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4115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摄像装置时发生的红眼现象的緩和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緩和在使用闪光灯(闪光)的摄影时发生的红眼现象的 技术,有在摄影前预照射闪光,使人的瞳孔开度缩小的技术(例如, 特公昭58-48088号公报)。此技术是通过在摄影前使瞳孔的开度缩小 来抑制照射的闪光在视网膜上反射的量。另外,在电子静态照相机中,还有比较闪光灯发光摄影产生的图 像数据和闪光灯不发光摄影产生的图像数据,从闪光灯发光摄影产生红眼位置和大小,同时对图像数据进行补正的技术(例如专利第 3114103号公报)。在这样的以往具有红眼緩和装置的特公昭58-48088号公报中, 作为在红眼緩和装置中在预先确定的发光后得到红眼緩和效果的方法,可以摄影。但是在摄影前不能判定是否可以得到红眼緩和效果。另外,在专利第3114103号公报中,是比较闪光灯发光摄影的图 像数据和闪光灯非发光摄影的图像数据,从闪光灯发光摄影的图像数 据中检测因闪光灯光在眼睛的视网膜部分上反射产生的红眼位置和大 小,但2个图像数据的摄影条件(一方是闪光灯非发光,另一方是闪 光灯发光)不一致。另外,在闪光灯发光时因为照度不足而处于睹孔大的状态,此时的图像是图8的图像lll那样,在闪光灯非发光时因 为照度不足而处于瞳孔小的状态,此时的图像是图8的图像113。补 正红眼的对象因为是闪光灯发光时的图像111,即,瞳孔大的状态的 图像,所以此补正结果如图像112那样,只是此补正对象区域大的部 分容易是不自然的图像。另外,闪光灯非发光时的图像因为亮度不足够,所以可以高精度 地检测出红眼的位置和大小。因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 其制造方法向着被拍摄体投射光,与光的输入相应地输出信号,根据 通过上述投射光读取被拍摄体图像的信号检测红眼的量,对应此检测 结果允许成为主要的摄像指示。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向着被拍 摄体投射光,与光的输入相应地输出信号,根据通过上述投射光读取 被拍摄体图像的信号检测红眼的量,与此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上述照 明装置的投射光。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向着被拍 摄体投射光,与光的输入相应地输出信号,存储上述信号,根据上述 被存储的信号显示图像,根据通过上述投射光读取被拍摄体图像的信 号检测红眼位置,与该被检测出的红眼位置相应地控制由上述显示装 置放大显示规定区域的图像。另外,本发明的一发明是提供高精度检测红眼发生的有无、红眼 的位置和大小的技术。另外,另一发明是要提供在反映此检测结果, 緩和红眼的同时,进行自然的红眼补正后摄像的技术。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而变 得明确,对于附图中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l是本实施方式1的装置的方框构成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主程序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图3A-B是本实施方式的主程序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测距*测光程序的流程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程序的流程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程序的流程图。图7A 7C是摄像装置的概略外观图。图8是展示红眼的发生状态的图。图9是摄像装置的红眼显示的图。图IO是说明图像显示的流程图。图IIA-B是实施方式l中的红眼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2A-B是实施方式2中的红眼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3是实施方式2中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方框构成图。图1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的红眼检测原理的图。图15A-B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红眼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6是实施方式4中的主程序的流程图。图17A-B是实施方式4中的主程序的流程图。图18A-B是实施方式4中的摄影程序的流程图。图19是用于说明红眼位置和大小的检测原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关于构成〉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l是展示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构成的图。图1是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照相机100的构成的图。IO是摄影镜头,12是包括光围功能的快门,14是作为与被射入 的光相应地输出信号的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16是把摄像元件14的 模拟信号输出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18是向摄像元件14,是向A/D转换器16, D/A转换器26提供 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时间发生电路,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以及系统控制电路50控制。20是图像处理电路,对于来自A/D转换器16的信号或者来自存 储器控制电路22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象素插补处理和颜色变换处理。另 外,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使用摄像到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的计算处 理,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对曝光控制单元40、 测距控制单元42进行控制的,TTL (through the lens )方式的AF (自 动调焦)处理,AE (自动膝光)处理,EF (闪光前发光)处理。进而,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使用摄像到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 的计算处理,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还进行TTL方式的AWB (自动白 平衡)处理。22是存储器控制电路,控制A/D转换器16、时间发生电路18、 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 D/A转换器26、存储器30、 压缩*伸长电路32。A/D转换器16的信号经由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 或者A/D转换器16的信号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写入图像显 示存储器24或者存储器30。24是图像显示存储器,26是D/A转换器,27是前图像显示存储 器,是存储被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信号的存储器。28 是图像显示单元,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显示用的图像信号经 由D/A转换器26有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如果逐次显示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摄像到的图像信号,则可以 实现电子取景功能。另外,图像显示单元28可以通过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任意开 /关显示,当关闭显示时可以大幅度降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力消耗。30是用于存储摄像到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存储器,为了存储 规定张数的静止图像和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准备足够的存储量。由此, 即使在连续摄影多张静止图像的连续摄影和全景摄影时,也可以对存 储器30进行高速并且大量的图像写入。另外,存储器30也可以作为系统控制电路50的作业区域使用。32是通过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CT )等压缩伸长图像信号的压 缩.伸长电路,读入被存储在存储器30中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或者伸 长处理,把结束处理的信号写入存储器30。40是控制包括光圏功能的快门12的曝光控制单元,通过和闪光 灯单元(闪光单元)48连动还具有闪光调光功能。42是控制摄影镜头10的调焦的测距控制单元,44的控制摄影镜 头10的焦距和角度的可变焦控制单元,46是控制作为隔板的保护单 元102动作的隔板控制单元。48是闪光灯单元,还具有AF补助光的照明功能、闪光灯单元调 光功能。啄光控制单元40、测距控制单元42用TTL方式控制,根据用图 像处理电路20计算摄像到的图像信号的计算结果,系统控制电路50 对曝光控制单元40、测距控制单元42进行控制。49是LED或者灯的照明装置(投光装置),在被拍摄体亮度比 规定的亮度暗的情况下进行照明(投光)。该照明装置的构成是,通 过在相对摄影透镜10位于比闪光灯单元48近或者相同距离上照明, 在收缩瞳孔緩和红眼的同时,在图像上发生红眼现象。50是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全体的系统控制电路,52是存储系 统控制电路50的动作用的常数、变量、程序等的存储器。54是根据在系统控制电路50中的程序的执行,使用文字、图像、 声音等显示动作状态和信息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扬声器等的显示单元, 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单元附近的容易看到的位置上设置在单个 或者多个位置上,例如通过LCD和LED、发音元件等的组合构成。另外,显示单元54把其一部分功能配置在光学取景器104内。在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LCD等上显示的内容有单 拍/连拍显示、自拍显示、压缩率显示、记录象素数显示、记录张数显 示、剩余可拍张数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圏值显示、曝光补正显示、 闪光显示、红眼緩和显示、低倍摄影显示、蜂鸣设定显示、表用电池 剩余量显示、电池剩余量显示、错误显示、采用多行数字的信息显示、记录介质200以及210的装卸状态显示、通信I/F动作显示、日期.时 间显示等。另外,在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显示在光学取景器104 内的信息有对焦显示、手振动警告显示、闪光灯单元充电显示、快门 速度显示、光圏值显示、曝光补正显示等。56是可以电气擦除.记录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使用 EEPROM等。60、 62、 64、 65、 66、 68以及70是用于输入系统控制电路50 的各种动作指示的操作装置,通过组合开关和拨盘、触摸板、由视觉检测的指向、声音识别装置等的单或者多个的组合构成。 〈关于操作〉 在此,进行这些操作装置的具体的说明。60是模式拨盘开关,可以切换设定电源的关闭、自动摄影模式、 摄影模式、全景摄影模式、再生模式、多画面再生.删除模式、PC连 接模式等的各种功能模式。62是快门开关SW1,在未图示的快门键的操作过程中为开状态, 指示AF (自动调焦)处理、AE (自动曝光)处理、AWB (自动白平 衡)处理、EF (闪光前发光)处理等的动作开始。64是快门开关SW2,在未图示的快门按键的操作结束时为开状 态,指示一连串的处理动作的开始,即,把从摄像元件12读出的信号 经由A/D转换器16、存储器控制电路22把图像信号写入存储器30 的曝光处理,在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中使用计算的 现象处理,从存储器30中读出图像信号在压缩*伸长电路32中进行压 缩,把图像信号写入记录介质200或者210中的记录处理。65是闪光灯模式SW,设定强制发光模式/自动模式发光/红眼緩 和自动模式发光/发光关闭等的闪光发光模式。66是图像显示开/关开关,可以设定图像显示单元28的开/关。通过此功能在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时,通过切断对图像 显示单元的电流供给,可以谋求省电。68是快速查看开/关开关,设定在摄影之后自动再生摄影到的图 像信号的快速查看功能。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特别包括在把图像 显示单元28设定为关闭时进行快速查看功能设定的功能。70是由各种键和触摸板等组成的操作单元,有菜单键、设置键、 低倍率键、多画面再生改页键、单拍/连拍/自拍切换键、菜单移动+(正) 键、菜单移动-(负)键、再生图象移动+ (正)键、再生图象移动-(负)键,摄影画质选择键、曝光补正键、进行红眼緩和时的显示放 大设定的放大键、日期/时间设定键等。80是电源控制单元,由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切换通 电的组件的开关电路等构成,进行电池有无安装、电池种类、电池余 量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控制DC-DC转 换器,把需要的电压在需要的期间向包含记录介质的各单元提供。82是连接器,84是连接器,86是由碱性电池和锂电池等的一次 电池和NiCd电池和NiMH电池、Li电池等的二次电池、AC转接器 等组成的电源单元。卯以及94是和存储卡和硬盘等记录介质的接口 , 92以及96是 和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介质进行连接的连接器,98是检测在连接器 92以及或者96上是否安装着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记录介质装卸 检测单元。进而,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安装记录介质的接口以及具有2系统连 接器的情况。当然,安装记录介质的接口以及连接器可以是包括单个 或者多个,或者包括某个系统数的构成。另外,其构成也可以是包括 组合不同规格的接口以及连接器。作为接口以及连接器其构成可以使用依据PCMCIA卡和CF(小型闪存(R))卡等标准。进而,在使用依据PCMCIA卡和CF (型闪存(R))卡等标准 的器件构成接口 90以及94、连接器92以及96时,通过连接LAN卡 和调制解调卡、USB卡、IEEE1394卡、P 1284卡、SCSI卡、PHS 等的通信卡等的各种通信卡,可以在和其他的计算机和打印机等的外围设备之间转送图像信号和属于图像信号的管理信息。102是通过遮盖包含图像处理装置100的透镜10的摄像单元,作 为防止摄像单元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隔板的保护单元。104是光学取景器,可以不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 能,而只使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另外,在光学取景器104内设置 显示单元54的一部分的功能,例如对焦显示、手振动警告显示、闪光 灯单元充电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圏值显示、啄光补正显示等。110是通信单元,具有RS232C和USB、 IEEE1394、 P1284、 SCS I、调制解调器、LAN、无线通信等的各种通信功能。112是用通信单元IIO把图像处理装置100和其他的机器连接的 连接器或者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是天线。200是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200包括由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 202、和图像处理单元100的接口 204、和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连接 的连接器206。210是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210包括由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 212、和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 214、和图像处理装置IOO进行连接 的连接器216。图7A 7C展示照相机的外观,图7A是从照相机的正面看的图, 301是照相机主体,302是光学取景器,303是包含摄影镜头的变焦距 以及使镜头对焦的镜筒,304是通过灯或者LED等照明(投光)进行 红眼位置的检测以及红眼的緩和的红眼照明器(红眼投光器),305 是闪光灯单元的闪光部分。图7B、 7C是从照相机背面看的图,306是开/关上述的图像显示 的开/关开关66的图像显示键,307是开/关上述快速查看开/关开关68 的快速查看键,308是进行上述模式拨盘开关60的设定的模式拨盘。 309是在上述图像显示单元28上的外部LCD, 310是开/关闪光灯模 式SW65的闪光灯模式键。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2至图6、图10、图11A-B说明。〈关于动作处理流程〉图2以及图3A-B展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00的主程序流程图。 以下,使用图2以及图3A-B说明装置100的动作。如果有电池更换等的电源接入,则系统控制电路50初始化标志 和控制变量等(步骤S101),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初始设 定在关状态(步骤S102)。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模式拨盘60的设定位置,如果把模式拨盘 60设定在电源关(步骤S103),则把各显示单元的显示变更为结束状 态,关闭保护单元102的隔板保护摄像单元,把包含标志和控制变量 等的必要的参数和设定值、设定模式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在 由电源控制单元80进行了切断包含图像显示单元28的装置100的各 部分的不需要的电源等的规定的结束处理后(步骤S105),返回步骤 S103。另外,在步骤S103中,当判定为模式拨盘60是电源开,被设定 在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6。另外,当判定为模式拨盘60 被设定在其他的模式(例如已摄影后存储的图像阅览、图像的选择删 除等)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与被选择出的模式相应的处理 (步骤S104),如果结束此处理则返回步骤S103。如果在步骤S106中进入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由电源控制单 元80判断由电池等构成的电源86的余量和动作情况在装置100的动 作中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则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 规定的警告显示(步骤S108),并返回步骤S103。当判断为在电源86中没有问题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记录介 质200或者210的动作状态在装置100的动作中,特别是在对记录介 质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再生动作中是否存在问题(步骤S107),如果有 问题则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规定的警告显示(步骤 S108),并返回步骤S103。当判断为在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动作状态中没有问题时,进 入步骤S109,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装置100的各种 设定状态的显示。进而,如果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是开,则也 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装置100的各种设定状态的 显示。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llO,则系统控制电路50调查快速查看开/ 关开关68的设定状态,如果快速查看设定在开则设定快速查看标志 (步骤Slll),如果快速查看设定在关则解除快速查看标志(步骤 S112)。进而,快速查看标志的状态净皮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 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定图像显示开/关开关66的设定状态 (步骤S113)。如果图像显示设定在开则设定图像显示标志(步骤 S114 ),同时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在开状态(步骤S115 ), 进而设定在逐个显示已摄影的图像数据的从头至尾显示状态(步骤 S116),在步骤S119中进入处理。在从头至尾显示状态中,经由摄像元件12、 A/D转换器16、图 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把逐次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 的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D/A转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28逐 次显示,由此实现电子取景功能。另一方面,在步骤S113中,当判定为图像显示开/关开关66被 设定在图像显示关时,处理进入步骤S117,在解除图像显示标志的同 时,在步骤S118中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为关状态,进 入步骤S119。在图像显示单元关的情况下,不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 景器功能,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这种情况下,可以削减电 力消耗量大的图像显示单元28和D/A转换器26等的消耗电力。进而, 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 器52中。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119 (图3A),则判断快门开关—SW1是否处于开。即,判断快门开关是否是半按下状态。当判断为未按下时返回步骤S103,重复上述处理。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1处于开状态时,处理从步骤S119进入步 骤S120。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 的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步骤S120),如果设定了图像显示标志则把 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状态设定为保持显示状态(步骤S121),进 入步骤S122。在保持显示状态中,禁止经由摄像元件12、 A/D转换器16、图 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对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 改写,把最后写入的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D/A转换器26 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由此作为保持的影象显示在电子取景器中。 另外,如果解除了图像显示标志,则跳过步骤S121的处理,进入步骤 S122。在步骤S122中,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测距处理在把摄影接头 10的焦点距离与被拍摄体对焦的同时,进行测光处理确定光圏值以及 快门开放时间(快门速度)。进而,在测光处理中,当闪光灯单元被 设定在自动的情况下,还进行是否进行闪光的设定。进而,在步骤S122 中的测距.测光处理的详细用图4后述。如果测光.测距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123。与闪光模式的设 定状态和上述测光结果相应地进行红眼处理。该步骤S123中的在本实 施方式中的红眼处理的详细用图IIA-B后述。如果红眼处理(步骤S123)结束,则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 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像显示标志 的状态(步骤S124 ),如果设定了图像显示标志则把图像显示单元28 的显示状态设定在从头至尾显示状态(步骤S125),进入步骤S126。 进而,在步骤S125中的从头至尾显示状态是和前面说明的在步骤S116 中的从头至尾状态同样的动作状态。接着,在步骤S126中,判断快门开关SW2是否处于开,即,快 门键是否被全部按下。如果不是则在步骤S127中,判断快门开关SW1是否也被解除,如果快门SW1也被解除(关)则返回步骤S103。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2处于开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8, 判断与在前面的步骤S123中设定的摄影条件相应的照明装置49是否 进行照明(投光)(步骤S128),如果判断为进行了照明则在步骤 S129中停止其照明(投光),进入步骤S130。如果还没有进行照明 则跳过步骤S129在步骤S130中进入处理。在步骤S130中,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 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如果设定 了图像显示标志则在步骤S131中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显示固定图像, 并进入步骤S132。该固定图像显示处理是对用户进行摄影,在进行编码、记录处理 期间,显示表示进行此处理的规定的标记(符号)的处理。该标记通 过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D/A转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 把固定颜色的影象显示在电子取景器中。另外,在步骤S130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被解除的情况下, 跳过步骤S1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32。如果在步骤S132中进入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经由摄像元件 12、 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 A/D转换器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在存储器30中写入摄影到的 图像数据(曝光处理)。另外,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并且根据需要 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进行读出被写入到存储器30的图像数据进行 各种处理的现象处理。通过该啄光处理和图像处理,执行摄影处理。 有关该摄影处理(步骤S132 )的详细用图5后述。如果摄影处理结束,则系统控制电路50进入步骤S133,判断被 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像显示标 志的状态。而后,当判定为已设定图像显示标志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查 看显示(步骤S136)。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摄影中也是图像显示单元 28处于作为电子取景器始终显示的状态,还进行摄影之后的快速查看 显示。另外,在步骤S133中,当判定为图像显示标志被解除的情况下, 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内部的存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快速查 看标志的状态(步骤S135),如果设定为了快速查看标志,则把图像 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在开状态(步骤S135),进行快速查看 显示(步骤S136)。如上所述,为了省电或者因为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所以 不需要电子取景器功能,因而即使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 在关,只要用快速查看开关设定快速查看功能,就可以在进行摄影后 自动地把摄影图像再生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提供在省电并且在 摄影图像的确认方面方便的功能。进而,当在步骤S133中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被解除,在步骤S134 中快速查看标志也被解除的情况下,在图像显示单元28处于关状态下 进入步骤S137。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了摄影也是图像显示单元28 处于熄灭的状态,也不进行快速查看。这是如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连 续摄影的情况那样,不需要摄影后的摄影画面的确认,不使用图像显 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重视省电的使用方法。如果在步骤S137中进入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被写入存 储器30的摄影图像数据,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并且根据需要使用 图像处理电路20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另外在使用压缩.伸长电路32进 行与已设定的模式相应的图像压缩处理后,执行对记录介质200或者 21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的记录处理(步骤S137)。此记录处理(步 骤S137 )的详细使用图6后述。如果记录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138,判断快门开关SW2是 否处于^皮按下的状态。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2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进 入步骤S139,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 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连拍标志的状态(步骤S139)。而后,当 判断为已设定了(ON)连拍标志的情况下,因为连续进行摄影所以返回 步骤S129进行下一摄影。另外,在步骤S139中当判断为连拍标志未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38中直至判断为快门开关SW2被放开之前等待。在记录处理结束时快门开关SW2处于被放开的状态,或者持续 按压快门开关SW2继续快速检测显示进行摄影图像的确认后,如果快 门开关SW2处于放开状态,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步骤S141中,系统控制电 路50判断是否设定了图像显示标志,当判断已设定的情况下时,在步 骤S143中把图象显示单元28的显示状态设定为从头至尾显示状态, 并进入步骤S144。这种情况下,当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的快速 查看显示确认了摄影图像后,可以设置在逐次显示为了下一摄影而摄 像的图像数据的从头至尾显示状态。另外,在步骤S141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被解除的情况 下,在步骤S142中,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为关状态, 并进入步骤S144。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的快速 检测显示确认了摄影图像后,为了省电停止图像显示单元28的功能, 由此可以削减电力消耗量大的图像显示单元28和D/A转换器26等的 消耗电力。在步骤S144中,判断快门开关SW1是否是开状态。当判断为是 开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26准备下一摄影。另外,当判断为快门 开关SW1已打开一次时,因为系统控制电路50结束一连串的摄影动 作,所以从步骤S144返回步骤S103。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中的主处理。以下,详细说明图3A-B中 的步骤S122、 S123、 S132、 S137的各处理。 〈关于测距'测光处理(步骤S122 )〉图4展示在图3A的步骤S122中的测距.测光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以下,根据同一图进行说明。系统控制电路50从摄l象元件14读出电荷信号,经由A/D变换器 16向图像处理电路20逐次读出摄影图像数据(步骤S201)。使用该 逐次读入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电路20进行TTL方式的AE (自动 曝光)处理,EL (闪光预发光)处理,在AF (自动聚焦)—处理中使用的规定的计算。进而,在此的各处理根据需要位置切出在摄影的全象素数中与需要相应的特定的部分抽出,在计算中使用。由此在TTL方式的AE、 EF、 AWB、 AF的各处理中,可以在中央重点模式、平均模式、评价 模式的各模式等的不同模式进行最佳的计算。使用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计算结果,在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 曝光(AE )适宜前(步骤S202 ),使用啄光控制单元40进行AE控 制(步骤S203 )。另外,使用在AE控制中得到的测定数据,系统控制电路50判 断是否需要闪光(步骤S204),如果需要闪光则设置闪光标志,充电 闪光灯单元48 (步骤S205)。进而,步骤S204是闪光自动的情况。 当明确地设定不驱动闪光的主旨时,步骤S204通常判断为No。在步骤S202中,当判断为曝光(AE)适宜的情况下,把测定数 据以及或者设定参数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 器52中。使用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的计算结果以及在AE控制中得到的 测定数据,当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白平衡(AWB)适宜前(步骤 S206 ),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调节颜色处理的参数进行AWB控制(步 骤S207 )。另外,在步骤S206中,当判断为白平衡(AWB)适宜的情况下, 把测定数据以及或者设定参数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 或者存储器52中。而后,此次使用在AE控制以及AWB控制中得到的测定数据, 直至系统控制电路50判定为测距(AF)对焦前(步骤S208),使用 测距控制单元42进行AF控制(步骤S209)。在步骤S208中,如果判断为测距(AF)对焦,则把测定数据以 及或者设定参数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 中,结束该测距.测光处理程序(图3A的步骤S122 ),恢复到主程序。 〈关于红眼处理(步骤S123)〉以下,根据图11A-B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A的步骤S123中 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红眼处理的详细。首先,系统控制电路50在步骤S1501中,判断闪光灯模式开关 65的闪光灯设定状态是否被设定在"红眼緩和模式"。当判断为此结果 不是红眼緩和模式时,结束本处理,恢复主程序,在图3A的步骤S124 中进入处理。另外,当判断为被设定在红眼緩和模式时,根据在图3A的步骤 S122中进行的测光结果,判断红眼緩和是否在所需要的规定亮度以 下。当判断为摄影图像具有比规定亮度还高的亮度时,判断为不需要 红眼处理,恢复到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当判断为在规定亮度以 下时,处理从步骤S1502进入步骤S1503。在步骤S1503中,开始用照明装置49从红眼照明器照明。而后, 在该照明(投光)开始后,进行图像取入并经由摄像元件12、 A/D转 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 器24(步骤S1504),进行保持的图像显示(步骤S1505)。而后, 把记录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数据转送到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步 骤S1506)。如果进行此转送则进入步骤S1507开始计时,在步骤S1508中在 判断其经过了规定时间(在实施方式中是0.2秒)前等待。如果判断 为经过了规定时间,则在再次进行图像取入的同时写入图像显示存储 器24 (步骤S1509 )。而后比较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被 存储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规定时间前(0.2秒前)的图像数据 判断有无红眼的发生(步骤S1510)。在此,更详细地说明步骤S1510的处理。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因为在红眼处理中存储照明(投光) 开始后的摄像图像,所以被拍摄体(人物等)的瞳孔直径是最大状态, 为图14的符号1141那样的状态,在到达视网膜的光量最多(红眼的 亮度最大)的同时,有可能红眼直径最大。与此相反,被存储在图像 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因为是在红眼照明(红眼投光)开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图像,所以图像中的被拍摄体的瞳孔直径变小,显现颜色变化。是图14的符号1142所示的状态。在上述步骤S1510中,通过 比较这些图像1141和图像1142,判定红眼发生的有无。即,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 图像数据中,因为在瞳孔直径中产生差异所以在红眼的亮度和直径中 产生差异,在图像数据中也出现差异。因而,产生此差异的象素可以 特定为是红眼发生的部分。另外,根据红眼的程度,在瞳孔部分的图 像的RGB数据的R成分的亮度中产生差异。因而,通过比较图像数 据中的R成分的数据可以检测红眼的发生。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14的图像数据1141中通过存储器 控制22生成抽出R成分的数据后的图像数据1141R,另外,还可以 从图像数据1142中生成抽出了 R成分的图像数据1142R,从图像数 据1141R中减去图像数据1142R,生成差分图l象1143R。图14的图像1143单纯表示图像1141和图像1142的差分,而如 看图像1143所明白的那样,在差分中产生与曈孔以外的部分有关的 差,或者产生的可能性高。即,特定眼睛的位置精度不高,还掩盖了 错误地判断眼睛的可能性。与此相反,当只有R成分的差分图像1143R 的情况下,因为红眼以外的部分被除去,所以可以高精度检测其指标 位置和眼睛大小。以上,说明了步骤S1510的处理,在同一步骤中,当未检测到红 眼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恢复到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如果检测出红眼,则在步骤S1511中,把记录在图像显示 存储器24中的数据改写到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而后在步骤S1512 中以在前面的步骤S1509中读取的,被存储在图4象存储器24中的图像 数据为基础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该图像显示用图10在后面详细叙 述。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1513,而后再次开始规定时间(在实施方 式中是0.2秒)的计时,在步骤1514中在经过此规定时间前等待,如 果判断为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则在步骤S1515中再次进行图像取入,把此图像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其结果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存储 最新的摄像图像,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存储规定时间前的图像。在步骤S1516中,根据在前面步骤S1510中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 坐标位置(图像内的坐标位置),进行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红眼 (R成分值比规定值大的部分)区域的直径是否比第1规定的大小(第 1阈值)缩小的判定。作为此判定基准的阈值是表示可以摄影的值, 并且即使这样摄影也没有红眼发生后的照片的不舒服感,例如,对于虹彩是1/2左右的直径,或者在红眼的直径4mm以 下,是在图8的图像113所示的程度。虹彩的检测可以从上述的红眼 区域的检测结果中检测出红眼周围的图像特征,白眼珠部分(亮) 从虹彩部分(暗)检测出。另外,红眼的直径可以从焦点距离和测距 结果中预测(当考虑到处理的简便性的情况下时,并不是如上述那样 计算,也可以以红眼照明开始后的红眼直径(或者面积)为基准)。如果红眼直径缩小到比第1阈值小,则在步骤S1517中,进行红 眼直径是否缩小到第2规定的大小(第2阈值)小的判定。此第2阈 值是否需要进行红眼补正处理的判断基准,也是用于结束红眼处理的 判断基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阈值假设是虹彩的直径(红眼 检测的初始直径)的1/3 (面积是1/9)。在步骤S1516中当是No时,即补正了红眼时,当判断为发生不 舒服感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19,判断是否进行了 规定次数的图像的取入,当不是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511以后的处 理。虽然是规定次数,但红眼緩和效果被设置成一般如果约有1.2秒 左右的时间则有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把摄像图像的取入间隔 (上述规定时间)设置在0,2秒左右,所以是6次,但为了进一步提 高效果设置为10次,即,把红眼緩和照明的最长上时间设置为2秒。 即,即使步骤S1516是No的情况下,也在最大2秒钟进行红眼緩和 照明。当此步骤S1516的判断为No的情况连续10次时,处理进入步骤 S1521,把表示进行补正红眼处理的信息的图9所示的标记(符号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向用户报告进行红眼补正处理,在步骤 S1522中把表示进行红眼补正的补正标志设定为ON并结束本处理。 进而,此补正标志在初始状态,以及红眼处理结束时被设定在OFF。另外,当步骤S1516的判断为"是",即,虽然红眼的直径在虹彩 直径的l/2以下,但在步骤S1517中判断为No,即,红眼的直径比虹 彩直径的1/3大的情况下,在步骤S1518中,判断快门开关SW2是否 是ON。即,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静止图像摄像和记录的指示。当判 断为快门开关SW2是OFF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19,直至判断为 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图像取入前重复上述处理(最大10次)。但是在步 骤S1517中,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2是ON的情况下,需要使此用户 的请求优先,处理进入步骤S1521,把补正的主旨的标记(图9)显示 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在步骤S1522中把补正标志设定为ON。在此,从图14可知,当红眼直径在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并不 进行SW2是否在ON的判断,只要未判断为已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图像 的取入就不允许摄影。进而,至步骤S1521的路线有在步骤S1516中判断为No的情况 下的路线,和在步骤S1517中判断为No的情况的2种。前者的情况 下,表示在红眼的直径比较大的状态下,即,在补正时容易成为图8 的图像112,后者表示红眼的直径通过补正没有不舒服感可以摄影, 即如图8的图像114那样不显著。因而,在这些线路的差异中,区别 图9的标记表示。例如,在步骤S1516中判断为No而在步骤S1521 中处理已进入情况下的标记用红色表示,在步骤S1517中判断为No 在步骤S1521中处理已进入情况下的标记用黄色表示。另外,在步骤S1517中,当红眼直径在虹彩直径的1/3以下的情 况下,在补正标记是OFF状态下,用绿色表示不需要红眼补正的图9 的标记。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图8的图像115那样的结果。进而,在上述中虽然设置成改变标记颜色^L告进行什么水平的处 理的方法,但采用改变标记的形状等的方法也可以。另外,也可以只 在红眼补正时显示,也可以组合它们。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红眼直径设置为虹彩直径的1/2、 1/3,但这只是一例,并不由此限定本发明。这是因为在把处理设置成 简便的情况下,不以彩虹的直径为基准,也可以以在红眼处理的初始 阶段中的红眼直径为基准的缘故。进而,也可以代替求直径通过计数 2个图像的R成分的差值比规定值大的象素数判断红眼缩小的程度。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红眼处理在快门键SW1是ON时, 开始用于红眼緩和的照明,在该红眼緩和照明持续期间,通过以0.2 秒钟间隔重复摄影,把最新的2个图像数据存储保持在图像显示存储 器24、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通过比较它们的R成分检测红眼的 位置和大小。因而,因为2个图像都在同样的照明环境下摄影的图像, 所以2个图像间的亮度实际上被限制在相同的状态,可以高精度地检 测红眼位置、红眼大小从照明开始时的变化。进而,还可以使用户知 道是否进行红眼补正,以及在进行红眼补正的情况下该补正产生的影响的程度o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根据图10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1512的图 像显示处理。系统控制电路50首先在步骤S701中调查操作单元70的放大显 示的设定状态,如果被设定为放大显示,则进行放大显示区域设定(步 骤S702)。该放大显示区域的设定假设是包含由上述的红眼检测处理 检测出的红眼的发生部分的区域。如果设定了此放大显示区域,则停 止已设定的区域的图像显示(步骤S703)。图7C展示这种情况下的 显示例子。另外当没有进行放大显示设定的情况下,进行整个图像的 保持图像显示(步骤S704)。这种情况下的显示例子是图7B。在此,有关在实施方式中的红眼处理中的红眼有无的判定,以及 红眼大小的判定,用图19更详细地说明。图中,2卯1表示包含开始了红眼緩和照明后的红眼部分的图像的 R部分,2902表示包含进行红眼緩和照明的正在进行中的At后的红 眼处理的图像的R成分(进而,在此为了方便用斜线表示R成分高的 部分)。如果在减法器(减法处理)2903中从图^(象2901中减去图像2902, 则得到差分图像2卯4。因为图像2901和图像2902的红眼部分的R成 分的差小,所以如果用规定的阈值2值化差分图像则可以如图像2904 那样得到环形图像。通过看图像2904可知,用内侧直径r表示的圆形 区域是现在的红眼区域(也可以成为瞳孔的大小)。因为在红眼緩和 照明开始后的2个图像显示的红眼大小不同,所以R成分间的差分因 为如图所示那样显著显现,所以其位置可以正确地确定。另外,如果 继续照明,虽然人的瞳孔逐渐减小,但收敛在某一尺寸。即,在时间 上连续的2个图像的红眼区域相同。换句话说,在作为图19的差分图 像的环形图像的外径减小的同时,其环形的粗细也逐渐减小,如果瞳 孔缩小结束则环形图像的检测不能进行。因而,把在各阶段中的"r" 作为红眼直径(红眼尺寸),把其中心位置作为红眼的坐标位置确定。 但是,当红眼收缩结束不能检测差分图像的情况下,把在此前阶段的 红眼直径和位置作为最终的位置确定。进而,如果把处理设置成简单处理,计数图19的环形的斜线部 分的面积(象素数),则在图14的步骤S1516和步骤S1517中可以 通过把计数后的象素数和各个阈值比较进行。 〈关于摄影处理(步骤S132)》以下,根据图5的流程图说明图3B中的步骤S132的摄影处理。 此处理注意是在图3A的步骤S126中判断为快门开关SW2是ON的 情况下的处理。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 者存储器52中的测光数据,由曝光控制单元40根据光團值打开具有 光圏功能的快门12开始摄像元件10的曝光(步骤S301, S302),另外,在步骤S303中,通过闪光标志判断是否需要闪光48,当 需要的情况下使闪光灯单元(闪光灯)48发光(步骤S304)。系统控制电路50在步骤S305中,根据测光数据等待摄像元件 12的膝光结束。而后,当判定为曝光结束的情况下关闭快门12(步骤 S306),从摄像元件14中读出电荷信号,经由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A/D转换器16直接经由存 储器控制电路22,向存储器30写入摄影图像的数据(步骤S307)。而后,在步骤S308中,根据已设定的摄影模式,判断是否需要 进行帧处理,当判断为进行此处理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存 储器控制电路22并且根据需要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读出被写入到 存储器30的图像数据,顺序进行垂直加法处理(步骤S309),颜色 处理(步骤S310),再次存储在存储器30中。以下,进入步骤S311,通过调查在前面说明过的红眼处理中补 正标志是否是ON,判断是否进行红眼补正。当红眼补正标志是ON 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2,对于被存储在存储器30中的摄像图像进行 红眼补正。红眼补正处理是根据在前面的红眼处理中得到的红眼的坐 标位置以及大小信息,使红眼发生的瞳孔部分的图像数据的R成分的 亮度下降的补正。如果在步骤S313中进入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存储器30 中读出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向图像显示存储器24进行 显示图像数据的转送,结束本处理。 〈关于记录处理(步骤S137) >以下,根据图6的流程图说明图3B的步骤S137中的记录处理。首先,系统控制电路50在步骤S401中,控制存储器控制电路 22并且根据需要控制图像处理电路20,读出被写入到存储器30中的 摄影图像数据进行把摄像元件14的纵横象素比率间拔为1: 1的象素 正方化处理,再次写入存储器30。而后,在步骤S402中读出被写入存储器30的图像数据,控制压 缩.伸长电路32进行与已设定的模式相应的图像压缩处理。而后,在 步骤S403中,进行把该被压缩编码后的数据(一般是JPEG数据) 经由接口 90或者94、连接器92或者96压缩到存储卡和小型闪存等 的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如果对记录介质的写入结束,则结束此记录处理(步骤S137), 恢复到图3B的步骤S138。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在2级式快门键处于第1级 的按下状态时,重复一边进行红眼緩和的照明, 一边进行红眼位置和 大小的检测的预备性摄像。因而,因为可以把各准备摄像的条件实际 上设置在同 一条件下,所以可以高精度地检测红眼位置和大小的推移。 另外,通过此红眼緩和照明,在使被拍摄体的瞳孔大小在减小的方向 上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让用户知道最终是否进行红眼补正,以及,在 补正了红眼的情况下的某种程度的画质的影响。另外,当快门键在第2级被按下的状态下,即,被全按下的情况 下,判断是否需要在第1级中得到的红眼补正,当需要的情况下补正 基于补正对象位置和大小的区域的R成分。因而,只对需要的最小的 区域进行R成分的率减处理(补正处理)。换句话说,因为不需要进 行超过需要的大区域的红眼补正,所以没有不舒服感,可以记录自然 的图像。另外,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进行采用照明装置49的红眼緩 和照明,检测得到了红眼緩和效果的信息(红眼直径比第1阈值小的 情况)允许释放。在未得到红眼緩和效果中由于其构成是不允许释放, 因而可以进行红眼緩和效果足够的摄影。另外,通过把红眼状态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一边确认 红眼状态一边摄影。通过进行这样的红眼处理,在可以把摄影后的图 像的红眼补正设置成适宜状态的同时,即使在此补正区域大的情况下, 由于事前知道其主旨,因而也不会给予用户不快感。进而,通过把检 测出红眼的区域放大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使其效果更显 著。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红眼处理时把最新的2个图像存 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但在前图像显示 存储器27中存储红眼处理开始之后的图像数据,在图像显示存储器 24中存储顺序在每隔规定时间摄影的图像并比较两者,即使相对当初 的红眼大小是缩小率也可以判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在把彩虹的大小设置为1时,即使红眼直径是其1/2或者1/3等,也检测红眼緩和的状况。这种情况下, 假设是彩虹的尺寸也可以用被拍摄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求得,但一般是 照相机和被拍摄体之间的距离越大,测距精度越差。因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只在预先设定的距离以内具有此功能,也可以在超 过此距离的情况下显示警告标记等。 (实施方式2)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13是本实施方式2中的数字照相机装置的方框构成图。是以 图1的构成(实施方式1的构成)为标准。因而,以下只说明不同的 构成以及特征。在本实施方式2的构成中的不同点是,相对图l设置图像偏差检 测单元29。图像偏差检测单元29,用在时间上前后2张图像,检测出 由摄影者的手振动等产生的图像的坐标移动量,以及被拍摄体的坐标移动量o〈关于动作处理流程〉实施方式1中的红眼处理(图3A的步骤S123)按照图1A-B所 示的顺序进行,但本实施方式2中的红眼处理根据图12A-B的流程图 进行处理。以下参照同一图说明。系统控制电路50调查闪光灯模式开关65的闪光灯的设定状态是 否是红眼緩和模式(步骤S1601)。如果此结果是红眼緩和模式,则 结束红眼处理,恢复到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当已设定了红眼緩 和模式的情况下,以在图3A的步骤S122中进行的测光结果为基础, 判断红眼緩和是否在所需要的规定亮度以下(步骤S1602)。在此如 果在规定亮度以上,则判断为不需要红眼处理,恢复图3A的步骤 S124。而后,当判断为在规定亮度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03,驱 动照明装置49,开始来自红眼緩和照明器304 (参照图7A)的照明。 以下,是进行此照明期间的处理。在步骤S1604中,经由摄像元件14、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写入摄像到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数字图像数据。而后 进行保持的图像显示(步骤S1605)。而后,把记录在图像显示存储 器24中的数据转送到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步驟S1606)。而后开始 计时(步骤S1607)。而后,在步骤S1608中,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 实施方式中是0.2秒)。如果经过了规定时间,则再次进行图像取入, 把该图像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 (步骤S1609)。而后在图像偏移检 测单元29中从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 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因手振动和被拍摄体移动引起的,图像显示存储器 24的图像数据相对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规定时间前的 图像数据)的坐标偏移(步骤S1610 )。图像偏移检测单元29的构成 假设是,用公知的匹配法和在浓度梯度法中有代表性的运动向量检测 法求各个图像移动体的移动量以及方向,在此的详细内容后述。而后进入步骤S1611,在以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相对 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的偏移量为基准,对照图像显示存储 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的象素的坐标, 比较这2个图像,判断红眼发生的有无。在此,有关步骤S16U的处理详细后述。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因为在红眼处理中存储着照明开始 后的摄像图像,所以在被拍摄体(人物等)的瞳孔直径最大的状态下, 是图14的符号1141那样的状态,有可能是红眼的程度最大。与此相 反,在被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因为在红眼照明开始后经 过了规定时间,所以图像中的被拍摄体的瞳孔直径小,显现颜色变化。 成为图14的符号1142所示的状态。在上述步骤S1510中,通过比较 图像1141和图像1142,判定红眼发生的有无。即,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 图像数据中,因为在瞳孔直径中产生差异所以在红眼亮度和直径中产 生差异,在图像数据中也显现出差异。因而,产生此差异的象素可以 特定为产生红眼的部分。另外,根据红眼的程度,在瞳孔部分图像的 RGB数据的R成分的亮度中产生差异。因而通过比较图像数据中的R成分的数据可以检测红眼的发生。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14的图像数据1141中生成用存储 器控制单元22抽出了 R成分的数据的图像数据1141R,另外,还生 成从图像数据1142中抽出了 R成分的图像数据1142R,从图像数据 1141R中减去图像数据1142R,生成差分图像1143R。在图像1141R、 1142R中,因为图像全体的亮度没有差异相等,所以在其差分图像 1143R中,可以只产生瞳孔位置部分的R成分的差。即,可以根据此 差分图像143R,即使是具有规定值以上的位置(红眼发生位置),也可以为特定发生红眼的图像上的坐标位置。图14的图像1143单纯展示图像1141和图像1142的差分,通过 看图像1143可知,在差分中产生与瞳孔以外的部分有关的差,或者产 生的可能性高。即,因为特定眼睛的位置所以精度高,错误判断眼睛 的可能性也小。与此相反,当只是R成分的差分图像1143R的情况下, 因为红眼以外的部分被除去,所以可以高精度地检测其坐标位置和眼 睛的大小。另外,不只是RGB全成分,也可以只把R成分的计算部 分设置成高速处理。但是,因为在图像1141和图像1142之间存在时间差(在实施方 式中是0.2秒),所以对于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在前图像显 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中,考虑了发生摄影者的手振动或者被拍摄体 的偏差。因而,在从图像1141R中减去图像1142R时,根据在图像偏 移检测处理(步骤S1610)中进行的摄影者的手振动或者被拍摄体偏 移在图像上的坐标偏移量,使一方相对偏移后减算,进行红眼区域有 无的判定。进而,代替使图像全体偏移,在比较2个图像的象素时, 通过在一方读出的象素坐标上加上偏移(偏移量)进行有无红眼区域 的判定。以上说明了步骤S1611的处理,但在同一步骤中,当没有检测出 红眼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恢复到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当判断为红眼现象发生的情况下,在步骤S1612中,把记 录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数据写入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而后在步骤S1613中,以存储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为基础进 行规定的图像显示。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1614,则再次开始计时,在步骤S1615中等 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实施方式中是0.2秒)。而后,如果经过了该规 定时间,则在步骤S1616中,再次进行图像取入,写入图像显示存储 器24,在步骤S1617中,和前面的步骤S1610—样,进行从此次摄像 的图像(被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的,相对被存储在前 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图像的偏移量的检测。如果进行偏移量检测,则处理进入步骤S1618,判断被存储在图 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上的红眼位置和大小,判断此大小是否在第 1阈值以下。当判断为比第1阈值大的情况下,直至在步骤S1621中 判断为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图像取入前,重复上述处理。另外,被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大小当在第1阈值以下的情况下, 在步骤S1619中判断其是否在第2阈值(第2阈值<第1阈值)以下。 当判断为其大小在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02,判断快 门开关SW2是ON/OFF的哪个,如果是OFF则进入步骤S1621,如 果是ON因为优先进行用户的摄影.记录,所以进入步骤S1623。在步骤S1623中,显示进行红眼补正的主旨的标记(参照图9)。 但是,当在步骤S1618中判断为No进入步骤S1623的情况下,标记 用红色表示,如果步骤S1619判断为是No进入步骤S1623的情况下, 标记用黄色表示。无论哪种情况处理都进入步骤S1624,需要进行红眼补正处理, 把补正标志设置为ON。另一方面,在步骤S1619中,当判断为是笫2阈值以下的情况下, 判断为不需要红眼补正处理(补正标志是OFF),在步骤S1622中用 绿色表示图9所示的标记。进而,在上述说明中,假设红眼检测(红眼)和根据被存储在图 像显示存储器24、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的R成分的差 分检测这一点相同,以及在步骤S1618、 S1619中的判定处理和在实施方式l中的图11B的步骤S1516、 S1517—样。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2的主要部分,此外请注意和实施方式 l相同的点。即,在本实施方式2中,和在前面说明的实施方式1比 较,还考虑手振动等的影响,可以进行红眼位置的判定,可以进行高 精度的红眼检测和没有不舒服感的高精度的红眼补正。 (实施方式3)以下,说明实施方式3。假设本实施方式3中的装置构成和图13 相同。而且,其特征在于在红眼緩和处理中的发光模式中增加了作为 第l模式的红眼緩和效果优先模式(是和实施方式l、 2相同的处理, 以下称为红眼緩和模式1),和作为第2模式的红眼緩和速度优先模 式(虽然是红眼緩和,但是简化其处理,是快门鍵SW2的指示优先的 模式,以下称为红眼緩和模式2)的设定。这2个模式的选择假设是 通过操作被设定在操作单元70上的开关确定的。 〈关于动作处理流程〉根据图15A-B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红眼处理(图3A的 步骤S123)。系统控制电路50调查由闪光灯模式开关65设定的闪光灯的设定 状态是红眼緩和模式吗(步骤S1901)。如果此结果不是红眼緩和模 式,则结束此红眼处理,恢复到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当设定了 红眼緩和模式的情况下,以在图3A的步骤S122中进行的测光结果为 基础判定红眼緩和是否在所需要的规定亮度以下(步骤S1902)。在 此如果在规定的亮度以上,则判断为不需要红眼处理,恢复到图3A 的步骤S124。而后,当判断为在规定亮度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驟S1903,驱动 照明装置49,从红眼緩和照明器304 (参照图7A)开始照明。以下是 在进行该照明期间的处理。在步骤S1904中,经由摄像元件14、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 控制电路22,向图像显示存储器24写入摄像后的数字图像数据。而 后进行保持后的图像显示(步骤S1905)。而后,把记录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数据转送到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步骤S1906)。此后, 为了取得摄像下一图像的时刻而开始计时(步骤S1907)。而后,在 步骤S1908中,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实施方式中是0.2秒)。如果 经过了规定时间,则再次进行图像取入,把此图像写入图像显示存储 器24 (步骤S1909 )。而后从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 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中在图像偏移检测单元29中检测出由手振 动和被拍摄体移动引起的,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相对前图像 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规定时间前的图像数据)的坐标偏移(步 骤S1910)。图像偏移检测单元29的构成假设是用公知的匹配法和在 浓度梯度法中有代表性的运动向量检测法求各个图像移动体的移动量 以及方向,在此的详细叙述省略。而后进入步骤S1911,在把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的相 对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的偏移量作为基础,核对图像显示 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的图像数据的象素的坐 标,比较这2个图像,判定红眼发生的有无(坐标位置和大小信息被 存储在存储器30中)。该红眼有无的判定因为和实施方式2—样,所 以省略其说明。在步骤S1911中,当未检测到红眼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恢复到 图3A的步骤S124。另外,在步骤S1911中,当判断为红眼现象发生的情况下,处理 进入步骤S1912。判断设定了红眼緩和模式l、 2的哪个。如果判断为 是红眼緩和模式2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27,判断快门鍵SW2是否 为ON。在此,当判断为快门键SW2为ON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26, 把需要无条件地进行红眼补正的补正标志设置为ON后结束本处理。 另外当在步骤S1927中判断为快门键SW2是OFF的情况下进入步骤 S1913。进而,在步骤S1912中,即使判断为已设定为红眼緩和模式1 的情况下,也进入步骤S1913。于是,当设定为红眼緩和模式2的情况下,适宜地进行判断快门 键SW2是否为ON的处理,当有来自用户的摄像.记录的指示的情况下立即结束本红眼处理。换句话说,当快门键SW2是OFF的情况下, 在模式1和2中其动作一样。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1913则把记录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数 据写入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而后在步骤S1914中,进行基于被存储 在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处理如果进入步骤S1915,则再次开始计时,在步骤S1916中等 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实施方式中是0.2秒)。而后如果经过此规定时 间,则在步骤S1917中,再次进行图像取入,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 在步骤S1918中,和前面的步骤S1910 —样,进行此次摄像的图像(被 存储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的,相对被存储在前图像存储器 27中的图像的偏移量的检测。如果进行偏移量检测则处理进入步骤S1919,把被存储在图像显 示存储器24中的图像上的红眼位置和大小和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比 较判定,判断其大小是否在第1阈值以下。当判断为比第l阈值大的 情况下,在步骤S1922中,判断设定为红眼緩和模式1、 2的哪种,当 判断为是模式1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24,在判断为进行了规定次数 的图像取入(经过2秒)前,重复上述处理。另外,被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大小当在第1阈值以下的情况下, 在步骤S1920中,判断其是否在第2阈值(第2阈值 < 第1阈值=以 下。当判断为大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922中判断为设 定为红眼緩和模式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923,判断快门键SW2 是ON/OFF的哪种。如果是OFF则进入步骤S1924,如果是ON则使 用户进行的摄影.记录优先,进入步骤S1925。在步骤S1925中,表示进行红眼补正的主旨的标记(参照图9)。 但是,当在步骤S1919中判断为No进入步骤S1925的情况下,标记 用红色表示,当在步骤S1920中判断No进入步骤S1925的情况下, 标记用黄色表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处理都进入步骤S1926,需要进行红眼补正处 理,把补正标志^殳置为ON。另一方面,在步骤S1921中,当判断为在第2阈值以下的情况下, 判断为不需要红眼补正处理(补正标志是OFF),在步骤S1912中用 绿色表示图9所示的标记。进而在上述说明中,假设红眼检测(红眼)和根据被存储在图像 显示存储器24、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中的图像数据的R成分的差分 检测这一点相同,以及在步骤S1919、 S1920中的判定处理和在实施 方式1中的图11B的步骤S1516、 S1517—样。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3的主要部分,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3, 则除了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外,还可以起到以下那样的效果。红眼区域的大小在第1阈值以上,进而并且因为在经过2秒以前, 容许用户优先摄像.记录指示进行摄像.记录,所以当选择了此模式的情 况下,可以降低丧失快门时机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4)说明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4中的装置构成和图13 —样,有关 装置构成的说明省略。在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是在闪光灯摄影前进行红眼緩和 照明,但在本实施方式4中,是在闪光灯摄影后等待经过规定时间, 进一步进行闪光灯摄影,从各个图像的比较结果中检测红眼的位置。 〈关于动作处理流程〉根据图16至图18A-B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处理顺序。进而,图 16、图17A-B展示本实施方式4中的主处理,图18A-B是展示图16 中的步骤S2132的摄影处理的详细。在图16中,如果有电池交换等的电源接入,则系统控制电路50 初始化标志和控制变量等(步骤S2101),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 显示初始设定为OFF状态(步骤S2102 )。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模式拨盘60的设定位置,如果模式拨盘60 被设定在电源OFF (步骤S2103),则把各显示单元的显示变更为结 束状态,关闭保护单元102的隔板保护摄像单元,把包含标志和控制 变量等的必要的参数和设定值、设定模式存储在非易^性存储器56中,用电源控制单元80进行切断包含图像显示单元28的装置100的 各单元不需要的电源等的规定的结束处理(步骤S2105),之后返回 步骤S2103。另外,在步骤S2103中,当模式拨盘60在电源ON,判断为设 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驟S2106。另外当判断为模式拨盘60被 设定在另一模式(例如已摄像存储着的图像的阅览、图像的选择删除 等)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与被选择的模式相应的处理(步 骤S2104),如果结束此处理则返回步骤S2103。如果在步骤S2106中进入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由电源控制 单元80判断由电池等构成的电源86的剩余容量和动作情况在装置 100的动作中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则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 声音进行规定的警告显示(步骤S2108),返回步骤S2103。当判断为在电源86中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 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动作状态在装置100的动作中,特别是在图 像数据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动作中是否有问题(步骤S2107),如 果有问题则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规定的警告显示(步 骤S2108),返回步骤S2103。当判断为在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动作状态中没有问题的情况 下,进入步骤S2109,使用显示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装置100 的各种设定状态的显示。进而,如果图像显示单元后28的图像显示是 ON,则还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装置100的各种 设定状态的显示。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2110,则系统控制电路50调查快速查看 ON/OFF开关68的设定状态,如果快速查看开关设定在ON则设定快 速查看标志(开关S2111),如果快速查看设定在OFF则解除快速查 看标志(步骤S2112)。进而,快速查看标志的状态被存储在系统控 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定图像显示ON/OFF开关66的设定状 态(S2113 )。如果图像显示被设定在ON,则在设定图像显示标志(步骤S21")的同时,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在ON状态(步 骤S2115),进而设定在逐次显示已摄像的图像数据的从头至尾显示 状态(步骤S2116),在步骤S2119中进入处理。在从头至尾显示状态中,经由摄像元件12、 A/D转换器16、图 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把逐次写入到图像显示存储器 24中的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D/A转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 28逐个显示,由此实现电子取景器功能。另一方面,在步骤S2113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ON/OFF开关 66被设定在图像显示OFF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17,在解除图 像显示标志的同时,在步骤S2118中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 定为OFF状态,进入步骤S2119。当图像显示是OFF的情况下,不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 景器功能,而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这种情况下,可以削减 电力消耗量大的图像显示单元28和D/A转换器26等的消耗电力。进 而,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 储器52中。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2119 (图17A),则判断快门开关SW1是 否为ON。即,判断快门开关是否是半按压状态。当判断为不是按下 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103重复上述处理。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1是ON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2119进 入步骤S2120。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 52中的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步骤S2120),如果设定了图显示标志 则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状态设定在保持显示状态(步骤S2121), 之后进入步骤S2122。在保持显示状态中,禁止经由摄像元件12、 A/D转换器16、图 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 改写,通过把最后写入的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A/D转换 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由此作为已保持的影象显示在电子取 景器中。另外,如果图像显示标志被解除,则跳过步骤S2121的处理,进入步骤S2122。在步骤S2122中,系统控制电路50在进行测距处理把摄影镜头 10的焦点距离对准被拍摄体的同时,进行测光处理确定光圏值以及快 门开放时间(快门速度)。进而,在测光处理中,当闪光被设定在自 动的情况下,还进行是否进行闪光的设定。进而,在步骤S2122中的 测距.测光处理的详细因为已在实施方式l中说明,所以省略其说明。如果测光.测距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2124,系统控制电路 50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 像显示标志的状态。如果已设定图像显示标志,则把图像显示单元28 的显示状态设定为从头到尾显示状态(步骤S2125 )。进入步骤S2126. 进而,在步骤S2125中的从头到尾显示状态,是和在前面说明的步骤 S2116中的从头到尾状态相同的动作状态。接着,在步骤S2126中,判断快门开关SW2是否处于ON,即 快门键是否已全部按下。如果不是,则在步骤S2127中,判断快门开 关SW1是否已解除,如果快门SW1也被解除(OFF),则返回步骤 S2103。当判断未快门开关SW2已是ON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30。 在此步骤S2130中,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 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像显示标志的状态,如果已设定图 像显示标志则在步骤S2131中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显示固定图像显示 并进入步骤S2132。此固定图像显示处理是对用户进行^l像,在进行编码、记录处理 期间,显示表示正在进行此规定处理的主旨的规定的标记(符号)。 此标记通过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 D/A转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 28显示,把固定颜色的影象显示在电子取景器中。另外,在步骤S2130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解除的情况下, 跳过步骤S2131的处理,进行步骤S2132的摄影处理,但有关内容后 述。如果结束步骤S2132的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进入步骤S2133,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图像 显示标志的状态。而后,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被设定的情况下进 行快速查看显示(步骤S2136)。这种情况下,在摄影中也是图像显 示单元28作为电子取景器始终处于显示的状态,还进行摄影后的快速 查看显示。另外,在步骤S2133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解除的情况下, 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快速 查看标志的状态(步骤S2135),如果已设定了快速查看标志,则把 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为ON状态(步骤S2135),进行快 速查看显示(步骤S2136)。如上所述,为了省电或者因为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所以 不需要电子取景器功能,因此即使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 为OFF,只要用快速查看开关设定了快速查看功能,就可以在进行摄 影后自动地把摄影图像再生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提供省电并且 摄影图像的确认便利的功能。进而,当在步骤S2133中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被解除,在步骤 S2134中判断为快速查看标志也被解除的情况下,图4象显示单元28在 OFF状态下进入步骤S2137。这种情况下,即使在进行摄影后也是图 像显示单元28熄灭的状态,也不进行快速查看显示。这是如使用光学 取景器104连续摄影那样,不需要摄影后的摄影图像的确认,不使用 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重视省电的使用方法。如果处理进入步骤S2137则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被写入存储器 30的摄影图像数据,在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并且根据需要使用图 像处理电路20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另外,使用压缩'伸长电路32进行 与已设定的模式相应的图像压缩处理后,执行对记录介质200或者210 的图像数据的写入的记录处理。此记录处理因为和在实施方式1中说 明的一样,所以省略其说明。如果记录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2138,判断快门开关SW2 是否是被按下的状态。当判断为快门开关SW2是ON状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39,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被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 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器52中的连拍标志的状态(步骤S2139)。而后, 当判断为连拍标志已设定(ON)的情况下,为了连续进行摄影而返回 步骤S2132,进行下一摄影。另外,在步骤S2139中,当判断为连拍标志未设定的情况下,等 待在步骤S2138中判断为快门开关SW2已放开。在记录处理结束时快门开关SW2处于被放开的状态,或者在连 续按压快门开关SW2继续快速检查显示进行摄影图像的确认后处于 放开快门开关SW2的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2140。在步骤S2140中,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步骤S2141中,系统控 制电路50判断是否已设定图像显示标志,当判断为已设定的情况下, 在步骤S2142中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状态设定为从头到尾显示状 态,并进入步骤S2144。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的 快速检查显示确认了摄影图像后,可以设置成为了下一摄影逐个显示 已摄影的图像数据的从头到尾显示状态。另外,在步骤S2141中,当判断为图像显示标志已被解除的情况 下,在步骤S2142中,把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设定为OFF状 态并进入步骤S2144。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中的快 速查看显示确认了摄影图像后,为了省电停止图像显示单元28的功 能,可以削减电力消耗量大的图像显示单元28和D/A转换器26等的 消耗电力。在步骤S2144中,判断快门开关SW1是否是ON状态。在判断 为是ON状态则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126准备下一摄影。另外,当 判断为快门开关SW1已放开一次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因为结 束一连串的摄影动作,所以从步骤S2144返回步骤S2103。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中的主处理。以下,根据图18A-B的流程 图说明图17B中的步骤S2132的处理。器或者、;储器52中的测光数据:由曝光控i)电路40根据光闺值打开具有光圏功能的快门12使摄像元件10开始本曝光(步骤S2301、 S2302)。以下,在步骤S2303中,根据闪光标志判断是否需要闪光48, 当需要的情况下使闪光灯发光(步骤S2304)。进而,在闪光发光的 条件下,存在由用户明确指示闪光发光的情况,和根据测光处理判断 为需要闪光这2种情况,步骤S2304的处理是执行满足某一条件的情 况。系统控制电路50在步骤S2305中,根据测光数据等待摄像元件 14的曝光结束(摄像元件14的电荷蓄积结束)。当判断为膝光结束 的情况下,关闭快门12(步骤S2306),从摄像元件14读出电荷信号, 经由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 A/D转换器16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向存储器30写入摄影图像 的数据(步骤S2307)。以下,进入步骤S2308,系统控制电路50是采用闪光灯模式开 关65的闪光灯的设定状态,调查是否被设定为红眼緩和模式。如果不 是红眼模式,或者在步骤S2304没有使闪光灯发光,则跳过以下的步 骤S2309至S2316的处理,进入步骤S2317。另外,当已设定红眼緩和模式,并且进一步在步骤S2304中判断 为进行了闪光发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09。在步骤S2309中,使计时开始,在步骤S2310中等待经过规定时 间。如果判断为经过了此规定时间则进入步骤S2311,再次使用前面 的测光数据,用膝光控制单元40根据光圏值打开具有光團功能的快门 12使摄像元件14曝光(步骤S2311、 S2312),进而并且还使闪光灯 发光(步骤S2313 )。而后,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测光数据等待摄像 元件12的曝光结束(步骤S2314),关闭快门12(步骤S2315),从 摄像元件14中读出电荷信号,经由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 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A/D转换器16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 22,向存储器30写入摄影图像的数据(步骤S2316)。因而,在存储 器30中存储2个摄像到的图像数据。以下,进入步骤S2317,根据已设定的摄影模式判断是否需要进 行帧处理。如果判断为需要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在步骤S2318 中,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并且根据需要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读 出被写入到存储器30中的图像数据顺序进行垂直加法处理(步骤 S2318)、颜色处理(步骤S2319)。以下,在步骤S2320中,比较被写入存储器30中的本爆光以及 比较用膝光各自的图像数据判定有无红眼的发生(步骤S2317)。此 图像数据的比较是把本曝光时(步骤S2302至S2305 )的图像数据(在 瞳孔直径最大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4的图像1141)、通过存储器控制 单元22把在本啄光后经过规定时间的比较用膝光时的图像数据(相当 于图像14的图像1142)取入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从本膝光到经过 规定时间后的比较用曝光时的瞳孔直径显现比本曝光时的瞳孔直径缩 小以及颜色变化。即,在本膝光以及比较用曝光各自的图像数据中, 因为瞳孔直径有差异所以在图像数据中产生差异。因而,产生此差异 的象素可以特定为红眼发生的部分。另外,根据红眼的程度在瞳孔部 分的图像RGB数据的R成分中产生差异。因而通过比较图像数据 1141、 1142中的R成分数据(图示的图像1141R、 1142R)可以检测 红眼的发生。具体地说,从作为图像数据1141的R成分的图像1141R 中,减去作为图像数据1142的R成分的图像1142R,根据进行此减 算的差分图像1143R判定红眼位置和大小。进而,在差分图象1143R 中,差分值不产生规定值以上的象素,或者当其象素的数不满足规定 数的情况下,判断为为检测到红眼。通过这样只比较R成分,比用全部图像成分(RGB数据)进行 比较检测可以更高速地得到检测结果。以在以上红眼检测(步骤 S2320)中进行的检测结果为基础,如果未检测出红眼,则把在本啄光 中的图像转送到图象显示存储器24进行显示(步骤S2322)。另外,如果检测出红眼,则根据可以得到的坐标位置和大小,对 本曝光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红眼补正(步骤S2321 ),向存储器30写 入结束了处理的图像数据。而后,进入步骤S2322显示补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而,比较用图像因为在此时不需要,所以从存储器30中删除, 或者设定成可以写在上面。如果这样结束了 一连串处理,则结束摄影处理程序(步骤S2132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4,则当有采用闪光(闪光灯) 发光的摄像.记录指示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在根据用户指示的时刻采用 闪光发光的本曝光,以及为了得到随之连续再次采用闪光发光的比较 图像的曝光,把这2个摄像图像的摄影条件实际上设置在相同的环境 下,可以高精度检测红眼并补正。另外,在用户的指示和本摄影的时 刻的时间标志实际上没有时也可以进行摄像以及存储。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数字静态照相机为例子说明,但因 为包括静止图像摄像功能的数字视频照相机和内置照相机功能的手机 等也可以适用,所以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红眼检测以及红眼緩和的照明, 是以照明装置49把LED或者灯作为光源连续点亮为前提,但也可以 用闪光灯48代行。在闪光灯48的情况下,是间歇点亮,而在图11B 的步骤S1504、 S1515等中曝光时,只要进行闪光发光即可。另外,通过把照明单元配置在从摄影透镜光轴相对闪光灯发光单 元的距离相同或者短的距离上,可以使红眼的发生状态比闪光灯发光 时的发生状态更可靠地发生,可以提高检测红眼的可靠性。另外,步骤S2313的比较用曝光时的发光并不限于闪光的发光, 例如也可以是LED或者灯。另外,判定红眼的大小的第l规定的大小、第2规定的大小在实 施方式中是以第1规定大小是彩虹直径的1/2和1/3等的条件说明, 但此判定水平不是固定的量,还可以根据焦点距离或者至被拍摄体的 距离(测距距离)变更。另外,如可以根据红眼的緩和状态足够地得到红眼緩和效果那 样,可以使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的亮度鲜明地变化。通过根据红眼直径 在时间上改变照明光的亮度,可以得到有效的红眼緩和效果。另外,虽然把红眼緩和时的摄像间隔,即把图像的取入设置为0.2 秒间隔,但此规定时间并不限于0.2秒,例如只要根据可以得到红眼 效果的时间(越亮时间越短,越暗时间越长)或者,可以发光的闪光 灯的发光间隔和图像数据的处理速度等照相机具有的各种能力任意设 定即可。另外,假设规定时间是0.2秒,规定次数是10次,照明时间是2 秒左右,但根据进行照明的光源的强度红眼緩和效果也变化。因而此 时间(规定次数)并不限于2秒左右。另外,上述图像比较29不是固有的图像比较单元,如果系统控 制50的图像比较的处理能力足够高,并且可以没有摄影时间滞后地进 行偏移检测以及红眼检测,则也可以在系统控制50中进行图像比较。另外,在实施方式(特别是实施方式l)中,存储进行比较的对 象图像的假设是存储为了显示摄像图像而进行了插补处理的图像的图 像显示存储器24、前图像显示存储器27。这在使进行比较计算时的象 素数减少的观点看是所希望的方法,但如果计算速度足够快,则希望 比较计算不进行间拔的图像。这是因为不仅行间拔可以判断更高精度 的红眼坐标和大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者修改,但只要这样的变形 或者修改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就应该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照明单元、从上述摄像单元取得摄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单元和显示由上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摄像图像数据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检测出由上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摄像图像数据中的红眼区域的检测单元,上述显示单元根据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红眼区域来放大显示上述摄像图像数据。
2. —种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照明单元和从上述摄像单元 取得摄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检测出由上述图像取得单元取 得的摄像图像数据中的红眼区域的检测单元;和根据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大小,来控制上述照明 单元照明的光量的控制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 元根据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大小,使上述照明单元照明的光量随时间而变化。
4. 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有摄像单元、照明单元、从上迷摄像单元取得摄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单元、以及显示由上述图 像取得单元取得的摄像图像数据的显示单元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检测出由上述图像取得单元取 得的摄像图像数据中的红眼区域的检测步骤;和上述显示单元根据由上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红眼区域来放大显 示上述摄像图像数据的显示步骤。
5. —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有摄像单元、照明单元、从 上述摄像单元取得摄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单元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检测出由上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摄像图像数据中的红眼区域的检测步骤;和根据由上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红眼区域的大小,来控制上述照明 单元进行照明的光量的控制步骤。
6. —种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和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迷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利用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l摄 像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取得单元;在由该第1图像取得单元取得了上述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规定时 间之后,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2 摄像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取得单元;比较由上述第1、第2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第1、第2摄像图像 数据的比较单元;和根据该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检测红眼的位置以及红眼的大小的 检测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比 较单元从由上述第1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红成分的数据 中减去由上述第2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红成分的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正上述第2摄像图像数据相对上述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偏移量的图 像偏移补正单元,上述比较单元比较图像偏移补正后的摄像图像。
9.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单元、红眼緩和照明单元和闪光灯 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闪光灯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l摄 像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取得单元;在由该第1图像取得单元取得了上迷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规定时 间后,在由上述红眼緩和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 得第2摄像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取得单元;比较由上述第1、第2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第1、第2摄像图像数据的比较单元;根据该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检测红眼位置以及红眼大小的检测单元;和对上述第i摄像图像数据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红眼的 位置和大小相应的区域的红成分的图像数据进行补正的补正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比较单 元从由上述第1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红成分的数据中, 减去由上述第2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红成分的数据。
11.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有摄像单元和照明单元 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l摄像 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取得步骤;在该第1图像取得步骤中取得了上述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规定时 间后,在由上述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2摄 像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取得步骤;比较在上述第1、第2图像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第1、第2摄像图 像数据的比较步骤;和根据该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检测红眼位置以及红眼大小的检测步骤。
12. —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包括才l^象单元、红眼緩和照明 单元和闪光灯单元的4聂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上述闪光灯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用上述摄像单元取得第l摄 像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取得步骤;在该第1图像取得步骤中取得了上述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规定时 间后,在由上述红眼緩和照明单元进行的照明中,由上述摄像单元取 得第2摄像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取得步骤;比较在上述第1、第2图像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第1、第2摄像图 像数据的比较步骤;根据该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检测红眼位置以及红眼大小的检测步骤;和对上述第l摄像图像数据的、与在上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红眼 的位置和大小相应的区域的红成分的图像数据进行补正的补正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可以进行能得到足够红眼缓和效果的摄影。因此,在本发明中,根据由基于照明单元的照明读取了被拍摄体图像的信号来检测红眼的量,并与其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基于照明单元的照明。
文档编号G03B15/00GK101334838SQ20081010003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一政昭司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