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35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 模组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等的结合,更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镜头模组一般包括一镜筒,以及组装在该镜筒中的光学元件、红外截止滤光片及 用于间隔上述部件之间的间隔体等。在镜头模组组装时,通常是先将镜筒固定在一机台上, 然后利用吸嘴等将光学元件、红外截止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组装入镜筒中。然而,在组装过程 中,光学元件、红外截止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的轴线与吸嘴的轴线通常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 得吸嘴难以顺利且准确地将光学元件组装入镜筒中,致使组装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吸取光学元件的吸取装置。一种吸取装置,其用于吸取光学元件,其包括吸取光学元件的吸嘴及用于移动吸 嘴的移动臂。所述吸取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所述第一对位块 与第二对位块设置于所述吸嘴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移动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 二对位块分别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边缘相配合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 可以沿垂直所述吸嘴中心轴的方向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 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本发明提供的吸取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 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从而实现所述光学元件 的准确定位。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吸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吸取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4为图3的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吸取装置100,其包括移动臂10、吸嘴20、驱动 装置30、第一支臂40、第二支臂50、第一对位块60及第二对位块70。所述吸嘴20固定在 移动臂10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20是真空吸嘴,其可与一气缸(图未示)连接以吸 附光学元件200。所述光学元件200可以是圆形镜片或方形滤光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 学元件200是圆形镜片。所述吸嘴20的横断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20的横断面是圆形。所述驱动装置30驱动第一支臂40及第二支臂50做相对靠近及远离的直线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第一线性气压缸31及第二线性气压缸32。所述第一 线性气压缸31与所述第一支臂40滑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支臂40垂直于所述吸嘴20的 中心轴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二线性气压缸32与所述第二支臂50滑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 支臂50垂直于所述吸嘴20中心轴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支臂40包括第一滑动端41及第一固定端42,所述第一滑动端41与所述 第一线性气压缸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42与所述第一对位块60固定连接。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位块60焊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端42上。所述第二支臂50包括第二滑 动端51及第二固定端52,所述第二滑动端51与所述第二线性气压缸32滑动连接。所述第 二固定端52与所述第二对位块7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位块70焊接于所 述第二固定端52上。所述第一对位块60与第二对位块70相对设置,且其分别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200 边缘相配合的内壁结构。该内壁结构可以是与所述光学元件200边缘相配合的圆弧面或平 面。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光学元件200是圆形镜片,所以采用圆弧面。所述第一对位块 60与第二对位块70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61及第二凹槽71。所述第一凹槽61及 所述第二凹槽71的横断面为圆弧。所述第一凹槽61包括第一光学元件段61a及第一吸嘴 段61b。所述第二凹槽71包括第二光学元件段71a及第二吸嘴段71b。所述第一光学元件 段61a及第二光学元件段71a与所述光学元件200边缘相配合,所述第一吸嘴段61b及所 述第二吸嘴段71b与所述吸嘴20外壁相配合。请参阅图3及图4,当所述吸嘴20吸取光学元件200后,所述第一线性气压缸31 驱动所述第一支臂40沿垂直于所述吸嘴20中心轴的方向靠近所述吸嘴20运动。所述第二 线性气压缸32驱动所述第二支臂50沿垂直于所述吸嘴20中心轴的方向靠近所述吸嘴20 运动。从而所述第二对位块70及所述第一对位块60在所述第一支臂40及所述第二支臂 50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所述第一对位块60的第一光学元件段61a及所述第二对位块70的 所述第二光学元件段71a将推动所述光学元件200,使得所述光学元件200向所述吸嘴20 的中心轴处移动。由于所述第一吸嘴段61b及所述第二吸嘴段71b与所述吸嘴20外壁相 配合,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段61a及第二光学元件段71a与所述光学元件200边缘相配合,所 以当所述第一对位块60的第一吸嘴段61b及所述第二对位块70的第二吸嘴段71b贴靠到 所述吸嘴20外壁时,将使所述光学元件200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20的中心轴相重合。本 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第一吸嘴段61b及所述第二吸嘴段71b贴靠所述吸嘴20外壁实现所 述光学元件200中心轴与所述吸嘴20中心轴的重合,将无需额外的控制电路。当然,所述 第一凹槽61及所述第二凹槽71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吸嘴段61b及第二吸嘴段71b,而利用控 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线性气压缸31及第二线性气压缸32,从而控制所述第一对位块60与 所述第二对位块70的行程实现所述第一凹槽61及第二凹槽71移动的位移量。本发明提供的吸取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 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从而实现所述光学元件 的准确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吸取装置,其用于吸取光学元件,其包括吸取光学元件的吸嘴及用于移动吸嘴的移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所述第一对位块与第二对位块设置于所述吸嘴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移动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分别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边缘相配合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可以沿垂直所述吸嘴中心轴的方向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是圆形,所述第一对位块 及所述第二对位块与所述光学元件边缘相配合的内壁部分是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是方形,所述第一对位块 及所述第二对位块与所述光学元件边缘相配合的内壁部分是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还分别 具有与所述吸嘴外壁相配合的内壁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是圆柱状,所述第一对位块及 所述第二对位块与所述吸嘴相配合的内壁结构是圆弧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横断面是方形,所述第一对位 块及所述第二对位块与所述吸嘴相配合的内壁结构是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第一支 臂及第二支臂,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移动臂上,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均与所 述驱动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对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第二对位块固定在所 述第二支臂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沿所述吸嘴中心轴垂直的方向 做靠拢或远离的直线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线性气压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是真空吸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取装置,其用于吸取光学元件,其包括吸取光学元件的吸嘴及用于移动吸嘴的移动臂。所述吸取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所述第一对位块与第二对位块设置于所述吸嘴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移动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分别具有与所述光学元件边缘相配合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可以沿垂直所述吸嘴中心轴的方向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本发明提供的吸取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对位块及第二对位块相对移动以推动所述光学元件,使得所述光学元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吸嘴的中心轴重合,从而实现所述光学元件的准确定位。
文档编号G02B7/00GK101872048SQ20091030182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张耕铭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