余粉信息,以便及时更换碳粉盒。用户可以通过计量碳粉盒 的重量来判断盒中的余粉量,这种方法要求对碳粉盒的重量信息有深刻 了解,并在使用中经常计量碳粉盒重量,这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 便。通过在碳粉盒壳体上设置透明部位,利用激光打印机的光线发射装 置发出光束,光束透过碳粉盒一个侧壁上的透明部位进入到碳粉盒内 部,位于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使经过的光束衰减,衰减后的光束透过 碳粉盒另一个侧壁上的透明部位到达激光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通过 计量光束的衰减程度可以知道碳粉盒中的余粉信息。
一种典型结构如美国专利第US6496662号所述,其中为保证余粉信 息的准确程度,透明部位尽可能位于碳粉盒碳粉仓的底部,以使检测光 束的传播路径尽可能位于碳粉盒碳粉仓的底部。在US6496662B1的优选 实施例中,碳粉仓是由上盖和下盖组合而成,碳粉盒上的透明部位位于 下盖的底部,上盖分布有一个厚度为5mm左右的支撑筋条,支撑筋条表 面贴有光束反射部件,激光打印机的光线发射装置发出光束透过碳粉盒 上的透明部位进入到碳粉盒内部,位于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使经过的 光束衰减,然后光束经过支撑筋条表面贴有的光束反射部件反射,位于 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使经过的反射光束再次衰减,透过碳粉盒上的透 明部位回到激光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位于碳粉仓中 搅拌架上的清洁部件通过擦拭光束反射部件的表面清洁光束反射部件的 表面。
在市售的打印才几中, 一种打印才几同时利用计量芯片和以上结构实现 对碳粉盒的余粉检测功能,其通常实施方式为,碳粉盒上设置一个具有 额定打印页数的计量芯片与碳粉盒的初始状态相对应,在打印到具有额 定打印页数的 一 半时,计量芯片开始接受来自上述余粉检测结构的作 用,随着碳粉盒中碳粉量的逐渐减少,当检测光束经过碳粉盒中位于光 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并未受到充分衰减时,足量的检测光束透过碳粉 盒上的透明部位到达激光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碳粉盒中少粉的信息 将被传送给打印机,打印机将会将粉盒粉量不足的信息提示给用户。因 为设备小型化发展的需要,位于碳粉盒碳粉仓底部透光部位的面积将尽 可能的减小,使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也相对较少,于是,在很长的一 段工作时间内,碳粉盒中少粉的信息将不会被传送给打印机,当粉盒中 的碳粉量开始影响位于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时,实际碳粉盒中的碳粉 量已经极少了 (小于光束传播路径体积),这时碳粉盒中少粉的信息才 传送给打印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耗了碳粉盒中的碳粉,从而导致打 印品质的劣化。上述结构的另外一个缺点是,反射部件装在墨盒里部, 满粉时反射部件无法反射出光信号,因此不能作为打印机检测碳粉盒是 否安装就绪的判断标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盒,该碳粉盒克服现有技术 中打印品质劣化的缺陷,而且该碳粉盒可以使打印机方便检测墨盒是否 安装就绪。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检测碳粉余量并保证打 印品质的碳粉盒。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粉 盒,其包括显影仓、碳粉仓、搅拌架;搅拌架安装在碳粉仓内,搅拌架 上装有搅拌叶片;碳粉仓侧壁底部设有透光部位,其中,在所述透光部
位的外表分布有第一反射表面,该第一反射表面的面积小于透光部位的 面积。
在碳粉仓内底部对应透光部位设置有第二反射表面,该第二反射表 面面积大于第一反射表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碳粉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碳粉仓底部的透光部位外 表面增设了第一反射表面,由于该反射表面面积小于透光部位,该反射 表面可以将少部分光线反射回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这样打印机便以 碳粉盒中有墨的状态继续打印。另外,该第一反射表面反射回的光线可 以作为打印机判断碳粉盒是否安装就绪的判断标志。加入第二反射表面 以后,第一反射表面和第二反射表面配合,第一反射表面固定返回的部 分光线与第二表面反射回的光线叠加,共同判断碳粉盒内的余粉量,由 于第 一反射表面会反射回部分光,所以打印机报警缺粉的时间将提前, 避免了打印品质的劣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碳粉盒沿显影棍主轴方向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碳粉盒中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位置 关系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碳粉盒第一实施碳粉盒沿显影棍主 轴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碳粉盒主要包括碳粉仓1、搅拌架(图 未示)、送粉棍4、显影棍5等。其中,碳粉仓1由包括后壳11在内的壳 体围成的,在碳粉仓1的一个侧面有透光部位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 施例碳粉盒的改进之处在于在透光部位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射表面 2取代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碳粉盒内部的第二反射表面。如前所述,由于 使用第二反射表面与反射区域配合来检测碳粉余量可能会影响打印质 量,因此去除了第二反射表面,第一反射表面2可以将从打印机发出的 光部分反射回打印机,第一反射表面2的面积大小可以控制反射回打印 机光线接收装置的光强度,只要第一反射表面2大小合理,可以使打印 机一直以碳粉仓内有粉状态正常运行。另外,该第一反射表面反射回的 打印机的光也可以作为打印机检测碳粉盒是否安装就绪的标志。 实施例二
针对上述实施例一,该实施例作了进一步改进。参见图2,图2是本 实用新型第二实施碳粉盒中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示意图中省略了碳粉盒的其它部件,只显示碳粉仓后壳、第一、二反 射表面和反射区域,该图是沿着显影棍径向^L图,也就是图1的右视图 方向。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碳粉盒在石友4分仓内与透光部位对应位 置设置了第二反射表面24,该反射表面24安装在固定架25上,固定架 25固定在碳粉仓的后壳21上。第二反射表面24的面积大于第一反射表 面22的面积,第二反射表面24位于碳粉仓底部并且对应于透光部分23 设置,也就是使第二反射表面24要位于透光光路上。第一反射表面和第 二反射表面24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第一反射表面22的面积小于透光部 位23的面积。
在进行碳粉盒内余粉检测的过程中,打印机的光线发射装置发出的 光一部分透过透光部位23进入碳粉仓,如果碳粉仓内有碳粉,光线将经 过碳粉的衰减从第二反射表面24和透光部位23反射回打印机的光线接 收装置;打印机的光线发射装置发出的光另一部分直接从第一反射表面 22反射回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由于有一部分光未经过碳粉的衰减而 直接返回光线接收装置,因此,与没有第一反射表面22的情况相比,返 回光的强度增强,那么打印机将在碳粉用尽之前提前报警,从而避免了
打印质量的下降。报警的时间会提前多少主要与第一反射表面22的面积
大小有关,第一反射表面22面积越大,反射回光的强度越大,报警提前
时间也就越长,相反就越短。
当然,本实用新型碳粉盒的结构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 如,第二反射表面可以设置在碳粉仓的底部或者其他位置,只要不影响 搅拌架的运行即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做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 他凡事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碳粉盒,其包括显影仓、碳粉仓、搅拌架;搅拌架安装在碳粉仓内,搅拌架上装有搅拌叶片;碳粉仓侧壁底部设有透光部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部位的外表面分布有第一反射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表面 的面积小于所述透光部位的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粉盒,其特征在于在碳粉仓内底部对 应透光部位设置有第二反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反 射表面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表面 和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位于同 一中心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表面 通过一 支架固定在-友粉仓底部或者后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碳粉盒。碳粉盒,其包括显影仓、碳粉仓、搅拌架;搅拌架安装在碳粉仓内,搅拌架上装有搅拌叶片;碳粉仓侧壁底部设有透光部位,其中,在所述透光部位的外表分布有第一反射表面,该第一反射表面的面积小于透光部位的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碳粉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碳粉仓底部的透光部位外表面增设了第一反射表面,由于该反射表面面积小于透光部位,该反射表面可以将少部分光线反射回打印机的光线接收装置,这样打印机便以碳粉盒中有墨的状态继续打印。另外,该第一反射表面反射回的光线可以作为打印机判断碳粉盒是否安装就绪的判断标志。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1060375SQ2007200539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
发明者龙 林, 萧庆国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