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524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的结构大约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熔融拉锥 型光纤耦合器,成本低,工艺简单,各种分光比均可制作,但带宽有限制一
般+/-4011111,光功率探测1&口端性能差,波长相关损耗¥01^〉1. OdB with +/-40nm, 其结构尺寸一般比较大,长度一般大于35mm以上。第二种PLC型的光功率分 路器,带宽性能良好,但成本高,小分光比的耦合器实际工艺中很难制作, 封装尺寸较长, 一般封装长度大于40咖。第三种附有WDM分光片型lx2光功 率分路器,包括 一金属管座,管座两端分别设有一玻璃套管,管内设有一 双光纤准直器和一单光纤准直器,双光纤准直器的透镜出光端面设有WDM分 光片,该种结构的光功率分路耦合器带宽性能良好,各种分光比均可制作, 但是WDM分光片需要特别定制,成本高,且受镀膜工艺限制,不能做到全波
段反射,波长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1x2光功率 分路耦合器。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包
括 一玻璃管座,管座内两端分别设有一由玻璃套管胶固定的一双光纤准直
器和一单光纤准直器,所述双光纤准直器由一双光纤尾纤和第一玻璃透镜构
成;所述单光纤准直器由一单光纤尾纤和第二玻璃透镜构成,所述第一玻璃 透镜出光端面呈垂直平端面且抛光,第一、第二透镜的其它端面镀增透膜,
3来自所述双光纤尾纤一路光纤的输入光以近似平行光发射至所述第一玻璃透 镜的出光端面,该端面将入射光束以小分光比1% 5%反射形成反射光束经双 光纤尾纤的另一路光纤的端面耦合输出,其余的大分光比95% 99%透射后形 成透射光束经第二玻璃透镜汇聚至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光纤端面耦合输出。
所述第一、第二透镜均为C-LENS。
所述第一、第二透镜均为G-LENS。
由于上述结构中,双光纤准直器入射光束到达第一透镜的垂直平端面时 接近平行光,由于该端面不用作任何镀膜处理也不需要额外的W面滤波器, 正是玻璃与空气的临界面,根据自然光的反射原理以及lens透镜和空气的相 对折射率,必然会有1% 5%的光自该第一透镜的出射光垂直平端面反射,反 射后的光束再经过第一透镜汇聚成点光源后耦合进入双光纤准直器的其中一 路光纤输出;而透射光95% 99%经过第二透镜后汇聚成点光源耦合进入单光 纤准直器的单光纤输出,而两玻璃透镜的其他界面都镀增透膜,减小透射光 损耗。因为是自然光反射,所以器件的带宽特性非常好,在1260 nm 1650nm 内可满足波长相关性损耗WDL〈0.5dB。采用全胶型玻璃管封装的方式,整个器 件的长度可控制在27mm以内。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l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10,包括 一玻璃管座ll,管座内两端分别
设有一由玻璃套管1201、 1301胶固定的一双光纤准直器12和一单光纤准直 器13,双光纤准直器12由一双光纤尾纤1202和第一玻璃透镜1203构成;所 述单光纤准直器13由一单光纤尾纤1302和第二玻璃透镜1303构成,第一玻 璃透镜1203出光端面呈垂直平端面且抛光,第一、第二透镜1203、 1303的 其它端面镀增透膜,来自所述双光纤尾纤1202 —路光纤的输入光1204以近 似平行光发射至所述第一玻璃透镜1203的出光端面,该端面将入射光束以小分光比1% 5%反射形成反射光束1205经双光纤尾纤1202的另一路光纤的端 面耦合输出,其余的大分光比95% 99%透射后形成透射光束1206经第二玻璃 透镜1303汇聚至所述单光纤尾纤1302的光纤端面耦合输出。第一、第二透 镜1203、 1303均为C-LENS或G-LENS。
如果采用无水峰光纤,对水峰不敏感。当需要不同百分比的反射光时, 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在制作双光纤准直器时,使双光纤尾纤1202与第一玻 璃透镜1203间准直时,只要适当调整两者间的位置,来调整反射光耦合到其 输出光纤端面的耦合效率,便可满足不同小比例反射光的输出要求,该方法 工艺比较简单,但缺点是透射光通道的损耗不会有改善(约0.6dB)。第二种 方法是在第一透镜1203的直面上镀一定厚度的增透膜,来控制反射光功率大 小,该方法可以改善透射损耗,但是对增透膜的工艺有一定的要求,相对比 较复杂。
权利要求1、一种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10),包括一玻璃管座(11),管座内两端分别设有一由玻璃套管(1201)、(1301)胶固定的一双光纤准直器(12)和一单光纤准直器(13),所述双光纤准直器(12)由一双光纤尾纤(1202)和第一玻璃透镜(1203)构成;所述单光纤准直器(13)由一单光纤尾纤(1302)和第二玻璃透镜(130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透镜(1203)出光端面呈垂直平端面且抛光,第一、第二透镜(1203)、(1303)的其它端面镀增透膜,来自所述双光纤尾纤(1202)一路光纤的输入光(1204)以近似平行光发射至所述第一玻璃透镜(1203)的出光端面,该端面将入射光束以小分光比1%~5%反射形成反射光束(1205)经双光纤尾纤(1202)的另一路光纤的端面耦合输出,其余的大分光比95%~99%透射后形成透射光束(1206)经第二玻璃透镜(1303)汇聚至所述单光纤尾纤(1302)的光纤端面耦合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l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透镜(1203)、 (1303)均为C-LENS。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l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透镜(1203 (、 (1303)均为G-LENS。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x2光功率分路耦合器,包括一玻璃管座,管座内两端分别设有由玻璃套管胶固定的一双光纤准直器和一单光纤准直器,双光纤准直器由一双光纤尾纤和第一玻璃透镜构成;单光纤准直器由一单光纤尾纤和第二玻璃透镜构成,第一玻璃透镜出光端面呈垂直平端面且抛光,第一、第二透镜的其它端面镀增透膜,来自双光纤尾纤一路光纤的输入光以近似平行光发射至第一玻璃透镜的出光端面,该端面将入射光束以小分光比1%~5%反射形成反射光束经双光纤尾纤的另一路光纤的端面耦合输出,其余的大分光比95%~99%透射后形成透射光束经第二玻璃透镜汇聚至单光纤尾纤的光纤端面耦合输出。结构简单,成本低,整个器件长度在27mm以内。
文档编号G02B6/32GK201293845SQ20082023482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浪 刘, 斌 王 申请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