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法立体摄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62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法立体摄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弧形轨道的运动获取 不同视角的图像,模拟人眼成像来表现立体三维空间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
背景技术
自1839年法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银版照相机后,就有人把人的眼睛也比作 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事实上,照相机是人类眼睛的仿生科技产品),因为照相机有 镜头、光圈、暗箱、底片和调节装置。人眼的结构也同样如此,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 孔相当于光圈,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瞳孔后到达视网膜,视网膜在视细胞内引起一系列 物理、化学变化,然后将图像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就形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 视觉。但是,照相机和人眼毕竟不同,普通照相机的底片是一张接着一张成像的,而眼睛在 视网膜上得到的图像却是连续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仿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发 明了数码照相机,当光线经过透镜(即数码相机镜头)把图像聚焦在光电传感器芯片(CXD) 的表面,芯片把图像分解转换后,再将图像信息送到微处理器中进行加工处理,便形成了图 像。这个过程可以连续的进行,即数码相机可以连续拍摄,这与人类眼睛视物过程是相符 的。研究证明,数码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正是比拟人类眼睛的视物过程成像的。人类的眼睛就像是一台能自动识别光源、自动变焦、自动调试光圈的数码照相机。 但是一般摄影虽利用摄影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及远近感,却无法表现人类日常双眼 所看到的物体的纵深感,即无法实现立体摄影,而人眼则能在人的大脑中反应物体的立体 图像。为了能拍摄出物体的三维图像,人们研究出了立体摄影技术,它是根据人类双眼视觉 差的原理,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个物体,然后将得到的照片在电脑上合成,覆上由条状透镜 组成的光栅,进而呈现出所拍物体的三维立体效果图。但是目前的立体摄影技术主要通过 两种方式来实现其一用一台具备两个或更多镜头的相机在同一时间拍摄两张(或多张) 照片。这类相机是专门设计制造的,体积较大、价格较贵,早期被立体研究人员使用。其二 在预设好的轨道7上,放置等距离的相机,并加以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在使用中达到同步, 然后同时曝光,即一次曝光,所取得的照片再在电脑上加以调整细化,加光栅线条,打印输 出。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其技术难度及价格成本问题,一致未能广泛的被推广利用,如何寻找 一种更合理的立体摄影方法,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实用新型内容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法立体摄 影器,它是将照相机设置在行架上,行架沿圆弧形轨道运动,带动照相机沿圆弧形轨道运 动,同时对物体进行连续拍摄,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拍摄不同视角的照片,然后在经过电脑合 成处理,得到物体的三维照片,从根本上解决了三维立体摄影成像成本居高不下,操作复杂 的现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它包括三角架及照相机,其中所述的三角架上设置有壳 体,壳体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及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导轮,导轮固定在行架上,行架下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装置连接,照相机设置在行架上。进一步,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带轮、皮带及从动带轮,电机固定在固定 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带轮设置 在带轮座上,带轮座固定在固定板上,皮带通过连接件与行架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轨道为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截面形状为“τ”型,或为“工”字型。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进线接头。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分别与轨道的两端对应。进一步,所述的照相机为具有连拍功能的单反相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是将照相机设置在行架上,行架沿圆弧形轨道7运动,带动照相机 沿圆弧形轨道运动,同时对物体进行连续拍摄,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拍摄不同视角的照片,然 后在经过电脑合成处理,得到物体的三维照片,从根本上解决了三维立体摄影成像成本居 高不下,操作复杂的现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设计巧妙,立体感强,操作 简便,本实用新型的相机只需要一个具有连拍功能的单反相机即可,容易实现,更利于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它包括两个三角架1及一个具有 连拍功能的单反照相机9,壳体3设置在两个三角架1上,壳体3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 2,固定板2上设置有电机4、轨道7及带轮座12,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5,带轮 座12上设置哟从动带轮11,主动带轮5,从动带轮11通过皮带6连接;皮带6上通过连接 件8连接有行架10,行架10上设置有导轮14,照相机9设置在行架10上,导轮14设置在 轨道7上,轨道7为圆弧形轨道,轨道7的截面形状为“T”形;壳体3上与电机4对应的位 置设置有进线接头15,壳体3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开关13,两个限位开关13分别与轨道7的 两端对应。使用时,启动电机4时,电机4带动主动带轮5开始运动,拉动皮带6转动,皮带6 通过连接件8与行架10连接,行架10上设置有导轮14,导轮14设置在轨道7上,皮带6转 动,从而带动行架10沿导轨移动,行架10上设置的照相机9随行架10在轨道7上移动,照 相机9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拍摄不同视角的照片。与轨道7两端对应的限位开关13与行架10在轨道7上的行程进行限制,防止行 架10从轨道7上跌落或与壳体3相碰撞,防止危险的发生。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 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它包括三角架(1)及照相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 架(1)上设置有壳体(3 ),壳体(3 )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2 ),固定板(2 )上设置有传动 装置及轨道(7),轨道(7)上设置有导轮(14),导轮(14)固定在行架(10)上,行架(10)下部 通过连接件(8)与传动装置连接,照相机(9)设置在行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 (4)、主动带轮(5)、皮带(6)及从动带轮(11),电机(4)固定在固定板(2)上,电机(4)的 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5),主动带轮(5)与从动带轮(11)通过皮带(6)连接,从动带轮 (11)设置在带轮座(12)上,带轮座(12)固定在固定板(2)上,皮带(6)通过连接件(8)与 行架(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7)为圆弧形轨 道,轨道(7)的截面形状为“T”型,或为“工”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上设置有进 线接头(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上设置有两 个限位开关(13),两个限位开关(13)分别与轨道(7)的两端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相机(9)为具有连 拍功能的单反相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法立体摄影器,它包括三角架及照相机,三角架上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及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导轮,导轮固定在行架上,行架下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装置连接,照相机设置在行架上,本实用新型是将照相机设置在行架上,行架沿圆弧形轨道运动,带动照相机沿圆弧形轨道运动,同时对物体进行连续拍摄,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拍摄不同视角的照片,然后在经过电脑合成处理,得到物体的三维照片,从根本上解决了三维立体摄影成像成本居高不下,操作复杂的现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
文档编号G03B35/02GK201926862SQ20102066957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李付安, 杨贵全, 齐成安 申请人:河南省卓特立体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