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08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摄像机、数码监控摄像机的配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数码摄像
机、数码监控摄像机。 多年前,一些数码摄像机生产厂家开始利用CCD(光电耦合器)对红外线敏感的特 点,通过更换数码摄像机的红外线截止镜头、光线全透镜头。就可拍摄彩色或黑白照片。白 天,当数码摄像机装上红外线截止镜头后,就能拍摄到色彩鲜艳的彩色照片;晚上,当数码 摄像机装上光线全透镜头后,就能拍摄黑白分明清晰的黑白照片。 美国911发生后,数码监控摄像机普遍安装在公共场所,自动拍摄人的所有活动 情况。数码监控摄像机生产厂家,为了能使数码监控摄像机在白天拍摄到色彩鲜艳的彩色 照片,晚上又能拍摄到黑白分明清晰的黑白照片,就在一台数码监控摄像机内安装两套拍 摄系统。 一套拍摄系统装红外线截止镜头,供白天拍摄色彩鲜艳的彩色照片;另一套拍摄系 统装光线全透镜头,供晚上拍摄黑白分明清晰的黑白照片。但一台数码监控摄像机内安装 两套拍摄系统,其成本几乎增加了一倍。 为了降低数码监控摄像机的生产成本,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相继发明了各式各样的 使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自动转换的切换器装置。有的利用微型直流电机的正 转、反转进行切换;有的利用N、 S极磁片的磁场力作用,推、拉通电矩形线圈并带动装有红 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的矩形滑板框滑动以进行切换。但是,它们在无电(不通 电)的情况下,镜片不能定位,要定位,必须长期通电。长期如此,不仅费电,而且机内发热 使其性能受到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数码监控摄像机装有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无电不能 定位的技术问题,推出"无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并申请了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820159322. 0)。它包括切换座及安装于切换座中且能在切换座中来回滑动的切换滑块; 在切换滑块中的底部左右紧固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各一片;尤其将一直线电 机安装于位于切换座中,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为一蜗杆,蜗杆随所述直线电机转动,蜗杆 的杆长顺着切换座的长边设置;在切换滑块对着所述蜗杆的一端紧固安装一压簧条,压簧 条的一端从蜗杆的上方压于蜗杆的齿牙间,使压簧条与蜗杆呈啮合关系,致使蜗杆随直线 电机正转反转时,驱动切换滑块沿所述蜗杆来回滑动。使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 自动转换,并且,由于压簧条的一端压于蜗杆上,无电定位的效果也好。但是,在加工及产品 使用中碰到了问题 与直线电机配装的蜗杆是一种特制的直径1. 5mm、长20mm的微型螺丝,为了便于 将该微型螺丝与直线电机的轴配装,需在微型螺丝的一端的中心位置钻直径0. 6mm、深3mm 的孔,再将直线电机的直径O. 6mm、长3mm的轴粘胶后插进微型螺丝的一端的直径0. 6mm、深 3mm的孔中固定。①、直径1. 5mm、长20mm的微型螺丝由于又细又长加工很困难,加工出来 的大都是弯的;②、即使少数的不弯的微型螺丝加工出来,在其一端钻的直径0. 6mm、深3mm
背景技术的孔也很难保证位于其中心位置,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微型螺丝与直线电机的轴不同轴心 的问题,直线电机通电转动时,微型螺丝会随直线电机转动的同时,产生大的摆动,使产品 在切换工作时,噪声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作为蜗杆的微型螺丝加工难度大、合格率极低、 微型螺丝与直线电机的轴不同轴心、切换工作时噪声大的不足,推出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 滤光片切换器。其蜗杆便于加工,且蜗杆与直线电机的轴同心度高,切换工作时噪声大很 小。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解决其技术问 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切换座及安装于切换座中且 能在切换座中来回滑动的切换滑块;在切换滑块中的底部顺着切换滑块的长边左右紧固红 外线截止滤光片、光线全透镜片各一片;在切换座中安装一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转轴紧固 连接一蜗杆,所述蜗杆随所述直线电机转动,所述蜗杆的杆长顺着切换座的长边、亦即顺着 切换滑块的长边设置;在切换滑块对着所述蜗杆的一端紧固安装一压簧条,所述压簧条的 伸展方向与所述蜗杆的杆长方向垂直;所述压簧条伸向所述蜗杆的一段的端部从所述蜗杆 的上方压于所述蜗杆的齿牙间,使所述压簧条与所述蜗杆呈啮合关系,致使所述蜗杆随直 线电机正转反转时,驱动切换滑块沿所述蜗杆来回滑动;所述蜗杆包括一金属直管和套于 该金属直管外周的金属螺旋弹簧,所述金属螺旋弹簧与所述金属直管紧固连接以形成螺旋 状的齿牙。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所述金属直管为铜管或铜合金管。 所述金属螺旋弹簧由钢丝在弹簧机上加工而成。 所述金属直管与所述金属螺旋弹簧焊接。 所述直线电机的转轴插入所述金属直管的一端中并用胶粘接牢固。 在所述直线电机的转轴外表面套连环状的挡胶垫片,挡住粘接所述金属直管与所
述直线电机的转轴时,胶顺着转轴进入所述直线电机内。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优点其一,蜗杆包括一金属直管和套于该 金属直管外周的金属螺旋弹簧,金属螺旋弹簧与金属直管紧固连接以形成齿牙,解决了微 型螺丝式的蜗杆由于又细又长难于加工的问题,推出了一种用金属螺旋弹簧与金属直管紧 固连接以构成蜗杆的新结构,使与本实用新型直线电机配装的微型蜗杆的加工变得简单, 而且合格率很高。其二,由于直线电机的转轴插进金属直管后用胶粘接紧固,金属直管的内 径跟转轴一样粗细,因此,金属直管与直线电机的转轴同心度很好,直线电机通电转动时, 作为蜗杆的金属直管及金属螺旋弹簧随直线电机平稳转动,噪声很小。其三,无电定位的效 果好,不通电时,压簧条定位于蜗杆的齿牙间,切换滑块左右不能滑动;并且切换滑块的上 顶面制有与上顶面垂直的定位柱,在上盖的配合下,在无电时,可防止切换滑块上下晃动。 不存在电路接线来回移动、摆折的问题,使用寿命很长。其四,耗电很少,有利于节电及增加 产品的稳定性。
图1为未安装上盖的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切换滑块示意图(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光线全透镜片已安装其上); 图3为直线电机主视图; 图4为金属直管主视图; 图5为金属螺旋弹簧主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蜗杆主视图; 图7为直线电机与蜗杆安装后主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切换座示意图; 图9为上盖示意图。 图中1、上盖,2、上盖通光孔,3、红外线截止滤光片、4、光线全透镜片,5、切换滑 块,6、直线电机,7、转轴,8、蜗杆,9、金属直管,10、金属螺旋弹簧,11、挡胶垫片,12、压簧条, 13、压簧条定位柱,14、切换座,15、切换座通光口, 16、 CCD座,17、固定压簧条孔,18、固定压
簧条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切换座14及安 装于切换座14中且能在切换座14中来回滑动的切换滑块5 ;在切换滑块5中的底部顺着 切换滑块5的长边左右紧固红外线截止滤光片3、光线全透镜片4各一片;在切换座5中安 装一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的转轴7紧固连接一蜗杆8,所述蜗杆8随所述直线电机6转 动,所述蜗杆8的杆长顺着切换座14的长边、亦即顺着切换滑块5的长边设置;在切换滑块 5对着所述蜗杆8的一端紧固安装一压簧条12,所述压簧条12的伸展方向与所述蜗杆8的 杆长方向垂直;所述压簧条12伸向所述蜗杆8的一段的端部从所述蜗杆8的上方压于所述 蜗杆8的齿牙间,使所述压簧条12与所述蜗杆8呈啮合关系,致使所述蜗杆8随直线电机 6正转反转时,驱动切换滑块5沿所述蜗杆8来回滑动;所述蜗杆8包括一金属直管9和套 于该金属直管9外周的金属螺旋弹簧10,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与所述金属直管9紧固连接 以形成螺旋状的齿牙。 所述金属直管9为铜管或铜合金管。 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由钢丝在弹簧机上加工而成。 所述金属直管9与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焊接。 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插入所述金属直管9的一端中并用胶粘接牢固。 在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外表面套连环状的挡胶垫片ll,粘接所述金属直管9 与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时,挡住胶顺着转轴7进入所述直线电机6内。所述挡胶垫片 11为一环状的片体,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穿过所述挡胶垫片11的中心部位的轴孔。 在切换滑块5上之压簧条12两端的分别制有压簧条定位柱13,使压簧条12在蜗 杆8转动时定位。 切换滑块5由塑胶注塑而成,切换滑块5的底部制有镜片框,红外线截止滤光片3,
5光线全透镜片4粘接或卡接在镜片框上以实现红外线截止滤光片3,光线全透镜片4与切换
滑块5底部的紧固安装。红外线截止滤光片3,光线全透镜片4的位置可以互换。 如图2所示切换滑块5的上顶面制有与上顶面垂直的定位柱,在上盖1的配合下,
使切换滑块5的滑动更平稳,并且,在无电时,可防止切换滑块5上下晃动。 如图8所示,切换座14为一有底无盖的由塑胶注塑而成的盒状体,在切换座14底
面的中部位置开有切换座通光口 15,在切换座14底面的外侧面制有CCD座16,光线穿过红
外线截止滤光片3或光线全透镜片4,再通过切换座通光口 15投射到CCD上。 如图1所示,在切换座14上盖合紧固上盖l,上盖1由金属薄材冲压而成,上盖1
的中部位置开有上盖通光口 2,光线从上盖通光口 2射入本切换器内。 所述压簧条(12)的中部用固定压簧条螺丝(18)固定在固定压簧条孔(17)上。
权利要求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切换座(14)及安装于切换座(14)中且能在切换座(14)中来回滑动的切换滑块(5);在切换滑块(5)中的底部顺着切换滑块(5)的长边左右紧固红外线截止滤光片(3)、光线全透镜片(4)各一片;在切换座(14)中安装一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的转轴(7)紧固连接一蜗杆(8),所述蜗杆(8)随所述直线电机(6)转动,所述蜗杆(8)的杆长顺着切换座(14)的长边、亦即顺着切换滑块(5)的长边设置;在切换滑块(5)对着所述蜗杆(8)的一端紧固安装一压簧条(12),所述压簧条(12)伸展方向与所述蜗杆(8)的杆长方向垂直;所述压簧条(12)伸向所述蜗杆(8)的一段的端部从所述蜗杆(8)的上方压于所述蜗杆(8)的齿牙间,使所述压簧条(12)与所述蜗杆(8)呈啮合关系,致使所述蜗杆(8)随直线电机(6)正转反转时,驱动切换滑块(5)沿所述蜗杆(8)来回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包括一金属直管(9)和套于该金属直管(9)外周的金属螺旋弹簧(10),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与所述金属直管(9)紧固连接以形成螺旋状的齿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直管(9)为铜管或铜合金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由钢丝加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直管(9)与所述金属螺旋弹簧(10)焊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插入所述金属直管(9)的一端中并用胶粘接牢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外表面套连环状的挡胶垫片(1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垫片(11)为一环状的片体,所述直线电机(6)的转轴(7)穿过所述挡胶垫片(11)的中心部位的轴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条(12)的中部用固定压簧条螺丝(18)固定在固定压簧条孔(17)上。
专利摘要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涉及数码摄像机、数码监控摄像机的配件。包括切换座及安装于切换座中的切换滑块;在切换座中安装一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转轴紧固连接一蜗杆;在切换滑块对着蜗杆的一端紧固安装一压簧条,压簧条伸向所述蜗杆的一段的端部从蜗杆的上方压于蜗杆的齿牙间,使压簧条与蜗杆呈啮合关系,致使蜗杆随直线电机转动时,驱动切换滑块沿蜗杆来回滑动;蜗杆包括一金属直管和套于该金属直管的金属螺旋弹簧,金属螺旋弹簧与金属直管紧固连接以形成螺旋状的齿牙。其优点蜗杆的加工变得简单,且合格率很高;金属直管与直线电机的转轴同心度很好,作为蜗杆的金属直管及金属螺旋弹簧随直线电机平稳转动,噪声很小。
文档编号G03B17/14GK201464778SQ2009201326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7日
发明者伍本国 申请人:伍本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