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7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眼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主眼镜框一侧具有 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及护条,通过主镜框、副镜框、护条的相互贯 穿及扣设形成稳固的定位;连接在眼镜两侧的镜脚可以依不同角度进 行调节。在运动中使用时,束带和镜脚可以快速扣紧以实现稳定的定 位,或者在不用的时候快速拆卸。
技术背景传统的眼镜设计多是为了适应多种用途而定,例如用于矫正视力 的光学眼镜和运动形态的眼镜。传统的运动眼镜,为保护使用者的前 额,通常在主镜框的里侧有一个护条,配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就 能安装在眼镜的一侧以便佩戴这种运动眼镜的人亦能达到矫正视力 的目的。以护条和副镜框相结合的眼镜来说,该类眼镜的形态是相当 多的,可依使用者的个人需要做出选择。为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运动型眼镜设计成眼镜镜脚可调整角度;作为运动眼镜的一个结构, 束带也被用来与镜脚进行枢接,目前有各种束带组合可供使用者选 择。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目前传统的组装有护条及副镜框的眼镜组合体为 基础,提供另一种设计,供使用者依个人所需对构件进行快速的加装 或拆卸,以便提升结合有护条及副镜框的眼镜组合体的使用功能。同 时,为运动目的设计的束紧镜脚的束带,在使用时便于加装,不用时 也容易拆卸。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镜结构,包括结合有镜片的眼镜 框,可加设在眼镜框一侧的护条,及组装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
该眼镜结构包括一个形成于眼镜框中间段落的套合凹槽,由护条朝前 延伸出的具有牵制孔的扣合段可嵌入所述套合凹槽内并与之形成配 合;副镜框的中间段落贯穿有一容纳区域,该容纳区域内有一朝后形 成的孔,护条向下延伸出一截朝后设有突部的套设段,所述套设段可 对应扣入所述副镜框上的容纳区域中,并可使突部顶入其间的?L;所 述护条两侧分别延伸出保持有一定间距的定位段,所述定位段可对应 套入眼镜框相应方位上的容纳空间并使定位段下端的突部顶入贯穿 于与容纳空间的孔中,籍此将主镜框、护条及副镜框三构件形成平稳 定位。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包括眼镜框上连接两个镜脚的两个突部和一对位于眼镜框和镜 脚之间的连接单元,每个连接单元的一端设有一对具有间隔的突部, 从上述突部之间的间隔向另一端延伸出孔,在其内侧有一 由数个齿状 结构组成的齿槽部,所述突部有预设孔,该预设孔向两外侧形成有容 纳空间,从镜脚一端延伸出来的有预设孔的前部嵌入连接件的两个突 部之间的间隔;所述突部上的预设孔和所述前部通过定位单元一端的 限位件扣合起来,.所述定位单元穿过预设孔并沿着某个方向旋转,被 限制在连接单元上容纳空间的外侧,定位单元另一端的突部被限制在 连接单元相应方位上的容纳空间内;从镜脚的前部向前延伸出的齿状 的卡齿部穿过连接单元上的孔与齿槽部的其中齿形成相啮合。所述镜脚的两侧连接有束带,每个镜脚上预设部位向外侧设有一 横孔,所述横孔与设置在内侧的内槽相通,所述内槽内形成在一与横 孔交错的交叉内槽, 一对衔接件被用来分别固定束带两端,每个衔接 件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可以紧扣在镜脚的横孔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对结合有材质较软的护条与副镜框来说,其加工方便,并且 很容易便可达到预期的平稳定位。2、 组装在主镜框一侧的护条与副镜框的组合体,即使在日后不 使用需拆卸下来时,亦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3、 护条与副镜框所组成的组合体以及主镜框的外形,可依用途 不同而做用途多样的设计,以提升眼镜组合体的美感。4、 当连接在主镜框上的镜脚依使用者的需要移动时,每个镜脚 一端的卡齿部可以随着连接单元上的齿槽部获得稳定的位置转换。5、 紧扣在束带两边衔接件上的限位件穿过镜脚上的横孔沿某个 方向旋转,使限位件紧密地扣合在镜脚内侧的交叉内槽内,从而形成 稳定定位。6、 当为运动目的连接在两镜脚之间的束带不用时,束带上的限 位件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取下。7、 束带的衔接结构加工方便,因此除了眼镜和束带衔接容易之 外,加工的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眼镜结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 体图;图2为图1中主镜框、护条以及副镜框结构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2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图3中40处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3中50处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图1中镜脚和连接单元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7为图6的组装示意图;图8为图7中线段80-80处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图7中镜脚相对连接单元转动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带有定位单元的镜脚与束带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11为图10中带有定位单元的镜脚与束带配合结构的剖视图12为图IO中束带衔接件上的限位件穿过镜脚上的横向孔结组 装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束带衔接件上的限位件穿过镜脚上的横向孔后旋 转90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限位件与内槽内侧的交叉内槽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15为束带与镜脚的卡合状态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眼镜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包 括结合有镜片(11)的主镜框(1),可加设在主镜框(1) 一侧的护 条(2),配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3),以及主镜框(1)的两侧 突部和镜脚(5)之间的一对连接单元(4)和扣在镜脚(5)上的束 带(8)。图2描述的是主镜框(1)的结构,包括结合的镜片(11)和加 设在主镜框(1) 一侧的护条(2)以及配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3)。其中,主镜框(1)的中部有一套合凹槽(12),在套合凹槽(12) 其间有一限制件(13),在主镜框两旁靠内分别凹设有一截容纳空间 (14),该容纳空间(14)内有一向下贯穿的孔(15)。护条(2)是一朝前周缘上形成有数条纵向透气凹槽(21)的材 质较软的条杆,在护条(2)中间段落朝前延伸出具有牵制孔(23) 的扣合段(22),紧临扣合段(22)靠后方位上的护条(2)向下延伸 出一截朝后设有突部(25)的套设段(24),护条(2)两侧延伸出保 持有一段间距的定位段(26),所述定位段(26)朝下形成有突部(27)。副镜框(3)中间段落贯穿有一容纳区域(31),该容纳区域内朝 后形成有孔(32)。图3描述的是主镜框(1),护条(2)及副镜框(3)的组装。 首先将护条(2)朝前延伸的扣合段(22)扣合入与之对应的主镜框 (1)上的套合凹槽(12)中,使得扣合段(22)其间的牵制孔(23) 与中间方位的限制件(13)紧密扣合,如图4所示;再将护条(2) 上向下延伸的套设段(24)扣入与之对应的副镜框上的容纳区域(31) 内朝后形成的突部(25)顶入紧临方位的孔(32),如图4所示;最 后将从护条(2)两侧延伸的定位段(26)对应套入主镜框(1)相应 方位上的容纳空间(14)中,如图5所示。由此使定位段(26)下端 的突部(27)顶入贯穿于容纳空间(14)中的孔(15)中,且做紧密 配合。通过此可将主镜框(1)、护条(2)及副镜框(3)加以平稳组 装。参见图9,为了调整连接在主镜框(1)两边的镜脚(5)的角度, 连接单元(4)被用来将主镜框两边的突部(16)与镜脚(5)结合起 来,如图6所示。连接单元(4)的一端有一对有间隔的突部(41), 所述突部有预设孔(42),该预设孔(42)向两外侧形成有容纳空间(43),从上述突部(41)之间的间隔(44)延伸出孔(45),在其内 侧有一由数个齿状结构组成的齿槽部(46),从镜脚一端延伸出来的 有预设孔(52)的前部(51)嵌入连接件(4)的两个突部之间的间 隔(44),如图8所示。籍此预设孔(52),突部(41)上的预设孔(42) 和前部(51)就紧密地扣合在一起,如图7所示;定位单元(6) — 侧的预设限位件(61)穿过预设孔(42)和(52),沿着某一方向旋 转,被限制在连接单元(4)上的容纳空间(43)的外侧,如图6、 7 所示。定位单元(6)另一侧的突部(62)被限制在相应的容纳空间(43)中,如图8所示。从镜脚(5)前部(51)向前延伸出的齿状 的卡齿部(53)穿过连接单元(4)上的孔(45)'与齿槽部(46)的 其中齿形成相啮合,如图7所示。当连接在眼镜框两边的镜脚(5) 依使用者的需要转动时,直接施予镜脚(5)作朝上或朝下的角度转 动,此时所述镜脚前部的卡齿部(53)沿着连接单元(4)的齿槽部(46)间有迫紧的连接关系,而使镜脚(5)在作角度的转动时,并
可于所需角度作卡合定位,即完成镜脚(5)所需角度的卡位及调整,如图9所示。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结构可在运动中使用,具有衔接件 (7)的束带(8)扣紧在眼镜框两边的镜脚(5)上,每个镜脚(5) 上预设部位向外侧设有一横孔(54),所述横孔(54)与设置在内侧 的内槽(55)相通,所述内槽(55)内形成在一与横孔(54)交错的 交叉内槽(56)。一对衔接件(7)被用来分别固定束带(8)两端,每个衔接件(7) 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件(71),该限位件(71)可以紧扣在镜脚的横 孔(54)中。图11和图12中描述镜脚与束带8的相互衔接。首先,位于束带 上衔接件(7)上的限位件(71)穿过镜脚(5)上的横孔(54);然 后衔接件(7)跟随限位件(71)沿某一方向旋转,如图13所示旋转 90度。限位件(71)紧密地扣合在交叉内槽(56)内,如图(14)所 示。束带(8)的另一衔接件(7)以类似的方式与另一侧的镜脚(5) 相衔接,由此镜脚(5)和束带(8)就能很快扣紧并固定位置,或者 在将来不使用时很快拆卸,如图15所示。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 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 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 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眼镜结构,包括结合有镜片的眼镜框(1),可加设在眼镜框一侧的护条(2),及组装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3),其特征在于该眼镜结构包括一个形成于眼镜框中间段落的套合凹槽(12),由护条(2)朝前延伸出的具有牵制孔(23)的扣合段(22)可嵌入所述套合凹槽(12)内并与之形成配合;副镜框的中间段落贯穿有一容纳区域(31),该容纳区域内有一朝后形成的孔(32),护条(2)向下延伸出一截朝后设有突部(25)的套设段(24),所述套设段可对应扣入所述副镜框上的容纳区域中,并可使突部(25)顶入其间的孔(32);所述护条两侧分别延伸出保持有一定间距的定位段(26),所述定位段(26)可对应套入眼镜框相应方位上的容纳空间(14)并使定位段下端的突部(27)顶入贯穿于与容纳空间的孔(15)中,籍此将主镜框、护条及副镜框三构件形成平稳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框(1) 上连接两个镜脚的两个突部(16)和一对位于眼镜框(1)和镜脚(5) 之间的连接单元(4),每个连接单元的一端设有一对具有间隔(44) 的突部(41),从上述突部(41)之间的间隔(44)向另一端延伸出 孔(45),在其内侧设有一由数个齿状结构组成的齿槽部(46),所述 突部(41)设有预设孔(42),该预设孔(42)向两外侧形成有容纳 空间(43),从镜脚一端延伸出来的具有预设孔(52)的前部(51) 嵌入连接件(4)的两个突部(41)之间的间隔(44);所述突部(41) 上的预设孔(42)和所述前部(51)通过定位单元(6) —端的限位 件(61)扣合起来,所述定位单元(6)穿过预设孔(42、 52)并沿 着某个方向旋转,被限制在连接单元上容纳空间(43)的外侧,定位 单元另一端的突部(62)被限制在连接单元相应方位上的容纳空间(43)内;从镜脚的前部(51)向前延伸出的齿状的卡齿部(53)穿过连接单元(4)上的孔(45)与齿槽部(46)的其中齿形成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脚(5) 的两侧连接有束带(8),每个镜脚(5)上预设部位向外侧设有一横 孔(54),所述横孔(54)与设置在内侧的内槽(55)相通,所述内 槽(55)内形成在一与横孔(54)交错的交叉内槽(56), 一对衔接 件(7)被用来分别固定束带(8)两端,每个衔接件(7)的一侧设 有一个限位件(71),该限位件(71)可以紧扣在镜脚的横孔(54)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结构,包括结合有镜片的眼镜框,可加设在眼镜框一侧的护条,及组装有第二功能镜片的副镜框,该眼镜结构包括一个形成于眼镜框中间段落的套合凹槽,由护条朝前延伸出的具有牵制孔的扣合段可嵌入所述套合凹槽内并与之形成配合;副镜框的中间段落贯穿有一容纳区域,该容纳区域内有一朝后形成的孔,护条向下延伸出一截朝后设有突部的套设段,所述套设段可对应扣入所述副镜框上的容纳区域中,并可使突部顶入其间的孔;所述护条两侧分别延伸出保持有一定间距的定位段,所述定位段可对应套入眼镜框相应方位上的容纳空间并使定位段下端的突部顶入贯穿于容纳空间的孔中,藉此将主镜框、护条及副镜框三构件形成平稳定位。
文档编号G02C3/02GK201054042SQ20072005426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信胜 申请人:王信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