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干线电缆的光纤阵列连接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91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干线电缆的光纤阵列连接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光纤多股电缆、连接器、适配器以及接线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包括多模式和单模式两者——被普遍地用于包括通信信号和数据信号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信号的传输。通信系统通常在每个方向上通过不同的光纤在收发器(即,能够发射和接收光学信号的设备)之间发射信号。更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光纤将从第一收发器向第二收发器发射信号,并且其他光纤中的一个或多个将从第二收发器向第一收发器发射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光学信号不在不同的方向上沿同一个光纤行进。这种布置对于永久光学连接的两个收发器设备而言是非常容易组建的,但在实际 中,收发器一般通过由光纤、连接器和接线面板组成的大得多的网络来连接。例如,常见的光学系统包括位于一端的多个收发器;连接于该收发器并且连接于安装在接线面板上的双工适配器的2-光纤接插线;连接于双工适配器的扇出转换设备,该扇出转换设备通过阵列适配器连接于多股光纤干线电缆(通常为每个电缆有12根光纤,并且光纤束可以是条带的形式);第二扇出转换设备,其通过第二阵列适配器连接于光学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以及通过双工适配器并经由2-光纤接插线连接于第二扇出转换设备的相应的收发器。因此,重要的是能够追踪各种设备中的各个光纤以及收发器之间的电缆以确保各个收发器根据需要连接。为了确保电缆接线部件和信号极性的相互匹配性,已经建立了标准以限定光纤、电缆、适配器以及连接器的布置。例如,一个用于阵列连接器的这种标准——TIA-604-5B——涉及多光纤推式(MPO)光纤连接器的相互匹配性。由TR-42. 8委员会缮写的附录号为7的另一个标准一TIA 568-B. 3——涉及利用使用阵列连接器和适配器(包括ΜΡ0)的系统来保持光纤极性。利用这些方法构建的系统使用一般来说对于这些方法中的一种是部分地或完全地独特的光缆、适配器、转换设备和接插线。在一些场合下,收发器可以使用干线电缆的少于所有的光纤。例如,收发器可以具有仅仅四个信道,每个信道具有“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通常,两个这种收发器会使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任一端的外部四个光纤;即,发射光纤将使用干线电缆的光纤1-4,并且接收光纤将使用干线电缆的光纤9-12。因此,设备将仅仅占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12个光纤中的8个,这将导致干线电缆的低效使用。然而,将更多的收发器添加到干线电缆上以使用所有的干线电缆光纤可能使连接方案复杂化。因此,提供使得具有少于12个光纤的多个收发器能够通过可用的12-光纤干线电缆与适当的极性相连的方案和附随设备可能是理想的。当收发器具有多于6个信道(12个光纤)时,还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一对收发器可以具有12或18个信道。提供使得这种收发器能够使用12-光纤干线电缆的方案和设备也可能是理想的。

发明内容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该转换设备适于将干线电缆与多个收发器互连。该转换设备包括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单个干线端端子,其具有布置成第一排的多个干线端口,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端口 ;以及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偶数个收发器端口,收发器端口中的每个收发器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被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容纳的光纤的布置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a)第一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定位在第一端口的关于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第二端口 ;或者(b)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其中第一收发器端端子和第二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收发器端口,并且,容纳在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于干线端端子中的具有关于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第二收发器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于该镜像端口。
作为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信系统,该电信系统包括干线电缆,其包括至少四个光纤和位于光纤的相对端的端子,这些端子包括多个端口,所述多个端口布置成一排或多排并且被相应的对称轴线划分,光纤中的每个光纤与干线端子端口中相应的一个干线端子端口相关联,并且布置成使得光纤的一端上的干线端口的位置相对于光纤的相对端上的干线端口的位置关于相应的对称轴线成镜像位置;以及两个相同地布置的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类型的转换设备。转换设备连接于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使得干线电缆端子的端口与转换设备干线端端子的端口对准。可以在端端子上和对准适配器内使用键合,以确保彼此配合的端端子的期望定向。作为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该转换设备适于将多个干线电缆与单个收发器互连。转换设备包括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具有多个收发器端口的单个收发器端端子,所述多个收发器端口可能布置成多排,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端口 ;以及多个干线端端子,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可能布置成单排的多个干线端口,干线端口中的每个干线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转换设备中的光纤的布置构造成使得光纤在干线端端子内的顺序和干线端端子相对于彼此的顺序布置成产生对称的镜像样式,当发射光纤和相应的接收光纤设置在它们的关于干线端末端(termination)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的中心线的相应的镜像位置时实现了这种对称。作为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信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干线电缆,每个干线电缆均包括至少四个光纤和位于光纤的相对端的端子,这些端子包括多个端口,所述多个端口可能布置成单排并且被相应的对称轴线划分,光纤中的每个光纤与干线端子端口中相应的一个干线端子端口相关联,并且布置成使得光纤的一端上的干线端口的位置相对于光纤的相对端上的干线端口的位置关于相应的对称轴线成镜像位置;以及两个相同地布置的在第三方面中描述的类型的且满足在第三方面中描述的条件的转换设备。转换设备连接于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使得干线电缆端子的端口与转换设备干线端端子的端口对准。可以在端端子上和对准适配器内使用键合,以确保彼此配合的端端子的期望定向。转换设备构造成使得光纤在干线端端子内的顺序和两个转换设备内干线端端子相对于彼此的顺序布置成产生对称的镜像样式, 当发射光纤和相应的接收光纤设置在它们的关于干线端末端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的中心线的相应的镜像位置时实现了这种对称。


图I是示出了在使用中的12个端口中的仅仅8个的光纤端子的端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使用两个图2的转换设备的电信系统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再又一些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俯视图。图13是使用两个图12的转换设备的电信系统的俯视图。图14是实施为盒的图2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其具有位于其干线端端子中的上排端口和下排端口。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其具有被竖直对称轴线划分的两排光纤。图18是使用两个图17的转换设备的电信系统的示意图。图18A是图18的收发器的端视图,其示出了可能的发射和接收信道布置。图19是使用两个图16的转换设备的电信系统的示意图。图19A是图19的收发器的端视图,其示出了可能的发射和接收信道布置。图20至图23是能够与诸如图16和图19中所示的设备之类的设备一起使用的示例性接线面板的端视图,其中接线面板以倒置的水平构型(图20和图21)以及倒置的竖直构型(图22和图23)示出。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该转换设备具有被竖直对称轴线划分的三排光纤。图24A是图24的收发器的端视图,示出了可能的发射和接收信道布置。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转换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该转换设备具有被竖直对称轴线划分的三排光纤。图26是使用两个图24的转换设备的电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系统的俯视图,其中一个转换设备的干线电缆和光纤被倒置以便于维护和测试。图28是图27的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在下文中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通篇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线、层和区域的厚度。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如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诸如 在常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在理想化或过于形式的意义上来理解,除非本文明确地进行了这样的限定。应当理解,当将元件称为“耦合”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耦合或连接于所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居间元件。相反,当将元件称为“直接耦合”或“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时,则不存在居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此外,为了方便描述,诸如“下方”、“下面”、“下”、“上方”、“上”等之类的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在本文中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还包括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描绘为处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定向成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能够包括上方和下方两个定向。设备可以被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定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用语被相应地理解。为了简洁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构造可以不再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意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文中明确地另有说明。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了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现在转向附图,在图I中示出了用于光纤系统的12-光纤端子的示例性光纤布置,该光纤系统大体上用20表示。如在图I中能够看到的,光纤布置包括布置成单个水平排的端口 1-12。如在图I中所指示的,对于使用8个光纤的4信道收发器,光纤1-4可以用于容纳信道1-4,并且光纤9-12可以用于信道4-1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光纤5-8将未使用。该端子的端口布置含有竖直对称轴线Al,该竖直对称轴线Al划分中心端口位置6和7之间的界面。关于轴线Al存在镜像,其中每个发射器端口都能够与位于在轴线Al对面的对称位置中的相应的接收器端口相关联,并且每个未使用的端口都能够与位于在轴线Al对面的对称位置中的相应的未使用的端口相关联。现在转向图2,其中示出了成扇出单元形式的转换设备,其大体上用100表示。在一端处,构造成与12-光纤干线电缆(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电缆200)相连的端子102具有与12个光纤1-12相关联的布置成排的12个端口。干线端端子102包括位于其上表面上的对准键102k以确保与干线电缆的正确的对准(对准键102k的构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无需在此详细地描述)。仍然参照图2,三个端子104、106、108附接在光纤1-12的相反端处。端子104、106,108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可以设定为配合收发器上的12-光纤适配器。然而,每个端子仅仅容纳源自干线端端子102中的12个光纤中的4个。更具体地,光纤1-4被布线到端子104,在端子104处光纤1-4分别占用端子104的端口 12、11、2和I。光纤5_8被布线到端子106,在端子106处光纤5-8占用端子106的端口 12、11、2和I。光纤9_12被布线到端子108,在端子108处光纤9-12占用端子108的端口 12、11、2和I。重要地,端子104和108内被占用的端口的布置是相同的。另外,端子104、106、108中的每个均包括位于其上表面 上的相应的对准键104k、106k、108k。能够看到,端子104和108容纳源自端子102上的“镜像”端口的光纤。更具体地,假设存在在光纤6和7所源自于的端口之间竖直延伸的对称轴线A2(见图I中的对称轴线Al),那么光纤1-4与端子104相连,并且镜像光纤9-12 ( S卩,端口 1_4的在对称轴线A2对面的镜像)与端子108相连。还能够看到,端子106容纳仅仅源自具有与容纳在端子106中的其他光纤相关联的镜像端口的端口的光纤。也就是说,源自端口 5和6的光纤具有源自端口 7和8的镜像光纤。已经发现,当转换设备具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的光纤和端子时,转换设备能够在包括多个收发器(其需要少于连接干线电缆的所有的光纤)的电信系统中使用,并且发现,相同的转换设备能够在干线电缆的两端上使用(从而简化了制造、连接性等等)。重新叙述端子和光纤要满足的条件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一个或者(a)容纳源自干线端端子中的镜像端口的光纤(如上述收发器端端子106的情况),或者(b)具有相应的收发器端端子(其具有被占用端口的相同布置),其中相应的收发器端端子容纳源自干线端端子中的镜像端口的光纤(如上述收发器端端子104、108的情况)。现在参照图3,其中示出了图2的转换设备在电信系统中的使用,该电信系统大体上用150表示。系统150包括干线电缆200,干线电缆200包括在端子214、216之间延伸的12个光纤201-212。在Livingston的美国专利No. 7,184,635中论述了一种示例性的干线电缆,在此将该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文。端子214、216中的每一个包括位于其上表面上的键214k、216k。端子214、216插入到“键向上与键向上(key-up tokey-up)”(即,对准键)阵列适配器220、222(例如,MPO型适配器)中。转换设备100通过干线端端子102向适配器220中的插入附接于适配器220。收发器端端子104、106、108分别与收发器230、232、234相连,其中它们的键104k、106k、108k容纳在收发器230、232、234中的相应的“键向上与键向上”插座中。第二相同的转换设备100’的干线端端子102’通过阵列适配器222与干线电缆200的端子216连接。收发器端端子108’、106’、104’连接于收发器240、242、244,其中它们的对准键108k’、106k’、104k’容纳在其中的插座中。值得注意的是,转换设备100中指定为光纤I的光纤从端子102的最左边的端口延伸,而转换设备100’中指定为光纤I的光纤从其端子102’的最右边的端口延伸,因为转换设备100’从转换设备100的定向倒转了 180度。能够跟踪信号来识别该布置使得收发器230、232、234能够与收发器240、242、244通信。例如,从收发器230的最左边的端口开始,信号从发射器Tl发射并沿着离开收发器端端子104的最左边光纤(在图3中标为光纤12)行进至干线端端子102中标为位置I的端口。从该端口开始,信号行进穿过干线电缆200的端子214到达其最左边的光纤201。信号继续沿着该路径离开端子216的最左边的端口并且进入转换设备100’的干线端端子的最左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位置12)。该信号然后沿着最左边的光纤行进至转换设备的端子108’,进入最左边的端口(图3中标为I),在该端口处信号到达收发器240的接收器Rl。返回信号然后可以从收发器240的发射器Tl被发射到收发器230的接收器Rl。由Tl生成的信号行进穿过转换设备100’的收发器端端子108’的最右边的端口(图3中 标为位置12),然后穿过离开端子108’的最右边的光纤到达从干线端端子102’的左边开始的第四个端口(图3中标为位置9)。该信号然后在从左边开始的第四个位置处进入干线电缆200的端子216并且行进穿过相应的光纤204到端子214,离开从左边开始的第四个端口(图3中标为9)。该信号然后穿过从左边开始的第四个端口(图3中标为位置4)进入转换设备100的干线端端子102并且沿着连接于端子104的最右边的光纤行进,并且进入其最右边的端口(标为位置I)。从该端口开始,信号穿过端子104,进入收发器230,并且在接收器Rl中被接收。因此,信号能够从收发器230的发射器Tl到达收发器240的接收器R1,并且从收发器240的发射器Tl到达收发器230的接收器Rl,从而形成这些设备之间的完整的发射/接收信道。收发器230的发射器T2到收发器240的接收器R2的信号路径和收发器240的发射器T2到收发器230的接收器R2的信号路径的相似的追踪表明存在另一个完整的发射/接收信道。相同的运用能够表明,收发器232、242与收发器234、244 —样形成两个发射/接收信道。因此,“键向上与键向上”布置中的收发器的互连能够利用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100、100’来实现,即使在每个收发器使用干线电缆200的12个可用光纤中的仅仅4个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满足前面阐述的两个条件(a)和(b)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转换设备也能够采用其他构型。现在参照图4,转换设备250包括干线端端子252 ;收发器端端子254,其容纳源自干线端端子252的12个光纤中的10个;以及收发器端端子256,其容纳源自干线端端子252的另外2个光纤。如在图4中能够看到,收发器端端子254容纳光纤1_5和8_12(这些光纤是镜像光纤组),并且收发器端端子256容纳光纤6和7,光纤6和7也是镜像光纤。因此,这两个端子都满足上述条件(a),结果是,能够利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上的这些设备中的两个设备保持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的正确的极性。现在参照图5,其中示出了大体用300表示的另一个转换设备。设备300包括干线端端子302和三个收发器端端子304、306、308。收发器端端子304容纳来自干线端端子302的8个光纤光纤1-4和镜像光纤9-12。收发器端端子306、308容纳各自来自干线端端子302的2个光纤;收发器端端子306容纳光纤5和6,收发器端端子308容纳光纤7和8,其中光纤7和8是光纤5和6的镜像光纤。因此,收发器端端子304满足上面的条件(a),并且收发器端端子306、308满足上面的条件(b),所以如果两个这样的设备附接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端部,则设备300能够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现在参照图6,设备350包括干线端端子352、8光纤(4信道)端子354、以及4光纤(2信道)端子356。收发器端端子354的光纤源自干线端端子352的端口 1_4和9_12,因此满足上面的条件(a),并且收发器端端子356的光纤源自端口 5-8,因此也满足条件(a)。因此,如果这些设备中的两个设备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使用,则能够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现在转向图7,设备400包括干线 端端子402 ;6光纤收发器端端子404,其接收来自端子402的光纤1-3和10-12 ;以及6光纤收发器端端子406,其接收来自端子402的光纤4-9。由于两个收发器端端子404、406都满足条件(a),所以设备400中的两个可以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上使用,并且保持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的正确的极性。现在参照图8,设备450具有干线端端子452、6光纤收发器端端子454、以及三个2光纤收发器端端子456、458、460。收发器端端子454容纳来自干线端端子452的光纤1_3和10-12,满足条件(a)。收发器端端子456、460分别容纳光纤4和5以及光纤8和9 (光纤4和5与光纤8和9是镜像光纤),从而满足条件(b)。收发器端端子458容纳光纤6和7,这满足条件(a)。由于收发器端端子454、456、458、460全部都满足条件(a)或条件(b),所以两个设备450能够附接于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并且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现在参照图9,此处公开的设备550包括干线端端子552、各自容纳4个光纤的两个收发器端端子554、556、以及各自容纳2个光纤的两个收发器端端子558、560。收发器端端子554容纳光纤1-4,而收发器端端子556容纳镜像光纤9_12,使得这两个收发器端端子554、556满足上述条件(b)。收发器端端子558容纳光纤5和6并且收发器端端子560容纳光纤7和8,使得这两个收发器端端子558、560也满足条件(b)。因此,两个设备550能够附接于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端部,并且提供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图10示出了转换设备600,其包括干线端端子602、四个2光纤收发器端端子604、606,610,612以及4光纤收发器端端子608。收发器端端子604和612分别容纳光纤I和2以及光纤11和12的镜像对。收发器端端子606和610分别容纳光纤3和4以及光纤9和10的镜像对。收发器端端子608容纳光纤5-8。由于端子604、606、610和612满足条件(b),并且端子608满足条件(a),所以两个设备600当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上使用时,够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现在参照图11,此处示出的设备650包括干线端端子652、以及6个收发器端端子654、656、658、660、662、664。收发器端端子 654、656、658、660、662、664 分别容纳光纤 I 和
2、光纤3和4、光纤5和6、光纤7和8、光纤9和10、以及光纤11和12。如收发器端端子656、662以及收发器端端子658、660 —样,收发器端端子654和664容纳镜像光纤。由于所有的收发器端端子都满足条件(b),所以两个设备650可以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上使用并且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图12示出了设备700,其包括干线端端子702、以及3个收发器端端子,即6光纤端子704、2光纤端子706、以及4光纤端子708。收发器端端子704容纳镜像光纤1_3和10-12,端子706容纳镜像光纤6和7,并且收发器端端子708容纳镜像光纤4、5、8和9。由于所有的三个收发器端端子704、706、708都满足条件(a),所以设备700适于在诸如干线电缆200的干线电缆的任一端使用以保持正确的极性用于附接的收发器。图13示出了通信系统150’,其使用通过干线电缆200将收发器270、272、274分别与收发器280、278、276 相连的两个相同的设备700、700’。能够通过追踪穿过每个建议的信道的信号看到收发器之间的极性的保持。例如,从6光纤收发器270的最左边的端口开始,信号从发射器Tl发射穿过收发器端端子704并且沿着离开收发器端端子704的最左边的光纤(图13中标为光纤12)行进至干线端端子702中标为位置I的端口。从该端口开始,信号行进穿过干线电缆200的端子214到达其最左边的光纤201。沿着该路径继续,信号离开端子216的最左边的端口并且进入转换设备700’的干线端端子702’的最左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位置12)。信号然后沿着最左边的光纤行进到转换设备700’的端子704’,进入最左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I),在该端口处信号到达收发器280的接收器Rl。返回信号然后能够从收发器280的发射器Tl被发射到收发器270的接收器Rl。由Tl生成的信号行进穿过转换设备700’的收发器端端子704’的最右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位置12),然后穿过离开端子704’的最右边的光纤到达干线端端子702’的最右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位置I)。该信号然后在最右边的位置处进入干线电缆200的端子216并且行进穿过相应的光纤212到达端子214,离开最右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I)。该信号然后穿过最右边的端口(图13中标为位置12)进入转换设备700的干线端端子702并且沿着连接于端子704的最右边的光纤行进,并且进入其最右边的端口(标为位置I)。从该端口开始,信号穿过端子704,进入收发器270,并且在接收器Rl中被接收。因此,信号能够从收发器270的发射器Tl到达收发器280的接收器Rl,并且从收发器280的发射器Tl到达收发器270的接收器R1,从而形成这些设备之间的完整的发射/接收信道。收发器270的发射器T2和T3到收发器280的接收器R2和R3的信号路径和收发器280的发射器T2和T3到收发器270的接收器R2和R3的信号路径的相似的追踪表明存在两个更完整的发射/接收信道。相同的运用能够表明,收发器272、278形成一个发射/接收信道,并且收发器274、276形成两个发射/接收信道。因此,成“键向上与键向上”布置的收发器的互连能够利用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700、700’来实现。现在转向图14,示出了成盒形式的转换设备100”,其具有壳体140,壳体140具有壁141和相对的壁142,适配器143和干线端端子102安装在壁141中,适配器144、145、146和收发器端端子104、106、108安装在壁142中。这种构型对于某些应用可能是优选的。在其他应用中,扇出构型可能是优选的,在扇出构型中,端子不安装在壁中,而是能够相对于彼此自由地移动。现在参照图15,其中示出了转变设备750。设备750与前述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24个(而非12个)光纤,并且这些光纤布置成两排而不是一排。设备750包括干线端端子752,光纤源自干线端端子752。干线端端子752构造成与24光纤干线电缆相连。在图15中,上排的光纤被从右向左地标为1-12,并且下排的光纤被从右向左地标为13-24。设备752包括6个收发器端端子各自容纳6个光纤的端子754和764 ;各自容纳4个光纤的端子756和762 ;以及各自容纳2个光纤的端子758和760。在设备750中,光纤以在每一排重复的样式从干线端端子752布线到收发器端端子754-764以示出图12的转换设备在多排干线端端子内的布线的层叠。图2和图4-12的转换设备布线的任一种可以在多排干线端子内混合,每种布线占一排直至自身。在这种布置中,整个转换设备呈有对称轴线3,并且这些排符合条件(a)和(b)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在图16中示出了替代性的24光纤转换设备,其大体上用800表示。设备800具有干线端端子802,干线端端子802具有源自两排的24个光纤。两个收发器端端子804、806各自容纳12个光纤,其中收发器端端子804容纳光纤1-12并且收发器端端子806容纳光纤13-24。光纤1-12以满足关于对称轴线A3’的条件(a)的方式被布线到端子804。类似地,光纤13-24以满足关于对称轴线A3’的条件(a)的方式被布线到端子805。现在转向图17,其中示出了 24光纤转换设备的另外的实施例,其大体上用900表示。然而,设备900构造成与24光纤收发器相连并且连接于两个12光纤干线电缆。该设备可以用来提供在具有关于竖直对称轴线A5对称地布置的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的收发器之间的连接性。转换设备900包括两个干线端端子902、903(其容纳各自成单排的12个光纤),并且还包括能够与24光纤收发器相连的收发器端端子904。离开收发器端端子904 的24个光纤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902、903,作为关于竖直对准轴线A5的彼此镜像。更具体地,收发器端端子904的顶排的光纤1-6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903的位置7-12,而收发器端端子904的光纤7-12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902的镜像位置1_6,并且收发器端端子904的下排的光纤13-18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903的位置1-6,而光纤19-24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902的镜像位置7-12。干线端端子902、903可以被保持端子的相互物理关系的束带905连接。已经发现,如果两个转换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干线端端子内的光纤的顺序以及两个转换设备内的干线端端子相对于彼此的顺序被布置成产生对称的镜像样式,则能够保持两个收发器之间的极性,其中当发射光纤和相应的接收光纤位于其关于干线端末端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的中心线的相应的镜像位置时实现了该对称。部分地取决于收发器信号布置,这能够在每个干线端端子容纳的光纤的布置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时实现(i)第一光纤源自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定位在第一端口的关于划分接收器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二端口,这样引出的第二光纤定位于在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关于划分干线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干线端端子中;(ii)每个光纤被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第一干线端端子和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端口,其中容纳在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该镜像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定位在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在处于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的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的端口中,其中该对称轴线划分第一和第二干线端端子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如前面的干线端端子902、903的情况);或者(iii)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第一干线端端子和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收发器端端子中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该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定位在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在处于与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端口中(如前面的关于对称轴线A4的干线端端子804、806的情况)。图18示出了使用具有图17所示的构型的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900、900’的电信系统950。系统950通过12光纤阵列连接器将两个转换设备900、900’与两个12光纤干线电缆920、920’相连(未示出适配器,其通常为MPO型)。转换设备900、900’中的每一个连接于相应的24光纤收发器910、912。如在图18中能够看到的,系统950的所有互连都是如上所述的“键向上与键向上”。能够通过跟踪收发器910、912之间的信号来追踪系统的连接性。例如,跟踪用于图18A所示的收发器的发射和接收布置,离开收发器Tl (其位于最右位置上的顶排中)的信号行进到收发器端端子904中并且进入上排的最右边的光纤中(示出为收发器端子904的位置I)。信号沿着该光纤行进到干线端端子903的上排的最右边的位置中(位置12)。信号然后行进穿过干线端端子903并且进入干线电缆920’的端子922’的最右边的位置中(位置I)。信号行进穿过干线电缆920’的最右边的光纤并且穿过端子924’的最右边的位置(标为位置12)离开。信号然后进入转换设备900’的位于最右边的位置(图18中标为位置I)的干线端端子902’,行进到转换设备900’的最右边的光纤中,并且进入上排的最右边位置(图18中标为位置12)中的收发器端端子904’。信号然后在收发器912的接收器Rl处被接收,其中接收器Rl位于上排的最右边的位置。
来自收发器912的返回信号然后被追踪回到收发器910。信号离开发射器Tl (在图18中,收发器912的上排的最左边位置),行进穿过收发器端端子904’的上排的最左边位置(图18中标为位置I),并且进一步行进穿过转换设备900’的最左边光纤到达干线端端子903’的最左边位置(标为位置12)。信号然后行进到达并且穿过干线电缆920的端子924,并且沿着其最左边的光纤行进到端子922,进入最左边的位置(图18中标为位置12)。信号然后到达干线端端子902的最左边位置(标为位置I)并且穿过转换设备900的最左边光纤到达收发器端端子904,信号在收发器端端子904处进入上排的最左边位置(图18中标为位置12)。信号然后穿过收发器端端子904并且到达收发器910,在收发器910中被接收在接收器Rl中。因此,能够看到,信号从发射器Tl发射并且被接收在两个收发器910、912的接收器Rl中以形成完整的传输信道。可以对于系统950的其他信道执行类似的追足示O值得注意的是,系统950为收发器910、912的信道提供了正确的连接性,其中部件的所有互连都是“键向上与键向上”连接。另外,如相同的转换设备900、900’所能够的那样,可以使用相同的12光纤干线电缆920、920’。图19示出了能够利用图16所示的转换设备800创建的类似的电信系统830 (应当注意,转换设备800能够用来如此处所示地将任两个24光纤收发器与两个12光纤干线电缆互连,或者,将四个12光纤收发器与24光纤干线电缆互连。该设备满足对于图19A的所示24光纤收发器的条件(iii)和对于特定的12光纤收发器的条件(b))。如在图19中能够看到的,系统830包括通过收发器端端子802、802’连接于相应的24光纤收发器810、812的相同的转换设备800、800’。转换设备800通过干线端端子804、806连接于两个12光纤干线电缆820、820’,并且转换设备800’通过干线端端子804’、806’连接于干线电缆820、820’。收发器810、812具有其如图19A所示地布置的发射/接收信道,其中发射器T1-T12从左向右地设置在上排中,并且接收器R1-R12以与发射器相反的顺序(即,从右向左地)设置在下排中。转换设备800、800’由于该相反的顺序而必须满足条件(iii)。其他的收发器端口布置也是可兼容的,如发射器和接收器互换的布置、发射器的顺序和接收器的顺序都倒置的布置、以及发射器和接收器交错的布置(例如,顶排收发器为T1、R12、T2、R11、T3、RIO、T4、R9、T5、R8、T6、R7,以及下排为 T7、R6、T8、R5、T9、R4、T10、R3、Til、R2、T12、Rl)。
应当理解,图19A的收发器布置能够被看作是图I的重新布置的扩展,其中发射器端口和接收器端口的数量各自被增大到12个,从而消除了未使用的端口,并且其中,这些端口被沿着对称轴线Al划分并且以发射器在接收器之上的方式被层叠。因此,图I中的对称轴线Al变为图19A中的轴线A4。与前面描述的系统相同,信号能够被追踪以表明系统830的连接性。从发射器Tl发射的信号从上排的最左边位置离开收发器810,穿过收发器端端子802的上排的最左边位置,并且沿着布线到干线端端子804的最左边光纤行进。从该处开始,信号行进穿过干线
电缆820’的端子822’,沿着其最左边的光纤并且进入端子824’的最左边的位置。信号然后进入干线端端子806’的最左边位置,沿着布线到收发器端端子802’的最左边的光纤(信号在该处进入下排的最左边位置)行进,并且进入位于下排的最左边位置的收发器812,这对应于接收器Rl。对于该信道的返回路径开始于收发器812的发射器Tl,发射器Tl位于上排的最右边位置。信号进入端子802’的最右边位置,沿着布线到干线端端子804’的最右边的光纤行进以进入其最右边的位置,穿过干线电缆820的端子824,沿着干线电缆820的最右边的光纤行进到端子822的最右边的位置,进入到干线端端子806的最右边的位置,并且沿着离开干线端端子806的最右边光纤行进到收发器端端子802的下排的最右边位置,这将信号定位成到达收发器810的接收器R1。收发器810、812之间的剩余的信道能够被类似地追踪。因此,能够看到,使用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800、800’以及干线电缆820、820’能够以“键向上与键向上”关系连接两个24光纤收发器并且保持正确的连接性。图20至图23示出了能够用来将诸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转换设备之类的转换设备连接于干线电缆的接线面板1000。接线面板1000包括布置成“A”和“B”对的四个适配器孔1002、1004、1006、1008,其中其对准键槽定向在相同的方向上。适配器孔1002、1004、1006、1008的尺寸设置成容纳诸如上述干线电缆200和920之类的干线电缆。诸如转换设备900之类的转换设备将向接线面板1000提供干线端端子902、903,用于与干线电缆的互连。面板1000还包括位于其一个拐角处的定向标记1010以及位于其相对的拐角处的定向标记1012。如在Livingston等人的美国专利No. 7,416,347中所详细描述的,在此将该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文,定向标记自身定向成使得当定向标记1010容易被读到时指示“ α ”构型(如在图20的水平定向或图22的竖直定向)以及当定向标记1012容易被读到时指示“ β ”构型(如在图21的水平定向或图23的竖直定向)。值得注意的是,当定向被倒置时(例如,图20的α定向与图21的β定向相对),“Α”和“B”对的位置被颠倒在α构型中,B孔1002、1006定位在每一对的左侧上,而在β构型中,A孔1004、1008位于每一对的左侧上。为了示出这些构想也可以适合于具有奇数个端口排的收发器,图24示出了 36光纤转换设备1100,其具有各自位于收发器端端子1102处的三排12个光纤。转换设备1100包括收发器端端子1102和三个干线端端子1104、1106、1108。如图24Α中所示,收发器端端子1102具有位于竖直对称轴线Α6的每一侧上的编号为1_6、7_12和13-18的端口位置。光纤从轴线Α6的左侧上的端口 1-4、7-10和13-16延伸到干线端端子1104,由此馈入单排端口 1-12。类似地,轴线Α6的右侧上的端口 1-4、7-10和13-16中的光纤馈入干线端端子1108中的单排端口。因此,干线端端子1104、1108满足条件(ii)。干线端端子1106从来自轴线A6的每一侧的作为单排的端口 5、6、11、12、17和18接收光纤,其中每个光纤被布线到作为其镜像光纤所布线到的端口的镜像的端口。因此,干线端端子1106满足条件(i)。还能够看到,干线端端子1104、1106、1108中的光纤定位成产生关于延伸穿过干线端端子的水平布置的中心并且包括轴线A6的中心平面的镜像顺序。因此,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1100可以使用在具有两个36光纤收发器的系统中并且提供正确的极性。在图25中示出了另一个36光纤转换设备1200。转换设备1200包括收发器端端子1202,收发器端端子1202具有布置成与以上对于转换设备1100所描述的并且在图24A中所示出的相同的三个排的36个端口并且具有与以上对于转换设备1100所描述的并且在图24A中所示出的相同的编号方案。光纤从收发器端端子1202的端口 1-12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1204中的类似编号的端口,并且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1208中的相反顺序的端口。光纤从轴线A7的每侧上的端口 13-18成单排地被布线到干线端端子1206中。与转换设备1100—样,干线端端子1204、1208满足条件(ii),并且干线端端子1206满足条件(i)。因此,转换设备1200中的光纤和干线端端子的布置产生了关于延伸穿过轴线A7的平面的镜像。
现在转向图26,示出了使用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1100、1100’的电信系统1150。系统1150包括与转换设备相连的两个36光纤收发器1110、1112,以及三个相同的12光纤干线电缆1120、1120’、1120”。在图26中能够看到,转换设备1100的干线端端子1104通过干线电缆1120”连接于转换设备1100’的干线端端子1108’,干线端端子1106通过干线电缆1120’连接于干线端端子1106’,并且干线端端子1108通过干线电缆1120连接于干线端端子 1104,。为了展示系统1150的连接性,在收发器1110的上排的右侧上的位置I开始的信号(即,来自于发射器Tl)穿过收发器端端子1102并且进入转换设备1100的最右边的光纤中。从该最右边的光纤开始,信号穿过干线端端子1108的最右边的端口并且进入干线电缆1120的最右边的光纤中。信号然后行进穿过干线端端子1104’的最右边的端口并且进入转换设备1100’的最右边的光纤中。信号然后路由穿过收发器端端子1102’的上排的最右边的端口并且进入收发器1112中,在收发器1112处信号被在位置I处的接收器Rl接收。返回路径在发射器Tl处开始,信号从发射器Tl开始(a)穿过收发器端端子1102’的上排的最左边的位置,(b)沿着转换设备1100’的最左边的光纤,(c)穿过干线端端子1108’的最左边的端口,(d)沿着干线电缆1120”的最左边的光纤,(e)进入并穿过干线端端子1104的最左边的端口,(f)沿着转换设备1100的最左边的光纤,并且(g)进入并穿过收发器端端子1102的上排的最左边的端口,在该端口处信号被在接收器Rl接收。可以对于系统的其他信道执行类似的追踪以展示正确的连接性。因此,能够看到系统1150保持了收发器1110、1112与两个相同的转换设备1100、1100’以及三个相同的干线电缆1120、1120’、1120”之间的正确的极性。现在转向图27和图28,能够看到本发明的系统、特别是图27所示的系统1150能够被倒置以便于操作。注意,为了清楚起见,图27和图28以两个不同的视角示出了同一个系统。为了维护、测试和管理的目的,将信号路由成使得在干线电缆的一端进入面板位置I的信号在另一端的位置I离开可能是有利的。为此,适配器(在图27和图28中用1130和1130’表示)能够旋转成从一个电缆端上的键槽向上(即,端子1122、1122’、1122”与适配器1130相连的位置)向相对的电缆端上的键槽向下(即,端子1124、1124’、1124”与适配器1130’相连的位置)的联动组。倒置键槽以使它们在一端面向下允许了信号的空间位置在电缆的两端上在面板上是相同的。为了实现这种布置并保持连接性,干线电缆1120、1120 ’、1120”示出为具有该适配器旋转所产生的扭转。类似地,由于干线端端子1104’、1106’、1108’被定向成其键槽面向下以附接于适配器1130’,所以转换设备1100’的光纤示出为具有扭转,使得收发器端端子1102’仍然以“键向上”的定向被定向以与收发器1112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也可以使用本文图示和论述的其他系统的类似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也可以在本发明的系统中使用其他转换设备。作为一个示例,设备100可以被修改成使得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将容纳光纤1、2、11和12,另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将容纳光纤3、4、9和10,并且第三收发器端端子将容纳光纤5-8,因为这些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一个都将满足条件(b)。作为另一个示例,具有偶数个排的多排收发器可以使用图16的布置的修改的型式,其中所有的发射器位于上半排中,而所有的接收器位于下半排中。 上述内容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在不实质偏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多种修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是可能的。因此,所有的这种修改都意在包括在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其中权利要求的等同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适于将干线电缆与多个收发器互连,所述转换设备包括 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 具有多个干线端口的单个干线端端子,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端口 ;以及 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偶数个收发器端口,所述收发器端口中的每个收发器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 其中,被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容纳的光纤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 (a)第一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口的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第二端口 ;或者 (b)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第一收发器端端子和第二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收发器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具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收发器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于所述镜像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干线端端子具有多于一排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收发器端端子与其他收发器端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干线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组光纤包括12个光纤。
6,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两个、四个或六个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是三个收发器端端子,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两个端口,且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二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两个或四个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是三个收发器端端子,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四个端口,且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二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四个或六个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是四个收发器端端子,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两个端口,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二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两个或四个端口,且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第三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四个或六个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是五个。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是六个。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排。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多个排。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多个排。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还包括壳体,使得所述设备是转换盒。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构造为扇出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设备,还包括壳体,使得所述设备是转换盒。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构造为扇出单元。
19.一种电信系统,包括 干线电缆,所述干线电缆包括至少四个光纤和位于所述光纤的相对端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布置成排的多个端口,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与所述干线端子端口中相应的一个干线端子端口相关联;以及 两个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中的每个转换设备包括 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 具有多个干线端口的单个干线端端子,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端口 ;以及 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偶数个收发器端口,所述收发器端口中的每个收发器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连接; 其中,被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容纳的光纤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 (a)其中第一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口的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第二端口 ;或者 (b)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第一收发器端端子和第二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收发器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具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收发器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于所述镜像端口 ; 其中,所述转换设备连接于所述干线电缆的相对端,使得所述干线电缆端子的端口与所述转换设备干线端端子的端口对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干线电缆的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具有对准键,并且其中所述转换设备的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一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中的每一个转换设备具有相同数量的收发器端端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中的一个转换设备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一个收发器端端子与所述转换设备中的其他的转换设备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相应的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的端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系统的相对端连接于所述收发器端端子的收发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是基本相同的。
26.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适于将多个干线电缆与单个收发器互连,所述转换设备包括 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 具有多个收发器端口的单个收发器端端子,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端口 ; 多个干线端端子,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多个干线电缆端口,所述干线电缆端口中的每个干线电缆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 其中,所述转换设备构造成使得光纤在所述干线端端子内的顺序和所述干线端端子相对于彼此的顺序布置成产生对称的镜像样式,当发射光纤和相应的接收光纤设置在它们的关于所述干线端末端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的中心线的相应的镜像位置时实现了所述对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被每个干线端端子容纳的光纤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 (i)第一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口的关于划分所述接收器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这样引出的第二光纤在所述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关于划分所述干线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或者 ( )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所述镜像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处于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的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的端口中,其中该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或者 (iii)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所述镜像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处于与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端口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多于一排的端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干线端端子具有多于一排的端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对准键,并且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一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组光纤包括24个光纤。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干线端端子容纳12个光纤。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组光纤包括36个光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干线端端子容纳12个光纤。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垂直于该排的所述收发器端端子。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多排的所述收发器端端子。
3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多排的所述收发器端端子。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还包括壳体,使得所述设备是转换盒。
3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构造为扇出单元。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转换设备,还包括壳体,使得所述设备是转换盒。
4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转换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构造为扇出单元。
42.—种电信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包括至少四个光纤和位于所述光纤的相对端的端子的干线电缆,所述端子包括多个端口,所述光纤中的每一个光纤与所述干线端子端口中相应的一个干线端子端口相关联;利两个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中的每一个转换设备包括 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 具有多个收发器端口的单个收发器端端子,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端口 ; 多个干线端端子,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多个干线电缆端口,所述干线电缆端口中的每个干线电缆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 其中,所述转换设备构造成使得在两个转换设备中光纤在所述干线端端子内的顺序和所述干线端端子相对于彼此的顺序布置成产生对称的镜像样式,当发射光纤和相应的接收光纤设置在它们的关于所述干线端末端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的中心线的相应的镜像位置时实现了所述对称。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被每个干线端端子容纳的光纤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 (i)第一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口的关于划分所述接收器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这样引出的第二光纤在所述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关于划分所述干线端端子的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或者 ( )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所述镜像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处于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的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的端口中,其中该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的基本水平布置的阵列;或者 (iii)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干线端端子的第一干线端端子中,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和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干线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具有关于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所述镜像端口,这样引出的光纤在所述第二干线端端子中定位在处于与所述第一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光纤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端口中。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干线电缆的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具有对准键,并且其中所述转换设备的干线端端子中的每一个干线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的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一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对准键。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系统的相对端连接于所述转换设备的收发器端端子的收发器。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换设备是基本相同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系统的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适于将干线电缆与多个收发器互连,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第一组至少四个光纤,所述光纤中的每个光纤具有干线端和收发器端;具有多个干线端口的单个干线端端子,每个端口与该组光纤中位于其干线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对称轴线划分所述端口;以及多个收发器端端子,所述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具有偶数个收发器端口,所述收发器端口中的每个收发器端口容纳该组光纤中位于它们的收发器端的相应的一个光纤。被每个收发器端端子容纳的光纤的布置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a)第一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第一端口,并且第二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口的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位置处的第二端口;或者(b)每个光纤容纳在具有相应的第二收发器端端子的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第一收发器端端子和第二收发器端端子具有相同数量和布置的收发器端口,并且,容纳在所述第一收发器端端子中的每个光纤源自于所述干线端端子中的具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镜像端口的端口,容纳在所述第二收发器端端子中的光纤源自于所述镜像端口。
文档编号G02B6/44GK102770792SQ201080060441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P·克莱萨 申请人: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