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传送螺杆、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4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传送螺杆、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送调色剂及^^也类似粉末的粉末传送螺軒,以及包4射亥 粉末传送螺杆的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此外,该传送螺浙的螺旋方向翻##^1过将拟目对方向互相盘旋的叶片部分
连接到i而构成,并且一个V形凹槽形成在叶片部^^叶片部分的连接部分。当 调色剂ii7vV形凹槽时,调色剂4M^人凹槽分离。于是,当已经ii^V形凹槽的 调色剂变质(deteriorate)后,调色剂的流动性下降,调色剂在凹槽内部结块。由结 块的调色剂产生的调色剂堆积将引起很多问题,例如传送螺浙的传送功能降低,以 及传i^絡的堵塞。
进一步,凹槽内的调色剂结块和积累还可以发生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该部分 在轴向方向上将调色剂向传送螺杆的两端传送,但是由于调色剂的密度变大,调色 剂结块和累积更易于发生在将调色剂从传送螺杆的两端送入的螺旋方向翻寿辩分。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才/L^者由il^种设备组成的成像装置,例如,包括如曰 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07828号中所示的传送螺軒,其作为传送调色剂的传ii1^ 置。螺旋叶片翻转的螺旋方向的部分沿传送螺杆布置。在一个方向旋转传送螺^f将 调色剂从蝶旋方向翻转的部分(下文称之为螺旋方向翻##分)朝向传送螺杆轴向 的两端传送。进一步,在相反方向上旋转该传送螺軒使得从传送螺杆的轴向两端朝 爆旋方向翻##分传送调色剂成为可能。
涉》4^发明的技术同样公开在,例如,专利号为No.3851530的日本专利中。

发明内容
考虑上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传送螺杆,该螺浙能保持平滑牙4t-定 的传送功能,以及一种包^i亥粉末传送螺杆的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粉末传送螺軒包括一转轴;螺旋叶片,该螺旋叶片包括 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上的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第
5二叶片部分的螺凌方向相对;至少一个由连接所述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的 相应端部形成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以及形成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并且其允^H分末 沿所述转轴的圓周方向通过所述叶片的通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显影设备包括显影部分;用于保持供给到该显影部分的 调色剂的调色剂料斗;以及设置在该显影部分内部的调色剂传送螺浙。所述调色剂 传送螺^f包括转轴;螺i走叶片,该螺旋叶片包4射殳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上的第一叶 片部#第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口第二叶片部分的螺it方向相对;至少 一个由连接所述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的相应端部形成的螺旋方向翻转部 分;以及形M螺it方向翻转部分并且允许调色剂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通过所述 叶片的通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装置包括调色剂传送螺^干。所述调色剂传送螺杆包 括转轴;螺放叶片,该螺旋叶片包括没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上的第一叶片部分和第 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口第二叶片部分的螺放方向相对;至少一个由连接 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的相应端部形成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以及形成 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并且允许调色剂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通ii^斤述叶片的通道。


本发明的上iiA其它目的、特4对口优点将从随后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 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传统传送螺浙的特征的结构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整个^/象装置的结构图3是从侧面看到的本发明的处理单元的剖视图4是示出了上述处理单元的特;^勾成的前剖视图5是图4的特征的结构的放大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传送螺浙的特征结构的放大图7是示出了上述传送螺浙的相应尺寸的视图8是示出了用于测试适合于传i^各径的宽度的合适范围的测试设备的简单结 构图9是示出了用于测试速合于传送路径的宽度的合适范围的测试设备的结果图
表;
图IO是示出了传i^^圣的宽度和转轴直径之间的关系的测试结果的图表; 图11是示出了传送路径的宽度,转轴直径和叶片外直径之间的关系的测试结果的图表;
图12^h述传送螺j干从轴向看的视图13是示出了以各种设定角度正交于螺浙的轴线方向的调色剂传送力的结果 的图表;
图14是示出了在双叶片传送螺杆中^^1本发明的结构的实施例的视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传送螺杆的传送操作的视图;以及
图16至19是示出了上述传送螺浙的M其他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之前,公开于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07828号的现有技 术的传送螺杆将参考附图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现有技术的传送螺浙的螺旋方向翻4I-^分A通过将相互反向的 螺it的叶片部分100, 200连接到-"^l且成。V形凹槽300形成在叶片部分100 和叶片部分200的连接部分。当调色剂iiA所述V形凹槽300时,调色剂^^离开 凹槽300。于是,当如上文所述已经iiAV形凹槽300的调色剂变质后,调色剂的 流动性降低,并且调色剂在凹槽300内结块。调色剂的结块引起的累积将引起很多 问题,例如传送螺浙的传送功能降低,以及传i^!4圣的堵塞。
进一步,在上述凹槽300内的结块和累积还可以发生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其 将调色剂带向传送螺浙轴向的两端,但是由于调色剂密度的变大,在螺旋方向翻转 部分特别易于发生在将调色剂从传送螺浙的两端带向里面。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传送螺浙的这些问题,将参考附图在下文详细描述。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整个成像装置的简单构成。该成像装置的主^P分将 基于该图在以下说明。
该成像装置包括四个处理单元1K、 1C、 1M和1Y,其每一个均具有图像产生 部分,该图像产生部分采用对应于彩色图像的分色组分的不同颜色的显影剂黑色, 青色,洋红和黄色以形成图像。
除储存相互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卜,各个处理单元1K、 1C、 1M、 1Y具有相 同的结构。该结构将通过将一个处理单元1K作为例子来说明。该处理单元1K具 有载像部件2,清洁装置3,充电装置4,显影装置5,和调色剂料斗部件6。该处 理单元1K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成像装置的主单元上。
曝M置7设置在处理单元1K、 1C、 1M、 1Y之上。该曝M置7构造为基 于图^l史据乂A^U^^及管发射^tt (Ll至L4)。进一步,转印带装置8布置在处理单元1K、 1C、 1M、 1Y之下。该转印带装 置8包括用于转印形a上述载像部件2上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12。该中间 转印带12通过围绕四个主转印辊9a、 9b、 9c、 9d悬置并该四个主转印纟關区动而形 成,^""个主转印辊均面对所述载像部件2, 一驱动辊IO, 一张紧辊ll,和清洁备 用辊15组成。第1争印辊13设置为面对所述驱动辊10,带清洁设备14设置为面 对所述清洁备用辊15。
可以保持大量纸张的供纸盒16和从供纸盒16向外供给纸张的供纸辊17设置 在所述成像装置的底部。 一对阻力辊18,其使纸张停顿一次,设置在供纸辊17和 第二4争印辊13与驱动棍10的咬合区之间。
酉沐内置定影辊25和压力辊26的定影设备19,设置在第^4争印辊13和驱动 辊10的咬合区之上。 一对用于将纸张排到外部的排纸辊20设置在定影设备19之 上。该结构是这样设置为使由一对排纸辊20排出的纸5^J)J收集盘21上,该收集 盘由将成^象装置主单元的定面向内部凹陷形成。
用于储存剩余调色剂的剩余调色剂容器22设置在转印带装置8和供纸盒16之 间。从带清洁设备14延伸的未示出的剩余调色剂清除管连接到该剩余调色剂容器 22的入口部分。
上述成象装置的差4^喿怍将参考图2在下文阐明。
当供纸辊17响应于来自未示出的成像装置控制器的供纸信号旋转时,只有装 载在供纸盒16的最上面的纸张才被分离和向外朝向一对阻力辊18供给。当纸张边 纟鲜'J达一对阻力辊18的咬合区时,阻力辊18引赵氏张等待以吻合(同步)于形成 在中间转印带12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时间。
接下来,卩fi兌明图像产生4剁乍。
图像产生操作将采用一个处理单元1K作为例子来说明。首先,充电装置4将 载像部件2的表面充满均匀的高电势。在图^l史据的勤出上,^t^Ll从B暴錄 置7照射到载像部件2的表面上,降低照射部分的电势并形成静电;制象。显影装置 5将从调色剂料斗6供给的调色剂转印到载像部件2的表面部分,在该载像部件上 已经形成静电剩象,形成(显影)黑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形^载像部件2上的 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调色剂图像类似地形成在其他颜色处理单元 1C、 1M、 1Y的载^象部件2上,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因此四色的调色剂图像互 相重叠。
进一步,相关清洁装置3除去在中间转印过程^附着于载像部件2的残^i周 色剂。其后,未示出的中^i殳备中和在清洁之后的载像部件2上的残余电荷。所述阻力4叙于18和供纸辊17重新开始驱动,一^i氏吻合(同步)于已经重叠 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2的调色剂图像的时间被送往第^1#印辊13。然后,第^争印 辊13将重合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已经供给的纸张上。
其上已经转印调色剂图像的^*传送往定影设备19。已经被供给到定影设备 19的这 &氏被夹在定影辊25和压力辊26之间,这些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经受热力 和压力而附着于这^l氏上。其上已经附着调色剂图像的M^皮送出定影设备19朝向 所述排纸4叙于20传送,并通过该一对排纸辊20排到收集盘21 。
进一步,在中间转印带12上的调色剂图傳游印到纸上后,残余调色剂附着于 中间转印带12,而这些残^i周色剂通过带清洁设备14从中间转印带12除去。从中 间转印带12除去的调色剂通过未示出的剩余调色剂传i^置和传i^粉末容器22 并且恢复。
上述成像装置的特;^勾成将在下文阐明。
图3示出了从侧面看到的处理单元的剖视图。所述处理单元具有由塑料制造的 外罩23。保才争调色剂T的调色剂料斗6,设置在该图中外罩23的上部。其中安装 显影辊作为上述显影装置5的显影部分27经由分隔部件24设置在调色剂料斗6之 下。
在调色剂料斗6内部的底部,调色剂螺放进料器28被安装为用于搅拌和传送 务賭的调色剂T的调色剂供给装置。此外,传送旋管或者类似的也可以用作调色剂 一+斗6内的调色剂^^合装置。
在显影部分27中,设置有在显影部分27中搅拌和传送调色剂的调色剂传送螺 杆29,以及将调色剂供给至显影装置5 (显影辊)的供给辊30。
图4是从前端观察时,上述调色剂料斗6和显影部分27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剖 视图。如图4所示,用于将调色剂从调色剂料斗6提供到显影部分27的供给开口 31形成在分隔部件24的中间部分。进一步,用于将调色剂/A^影部分27返回到调 色剂料斗6的返回开口 32分别形成在分隔部件24的两端附近。
安装在分隔部件24之上的调色剂螺旋进料器28的叶片的螺旋方向在其轴向方 向的中部翻转。进一步,调色剂螺旋进料器28的叶片的螺旋方向翻转的部分B, 设置为对应于分隔部件24的供给开口 31。在下文中,叶片的螺旋方向翻转的部分
将被称为螺旋方向翻#^分。
同时,叶片的螺旋方向翻转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C、 D、 E设置在调色剂传送 螺杆29的中间部分和两端的轴向上的三个位置,所述调色剂传送螺浙安装在分隔 部件24以下。进一步,这些螺旋方向翻转部分C、 D、 E设置为分别对应于分隔部
9件24的中间部分的供给开口 31和两端的返回开口 32。
上述调色剂螺旋进料器28和调色剂传送螺軒29的传送l斜乍将被说明。 如图4所示,在图中的箭头方向旋转调色剂螺放进料器28,将调色剂料斗6内
部的调色剂从调色剂螺旋进料器28的两端沿轴向朝调色剂螺放进料器28的中部的
螺旋方向翻^^分B传送。于是,已经传送到该螺旋方向翻4转分B的调色剂按
照其自重从供给开口 31提供到下方的显影部分27。
进一步,在显影部分27中,沿附图的箭头方向旋转传送螺浙29将由供给开口
于轴向两端的螺旋方向翻^^分D, E。显影部分27内的调色剂分别通过叶片部分 传送往螺i^方向翻转部分D和E的位置,进一步送往比调色剂传送螺杆29的两个 端部的螺旋方向翻4M卩分D, E更远的端部。即,调色剂从两个方向^Uv并在调色 剂传送螺j干29的两端的螺:旋方向翻^^分D、 E累积。
图5是调色剂传送螺浙29的端部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或E的放大图。如图 5所示,调色剂从两个方向^A并在上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 E累积,调色剂T 被向上推。推出的调色剂T经由返回开口 32返回到调色剂料斗6的内部。调色剂 在调色剂料斗6和显影部分27之间搅拌和循环,就像上述调色剂螺旋进料器28和 调色剂传送螺杆29的一样。
本发明的特4正部分将在下文阐明。
图6示出了布置于显影部分内部的调色剂传送螺^干29的端部的螺J走方向翻转 部分D或E。因为调色剂传送螺軒29的端部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和E的结构相 同,以下的说明将采用螺^走方向翻转部分D的结构作为例子。
允许调色剂相对于叶片34沿转轴33的圆周方向通过的通道35形成在本发明 的传送螺浙的端部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中。
在图6中,如果我们将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左侧的叶片部分34称之为第一 叶片部分36,将在螺i走方向翻寿碑分D右侧的叶片部分34称之为第二叶片部分37, 则所述第一叶片部分36和第二叶片部分37设置为在轴向相互完全分离。上述通道 35形成在相互分离的第一叶片部分36的端部36a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端部37a之 间。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螺J走方向翻^^分"指^4目互反向螺^走的两个叶片部 分的端部连接的部分,或者是排列在图6所示的相互反向螺凌的两个叶片部分的端
部附近的部分。
图6所示的调色剂传送螺杆29是构成为使得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调色剂传送螺杆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的叶片沿轴向去除一定范围。进一步,还能够采用在现有 技术调色剂传送螺杆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的叶片中切口或者形成孔的方法形成通
道35(图略)。即,第一叶片部分36的一个端部部分36a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一 个端部部分37a可以连接。
可以想像,如果图7所示的轴向通道35的宽度h太小,调色剂将m^偉通过该
通道35,而引起聚集产生堵塞。进一步,反之,如果上iiit道35的宽度h太大, 将^^吏在螺放方向翻转部分的正交于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即,向上推动调色剂的 能力降4氐,导致调色剂无法返回调色剂料斗6的问M生。因此,通道35的宽度h 不能太大或太小,而必须i殳定在^^适的范围内。
因此,本发明的八位发明Aii行了试验以确定上逸逸道35的宽度h的适宜范围。
如图8所示,在轴向的中间部分形成通道35 (图略)的调色剂传送螺杆39被 掩埋于容器38的调色剂T中,而驱动马达40连接于调色剂传送螺浙39的一端, 其暴露在容器38的外部。于是,调色剂传送螺浙39通过驱动马达40的驱动旋转 一段时间。调色剂堵塞和正交于螺浙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的上推力)的程 度对于此时通道35的宽度h的M值而确定。确定的结果示出在图9中。
以下解释图9所示的结果。X用^4示发生在调色剂变质的中间阶段的调色剂 堵塞,而A用^4示发生在调色剂M的^阶段的调色剂堵塞。进一步,O用来 表示没有发生调色剂堵塞。此外,通道35的^^h为O说明在调色剂传送螺軒的 螺放方向翻转部分没有形成通道35。基于这些结果,为了完全实现通道35的调色 剂通道功能并防止调色剂堵塞,优选宽度h的最下P艮值为lmm。
关于正交于图9的螺軒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如图8所示,O在当调色剂上推 高度最高时使用,相反地,X在当调色剂上推高度最低时使用。A在当调色剂上推 高度在上述最高和最低高度之间时使用。基于这些结果,为了得到较好的正交于螺 杆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优选宽度h的上限值为5mm。
基于上文所述试验的结果,通道35的宽度h的合适范围应该是lmm^^5mm。 进一步,考虑各种因素引起的上述测量结果的变化,宽度h的最适宜值被认为是 3mm,上述适宜范围的中间值。
进一步,发明人进行试验以确定通道35的宽度h和转轴33 (参见图7)的直
径d之间的关系。该测试方法与图8采用的相同。通道35的t复h和转轴33的直
径d之间的关系被处理为h/d,通道35的调色剂堵塞的程度和正交于螺浙轴向的调
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对于该h/d值的结果显示在图10中。图IO中的O、 A和X具有和图9中相同的含义。基于图IO所示的结果,优选 h/d的下限值为0,25以防止调色剂堵塞。进一步,伏选h/d的上限值为1.25以得到 较好的正交于螺浙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
因此,h/d值的适宜范围应该是0.25Sh/必1.25 (或者0.25xca^l.25xd)。进一 步,考虑到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上述测量结果的变化,h/d的最适宜值被认为是0.75, 上述适宜范围的中间值。
另夕卜,也进行了i&验以确定通道35的Mh、转轴33的直径d和叶片34的外 直径(p (见图7)之间的关系。^睑方法与图8采用的相同。通道35的宽度h,转 轴33的直径d和叶片34的外直径(p之间的关系表示为2h/ ((p-d),通道35中的调
值的结^4示:图11中。' 。、。 、 '
图11中的O, A和X具有和图9中相同的含义。基于图ll所示的结果,优选 2h/ (,d)的下限值为0.5以防止调色剂堵塞。进一步,优选2h/ (cp-d)的上限值为 2.5以得到较好的正交于螺浙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
因此,2h/( (p-d M直的适宜范围应该是0.5^2h/( cp-d )£2.5(或者0.5x( cp-d )/2^h^.5x (cp-d)/2)。进一步,考虑到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上述测量结果的变化,2h/(cp-d) 的最适宜值^皮认为是1,上必i宜范围的中间值。
在图6中,第一叶片部分36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相互反向螺炎的各自端部36a、 37a设置在转轴33的圆周方向的同一位置。或者,如图12所示,第一叶片部分36 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各自端部36a、37a也可以设置在转轴33的圆周方向的不同位 置。无论如何,如果第一叶片部分36的端部36a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端部37a在 圓周方向上移动太远,被第一叶片部分36和第二叶片部分37送往螺^走方向翻## 分的调色剂将被转移,itA^于使两股调色剂^s並撞。结果,有正交于传送螺杆轴 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降低的扭A
因此,发明/Ji行i^睑以确定用于第一叶片部分36和第二叶片部分37的端部 36a和37a各自的周向位移量的正交于传送螺^f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 与图8中所示一样的试^"i殳备被用于该试验。此处,上述的"第一叶片部分36和第 二叶片部分37的端部36a和37a各自的周向位移量"指代端部36a的顶点P和其他 端部37a的顶点Q的转轴33在圆周方向的相位差。进一步,该相位差被处理为形 成在连接转轴33中心0和端部36a, 37a的各自的顶点P, Q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角 度e。于是,正交于螺杆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调色剂上推力)对于M值的角度
e的不同结^4示在图13中。
12在图13中,0在当调色剂上推高度最高时^Jf],相反,X在当调色剂上推高
度最低时^j l (参见图8 )。 △在当调色剂上推高度位于最高和最低高度之间时4錢。 基于这些结果,优选设为-30。^e^+30。以荻得较好的正交于螺浙轴向的调色剂传送力 (调色剂上推力)。即,优选为上述端部36a的顶点P设定为相对于其他上述端部37a 的顶点Q沿转轴的圓周方向角度在30°内。
图14示出了将上文描述的通道35运用到具有双叶片的调色剂传送螺浙41的 实施例。在该调色剂传送螺^干41中,相对图中的中间部分,左侧的双叶片部分42、 43的螺旋方向相反于右侧的双叶片部分44, 45的螺it方向。于是,右侧双叶片部 分42, 43的端部分别与左侧双叶片部分44, 45相对的端部分开,而通道35分别 形成拟目对端部之间。进一步,本发明的结构可以类似地运用到具有三个或更多叶 片的传送螺浙(图略)。
图15是仅仅示出了图4的调色剂传送螺浙29的视图。沿图中箭头方向旋#^周 色剂传送螺杆29利用长叶片部分29b和29c将调色剂从调色剂传送螺杆29的中间 部分的螺旋方向翻4f^分C传送到位于两端的螺旋方向翻4ft卩分D、 E,所述长叶 片部分沿轴向从中间部^i殳置。进而,调色剂通itM叶片部分29a和29d传送到位 于两端的螺j走方向翻4辨分D、 E,所i^豆叶片部^i殳置在轴向的两端。即,当调 色剂传送往调色剂传送螺杆29的两端,在中间螺旋方向翻##分C的调色剂密度 变稀松(低密度)。相反地,当调色剂从两端传送来时,在两端的螺旋方向翻转部 分D、 E的调色剂密度变密集(高密度)。
在形成有如ll^技术中的V形凹槽的螺旋方向翻^^分,调色剂密度构成密集 状态,调色剂容易在上述凹槽内堆积。然而,在本发明的传送螺杆中,因为抖通 道35形成在调色剂密度构成密集状态的螺旋方向翻4掷分D、 E,调色剂可以在圆 周方向(图6的箭头Z方向)通itit道35脱离。从而,螺i^向翻^^分D、 E 中的调色剂流动性可以得到保证,并能够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 E抑制(curb) 调色剂结块。因此,可以避免一些问题,如因调色剂结块和累积引起的传送功能的 恶化和传送^4圣的堵塞。
进一步,如图16所示,通道35还可以形成在调色剂密度构成稀疏状态的中间 部分的螺旋方向翻4ft卩分C。 一^^说,调色剂4艮少会在调色剂密度比调色剂密度 密集的地方稀疏的地方结块,而调色剂结块可以通过形成通道35可靠地防止。进 而,在本发明构造为使得调色剂传送螺浙29可以由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设备在正 反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it良向旋转调色剂传送螺軒29减轻调色剂结块。
图17是在调色剂传送螺杆的中间部分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C处调色剂密度密
13集,而在两端的螺旋方向翻4ft卩分D, E的调色剂密度稀疏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
中,在调色剂密度密集的中间部分螺旋方向旋转部分C形成通道35,其中可以有
效防止调色剂结块。
进一步,如图18所示,通道35还可以形成在两端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D、 E, 其调色剂密度稀疏。
进一步,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调色剂密yl稀疏的所述中间部分的螺旋方向 翻寿掷分C设置平叶片46。
上文中图16至19所示的实施例每一个均具有叶片,其单个形成,但是具有多 个叶片、双叶片或三叶片的形状也可以。
进一步,从可以便宜的形成复杂形状的观点出发,优i4Ji述调色剂传送螺杆29 的材料为热塑性塑料,例如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或者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树脂(ABS树脂)。
在上文描述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要素。
(1) 当粉末传送螺^干旋转时,粉末能够通过螺旋方向翻辟辨分中的通道相对圓 周方向地遞过叶片。因此,调色剂的流动性可以得到保证,能够防止粉末结块。
(2) 将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设置为彼此轴向完全分离,并在这些分离 的第一叶片部^^口第二叶片部分端部之间形成通道,使得可以保证一个具有较大粉 末传递区域的通道。因此,粉末的流动性显著改善,粉末结块能被有效抑制。
(3 )在粉末被从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的两端^的所述螺放方向反转 部^4分末密度变大,使粉末更易结块。在粉末易于结块的螺凌方向翻4掷^^紋 i科分末通过的通道,能够确保粉末流动性并有效抑制粉末结块。
(4 )将相应于通道轴向的宽度设置为上述下限值或更高可以充分发挥粉末通过 通道的功能。进而,将上述宽度设置为上i^Ji限值或更低可以表现出在正交于螺旋 方向翻转部分的轴向优良的粉末传送能力。
(5 )当相应于上iiii道的轴向的宽度表示为h而上述转轴的直径为表示d时, 将它们设置为0.25xd^^l.25xd使得可以充分发挥允i科分^ilitit道的功能。进而, 它还能显示在正交于螺旋方向翻转部分的轴向优良的粉末传送能力。
(6) 当相应于上述通道的轴向的宽度表示为h,上述转轴的直径表示为d,上 述叶片的外直^4示为cp时,设置为0.5x (cp-d)/2^h2.5x (cp-d)/2,可以充分发 挥允i^4分末通过通道的功能。进而,它还纟汰现出在正交于螺旋方向翻转部分的轴 向优良的粉末传送能力。
(7) 将第一叶片部分端部的顶点和第二叶片部分端部的顶点之间的相位差设置能力。
(8) 在上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上述螺炎方向翻4"卩分,并在蝶旋方向翻4f^ 分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上i^if道,使得可以确保在设置于转轴两端的螺^走方向翻## 分中的至少一个的粉末的流动性并控制粉末结块。
(9) 在上述转轴的中间部分设置上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并在该螺旋方向翻转 部^^成上^it道,可以确*^设置于转轴中部的螺凌方向翻#^分的粉末的流动 性并控制粉末结块。
(10) 将上述转轴和上述叶片都由热塑性塑料树脂制成,可以廉4介地形成具有
复杂性状的粉末传送螺杆。
(11) 调色剂可以被用作由粉末传送螺浙传送的粉末。
(12) 将本发明的粉末传送螺杆应用到显影部分的调色剂传送螺杆可以将显影 部分中的调色剂平滑^N急定iM出。
(13 )旋转显影部分内部的粉末传送螺軒引M影部分内部的调色剂ii^粉末 传送螺浙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于是,已经进入的调色剂在螺旋方向翻转部分积聚 并被/Ai4回开口推出调色剂料斗。形成在上述调色剂密度变大的螺旋方向翻##分 的通道可以确保调色剂的流动性并在该螺旋方向翻4M卩分抑制调色剂结块。从而, 显影部分内部的调色剂可以被平滑禾4急定地送出。
(14)设置AUi述返回开口到上述供给开口传送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装置可以 使在调色剂料斗和显影部分之间的调色剂循环。
(15 )将本发明的粉末传送螺杆应用到处理单元的调色剂传送螺杆可以使处理 单元内部的调色剂被平滑^^t、定地送出。
(16)将本发明的粉末传送螺杆应用到成像装置的调色剂传送螺杆可以^fM/f象 装置内部的调色剂被平滑^€、定地送出。
根据上文描述的本发明的粉末传送螺J干,可以确1科分末的流动性并抑制螺^走方 向翻转部分的粉末结块。因此,效果是可以防止这些问题,例如由于粉末结块和堆 积引起的传送功能的退化和传送i^5的堵塞。
进一步,与以上相同的效果可以在包括上述粉末传送螺浙的显影设备、处理单 元和成像装置中显示出。
在接受了本发明公开的教导U并不背离其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得出各种变形。例如,在上文所述的本发明是通ii^合出一种情况的例子来说明,其中用于允许调色剂沿圓周方向通过的通it^^没置于显影部分内部的调色剂传送 螺杆中使用,但是还可以在设置于调色剂料斗内部的调色剂加载螺j干中形成上^it 道。进而,本发明的传送螺軒不是p艮定为传送调色剂,还可以传送除调色剂以外的 其輸末。
权利要求
1.一种粉末传送螺杆,包括转轴;螺旋叶片,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上的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的螺旋方向相反;至少一个螺旋方向翻转部分,通过连接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的各自端形成;以及通道,该通道形成在所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并且允许粉末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通过所述叶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部^#。所述第二叶片 部分设置为在轴向彼此完全分开,而所itit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 部分的分开的端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所iiit道形成在所述螺i走方向翻转 部分,该通道形成为使得旋转所述转轴将将所述粉^MA^斤述第一叶片部^f。所述第 二叶片部分的两端^A所述螺i^方向翻專f^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所iiit道的轴向t变的下限值设为 lmm,而所述通道宽度的上限值设为5mm。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当所iiit道的轴向宽度表示为h而 所述转轴的直4錄示为d时,满足关系0.25x必hSL25xd。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传送螺軒,其中当所iiit道的轴向宽度表示为h, 所述转轴的直径表示为d,而所述叶片的外J^S^示为cp时,满足关系0.5x (cp-d) /2^2.5x (cp-d) /2。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浙,其中在一个状态中,被其间的通道M的所述第一叶片部^^口所述第二叶片部分的各自端部,从轴向看去,当一个端部的 顶点和另一个端部的顶点之间的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的相位差表示为e,满足关系式-30,+30。。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所述螺旋方向翻转部^i殳置在所述 转轴的两端,而所itit道形成在所述螺J走方向翻转部分的至少一个中。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浙,其中所述螺旋方向翻4掷分设置在所述 转轴的中间部分,而所述通道形成在所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浙,其中所述转轴和所述叶片都由热塑性塑 料树脂构成。 '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传送螺杆,其中采用调色剂作为粉末。
12. —种显影设备,包括 显影部分;调色剂料斗,用于保持供给到所述显影部分的调色剂;以及 调色剂传送螺^干,设置在所ii^影部分内部, 所述调色剂传送螺杆包括 转轴;螺放叶片,该螺旋叶片包4射殳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上的第一叶片部分和第 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的螺炎方向相反;至少一个螺旋方向翻專树分,该螺J走方向反4t^^titii接所述第一叶片部分 和第二叶片部分的各自端部形成;以及通道,该通道形成在所述螺i走方向翻^^分并且允iiP4分末沿所述转轴的圓周方 向通it/斤述叶片。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设备,其中分隔部件设置在所述显影部分和所述口和用于将调色剂从显影部分返回到所述调色剂料斗的返回开口设置在所述分隔 部件中,以及螺旋方向翻#^分,调色剂从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所述第二叶片部分的两端载 入其中,该螺旋方向反4f^分i殳置为对应于所述返回开口,而所iiif道形成在所述螺it方向翻4MP分。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设备,其中用于将调色剂/A^斤逸逸回开口传送到 所述供给开口的调色剂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色剂料斗内部。
15. —种包4封周色剂传送螺杆的成^象装置, 所述调色剂传送螺杆包括转轴;螺it叶片,该螺旋叶片包^i殳置在所述转轴的圓周方向上的第一叶片部》3口第 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分的螺旋方向相反;至少一个螺旋方向翻转部分,该螺旋方向翻^"t^4tii^接所述第一叶片部分 和第二叶片部分的各自端部形成;以及通道,该通道形成在所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并且允^4分末沿所述转轴的圓周方向通过所述叶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传送螺杆、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本发明的粉末传送螺杆是一种可以保持平滑和稳定传送功能的调色剂传送螺杆。在该调色剂传送螺杆中,螺旋叶片设置在转轴的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通过连接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的各自端部形成的螺旋方向翻转部分,所述第一叶片部分和第二叶片部分的螺旋方向相反。通道,其允许调色剂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通过叶片,形成在所述螺旋方向翻转部分。
文档编号G03G15/01GK101515140SQ20081019095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久保田智广, 吉田知史, 大吉浩文, 川上善弘, 巽谦三, 清水义之, 滨田学, 齐藤理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