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透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78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像透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手机相机的小型化取像透 镜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相机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 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 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两种,且由于半导体工艺技术 的进步,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面积缩小,小型化摄影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 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除此之外,为可使远距离或近距离拍摄都能获得清晰的成像 品质,甚至进一步能对远景与近物拍摄有不同倍率的放大效果,因此搭载有自动对焦或变 焦功能的高性能、小型化摄影镜头,伴随着电子产品强调轻薄化、高性能的趋势下,逐渐成 为市场高阶产品的发展主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群 镜组、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群镜组与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群镜组,通过所述第一群镜组与 所述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而所述第三群镜组保持固定下,达成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 的变焦。所述第一群镜组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 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 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一光圈;以及一 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三群镜组是仅由一 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其中所述第二群镜组中所 有透镜皆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设置为非球面。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 折力的透镜数目为N,其关系满足5 < N < 6。本发明通过上述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缩小取像透镜系统的光学总长度、降低光 学系统的敏感度,并可提升系统的成像性能。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群镜组与 第二群镜组,其中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 二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还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且所 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本发明通过上述的配置方式,可以增加取像透镜系统的景深,使远景或近物的拍 摄都能落于系统对焦范围内,用以改良使用传统机械式自动对焦所产生的对位误差、对焦 速度较慢、对焦机构元件较复杂造成镜头体积庞大等缺点。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操作于广角端的像差曲线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操作于中间位置的像差曲线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操作于望远端的像差曲线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操作于广角端的像差曲线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操作于中间位置的像差曲线图;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操作于望远端的像差曲线图;图9是表一,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学数据;图10是表二,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非球面数据;图11是表三,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学数据;图12是表四,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非球面数据;图13是表五,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附图标号第一透镜100、500物侧表面101、501像侧表面102、502第二透镜110、510物侧表面111、511像侧表面112、512第三透镜120、520物侧表面121、521像侧表面122、522光圈130、530EDOF 编译元件 140、540第四透镜150、550物侧表面151、551像侧表面152、552第五透镜160、560物侧表面161、561像侧表面162、562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70、570成像面 180、580第一群镜组为Gl第二群镜组为G2第三群镜组为G3第一群镜组的焦距为fei第二群镜组的焦距为fe2
第三群镜组的焦距为fe3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焦距为fw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l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4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lO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数目为N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总长度为TTLw,是定义成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 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取像透镜系统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总长度为TTLt,是定义成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 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取像透镜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是定义成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 角线长的一半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群 镜组、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群镜组与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群镜组,通过该第一群镜组与该 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而该第三群镜组保持固定下,达成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变焦。 该第一群镜组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 面。该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像侧表 面皆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一光圈;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 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三群镜组是仅由一具正屈折力的第 五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其中该第二群镜组中所有透镜皆为塑胶材 质,且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设置为非球面。该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数目为 N,其关是满足NS 6。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以利于通过扩展景 深技术(即Extended Depth of Field或EDOF技术)增加该取像透镜系统的景深;EDOF 技术可通过将一编译元件并入系统中,配合光学设计,使电子感光元件上的成像模糊或具 某种特征,例如成像对离焦(defocus)不敏感,再经影像处理后,转换而重新建构出一清晰 图像,进而达到增大系统景深的功效。此EDOF编译元件可为不同形式,包括具有波前编译 (WavefrontCoding, WFC)表面的元件,或具波前编译的光掩膜(Mask)。另外,EDOF编译元 件的功能可合并于光学镜片组中,使其与一般镜片并无不同,但其特征在于使电子感光元 件上的成像模糊或具有某种特征,再经影像处理后而建构出清晰的图像。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光圈置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可有利 于广视场角特性,有助于对歪曲(Distortion)及倍率色收差(ChromaticAberration of
7Magnification)的修正,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该取像透镜系统的敏感度。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一群镜组的焦距为fei,该第二群镜 组的焦距为fe2,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1. 35 < |fG1/fG2| < 1. 75 ;当I fG1/fG21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一群镜组与该第二群镜组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平 衡,可使系统在广角端与望远端变焦时,该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所需的移动行程不至于过长, 可有效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且如此的配置可较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中于广角端的像 面弯曲及望远端的球差(SphericalAberration)补正,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焦距为 fw,该第二群镜组的焦距为fe2,该第三群镜组的焦距为fe3,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0. 8 < fff/fG2 < 1. 0 ;0. 20 < fff/fG3 < 0. 35 ;当fw/fG2及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取像透镜系统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平衡,可 有效降低该取像透镜系统对于制造组装误差(如偏心)与环境变化(如温度)的敏感度, 以提升本发明取像透镜系统的制造良品率。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 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2 < R1/R2 < 15 ;当R1/R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操作于广角端时可确保有 足够的视角,且不至于产生过多的高阶像差。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3, 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4,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0. 35 < R3/R4 < -0. 15 ;当R3/R4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的球差及高阶像差的修 正,且有利于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 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5 < R9/R10 < _2 ;当R9/R1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修正系统的像散(Astigmatism)与歪曲,且 同时可有效降低光线入射于电子感光元件上的角度,提高电子感光元件的感光敏感度,减 少系统产生暗角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AbbeNumber) V3,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20 < V3 < 28 ;20 < V4 < 28 ;当V3及V4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中色差的补正,以提高系 统的解像力。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总 长度为TTLW,TTLwS义为取像透镜系统中操作于广角端时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 光轴上的距离,该取像透镜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ImgH定义为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 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TTLw/ImgH<6。
8
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便携式 的电子产品上。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总长度为 TTLff, TTLw定义为取像透镜系统中操作于广角端时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 上的距离,该取像透镜系统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总长度为TTLt,TTLt定义为取像透镜系统中 操作于望远端时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 式TTLw/TTLt = 1 ;当TTLw/TTLt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使得该第一群镜组保持固定,而只通过该第二 群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达成广角端和望远端的直接切换,不仅可简化系统于变焦机构的复 杂度,也可降低镜组体积与生产成本。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群镜组与 第二群镜组,其中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 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其中该取像透镜系统中,另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且该取像 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EDOF编译元件的设置是有利于增加该取像透 镜系统的景深,较佳地,该EDOF编译元件位于该第二群镜组中,较佳地,该EDOF编译元件设 置于一平板元件上,较佳地,该EDOF编译元件与光圈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较佳地,是通过该第一群镜组与该第二群镜组于 光轴上移动,达成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变焦。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像侧表面 曲率半径为R2,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1. 5 < R1/R2 ;当R1/R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操作于广角端时可确保有 足够的视角。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且其物侧表面 曲率半径为R3,该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焦距为fw,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0. 4 < R3/fff < 0. 6 ;当R3/fw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取像透镜系统在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与 像差的修正上取得良好的平衡。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群镜组具负屈折力,该第二群镜组 具正屈折力,其中;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且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 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一光圈;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光圈置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可有利 于广视场角特性,有助于对歪曲及倍率色收差的修正,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该取像透镜系统 的敏感度。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较佳地,具屈折力的透镜数目为N,是满 足以下关系式5彡N彡6。
9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总 长度为TTLw,该取像透镜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TTLw/ImgH<6。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便携式 的电子产品上。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像侧 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 为凹面。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一群镜组的焦距为fei,该第二群镜 组的焦距为fe2,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1. 35 < |fG1/fG2| < 1. 75。当I fei/fe21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一群镜组与该第二群镜组的屈折力配置较为 平衡,可使系统在广角端与望远端变焦时,该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所需的移动行程不至于 过长,可有效缩小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且如此的配置可较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中于广角 端的像面弯曲及望远端的球差补正,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 的色散系数V4,较佳地,是满足以下关系式20 < V3 < 28 ;20 < V4 < 28 ;当V3及V4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是有利于该取像透镜系统中色差补正,以提高系统 的解像力。本发明再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群镜组 与第二群镜组,其中该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该第二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该取像透镜系统中,另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与一光 圈,该EDOF编译元件与该光圈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且该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 一电子感光元件上。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EDOF编译元件的设置是有利于增加该取像透 镜系统的景深。本发明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负屈折 力的可移动式第一群镜组、一具正屈折力的可移动式第二群镜组与一具正屈折力的固定式 第三群镜组。该第一群镜组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 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 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一光圈;以及一 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三群镜组是仅由一具 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二群镜组中所有透镜皆 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设置为非球面。该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 镜数目为N,其关系满足5 < N < 6。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较佳地,另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且该取像透镜 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以利于增加该取像透镜系统的景深,较佳地,该EDOF编译 元件与光圈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
本发明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群镜组 与第二群镜组,该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该第二 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该取像透镜系统中,还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该EDOF编译元 件是设置于一平板元件上,且该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在本发明前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该EDOF编译元件的设置是有利于增加该取像透 镜系统的景深。本发明取像透镜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 以增加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 发明可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 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取像透镜系统的光
学总长度ο本发明的取像透镜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凸 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本发明的取像透镜系统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予以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第一实施例操作于广角端W、中间位置M及望远端 T的像差曲线请分别参阅图2、图3及图4。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透镜系统主要由三群镜组所 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群镜组G1、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群镜 组G2与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群镜组G3,通过该第一群镜组Gl与该第二群镜组G2于光轴上 移动,而该第三群镜组G3保持固定下,达成广角端W与望远端T之间的变焦,其中该第一群镜组Gl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00所构成,其物侧表面101为 凸面而像侧表面10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100的物侧表面101、像侧表面102 皆为非球面;该第二群镜组G2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10,其物侧表面111、像侧表面11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 塑胶,该第二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20,其物侧表面121、像侧表面122皆为凹面,其材质为 塑胶,该第三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一光圈 130 ;一 EDOF编译元件140,该EDOF编译元件140是为一具波前编译的光掩膜(Mask); 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50,其物侧表面151为凸面而像侧表面152为凹面,其 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像侧表面152皆为非球面;该第三群镜组G3是仅由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60所构成,其物侧表面161、像 侧表面16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160的物侧表面161、像侧表面162皆为非球面。该取像透镜系统另包括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 170置于该第五透镜 160的像侧表面162与成像面180之间,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于成像面180处供被摄物成像。 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70不影响本发明取像透镜系统的焦距。
上述的非球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 负屈折力的第一群镜组、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群镜组与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群镜组,通过 所述第一群镜组与所述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而所述第三群镜组保持固定下,达成广 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变焦,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 面为凹面;所述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一光圈;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群镜组是仅由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 凸面;其中所述第二群镜组中所有透镜皆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设置为非 球面;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数目为N,其关系满足:5 < N < 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进一步包括有 一 EDOF编译元件,且所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少一表面设置有 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为塑胶材质,且至少一表面设置有非球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镜组的焦距为fei,所述 第二群镜组的焦距为fe2,其关系满足1. 35 < fG1/fG2 < 1. 7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 焦距为fw,所述第二群镜组的焦距为fe2,所述第三群镜组的焦距为fe3,其关系满足0. 8<fff/fG2 < 1. 0 ;0. 20 < fff/fG3 < 0. 3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 径为R1,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满足2 < R1/R2 < 1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 径为R3,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4,其关系满足-0. 35 < R3/R4 < -0. 1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 径为R9,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满足-5 < R9/R10 < -2。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所述 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其关系满足20 < V3 < 28 ;20 < V4 < 28。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 的光学总长度为TTLw,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关系满足TTLw/ImgH<6。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 的光学总长度为TTLw,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总长度为TTLt,其关系满足 TTLw/TTLt = 1。
12.—种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群镜组与第二群镜组,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还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且所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 电子感光元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DOF编译元件是设置于一 平板元件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镜组与所述第二群 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达成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变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 半径为R1,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满足1. 5 < R1/R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且 其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3,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的焦距为fw,其关系满足0. 4<R3/fw < 0. 6。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DOF编译元件是设置于所述第二群镜组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镜组具负屈折力,所 述第二群镜组具正屈折力,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而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一光圈;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DOF编译元件与所述光圈 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 的透镜数目为N,其关系满足5 < N < 6。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于广角端时 的光学总长度为TTLff,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关系满足TTLw/ImgH<6。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像侧 表面皆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 表面为凹面。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镜组的焦距为fei,所 述第二群镜组的焦距为fe2,其关系满足1. 35 < fG1/fG2 < 1. 75。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所 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其关系满足20 < V3 < 28 ;20 < V4 < 28。
25.一种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 群镜组与第二群镜组,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还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与一光圈,所述EDOF编译元件与所述 光圈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且所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
26.一种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 负屈折力的可移动式第一群镜组、一具正屈折力的可移动式第二群镜组与一具正屈折力的 固定式第三群镜组,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是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 面为凹面;所述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一光圈;以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而像侧表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群镜组是仅由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构成,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为 凸面;其中所述第二群镜组中所有透镜皆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像侧表面皆设置为非 球面;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数目为N,其关系满足5 < N < 6。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进一步包括 有一 EDOF编译元件,所述EDOF编译元件与所述光圈之间无任何插入的具屈折力透镜,且所 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
28.一种取像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 群镜组与第二群镜组,其中所述第一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群镜组包括有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取像透镜系统中,还包括有一 EDOF编译元件,所述EDOF编译元件是设置于一 平板元件上,且所述取像透镜系统成像于一电子感光元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负屈折力的第一群镜组、具正屈折力的第二群镜组与具正屈折力的第三群镜组,通过该第一群镜组与该第二群镜组于光轴上移动,而该第三群镜组保持固定下,达成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变焦。该第一群镜组仅由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构成;该第二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一光圈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三群镜组仅由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构成;此外,本发明更进一步包括有一EDOF编译元件,以增加系统的景深。本发明可以有效缩小取像透镜系统的光学总长度、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并可提升系统的成像性能。
文档编号G02B15/177GK101995646SQ20091016314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7日
发明者林铭清 申请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