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装置以及眼镜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55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装置以及眼镜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水平方向外侧倾斜地安装在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及其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于安装到曲面型的前视角大的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装置以及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运动、太阳镜等的眼镜,提出了一种眼镜镜片以覆盖到脸的侧面附近的程度覆盖眼睛的形态的曲面型的眼镜。通过使用曲面型的眼镜,能够获得视野扩大、挡风、 控制来自横方向的入射光等的效果。因此,不仅是运动爱好者,也能够期待在室外活动中广泛利用的增加,另外,时尚性方面的需求也得以提高。图22是构成曲面型的眼镜的眼镜架3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3是从上方观察该眼镜架3的俯视图。该眼镜架3具有镜框7和分别与镜框7的左右两端相连结的镜脚8,镜框 7具有保持镜片的左右的框架5、将该左右的框架5进行连接的中梁9以及安装在左右的框架5的内侧的鼻托(鼻垫)4。并且,作为上述左右的框架5的内周形状的镜片框形状6对应于安装在该眼镜架 3上的左右镜片的形状。从图22和图23明显可知,曲面型的眼镜架3由于镜框7沿着佩戴者的脸大幅度地弯曲而具有非常大的前视角。在此,前视角θ f是指眼镜架的镜框7的面Ff (下面也称为镜框面)与左右的已完成镜片形状加工的镜片的面Fs (下面也称为镜片形状面)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角度,在本说明书中,设镜框面Ff是通过左右的已完成镜片形状加工的镜片中心 (由与已完成镜片形状加工的镜片相外切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形成的长方形的水平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的交点)2的垂直面,设镜片形状面Fs是通过已完成镜片形状加工的镜片的水平中心线(由与已完成镜片形状加工的镜片相外切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形成的长方形的水平中心线)Lhc的左右镜片各自的垂直面。对于上述曲面型的眼镜架,通常将该前视角θ · 设定在10度 30度的范围内的情形较多。作为这种安装在曲面型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以往一直使用着不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下面也称为无度数镜片),但是近年来也使用着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下面也称为带度数镜片)、即单焦点眼镜镜片。但是,在如该曲面型眼镜架那样的前视角大的眼镜架上直接嵌入完全不考虑该前视角而设计出的带度数的单焦点眼镜镜片来形成眼镜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与在不具有前视角或者前视角非常小的普通的眼镜架上嵌入镜片的情况相比,眼睛所感受到的棱镜作用、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下面也称为屈光力误差)等发生变化, 因此给佩戴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因此,在以往,(1)为了减轻由于镜片向外侧倾斜而使眼睛感受到的棱镜作用而增大镜片的曲线、或者(2)对镜片附加用于抵消由正面视线所产生的多余的棱镜作用的校正棱镜、或者(3)为了消除由正面视线使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而校正镜片的后表面(凹面)的形状、或者(4)将镜片的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以降低在正面视线以外的区域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通过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眼镜佩戴者的不适感。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284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即使将利用上述(1) (4)的方法设计、制造出的带度数镜片安装到前视角大的眼镜架上来构成眼镜,仍然存在使眼镜佩戴者产生不适感这样的问题。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前视角大的镜架上安装带度数镜片也不会产生不适感且能够得到良好的视野的眼镜镜片以及设计该眼镜镜片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人通过研究视线方向考察了即使利用上述以往的方法也无法消除佩戴者的不适感的原因。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该原因。图M是表示在假定嵌入到不具有前视角的眼镜架上而设计出的单焦点的眼镜镜片的情况下的眼睛的视线方向的图。针对此处的单焦点眼镜镜片是具有左右相同的正的屈光度的球面镜片且棱镜屈光力为0. 00 Δ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用于说明眼镜镜片的图(图M 图沈、图1Α、图1Β、图8Α、图8Β以及图18Α、图18Β)中,附图标记的末尾所附带的R意味着对应右眼,附图标记的末尾所附带的L意味着对应左眼。另外,在这些图中示出从上方观察通过左右镜片的配适点(fitting point)(在单焦点镜片中与棱镜测量基准点相同)&、Pe的水平截面的情形。另外,在这些图中示出了左右镜片的前倾角为0度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包含具有前倾角的情况的眼镜, 在这种情况下,由前视角产生的对视线方向的影响也同样地在视线的水平成分中产生。另外,在这些图中示出的眼睛30L、30R及其旋转中心31L、31R是镜片的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及其旋转中心,眼睛30与镜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与眼镜佩戴者的瞳孔间距、眼镜架的形状有关的信息等进行设定。另外,将没有镜片的状态下注视远方时的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31R的视线称为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在这些图中,以该左右的基准正面视线40L和40R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平行且分别通过镜片的配适点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M所示,将左眼用眼镜镜片15L和右眼用眼镜镜片15R从光学设计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该镜片前表面(凸面)的配适点&、Pe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31R的基准正面视线40L、40R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PpPK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相一致。在此,将在左右各镜片的配适点PpPK处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相正交的水平线设为直线L。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基准正面视线40L、40R与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P。Pk的法线N所形成的水平方向的角度θ w称为“镜片前视角”,与眼镜架中所定义的“前视角”相区分。并且,将在通过配适点Ι\、ΡΚ的水平截面内基准正面视线40L、40R与上述法线N相一致的状态、即镜片前视角为0度的状态也表现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将在通过配适点Py Pk的水平截面内上述法线N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偏向水平方向外侧以非0的有限的角度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相交的状态也表现为“存在镜片前视角”。在图M中,将左眼30L的视线设为箭头Α、Κ以及Cl,将各视线的像侧视线(从眼睛的旋转中心31L起到镜片15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e、ke以及(^e,将物体侧视线(从镜片15L起向外侧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以及、。另外,同样地,将右眼30R的视线设为箭头%、bE以及cK,将各视线的像侧视线表示为箭头i^、bEe以及Clte,将物体侧视线表示为箭头aK。、bEo以及cKo。在图M中,在正面注视时,通过左眼30L的旋转中心31L的视线1 以及通过右眼 30R的旋转中心31R的视线bK的位置和方向分别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相一致。另外,在注视周边时,针对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左方向倾斜了 θ角度的像侧视线^^、aEe的物体侧视线\。、aEo因镜片15L、15R的棱镜作用而分别被折射成靠近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同样地,针对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右方向倾斜了 θ角度的像侧视线(^、cEe的物体侧视线cLo、cRo因镜片15L、15R的棱镜作用而分别被折射成靠近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并且,在这样不具有镜片前视角且左右镜片由相同度数的球面镜片构成的情况下,左右眼的对相同方向的像侧视线进行折射后得到的视线的方向彼此一致。即,在像侧视线I与^te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物体侧视线与的方向相一致,在像侧视线cLe与Clte 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物体侧视线Cb与Cso的方向相一致。与此相对地,图25示出在具有大的前视角的镜架上安装与上述镜片相同的镜片 15L、15R时的视线方向。在该图25中,对与图M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被安装在镜架上的状态下的左右镜片15L、15R分别呈向水平方向外侧倾斜的状态(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因此正面注视时的视线bj、bK'的物体侧视线bj、bK。‘ 分别在外侧(耳侧)受到棱镜作用,导致左右的物体侧视线bj、bK。‘的方向彼此不一致。另外,在注视周边时,关于针对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左方向倾斜了 θ角度的像侧视线I' >aEe'的物体侧视线A。‘ >aE0',与图M相比,左眼30L的物体侧视线 aL0'在外侧(左耳侧)受到棱镜作用,右眼30R的物体侧视线%。‘在基准正面视线40L、 40R侧(右耳侧)受到棱镜作用。同样地,关于针对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右方向倾斜 T θ角度的像侧视线cj、cKe'的物体侧视线cj >cE0',与图M相比,左眼30L的物体侧视线cj在基准正面视线侧(左耳侧)受到棱镜作用,右眼30R的物体侧视线cK。‘在外侧(右耳侧)受到棱镜作用。因而,在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左右眼的对相同方向的像侧视线进行折射后得到的视线的方向分别呈发散方向而变得不一致。即,在像侧视线^iJ与 aEe'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物体侧视线A。‘与 。‘的方向不同,在像侧视线与cR/ 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物体侧视线C^与cK。‘的方向不同。对于此,图沈示出在与图25相同的具有前视角的眼镜架上安装实施了上述以往的方法(1) 的校正后的镜片25L、25R时的视线方向。在图沈中,对与图M、图25相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该镜片25L、25R采用基弧大的镜片,附加有用于抵消由正面注视时的视线所产生的多余的棱镜作用的校正棱镜,对镜片后表面进行校正以消除由正面注视时的视线使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并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以降低在正面注视时的视线以外的区域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在像这样进行校正后得到的镜片25L、25R中,通过附加有校正棱镜,虽然正面注视时的视线bj、bK〃的物体侧视线bj'、bK。“的位置分别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外侧(耳侧)偏离,但是物体侧视线、bK。“的方向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平行。另外,在注视周边时,通过采用基弧大的镜片,与图25相比,棱镜作用尤其是在周边部得以减轻。即,针对从基准正面视线40L、40R向左方向和右方向倾斜了 θ角度的像侧视线 e〃 >aEe"、cLe" ,cEe"的物体侧视线丸。〃、 。"、cLo"、cKo"的方向与图25相比接近图M的物体侧视线的方向。然而,与图25同样地,针对相同方向的像侧视线的物体侧视线在左右眼中仍然分别呈发散方向而不一致。即,注视周边时的物体侧视线A。“与 。“的方向以及、"与cR。“的方向不一致。图27是针对如该图沈那样通过以往的方法校正后得到的镜片(基弧为8. 50D、球面屈光力为+4. 00D、中心厚度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 Δ的单焦点镜片)计算作用于眼睛的棱镜作用的例子,图27Α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图27Β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的棱镜作用。这些图是对左眼用镜片从后表面侧进行观察的图,右侧是鼻侧,左侧是耳侧。从这些图中也可以获知,尤其是在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中镜片的左右不均衡大。这样,即使使用以往的方法,也仍然残留有注视周边时的视线中的左右眼所感受到的棱镜作用的差异,由此,眼睛所感受到的棱镜均衡遭到破坏,成为给佩戴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的主要原因。以上的说明是以正面注视时以及注视周边时左右眼的像侧视线平行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是即使在所注视的对象存在规定的距离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现象,这是不言而喻的。本发明人根据上述见解,认为在以往的方法中虽然考虑了注视周边时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的降低,但是没有考虑减轻棱镜作用的左右不均衡,这是使佩戴者产生不适感的原因,本发明人着眼于降低该棱镜作用的左右不均衡而得到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得到第一发明,该第一发明是一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并且,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在该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 其中,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光线。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包括朝向校正步骤, 对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该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以及形状校正步骤,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第三发明是一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 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并且,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在该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 其中,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三发明中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包括朝向校正步骤, 对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该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以及形状校正步骤,对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中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还包括屈光度校正步骤,在该屈光度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在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使在视线从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朝向镜片的屈光力测量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力与处方值相一致。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中在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且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第七发明是一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装置包括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单元,其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并且,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单元包括棱镜作用校正单元,该棱镜作用校正单元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
8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 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或者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第八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单焦点眼镜镜片中,镜片前表面由球面或者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镜片后表面由不具有左右对称性的非球面或非环面构成,对上述不具有左右对称性的非球面或非环面进行了减轻左右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并使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增加的形状校正,上述镜片后表面在通过镜片的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起向耳侧的变化量大于从配适点起向鼻侧的变化量。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如被安装在具有大的前视角的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那样,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的带度数镜片中,进行校正使得该镜片的上述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视线处的棱镜作用与以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安装在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因此能够降低由于具有镜片前视角而产生的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减轻佩戴者的不适感。另外,由于进行校正使得通过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并朝向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以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因此能够校正由于镜片前视角而产生的畸变像差。由此,佩戴者能够得到舒适的良好的视野。


图I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 I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2A 图2C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球面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2D 图2F是表示使图2A 图2C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2A、图2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B、 图2E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3A 图3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3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3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3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3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3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3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4A 图4C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球面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4D 图4F是表示使图4A 图4C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4A、图4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4B、图 4E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5A 图5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5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5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5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5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5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5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设计装置的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 8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9A 图9C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球面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9D 图9F是表示使图9A 图9C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9A、图9D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 9B、图9E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IOA 图IO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IOA是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IOB是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IO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IO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IO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IO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IlA 图IlC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球面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IlD 图IlF是表示使图IlA 图IlC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11A、图IlD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1B、图IlE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2A 图12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12A是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2B是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2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12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2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 图12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14A、图14B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4C、图14D是表示使图14A、图14B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4A、图14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4B、图14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5A 图15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15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15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5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15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5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CN 102422201 A
说明书
8/28 页
图15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6A、图16B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6C、图16D是表示使图16A、图16B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6A、图16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6B、图16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7A 图17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17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7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7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17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7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 图17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1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 18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19A、图19B是表示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非球面镜片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9C、图19D是表示使图19A、图19B的镜片倾斜了 15度时的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9A、图19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19B、图19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0A 图20F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负镜片的、进行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为100%的校正后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20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0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0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20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20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20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21A 图21F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负镜片的、进行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为50%的校正后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的等高线图。图21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1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 图21C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21D是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21E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的等高线图,图21F是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图。图22是曲面型眼镜架的立体图。图23是从上方观察曲面型眼镜架的俯视图。图M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25是表示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沈是表示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形状校正后得到的眼镜镜片的棱镜作用的说明图。图27是表示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形状校正后得到的眼镜镜片的光学性能的说明图。图27A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图27B是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的等高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针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下面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此外,以下面的顺序进行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在单焦点眼镜镜片中,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是球面镜片,针对主注视视线校正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例子)(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2.第二实施方式(在单焦点眼镜镜片中,校正正面注视时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畸变像差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例子)(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3.第三实施方式(在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中,针对主注视视线校正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例子)(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例子)(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例子)4.第四实施方式(在单焦点眼镜镜片中,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是非球面镜片,针对主注视视线校正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例子)(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且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设为100%的例子)(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且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设为50%的例子)1.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是在针对主注视视线校正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方法中,生成单焦点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的情况的例子。首先,参照图6说明适合于实施本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 图6是表示该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中的功能的框图。该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至少由进行设计计算处理的设计计算用计算机 110、用于对设计计算用计算机输入设计条件等并进行操作的输入单元101、输出处理结果的包含显示器或打印机等的输出单元102、以及存储有进行设计所需的数据、设计出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数据服务器160构成。在数据服务器160的存储部170中保存有进行镜片设计所需的数据、由设计计算用计算机Iio计算出的镜片形状数据,例如保存有作为镜片的规格的定购数据172、作为由设计计算用计算机110计算出的初始形状数据或各种校正处理后得到的形状数据的设计数据171。在此,作为定购数据172,例如有眼镜镜片信息、眼镜架信息、处方值、布局信息等。作为眼镜镜片的信息,有镜片材质、折射率、镜片前后表面的光学设计的种类、镜片外径、镜片厚度、边缘厚度、偏心、基弧、半成品白镜片(Semi-finished lens blank)的形状数据等。作为眼镜架信息,有镜架尺寸、镜架曲线、镜片形状、通过镜架仿形测量出的镜架形状(镜片框形状)等。作为处方值,有球面屈光力、散光屈光力、散光轴、棱镜屈光力、附加屈光力等。作为布局信息,有瞳孔间距、看近处时的瞳孔间距、眼球位置(segment position)、视点位置等。设计计算用计算机110与该数据服务器160相连接,能够在生成镜片形状数据时从该数据服务器160读取所需的信息、或者发送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设计计算用计算机110具有进行设计计算处理的处理部120和存储校正后的镜片形状数据的存储部150。处理部120具备初始形状设计处理部121、棱镜作用校正处理部130以及度数校正处理部141。初始形状设计处理部121是根据定购数据172进行运算处理的处理部,该运算处理生成不考虑眼镜架的前视角的、即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棱镜作用校正处理部130是进行如下运算处理的处理部基于棱镜作用来校正由初始形状设计处理部121生成的初始形状数据。度数校正处理部141是进行如下运算处理的处理部根据在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通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和镜片的屈光力测量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来校正镜片形状。这些各处理部的功能稍后详细记述。由处理部120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例如初始形状数据、棱镜作用校正处理后的形状数据、度数校正处理后的形状数据等)被保存在存储部150中,并且适当地发送到数据服务器160,作为设计数据171存储到存储部170中。此外,该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 的各种功能、设备可以适当地分开、合并。接着,针对使用了上述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需的数据来生成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步骤Sl 步骤S》、以及对生成的该初始镜片形状的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的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步骤S3 步骤S10),该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根据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来进行校正的棱镜作用校正步骤(步骤S3 步骤S9)以及根据在通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和屈光力测量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来进行校正的屈光度校正步骤(步骤S10)。首先,将从眼镜店、眼科医生等眼镜镜片订购商接收到的定做内容作为定购数据 172存储到数据服务器160的存储部170中。设计计算用计算机110的处理部120从存储于数据服务器160的存储部170的定购数据(镜架信息、镜片信息、处方值、布局信息)172中获取生成眼镜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所需的信息(步骤Si)。根据所获取的该信息,初始形状设计处理部121生成满足与所期望的镜片前表面的形状有关的条件(基弧、要使用的半成品白镜片的镜片前表面形状等)且能够在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获得所期望的处方值的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步骤S2)。在该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中至少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和朝向。并且,之后针对该初始镜片形状数据进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的校正。此外,在本例中,以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由球面或环面构成的情况对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2中求出的镜片的初始形状下,目标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2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在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经过眼球旋转中心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步骤S3)。即,首先,在光学设计上假定不对初始形状的镜片设置镜片前视角并将初始形状的镜片配置在距眼睛规定距离的前方以使镜片的配适点位于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基准正面视线上的状态(图IB示出通过该步骤S3的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和镜片的配置状态的例子)。此时的镜片与眼睛的距离优选设定成在基准正面视线上的镜片后表面与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规定的值。并且,在上述假定的光学设计上的配置状态下, 计算经过眼睛的旋转中心且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并且,将该求出的镜片上的各点处的棱镜作用的值设为目标的棱镜分布(a)。接着,前视角设定处理部131针对上述求出的镜片的初始形状进行镜片前视角的设定(步骤S4)。首先,在步骤S4中,根据眼镜架信息、布局信息来计算对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进行镜片形状加工后安装在所期望的眼镜架上时的镜片前视角。然后,在光学设计上假定使初始形状的镜片以配适点为中心向水平方向外侧倾斜在上述步骤S3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计算出的上述镜片前视角后的状态。接着,棱镜作用校正处理部133根据在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正面视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来进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的校正(步骤S5)。S卩,在步骤S5中,校正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以使在通过上述步骤S4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经过眼睛的旋转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在通过上述步骤S3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的经过眼睛的旋转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下面也称为“朝向校正步骤”)。接着,校正后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5针对在上述步骤S5中求出的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计算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棱镜作用(步骤S6)。S卩,在此,在通过上述步骤S5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经过眼睛的旋转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并且,该求出的值成为校正后的棱镜分布(b)。接着,偏差量计算处理部134针对相同方向的各像侧视线计算在步骤S6中求出的校正后棱镜分布(b)相对于在步骤S3中求出的目标棱镜分布(a)的棱镜作用的偏差量的分布(步骤S7)。然后,偏差量判断处理部136判断在步骤S7中得到的偏差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步骤S8)。该偏差量的判断例如可以通过各点处的偏差量是否处于预先决定的允许范围内来判断,也可以通过镜片上所有点的偏差量的和是否处于预先决定的允许范围内来判断,还可以针对预先划分的各区域(例如正面注视附近的区域和周边注视附近的区域),通过该区域内的偏差量之和是否处于预先决定的允许范围内来判断。另外,也可以根据镜片上的区域来改变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在该偏差量判断处理的结果为偏差量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镜片形状校正处理部137根据该偏差量校正后表面的镜片形状(步骤S9)。该校正是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或者非环面来进行的。
接着,校正后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5通过步骤S6,针对在该步骤S9中校正后的镜片形状计算校正后的棱镜分布。此外,在步骤S5之后进行的上述步骤S6中,是在通过上述步骤S5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计算棱镜作用,但是在步骤S9之后进行的步骤 S6中,是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在通过步骤S9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之后,偏差量计算处理部134再次计算在步骤S9中校正后在步骤S6中再次计算出的校正后棱镜分布(b)相对于目标棱镜分布(a)的差并进行判断。该步骤S6 步骤S9是循环进行的,重复进行该步骤S6 步骤S9直到相对于目标的棱镜作用的偏差量处于允许范围内为止。然后,当在步骤S8中偏差量判断处理部136 判断为偏差量处于允许范围内时,结束棱镜作用校正处理,能够得到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被降低的镜片的设计形状。即,能够得到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了校正的镜片形状数据,其中,通过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使得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此外,更优选的是主要针对经过眼球旋转中心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进行该棱镜作用的校正。在初始形状是球面或者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情况下,通过这样校正后的镜片后表面形成为左右不对称的非球面,在初始形状是环面或者非环面的情况下,通过这样校正后的镜片后表面形成为左右不对称的非环面。接着,度数校正处理部141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在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在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和屈光力测量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与处方值相一致(步骤S10)。也就是说,在此,在通过上述棱镜作用校正工序(步骤S3 步骤S9)得到的棱镜作用校正后的镜片形状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即通过上述步骤S9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在没有进行上述步骤S9的情况下是通过上述步骤S5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以使在视线从眼睛的旋转中心朝向镜片的屈光力测量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力与处方值相一致。图IA中示出经该屈光度校正后的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以上结束了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的校正,完成了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步骤S3之后执行了步骤S4 S5,但是也可以将步骤S3与步骤S4 S5并行地进行处理。另外,通过上述棱镜作用校正,在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作用于眼睛的镜片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相比棱镜作用校正前有所增加,但是可以在上述度数校正步骤(步骤 S10)之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或者非环面来降低该增加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此外,优选主要在正面视线方向的周边进行该校正。作为降低通过上述棱镜作用校正而增加的像散和屈光力误差的方法,能够通过不完全消除校正后棱镜作用分布(b)相对于目标棱镜作用分布(a)的偏差量而是特意保持某种程度偏差量来进行。作为该偏差量的保持方法,例如可以对整个镜片消除在步骤S5之后的步骤S6中最初计算出的校正后棱镜作用分布(b)相对于目标棱镜作用分布(a)的偏差量直到达到规定的比例(下面将该比例也称为偏差量消除率)。作为具体例,对于整个镜片将偏差量消除率设定为50%。另外,也可以根据镜片上的位置来改变该偏差量消除率。例如,也可以在正面注视附近(配适点或者棱镜测量基准点附近)减小偏差量消除率、在周边注视附近增大偏差量消除率,来连续地改变偏差量消除率。作为具体例,也可以在以配适点为中心的半径IOmm以内,在偏差量消除率为0 50%的范围内,以距配适点越远使偏差量消除率越大的方式改变偏差量消除率,在超过半径IOmm的区域,在偏差量消除率为50% 100%的比例中,以距配适点越远使偏差量消除率越大的方式改变偏差量消除率。经过以上的运算处理的步骤,能够生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根据所决定的镜片形状数据来制造本发明结构的眼镜镜片。例如在通过浇注成型聚合法制造塑料眼镜镜片的情况下,在成形模具中填充有塑料镜片原料液的状态下使该原料液固化,之后去除成形模具,由此进行眼镜镜片的制造,但是也可以按照通过本发明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设定成形模具的镜片前表面成形用转印面的形状、镜片后表面成形用转印面的形状、以及这些转印面的相对配置,来形成成品镜片,或者也可以按照通过本发明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设定一个转印面(例如镜片前表面成形用转印面)的形状,来形成半成品白镜片, 对其光学上来说未加工的面按照该镜片形状数据进行切削、研磨后完成加工。另外,也可以形成光学上来说两面都未加工的白镜片,按照通过本发明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来对该两面进行切削、研磨后完成加工。另外,在像这样生成的镜片根据需要而被实施了各种表面处理之后,根据定购内容,进行镜片形状加工(磨边加工)来形成所期望的镜片形状,被安装到眼镜架上而形成眼镜。由于这些方法、装置能够利用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说明。接着,更详细地说明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图IA示出对在步骤SlO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对进行屈光度校正之后的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20L设置了镜片前视角时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另外,图IB示出在步骤S3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未对初始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IOL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对该图IB的镜片IOL校正镜片后表面改善了棱镜作用而得到的就是图IA所示的眼镜镜片20L。此外,在图1A、图1B、图2A 图2F、图4A 图4F、图8A、图8B、图9A 图9F以及图IlA 图IlF中,示出了左眼侧的眼镜镜片中的视线方向,但是由于左右对称,因此在右眼侧也是相同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左眼侧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省略右眼用镜片的图示。在图IB中,左眼用眼镜镜片IOL在光学设计上被假定配置成位于其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P^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h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相一致。设定此时的镜片与眼睛的距离使得在基准正面视线40L上镜片后表面与旋转中心31L的距离成为规定的值。另外,在图IA中,左眼用眼镜镜片20L在光学设计上被假定配置成位于其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 Pl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以镜片前视角θ LF 相交。另外,将图IB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以及Q,将各个像侧视线(眼睛的旋转中心31L到镜片IO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B。以及Cw将物体侧视线(镜片 IOL起向外侧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lo^Blo以及Clo0另外,同样地,将图IA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l' >Bl‘以及(V,将各个像侧视线(眼睛的旋转中心31L到镜片2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J ,BLe'以及CJ,将物体侧视线(镜片20L起向外侧的视线)表示为箭头AJ ,Blo'以及C^。在此,正面注视时的像侧视线I和BJ与基准正面视线40L 相一致,像侧视线Α。和A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向左方向倾斜了 θ角度,像侧视线 Qe和C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向右方向倾斜了 θ角度。图I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20L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或者非环面而使通过眼球30L的旋转中心31L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图IB所示的不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初始镜片形状中的通过眼球30L的旋转中心31L的相同视线方向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同。即,如图IA所示,对镜片20L的后表面进行了校正使得在镜片 20L外侧的眼球30L的左方向的视线Al'、正面注视方向的视以及右方向的视线(V 的视线方向与图IB所示的在镜片IOL外侧的左方向视线~、正面注视方向视线&以及右方向视线Q的视线方向大致相等。该校正是通过对镜片的面对眼睛侧的面施加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要素来进行的。具体地说,在图IA中,作为正面视线的视线的物体侧视线Bk/相对于图IB的视线扎中的物体侧视线4。,虽然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是方向是一致的。另外,在将图IA的视线AJ中的像侧视线AJ与物体侧视线AJ所形成的角度设为时,该角度与图IB的视线怂中的像侧视线Ak和物体侧视线~。所形成的角度ea大致相等。同样地, 在将图IA的视线(V中的像侧视线CJ与物体侧视线C^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 C'时, 该角度θ C'与图IB的视线Q中的像侧视线Ck和物体侧视线Cb所形成的角度Θ C大致相等。S卩,图IA的物体侧视线AJ Xlo'的方向分别与图IB的物体侧视线l、Q。相一致。此外,在将偏差量消除率设定为小于100%时,偏差量消除率越小,在耳侧,θ a' 的角度变得越小,从而与θ a之间的角度差变大,在鼻侧,θ c'的角度变得越大,从而与 θ c之间的角度差变大。即,在正镜片的情况下,偏差量消除率越小,物体侧视线A^越是向耳侧方向倾斜而向像侧视线AJ的方向靠近,物体侧视线Ck/越是向耳侧方向倾斜而远离像侧视线CJ的方向。稍后记述负镜片的情况。(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针对通过上述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改善了棱镜作用分布后的眼镜镜片的第一评价例进行说明。该第一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基弧 (下面记载为BC)为8. 50D、球面屈光力(下面记载为幻为+4.00D、中心厚度(下面记载为 CT)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Δ的单焦点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两面都为球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的例子)。图2A和图2B是表示如图2C所示那样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IOL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此外,本说明书中示出的表示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通过将以眼睛的旋转点为中心、以镜片面对眼睛侧的面的顶点到旋转点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的坐标投影到与基准正面视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得到的坐标(下面设为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显示区域为直径40mm的圆内。图2D、图2E、图3A、图;3B、 图4A、图4B、图4D、图4E、图5A、图5B、图9A、图9B、图9D、图9E、图10A、图10B、图11A、图
1711B、图 11D、图 11E、图 12A、图 12B、图 14A 图 14D、图 15A、图 15B、图 16A 图 16D、图 17A、 图17B、图19A 图19D、图20A、图20B、图21A、图21B、图27A以及图27B也相同。此外,图 2A、图2B、图2D、图2E、图3A、图3B、图4A、图4B、图4D、图4E、图5A、图5B、图9A、图9B、图 9D、图 9E、图 10A、图 10B、图 11A、图 11B、图 11D、图 11E、图 12A、图 12B、图 19A 图 19D、图 20A、图20B、图21A、图21B、图27A以及图27B是将左眼用镜片从后表面侧投影得到的坐标, 右侧是鼻侧,左侧是耳侧。另外,图14A 图14D、图15A、图15B、图16A 图16D、图17A以及图17B是将左眼用镜片从前表面侧投影得到的坐标,右侧是耳侧,左侧是鼻侧。另外,这些表示棱镜作用分布的坐标的中心在单焦点镜片的情况下是配适点,在累进折射力镜片的情况下是棱镜测量基准点)。图2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 图2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可以获知,在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垂直方向棱镜作用中都为大致等间隔的等高线。图2D和图2E是表示将图2A 图2C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IOL如图2F所示那样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2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2E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可以获知,在图2E所示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中,与图2B的情况相比,没有发现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图2D所示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中由于使镜片IOL倾斜,因此尤其是在周边位置处等高线间隔变得不均勻,棱镜均衡遭到破坏。与此相对地,在图3A 图3F中示出通过本发明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3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3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3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3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 图3E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3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表示表面像散和表面平均度数的坐标的显示区域是直径为50mm的圆内。并且,图3C、图3D、图5C、图5D、图10C、图10D、图12C、图12D、图20C 图20F以及图21C 图21F是将左眼用镜片从后表面侧进行投影得到的坐标,右侧是鼻侧,左侧是耳侧。另外, 图14A 图14D、图3E、图3F、图5E、图5F、图10E、图10F、图12E、图12F、图15C 图15F、 以及图17C 图17F是将左眼用镜片从前表面侧进行投影得到的坐标,右侧是耳侧,左侧是鼻侧。另外,这些表示表面像散和表面平均度数的坐标的中心在单焦点镜片的情况下是配适点,在累进折射力镜片的情况下是棱镜测量基准点。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但是可以如图3A所示那样大致消除了周边部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得到与图2A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大致相同的棱镜均衡。另外,如图3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非球面,来使各视线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相同。因此,几乎能够消除尤其是周边部的棱镜均衡的失衡。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消除了棱镜度数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能够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嵌入了该镜片的眼镜的佩戴者可以得到舒适的视野。此外,这种通过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将镜片后表面形成非球面优选在有效的镜片视角内对整个镜片进行,但是也可以根据用途来对镜片的一部分进行。例如,也能够仅在左右两边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尤其是期望至少在视线方向偏离显著的外侧区域(耳侧区域)进行。并且,通过还同时进行在生成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时使基弧大于针对处方度数通常设定的曲线、校正镜片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相对位置和朝向以使正面注视方向的棱镜作用与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相同(步骤S5)、进行镜片后表面的校正以使得即使在设置了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在度数测量位置处也保持处方度数(步骤S10)、以及降低通过棱镜作用校正步骤而变大的平均度数误差、像散(尤其在正面注视方向附近)的校正,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眼镜镜片。将进行了该校正后的眼镜镜片安装到具有大的前视角的眼镜架上而形成的眼镜即使形成为覆盖眼睛的周围、尤其是外侧的形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视野,因此能够提供具有防尘、挡风等功能并且即使带度数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视野的眼镜。(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接着,说明针对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中应用本发明时的光学性能进行评价的例子。该第二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 BC为8. 50D、S为+4. 00D、散光屈光力(下面记载为C)为-2. 00D、散光轴(下面记载为AX) 为45度、CT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 Δ的单焦点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环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环面的例子)。图4Α和图4Β是表示如图4C所示那样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IlL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4Α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4Β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4D和图4Ε是表示将图4Α 图4C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IlL如图4F所示那样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4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4Ε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在图4D中可知,由于使镜片IlL倾斜,因此在周边位置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的分布变得不均衡。与此相对地,在图5Α 图5F中示出通过本发明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5Α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5Β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5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5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 5Ε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5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也是,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但是显著地降低了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得到了与镜片没有倾斜的图4A和图4B所示的光学性能大致相同的棱镜作用。另外,如图5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如第二评价例那样,在具有散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中也是,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非环面而消除了棱镜均衡的失衡。另外,通过这样,在具有大的前视角的镜架上安装该镜片得到的眼镜能够获得与使用能够使注视周边时通过左右眼的镜片后的视线方向大致一致的第一评价例的镜片得到的眼镜相同的效果,能够减轻佩戴时的不适感。2.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是在校正正面注视时由于镜片前视角产生的畸变像差来生成镜片形状数据的方法中,生成单焦点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的情况的例子。适合于实施本第二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只有已经在图6中记述过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的目标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2、校正后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5以及基于偏差量的镜片形状校正处理部137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后述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说明中示出该不同点,关于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首先,针对使用了上述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生成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获取所需的数据来生成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步骤SlOl 步骤、以及对生成的该初始镜片形状的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的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步骤S103 步骤S110),该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根据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来进行校正的棱镜作用校正步骤(步骤S103 步骤S109)、以及根据在通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和屈光力测量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来进行校正的屈光度校正步骤(步骤S110)。生成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步骤(步骤SlOl 步骤SI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l 步骤S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之后,对通过步骤SlOl 步骤S102得到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进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的校正。此外,在本例中,以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球面或者环面的情况对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进行说明。在最初通过步骤S102求出的镜片的初始形状中,目标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2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在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正面注视时的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而入射到眼睛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步骤S103)。即,首先,光学设计上假定不对初始形状的镜片设置镜片前视角而将初始形状的镜片配置在距眼睛规定距离的前方以使得镜片的配适点位于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基准正面视线上的状态(图8B示出通过该步骤 S103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和镜片的配置状态的例子)。此时的镜片与眼睛的距离优选被设定成使在基准正面视线上的镜片后表面与旋转中心的距离成为规定的值。然后,计算在上述假定的光学设计上的配置状态下在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且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并且,将该求出的镜片上的各点处的棱镜作用的值设为目标的棱镜分布(a)。接着,前视角设定处理部131针对上述求出的镜片的初始形状进行镜片前视角的设定(步骤S104)。该前视角的设定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着,棱镜作用校正处理部133根据在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正面视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来进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的校正(步骤S105)。即,在步骤S105中,校正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以使在通过上述步骤S104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在通过上述步骤S103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 (下面也称为“朝向校正步骤”)。此外,在正面注视时,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相同,因此实质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5相同。接着,校正后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5针对上述步骤S105中求出的经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计算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棱镜作用(步骤S106)。S卩,在此,在通过上述步骤S105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 并且,该求出的值为校正后的棱镜分布(b)。接着,偏差量计算处理部134针对相同方向的各像侧视线计算在步骤S106中求出的校正后棱镜分布(b)相对于在步骤S103中求出的目标棱镜分布(a)的棱镜作用的偏差量的分布(步骤S107)。然后,偏差量判断处理部136判断在步骤S107中得到的各偏差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步骤S108)。该偏差量的判断例如可以通过各点处的偏差量是否处于预先决定的允许范围内来进行判断。此外,也可以根据镜片上的区域的不同来改变允许范围。在该偏差量判断处理的结果为存在偏差量不在允许范围内的点的情况下,镜片形状校正处理部137根据该偏差量校正后表面的镜片形状(步骤S109)。该校正是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或者非环面来进行的。接着,校正后棱镜分布计算处理部135通过步骤S106针对在该步骤S109中校正后的镜片形状计算校正后的棱镜分布。此外,在步骤S105之后进行的上述步骤S106中,是在通过上述步骤S105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计算棱镜作用,但是在步骤S109之后进行的步骤S106中,是在通过步骤S109而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下在镜片上的各点计算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之后,偏差量计算处理部134再次计算在步骤S109中校正后在步骤S106中再次计算出的校正后棱镜分布(b)相对于目标棱镜分布(a)的差并进行判断。该步骤S106 步骤S109是循环进行的,重复进行该步骤S106 步骤S109直到相对于目标的棱镜作用的偏差量处于允许范围内为止。然后,当在步骤S108中偏差量判断处理部136判断为偏差量处于允许范围内时,结束棱镜作用校正,能够得到正面注视时的畸变像差被校正后的镜片的设计形状。
S卩,能够得到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了校正的镜片形状数据,其中,通过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使得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经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此外,更优选主要针对通过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进行该棱镜作用的校正。接着,度数校正处理部141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在具有镜片前视角时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球旋转中心和屈光力测量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与处方值相一致(步骤S110)。该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lO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经过以上的运算处理的步骤,能够生成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根据所决定的镜片形状数据来制造本发明结构的眼镜镜片。另外,将通过本发明制造出的眼镜镜片进行镜片形状加工后安装在眼镜架上,由此得到眼镜。这些方法、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着,更详细地说明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主要校正了针对眼睛的注视视线的棱镜作用(尤其是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而第二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如上所述那样校正了注视视线为正面注视方向时的畸变像差,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通过眼球光学系统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并进行了校正。图8A示出在步骤SllO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在对进行屈光度校正之后的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22L设置了镜片前视角时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另外,图8B示出在步骤S103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未对初始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12L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也就是说,利用本发明针对该图8B的镜片12L校正镜片后表面改善了畸变像差而得到的就是图8A所示的眼镜镜片22L。在图8B中,左眼用眼镜镜片12L被从光学设计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该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P^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h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相一致。设定此时的镜片与眼睛的距离使得在基准正面视线40L上的镜片后表面与旋转中心31L之间的距离成为规定的值。另外,在图8A中,左眼用眼镜镜片22L被从光学设计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该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 Pl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以镜片前视角θ LF 相交。另外,将图8B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队、&以及&,将各个像侧视线表示为箭头1、1以及Fy将物体侧视线表示为箭头1\。、&。以及&。。另外,同样地,将图8A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IV >EL‘以及!V,将各个像侧视线表示为箭头DJ、EJ 以及FJ,将物体侧视线表示为箭头DJ ,Elo'以及Fk/。在此,正面注视时的像侧视线 Ε。和与基准正面视线40L相一致,像侧视线Dl6和D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向左方向倾斜了 θ角度,像侧视线Fk和F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向右方向倾斜了 θ角
图8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22L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或者非环面来进行校正以使在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球30L的入射瞳孔32L的中心的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在图8B所示的未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初始镜片形状中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球30L的入射瞳孔32L的中心的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同。即,如图8A所示,对镜片22L的后表面进行了校正使得镜片22L外侧的眼球30L的左方向的视线Dj、正面注视方向的视线以及右方向的视线iV的视线方向与图8B所示的在镜片12L外侧的左方向视线队、正面注视方向视线&以及右方向视线&的视线方向大致相等。通过对镜片的面对眼睛侧的面施加旋转非对称的非球面要素来进行该校正。具体地说,在图8A中,作为正面视线的视线的物体侧视线Ek/相对于图8B的视线&中的物体侧视线&。,虽然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是方向是一致的。另外,在将图8A的视线IV中的像侧视线DJ与物体侧视线DJ所形成的角度设为ed'时,该角度ed' 与图8Β的视线中的像侧视线和物体侧视线。所形成的角度ed大致相等。同样地, 在将图8A的视线!V中的像侧视线IV与物体侧视线!V所形成的角度设为ef'时, 该角度与图8Β的视线&中的像侧视线!^和物体侧视线&。所形成的角度ef大致相等。即,图8Α的物体侧视线DJ ,Flo'的方向分别与图8Β的物体侧视线。、&。相一致。(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针对通过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改善了棱镜作用分布后的眼镜镜片的第一评价例进行说明。该第一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BC为8. 50D、S为+4. OODXT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 Δ的单焦点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两面都为球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的例子)。图9Α和图9Β是表示如图9C所示那样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12L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通过将以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为中心、以镜片的面对眼睛侧的面的顶点到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的坐标投影到与基准正面视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得到的坐标表示出的图(显示区域为直径30mm 的圆内。在下面,图9D、图9E、图10A、图10B、图11A、图11B、图11D、图11E、图12A、图12B 也相同)。图9A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9B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可以获知,在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垂直方向棱镜作用中都形成了大致等间隔的等高线。图9D和图9E是表示将图9A 图9C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12L如图9F所示那样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针对通过入射瞳孔32的中心的光线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上述坐标表示出的图。图9D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9E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在图9D所示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中可以获知,由于使镜片12倾斜,因此在周边区域,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分布非常不均衡。与此相对地,在图IOA 图IOF中示出通过本发明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IOA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IOB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
23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IO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IO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IOE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IO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 图10A、图IOB是用上述坐标表示出的图。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但是如图IOA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显著地降低了尤其是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因而,与镜片没有倾斜的图 9A所示的棱镜作用分布大致相同。另外,如图IO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眼球的旋转中心的光线、即视线方向上的各光降低了棱镜作用的不均衡,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正面注视时的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所有的光降低了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因此,能够使正面注视时来自周边视野的各光线入射到入射瞳孔中心的角度以及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位置与镜片没有倾斜的图8B所示的情况相同。也就是说,能够降低通过使镜片倾斜所产生的畸变像差。(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的例子)接着,说明针对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中应用本发明时的光学性能进行评价的例子。该第二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 BC为8. 50D、S为+4. 00D、C为-2. 00D、AX为45度、CT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 Δ的单焦点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环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环面的例子)。图IlA和图IlB是表示如图IlC所示那样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13L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通过将以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为中心、以镜片的面对眼睛侧的面的顶点到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的坐标投影到与基准正面视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得到的坐标表示的图。图IlA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IlB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IlD和图IlE是表示将图IlA 图IlC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13L如图 IlF所示那样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 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上述坐标表示出的图。图IlD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IlE是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在图IlD所示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中,由于使镜片13L倾斜,因此周边部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分布产生了不均衡。因此,处于在正面注视时的周边视野区域产生了由镜片前视角引起的畸变像差的状态。与此相对地,在图12Α 图12F中示出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12Α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2Β表示通过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12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2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12Ε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2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12Α、图12Β是用上述坐标表示出的图。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但是可以如图12A所示那样, 尤其是在水平方向棱镜中几乎消除周边位置的棱镜均衡的失衡,能够与未使镜片13L倾斜的情况下的图IlA所示的棱镜作用分布大致相同。另外,如图12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具有散光度数的镜片中也是,通过将镜片后表面 (眼球侧的凹面)形成为非环面,而消除了在正面注视时通过眼球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能够校正通过使镜片倾斜所产生的、尤其是在正面注视时在周边部的畸变像差。3.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是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来生成累进折射力镜片的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生成前表面为累进面、后表面由非球面或者非环面形成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形状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适合于实施本第三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能够使用已经在图6中记述过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并且,关于使用了该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能够按照图7所记述的流程图进行,因此在后述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说明中示出不同点,关于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首先,针对使用了上述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在生成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步骤(步骤Sl 步骤S2)中,除了前表面由累进面形成、后表面由球面或者环面形成以外,生成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棱镜作用校正步骤(步骤S3 S9)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屈光度校正步骤(步骤S10)除了屈光力测量位置是远视观看部分测量基准点的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经过以上的运算处理的步骤,能够生成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根据所决定的镜片形状数据来制造本发明结构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另外,将通过本发明制造出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进行镜片形状加工后安装在眼镜架上,由此得到眼镜。 这些方法、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已经说明的情况同样地,在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与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针对相同方向的像侧视线的物体侧视线的方向大致是一致的。(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校正例)针对通过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改善了棱镜作用分布后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的第一评价例进行说明。该第一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BC为9. 00D、S为+4. 00D、附加屈光力(下面记载为ADD)为 2. 00D、CT为8mm、棱镜屈光力为0Δ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 (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前表面为累进面、后表面为球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球面的例子)。
图14A和图14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通过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4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4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可以获知,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和垂直方向棱镜作用都形成了左右对称且大致等间隔的等高线。图14C和图14D是表示将图14A和图14B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4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4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 14D所示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相比图14B没有发现很大的变化,但是如图14C所示可知,在水平方向棱镜作用中,由于使镜片倾斜,因此尤其是在周边区域等高线间隔变得不均勻,棱镜均衡遭到破坏。与此相对地,在图15A 图15F中示出通过本发明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15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5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15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5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15E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5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 但是如图15A所示那样大致消除周边部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得到与图 14A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大致相同的棱镜均衡。另外,如图15F所示可知,从棱镜测量基准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棱镜测量基准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棱镜测量基准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非球面,来使眼睛接收的各视线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相同。因此,几乎能够消除尤其是周边部的棱镜均衡的失衡。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消除了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能够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嵌有该镜片的眼镜的佩戴者可以得到舒适的视野。(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校正例)接着,说明针对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镜片中应用本发明时的光学性能进行评价的例子。该第二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生成 BC 为 9. 00D,S 为 +4. 00D、C 为-2. 00D,AX 为 45 度、ADD 为 2. 00D,CT 为 8mm、棱镜屈光力为0Δ的累进折射力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其中,是初始镜片形状中前表面为累进面,后表面为环面,通过本发明将镜片后表面形成为非环面的例子)。图16A和图16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6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6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
图16C和图16D是表示将图16A和图16B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S卩,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6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6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如图 16C所示,由于使镜片倾斜,因此在周边位置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分布产生了不均衡。与此相对地,在图17A 图17F中示出通过第三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17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7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17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7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17E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17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但是如图17A所示那样显著地降低了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得到了与镜片没有倾斜的图16A所示的光学性能大致相同的棱镜作用。另外,如图17F所示可知,从棱镜测量基准点向右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左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棱镜测量基准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棱镜测量基准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在处方度数内具有散光屈光力的累进折射力眼镜镜片中也是,通过将镜片后表面形成非环面而消除了棱镜均衡的失衡。另外,通过这样,在具有大的前视角的镜架上安装该镜片得到的眼镜能够获得与使用能够使注视周边时通过左右眼的镜片后的视线方向大致一致的第一评价例的镜片得到的眼镜相同的效果,能够减轻佩戴时的不适感。4.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是使用为了消除在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而校正镜片的后表面的形状后得到的镜片(后表面由非环面或者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形成的镜片。下面,也将它们统一简称为后表面非球面镜片)来作为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并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生成单焦点镜片的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生成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由非球面形成、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负镜片的形状数据且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设为100%的情况和设为50%的情况进行说明。适合于实施本第四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能够使用已经在图6中记述过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并且,关于使用了该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能够按照图7所记述的流程图进行,因此在后述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的说明中示出不同点,关于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首先,针对使用了上述镜片形状数据生成装置100的镜片形状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在生成初始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步骤(步骤Sl 步骤幻)中,除了前表面由球面形成、后表面由为了消除在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在正面视线和正面视线以外的区域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而校正形状后的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形成以外,生成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棱镜作用校正步骤(步骤S3 S9)中,除了针对整个镜片将在步骤S5之后的步骤S6中最初计算出的校正后棱镜作用分布(b)相对于目标棱镜作用分布(a)的偏差量100%消除或者50%消除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屈光度校正步骤(步骤S1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经过以上的运算处理的步骤,能够生成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根据所决定的镜片形状数据来制造本发明结构的单焦点负镜片。另外,将通过本发明制造出的单焦点负镜片进行镜片形状加工后安装在眼镜架上,由此得到眼镜。这些方法、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着,更详细地说明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镜片形状数据。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主要校正了针对眼睛的注视视线的棱镜作用(尤其是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图18A表示在步骤SlO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在对进行屈光度校正之后的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24L设置了镜片前视角时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另外,图18B表示在步骤S3中光学设计上假定的配置状态、即未对初始镜片形状的眼镜镜片14L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视线方向。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针对该图18B的镜片14L校正镜片后表面改善了棱镜作用而得到的就是图18A所示的眼镜镜片ML。在图18B中,左眼用眼镜镜片14L被从光学设计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该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P^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h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相一致。设定此时的镜片与眼睛的距离使得在基准正面视线40L上的镜片后表面与旋转中心31L之间的距离成为规定的值。另外,在图18A中,左眼用眼镜镜片24L被从光学设计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该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P^位于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的基准正面视线40L上,并且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截面内,镜片前表面的经配适点&的法线N与基准正面视线40L以镜片前视角 θ ^相交。另外,将图18Β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凡以及Iy将各个像侧视线表示为箭头、、Hk以及Iy将物体侧视线表示为箭头、、凡。以及込。。另外,同样地,将图18A 中的左眼30L的视线表示为箭头(V、!V以及I/,将各个像侧视线表示为箭头GJ、 HLe‘以及IJ,将物体侧视线表示为箭头GJ ,Hlo'以及IJ。在此,正面注视时的像侧视线Hl6和HJ与基准正面视线40L相一致,像侧视线GL6和G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 向左方向倾斜了 θ角度,像侧视线I。和IJ相对于基准正面视线40L向右方向倾斜了 θ 角度。图18Α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24L通过校正镜片后表面使得通过眼球 30L的旋转中心31L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图18Β所示的未设置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的初始镜片形状中的通过眼球30L的旋转中心31L的相同视线方向的光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同、或者接近了与偏差量消除率相应的量。即,在偏差量消除率为100%的情况下,如图18Α所示,对镜片ML的后表面进行了校正使得在镜片24L外侧的眼球30L的左方向的视线(V、正面注视方向的视线HJ以及右方向的视线IJ的视线方向与图18Β所示的在镜片14L外侧的左方向视线Gp正面注视方向视线凡以及右方向视线込的视线方向大致相等。通过对镜片的面对眼睛侧的面施加旋转非对称的非球面要素来进行该校正。
具体地说,在图18A中,作为正面视线的视线HJ的物体侧视线HJ相对于图 18B的视线^中的物体侧视线^。,虽然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是方向是一致的。另外,在将图 18A的视线(V中的像侧视线GJ与物体侧视线Gk/所形成的角度设为时,该角度 θ g'与图18B的视线Q中的像侧视线Gu和物体侧视线Gkj所形成的角度θ g大致相等。 同样地,在将图18A的视线IJ中的像侧视线IJ与物体侧视线所形成的角度设为 θ '时,该角度与图18B的视线込中的像侧视线L和物体侧视线L所形成的角度 θ i大致相等。S卩,图18A的物体侧视线Gk/ ,Ilo'的方向分别与图18B的物体侧视线&。、 l·。相一致。此外,在使偏差量消除率小于100%的情况下,偏差量消除率越小,在耳侧,θ g' 的角度变得越小,从而与θ g之间的角度差变大,而在鼻侧,的角度变得越大,从而与 θ i之间的角度差变大。即,在负镜片的情况下,偏差量消除率越小,物体侧视线(\。'越向鼻侧倾斜而向像侧视线GJ的方向靠近,物体侧视线越向鼻侧倾斜而远离像侧视线 ILe'的方向。(1)第一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且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设为100%的例子)针对通过上述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改善了棱镜作用分布后的单焦点负镜片的第一评价例进行说明。该第一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以偏差量消除率100%生成BC为8. 50D、S为-4. 00D、CT为1mm、棱镜屈光力为0Δ的单焦点负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图19A和图19B是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9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9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可以获知,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等间隔的等高线,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等间隔的等高线。图19C和图19D是表示将图19A和图19B所示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即,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是用参照球面坐标表示出的图。图19C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19D是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 19D所示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相比图19B没有发现很大的变化,但是如图19C所示可知,在水平方向棱镜作用中,由于使镜片倾斜,因此尤其是在周边区域等高线间隔变得不均勻,棱镜均衡遭到破坏。与此相对地,在图20A 图20F中示出通过本发明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20A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20B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20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20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20E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20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无法充分地控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 但是如图20A所示那样大致消除了周边部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得到与图20A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大致相同的棱镜均衡。另外,如图20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左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右侧(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在第一评价例中,使眼睛受到的各视线方向的光线通过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相同。因此,几乎能够消除尤其是周边部的棱镜均衡的失衡。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消除了棱镜作用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能够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嵌有该镜片的眼镜的佩戴者可以得到舒适的视野。(2)第二评价例(在处方度数内不具有散光屈光力的单焦点镜片且将棱镜作用的偏差量消除率设为50%的例子)接着,针对通过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改善了棱镜作用分布后的单焦点负镜片的第二评价例进行说明。该第二评价例是使用折射率为1. 5的镜片材料通过上述方法以偏差量消除率 50%生成BC为8. 50D、S为-4. OODXT为1mm、棱镜屈光力为0 Δ的单焦点负镜片的镜片形状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表示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情况下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以及将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以配适点为中心直接沿水平方向倾斜15度的情况 (艮P,将镜片前视角设定为15度的情况)下的棱镜作用的分布的等高线图与图19相同。与此相对地,在图21Α 图21F中示出通过第四实施方式的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方法从初始镜片形状起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而得到的镜片的光学性能评价结果。图21Α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水平方向棱镜作用,图21Β表示通过旋转中心的光线所受到的垂直方向棱镜作用,图21C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像散,图21D表示镜片前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图21Ε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像散,图21F表示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的将镜片后表面校正后的镜片中,虽然像散、平均度数误差相较于第一评价例降低,但是如图21Α所示那样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的分布不均衡相较于第一评价例增加。另外,如图21F所示可知,从配适点向左侧(耳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比向右侧 (鼻侧)方向的等高线的间隔窄,在通过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镜片后表面的表面平均度数从配适点向耳侧方向的变化量大于向鼻侧方向的变化量。像这样,在第二评价例中,在以偏差量消除率50%进行了校正的情况下的单焦点负镜片中,抑制了像散、平均度数误差的增加,并且以某种程度消除了棱镜均衡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佩戴时的不适感。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针对前表面由累进面形成的单面累进折射力镜片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后表面由累进面形成的单面累进折射力镜片。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为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校正镜片后表面为累进面的形状数据。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多焦点屈光力镜片。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对初始镜片形状将前表面设为形成有小球的面, 后表面设为球面或者环面,并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屈光度校正步骤中将屈光度测量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远视观看部分测量基准点即可。另外,在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初始镜片形状的被校正的面是球面或者环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或者非环面。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初始镜片形状的被校正的面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非环面。另外,在第一、第二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初始镜片形状的未进行校正的面(前表面)是球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安装于眼镜架上的眼镜镜片中,能够良好地降低由于镜片前视角所引起的主注视视线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正面注视时的畸变像差。因而,能够提供一种例如在将带度数眼镜镜片嵌入到具有大的前视角的眼镜架上的情况那样即使镜片前视角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佩戴时的不适感的眼镜镜片。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形、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附图标记说明10、11、12、13、15、20、22、25 眼镜镜片;2 镜片形状中心;3 眼镜架;30 眼球; 31 旋转中心;32 入射瞳孔中心;40 基准正面视线;100 镜片形状设计装置;110 设计计算用计算机;120 处理部;121 初始形状设计处理部;130 棱镜作用校正处理部;141 屈光度校正处理部。
3权利要求
1.一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其中,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在该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包括朝向校正步骤,对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该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以及形状校正步骤,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
3.—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步骤,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其中,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在该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包括朝向校正步骤,对镜片后表面相对于镜片前表面的朝向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正面注视方向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该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以及形状校正步骤,对经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除正面注视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朝向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步骤还包括屈光度校正步骤,在该屈光度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在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后的镜片形状的镜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下,使在视线从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朝向镜片的屈光力测量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力与处方值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棱镜作用校正步骤中,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且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
7.—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的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该装置包括初始镜片形状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决定了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的形状的初始镜片形状数据;以及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单元,其针对生成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数据,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其中,上述镜片后表面形状数据校正单元包括棱镜作用校正单元,该棱镜作用校正单元对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与上述多条光线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所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上述光线是经过光学设计上假定的眼睛的旋转中心或者正面注视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的光线。
8.—种眼镜镜片,以具有镜片前视角的状态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该眼镜镜片的特征在于,镜片前表面由球面或者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镜片后表面由不具有左右对称性的非球面或非环面构成,其中,对上述不具有左右对称性的非球面或非环面进行了减轻左右的棱镜作用的不均衡并使像散和平均度数误差增加的形状校正,上述镜片后表面在通过上述镜片前表面的配适点的水平面上的表面平均度数从上述配适点起向耳侧的变化量大于从上述配适点起向鼻侧的变化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被嵌入具有大的前视角的镜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视野的眼镜镜片。一种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该眼镜镜片设有镜片前视角,被安装在眼镜架上并具有屈光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校正镜片后表面的形状数据,以使包含正面注视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设定有镜片前视角(θLF)时的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而受到的棱镜作用与其通过不具有镜片前视角(θLF)时的上述初始镜片形状的镜片而受到的棱镜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该光线是通过眼睛的旋转中心(31L)并透过镜片的光线。
文档编号G02C13/00GK102422201SQ20108002091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2日
发明者畑中隆志, 神津和磨 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