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片及偏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4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片及偏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保护片及偏光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薄、轻且消耗电力小,因此被广泛使用代替CRT。具体而言,从计算器、时钟等小型物品,至汽车用测量仪器、PC屏幕及电视等大型物品,皆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被装入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液晶胞(liquid crystal cell)、与配置于液晶胞两面之一对的偏光板。此偏光板包含有片状的偏光元件、与配置于此偏光元件两面之一对的保护片。保护片用以保护偏光元件的结构的薄片,一般而言,由双折射率小、 透明性优异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riacetylcellulose)(以下,记载为“TAC”。)形成。然而,此TAC的耐湿热性并不够充分,若在高温或高湿下使用以TAC作为偏光元件保护膜的偏光板,则会有偏光度及色调等的偏光板性能下降的缺点。且TAC对于斜方向的入射光会产生相位差。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器大型化不断发展,该相位差已显著地对视角特性造成影响。因此,研究使用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来代替TAC。具体而言,研究具有含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的基质相、与含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的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保护片(例如,参阅日本特开2010-70646号公报)。然而,上述日本特开2010-70646号公报的保护片中,上述分散相的丙烯酸系橡胶的平均粒径为相对较大的0. 05 0. 35 μ m,因此会有无法充分确保保护片的透明性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70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此等不良情形而完成者,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富有耐热性与可挠性且透明性高的保护片,及一种具有该保护片的偏光板。用以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为一种保护片,具有含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的基质相、与含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的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保护片;该基质相与分散相的折射率差为0. 01以下;该分散相的平均粒径为Inm以上未达50nm。该保护片中,基质相含有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分散相含有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因此,不但富有耐热性及可挠性,且基质相与分散相的折射率差为 0.01以下,此外,由于分散相的平均粒径为Inm以上未达50nm,故透明性高。尤其,由于分散层的平均粒径未达50nm,因此可获得极高的透明性。也就是说,理论上小于可见光波长的一半的粒子虽不会对透明性造成不良影响,但实际上却会因为短波长侧的可见光的影响而呈白浊,然而,只要如上述般未达50nm,即不会受到上述短波长侧的可见光的影响,而获得极高的透明性。又,该保护片中,分散相的含量较佳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由于在上述下限值以上,故可充分发挥必需的可挠性,又由于在上述上限值以下,故可充分发挥必需的透明性。并且,在该保护片中,较佳为平面方向的延迟值为Onm以上15nm以下,厚度方向的延迟值为-15nm以上Onm以下。借此,在穿透该保护片的透射光不易产生相位差,因此,即使使用作为例如偏光板等具有偏光功能的薄片的保护片,也具有不会阻碍此偏光功能的优
点ο又,该保护片中,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总透光率较佳为90%以上,借此,可获得充分的透明性。又,维卡软化点(Vicat softening point)较佳为105°C以上140°C以下。 借由在上述下限值以上,在使用作为例如偏光板的保护片时,可发挥充分的耐热性,且借由在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在制作保护片时有易于溶融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易于制造的优点。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较佳为在主链具有环结构。借此可使该保护片具有耐热性更高的效果。又,该保护片中,较佳为对单面或两面实施有消光(mat)加工。借此,会具有“易于借接着剂等将经实施过该消光加工的面贴附于其它构件”的优点。例如,可使用水系接着剂将经实施过该消光加工的面接着于偏光元件,借此使该保护片牢固地接着于偏光元件而形成偏光板。又,该保护片中,较佳为具备有积层于单面的硬涂层,借由该硬涂层,可提高耐擦伤性。又,该硬涂层较佳为借由涂布丙烯酸系涂料而形成,借此,可确保薄片的透明性。另,该发明也包含具备片状偏光元件、与借接着剂层积层于此偏光元件两面之一对该保护片的偏光板。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保护片富有耐热性及可挠性,并具有透明性高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保护片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使用有图1的保护片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使用有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的保护片的偏光板的概略剖面图。1 保护片2 偏光元件3 接着剂4 液晶面板5 消光加工层 6 硬涂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阅适当图式,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保护片。本实施形态的保护片,具有含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的基质相、与含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的分散相。该保护片中,上述分散相分散于上述基质相中而形成海岛结构。以下对各相进行说明。
〈基质相〉上述基质相含有作为主聚合物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此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 意指含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此等的衍生物等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聚合物。此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列举将选自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级丁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烷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酯的1种或多种丙烯酸系单体加以聚合而成者。此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也包含将丙烯酸系单体与其它单体成分加以共聚而成者。在此种共聚的情形时, 其它单体成分的含有率(共聚比例)相对于构成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总单体成分较佳在 60质量%以下,更佳在50质量%以下,再更佳在40质量%以下。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较佳为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单体成分的聚合物。 借由使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单体成分,可提升所得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相溶性。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单体成分的聚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它单体, 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酯类;丙烯酸烷酯类;α-羟甲基丙烯酸烷酯类;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2,4_ 二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对三级丁基苯乙烯等经烷基取代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甲基-对甲基苯乙烯等经α-烷基取代的苯乙烯等的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cyclohexylmaleimide)等顺丁烯二酰亚胺类;顺丁烯二酸酐等不饱和羧酸酐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等。此等其它的单体,从提升所得的保护片的可挠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α-羟甲基丙烯酸烷酯类、苯乙烯、经烷基取代的苯乙烯、经α-烷基取代的苯乙烯、不饱和羧酸类,更佳为 α-羟甲基丙烯酸烷酯类、苯乙烯、经α-烷基取代的苯乙烯、不饱和羧酸类,其中,再更佳为α-羟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使用α-羟甲基丙烯酸烷酯类作为其它单体而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时,进一步借由进行脱水反应,由于会形成含有部分聚合物主链的内酯环,故会特别使所得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耐热性获得提升。 此等的单体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多种使用。在此种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中,其它单体成分的含有率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较佳在50质量%以下。上述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它单体,较佳为丙烯酸烷酯类。借由使用丙烯酸烷酯类作为其它单体,可提升所得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耐热温度,且可使成形加工时的流动性变高。在此种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烷酯类的共聚物中,丙烯酸烷酯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从提升耐热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相对于总单体成分在0. 1质量%以上15 质量%以下,更佳在0. 2质量%以上14质量%以下,再更佳为1质量%以上12质量%以下。上述丙烯酸烷酯类,即使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少量共聚,由于也可显著得到上述成形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改良效果,故较佳。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使用同排(isotactic)聚甲基丙烯酸酯或对排 (syndiotactic)聚甲基丙烯酸酯。又,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也可直接使用市售品,或是从成为前驱物的市售品来制造。制造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方法,可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可采用铸造聚合、块状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化聚合、阴离子聚合等聚合方法。较佳为不使用悬浮剂或乳化剂的块状聚合或溶液聚合,借此可减少微小异物的混入。又,溶液聚合的情形, 可使用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又,在块状聚合的情形时,可借由加热所产生的游离自由基或电离性放射线照射来启动聚合。又,用于聚合反应的聚合起始剂,例如可使用偶氮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三级丁过氧-2-己酸乙酯等有机过氧化物寸。又,在90°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时,一般虽然采用溶液聚合,但较佳为在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起始剂中,使用10小时半衰期温度在80°C以上者。此种聚合起始剂,具体而言,可列举1,1-双(三级丁过氧)_3,3,5-三甲环己烷、环己烷过氧化物 (cyclohexane peroxide)、2, 5_ 二甲基-2, 5_ 二(苯甲酉先过氧(benzoylperoxy))己烧、1, 1-偶氮双(I-环己腈(1-cyclohexanecarbonitrile))、2-(胺甲酰偶氮(carbamoylazo)) 异丁腈等。此等聚合起始剂在上述聚合反应的使用量,相对于用于聚合的总单体100质量份,较佳为0. 005 5质量份。在聚合反应中,视需要可使用分子量调节剂。此分子量调节剂,可采用一般在自由基聚合中所使用者。具体而言,例如可使用丁硫醇、辛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巯乙酸2-乙基己酯等硫醇化合物。此等的分子量调节剂,较佳为在使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分子量成为所欲范围的浓度范围作添加。另,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使用日本特公昭63-1964号公报等记载的方法。又,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可借由将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或丙烯酸烷酯与其它 1种类以上的单体加以共聚,制成3元以上的共聚物。在上述3元以上的共聚物中,与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或丙烯酸烷酯共聚的其它单体成分,例如可采用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 对乙基苯乙烯及对三级丁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N-甲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等顺丁烯二酰亚胺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utoxymethylacrylamide^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顺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itaconic acid anhydride)等不饱和羧酸酐类;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取代的丙烯酸、α-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三级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戊酯等不饱和羧酸烷酯类等。构成基质相的树脂,除了作为主聚合物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也可进一步使用非为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丙烯酸系树脂(a) ”。)。此情形时,在基质相中,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与丙烯酸系树脂(a)的各别含量,较佳为丙烯酸系树脂(a)相对于耐热丙烯酸系树脂的质量比(丙烯酸系树脂(a)/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在 0. 1/99. 9以上50/50以下。借由调整丙烯酸系树脂(a)与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质量比, 而可调节所得的保护片的光弹性系数及玻璃转移温度(Tg)。上述质量比较佳为0.1/99. 9 以上40/60以下,更佳为0. 1/99. 9以上35/65以下。
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借由凝胶渗透层析仪(GPC)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换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较佳为1万以上40万以下,更佳为4万以上30万以下,再更佳为7万以上20万以下。借由使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Mw为上述范围,可提升所得的保护片的强度,且可提升保护片成形的加工性及流动性。又,分子量分布(Mw/Mn) 较佳在1. 8以上3. 0以下,更佳在1. 8以上2. 7以下,再更佳在1. 8以上2. 5以下。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为单体成分的组成、分子量等不同的2种以上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混合物。此时,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意指其平均值。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较佳在105°C以上140°C以下,更佳在110°C以上,再更佳在120°C以上。又,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转移温度(Tg),较佳在110°C以上,更佳在115°C以上,再更佳在120°C以上。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熔化指数(ASTM D1238 ;I条件),从所得的保护片的强度的观点而言, 较佳在10g/10分以下,更佳在6g/10分以下,再更佳在3g/10分以下。当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为不含有芳香族乙烯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1)”。)时,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1)中的丙烯酸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较佳为相对于构成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1)的总单体成分在40 质量%以上。此丙烯酸系树脂(1),例如可使用将选自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级丁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的1种以上的单体加以聚合而成者。上述丙烯酸系树脂(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较佳在5万以上20万以下,更佳在7万以上15万以下。借由使此重量平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可使所得的保护片具有优异的强度,且保护片成形时具有优异的成形加工性及流动性。并且,构成基质相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当合并使用含芳香族乙烯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与不含上述芳香族乙烯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树脂(1)时,也可进一步合并使用其它的丙烯酸系树脂。此情形时,上述其它的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构成基质相的总树脂100质量份,较佳在20质量份以下,更佳在10质量份以下。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1)的含量相对于构成基质相的总树脂100质量份,较佳在0. 1质量份以上50质量份以下,更佳在0. 1质量份以上40质量份以下,尤佳在0. 1质量份以上35质量份以下。并且,上述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构成基质相的总树脂 100质量份,较佳在50质量份以上99. 9质量份以下,更佳在60质量份以上99. 9质量份以下,再更佳在65质量份以上99. 9质量份以下。借由使基质相中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可提升所得的保护片的耐热性。又,借由使用主链具有环结构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可使该保护片的耐热性变高。<分散相>上述分散相含有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此丙烯酸系橡胶意指含有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以及此等的衍生物等的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橡胶。丙烯酸系橡胶可仅由丙烯酸系单体构成,或也可由丙烯酸系单体与其它单体构成。丙烯酸系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lyl methacrylate)、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等。其它的单体, 例如可列举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4_ 二乙基苯乙烯、4- 丁氧基苯乙烯、N, N- 二甲胺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二氰亚乙烯等α,β-乙烯性不饱和腈化合物;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化合物;乙基乙烯醚(ethylvinylether)、十六基乙烯醚(cetylvinylether)、羟丁基乙烯醚 (hydroxybutylvinylether)等乙烯醚化合物等。此等其它的单体可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2 种以上使用。上述丙烯酸系橡胶也可使用交联剂来交联。交联剂例如可列举硫;2,4_ 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二三级丁基过氧二异丙苯等有机过氧化物;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etramethylthiuram monosulfide)、二^tftl 0 甲(tetramethylthiuram disulfide)等有机硫化合物;对醌二肟(p-quinone dioxime)、ρ,ρ,- 二苯甲酰醌二肟(P,P,-dibenzoylquinone dioxime)等肟化合物;六亚甲基二胺胺甲酸酯等多胺等。当使用交联剂时,視需要例如也可使用联苯胍、二甲胺二硫甲酸锌(zinc dimethyldithiocarbamate) ,2-氢硫苯并噻唑、硫化二苯并噻唑等加硫促进剂。上述分散相的平均粒径为Inm以上未达50nm,较佳为2nm以上未达50nm,更佳为 3nm以上未达50nm。若分散相的平均粒径未达上述下限,则保护片的可挠性有下降之虞。相反地,若平均粒径超过上述上限,则保护片的透明性有劣化之虞。在该保护片中,上述分散相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保护片较佳在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更佳在10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再更佳在2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 若分散相的含量未达上述下限,则保护片的可挠性有下降之虞。相反地若分散相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则保护片的透明性有劣化之虞。此分散相可采用具有多层结构者。此多层结构例如可采用由核心-外壳结构所构成的二层结构、由中心硬质层与软质层与最外硬质层所构成的三层结构、或在软质层与最外硬质层之间进一步具有中间硬质层的四层结构等。上述二层结构,例如可形成为由核心层与外壳层构成的核心-外壳结构,其中该核心层系由橡胶状聚合物构成,该外壳层则是由丙烯酸树脂系的玻璃状聚合物构成。另,用于核心层的橡胶状聚合物,只要是在常温呈橡胶状,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以丁二烯为主成分的橡胶状聚合物(例如丁二烯均聚物、丁二烯-芳香族乙烯共聚物等)、或以丙烯酸烷酯为主成分的橡胶状聚合物(例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苯乙烯共聚物等)等。另,较佳为采用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借此可提升强度、生产性及透明性。又,用于外壳层的玻璃状聚合物,只要是在常温呈玻璃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又,具有三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分散相,可举橡胶状聚合物构成的软质层、与玻璃状聚合物构成的硬质层积层三层以上而构成者。用于软质层的橡胶状聚合物及用于硬质层的玻璃状聚合物,可使用上述二层结构的橡胶粒子所说明者。另,在不会损害本发明的效果下,除了构成基质相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及构成分散相的丙烯酸系橡胶以外,也可混合其它共聚物。另,其它的共聚物例如可列举聚乙烯、 聚丙烯等聚烯(polyolefin)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硫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酯、聚砜、聚亚苯基氧化物(polyphenylene oxide)、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缩醛等热可塑性树脂;及酚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硅氧树脂、环氧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等。其它的共聚物可单独或混合多种。另,其它的共聚物的含量,较佳为相对于基质相100质量份在20质量份以下。
<紫外线吸收剂>该保护片,在上述基质相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借由使该保护片在基质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可具有使该保护片不易黄化的效果。又,当在片状偏光元件两面积层该保护片而形成偏光板时,可抑制紫外线穿透偏光元件。且较佳为上述分散相中进一步含有此紫外线吸收剂。借由使分散层中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可提升该保护片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分散均勻性,当在片状偏光元件两面积层该保护片而形成偏光板时,可进一步抑制紫外线穿透偏光元件。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其它则可从二苯甲酮系化合物、 苯甲酸酯系化合物、三口井系化合物、受阻胺(hindered amine)系化合物、乙二酸苯胺 (oxalic acid anilide)系化合物、甲脒系化合物、羟基苯甲酸酯系化合物、镍系化合物等作适当选择。此等可单独使用或也可组合多种使用。又紫外线吸收剂,为了防止偏光板劣化,较佳为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优异,且为了有效利用可见光,较佳为对波长 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小。另,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在上述列举的化合物中,由于上述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及三口井系化合物的透明性高,且防止偏光板劣化的效果优异,故较佳。尤其更佳为采用由着色更少且透明性高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构成的紫外线吸收剂。上述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2_(2’ -羟-5’ -甲苯基)苯并三唑、 2_[2,-羟_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_ (2,-羟_3,,5,- 二三级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 -羟-3’ -三级丁基-5’ -甲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 2-(2,-羟_3,,5,- 二三级丁基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羟_3,,5,- 二三级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5,-三级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W-(l,l, 3,3-四甲基丁基)-6-QH-苯并三唑-2-基)苯酚]、甲基-3-[3-三级丁基_5_(2Η_苯并三唑-2-基)-4-羟苯基]丙酸酯与聚乙二醇的缩合物、2-(2-羟苯基)苯并三唑共聚物、2-(2,-羟-4,-辛氧苯基)-2H-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3, 4,5,6-四氢酞酰亚胺基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三级丁基-6-2H-苯并三唑基苯酚)、2,2’ -亚甲基双(4-三级辛基-6-2H-苯并三唑基苯酚)等。市售品则可列举商品名 “KEMIS0RB279” (Chemipro 公司制)、商品名 “TINUVIN360” (BASF JAPAN 公司制)。上述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2,4- 二羟二苯基酮、2-羟-4-甲氧二苯甲酮、2-羟-4-甲氧二苯甲酮-5-磺酸、2-羟-4-正己氧基二苯甲酮、2-羟-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4-苯甲氧基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基-4-羟-2-甲氧苯基)甲烷、 2,2,- 二羟-4-甲氧二苯甲酮、2,2,- 二羟_4,4,-二甲氧二苯甲酮、2,2,,4,4,-四羟二苯甲酮及2-羟-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等。市售品则可列举商品名“KEMIS0RB12”、商品名 “KEMIS0RB111” (皆为 Chemipro 公司制)、商品名 “CHIMASS0RB81” (BASF JAPAN 公司制)。上述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及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较佳为在300°C、20分钟的加热中, 质量减少在10%以下。300°C、20分钟的加热的质量减少,较佳在9%以下,更佳在8%以下, 再更佳在6%以下,特佳在5%以下。若300°C、20分钟的加热的质量减少超过上述上限, 则有无法发挥充分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之虞。300°C、20分钟的加热的质量减少在10%以下的紫外线吸收剂,较佳为可举2,2,-亚甲基双[6- (2H-苯并三唑-2-基)-4- (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市售品则可列举商品名“KEMIS0RB12”、商品名“KEMIS0RB111” (皆为 Chemipro 公司制)、商品名"CHIMASS0RB81,,(BASF JAPAN 公司制)等。上述三口井系化合物,例如可较佳使用具有1,3,5-三口井环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2- G,6-联苯-1,3,5-三口井-2-基)-5-[(己基)氧基]-苯酚等。市售品例如可举商品名 “TINUVIN1577” (BASF JAPAN 公司制)。上述受阻胺系化合物,可列举4-羟-2,2,6,6-四甲基哌啶、烯丙基_4_羟-2, 2,6,6-四甲基哌啶、1-苄基-4-羟-2,2,6,6-四甲基哌啶、1_ (4-三级丁基-2-丁烯基)-4-羟-2,2,6,6-四甲基哌啶、4-硬脂酰氧基(stear0yl0Xy)-2,2,6,6-四甲基哌啶、
4-甲基丙烯酰氧基(111讨11肌巧10710巧)-1,2,2,6,6-五甲基哌啶、1-苄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马来酸酯、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琥珀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琥珀酸酯、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酸酯、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2,2,6,6_四甲基-4-哌啶基)富马酸酯(fumarate)、 双(1,2,3,6-四甲基-2,6-二乙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烯丙基-2,2,6,6-二甲基-4-哌啶基)酞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1,-(1,2-乙烧二基(ethanediyl))双(3,3,5,5-四甲基哌嗪酮(tetramethylpiperazinone))、2_ 甲基-2-(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N-O,2,6,6-四甲基-4-哌啶基)丙酰胺, 2-甲基-2-(1,2, 2,6,6-五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N-(1,2, 2,6,6-五甲基-4-哌啶基) 丙酰胺、1-炔丙基-4-β-氰基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乙酰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乙酸酯、苯偏三酸(trimellitic acid)-参(2,2,6,6-四甲基-4-哌啶基) 酯、1-丙烯酰基-4-苯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 二丁基丙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二苄基丙二酸酯、双(1,2,3,6_四甲基-2,6-二乙基-4-哌啶基)二苄基-丙二酸酯、双(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2-(3,
5-二三级丁基-4-羟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酯、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1,
5-二氧杂螺(dioxaspiro)[5. 5] —^一烷 _3,3-二羧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5_ 二氧杂螺[5. 5] i^一烷_3,3-二羧酸酯、双(1-乙酰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1,5_ 二氧杂螺[5. 5] -i^一烷 _3,3-二羧酸酯、1,3-双[2,2'-[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_ 二口号环己烷(di0XaCyCl0hexane)-5,5-二羧酸酯]]、双(2,2,6,
6-四甲基-4-哌啶基)-2-[1-甲基乙基]-1,3- 二口咢环己烷-5,5- 二羧酸酯]]、1,2-双 [2,2,-[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2-甲基_1,3-二口号环己烷-5,5-二羧酸酯]]、双O,2,6,6-四甲基-4-哌啶基)-2- [2- (3,5- 二三级丁基_4_羟苯基)]乙基-2-甲基-1,3- 二口咢环己烷-5,5- 二羧酸酯、双0,6,6-四甲基-4-哌啶基)_1,5- 二氧杂螺 [5. 11]十七烷_3,3-二羧酸酯、己烷-1,,6,-双-4-胺甲酰氧基(Carbamoyloxy)-I-正丁基-2,2,6,6-四甲基哌啶)、甲苯_2’,4’ -双(4-胺甲酰氧基-1-正丁基_2,2,6, 6-四甲基哌啶)、二甲基-双0,2,6,6-四甲基哌啶-4-氧基)-硅烷、苯基-参(2,2,6, 6-四甲基哌啶-4-氧基)-硅烷、参(1-丙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磷酸酯 (phosphite)、参(1-丙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磷酸酯(phosphate)、苯基-[双 (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磷酸酯(phosphonate)、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 丁烷四羧酸酯(butanetetracarboxylate)、四(1,2,2,6,6_ 五甲基 _4_ 哌啶基)1,2,3,4_ 丁烷四羧酸酯、四0,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甲酰胺(butanetetracarbonamide)、四(1,2,2,6,6_ 五甲基 _4_ 哌啶基)1,2,3,4- 丁烷四甲酰胺、2-二丁基胺基-4,6-双(9-氮杂(aza)-3-乙基-8,8,10,10-四甲基-1,5-二氧杂螺 [5. 5]-3- ^^一基甲氧基(1111(^07111^让(《7))-8-三口井、2-二丁基胺基-4,6-双(9_ 氮杂-3-乙基-8,8,9,10,10-五甲基-1,5- 二氧杂螺[5. 5] -3- —^一基甲氧基)_s_三口井、四 (9-氮杂-3-乙基-8,8,10,10-四甲基-1,5-二氧杂螺[5. 5]_3—^一基甲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9-氮杂-3-乙基-8,8,9,10,10-五甲基-1,5- 二氧杂螺[5. 5] -3- i^一基甲基)-1,2,3,4_ 丁烷四羧酸酯、十三基参(2,2,6,6_四甲基-4-哌啶基)1,2,3,4_ 丁烷四羧酸酯、十三基参(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1,2,3,4_ 丁烷四羧酸酯、二(十三基) 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二(十三基)双(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1,2,3,4- 丁烷四羧酸酯、2,2,4,4-四甲基-7-氧杂(oxa) -3,20- 二氮二螺 (diazadispiro) [5,1,11,2] 二^^一烧-21-酮、3,9-双[1,1-二甲基-2-{参(2,2,6,6-四甲基-4-哌啶氧基羰基(piperidyloxycarbonyl)) 丁基羰氧基}乙基]_2,4,8,10-四氧杂螺[5. 5] i^一烷、3,9_双[1,1_ 二甲基-2-{参(1,2,2,6,6_五甲基-4-哌啶氧基羰基)丁基羰氧基}乙基]_2,4,8,10-四氧杂螺[5.5] i^一烷、聚0,2,6,6-四甲基-4-哌啶基丙烯酸酯)、聚(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丙烯酸酯)、聚0,2,6,6-四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聚(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衣康酸酯(itaconate)][乙烯基丁基醚]],聚[[双(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衣康酸酯][乙烯基丁基醚]]、聚[[双0,2,6,6-四甲基-4-哌啶基)衣康酸酯][乙烯基辛基醚]]、聚[[双(1,2,2,6,6_五甲基-4-哌啶基)衣康酸酯][乙烯基辛基醚]]、二甲基琥珀酸酯-2-(4-羟-2,2,6,6-四甲基哌啶基)乙醇缩合物、聚[六亚甲基 [(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乙烯
六亚甲基[(2,2,6,6_四亚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1,3,5_三口井-2,4-二基][(2,2,6,6_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W- ( 二乙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 二基]
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6-[ (2-乙基己酯) 亚胺基]-1,3,5-三口井-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 [(2,2,6,6_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6-[(1,1,3,3_四甲基丁基)亚胺基]_1,3, 5-三口井-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6-(环己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 二基][(2,2, 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K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 聚[[6-N- 口末啉基(m0rph0lin0)-l,3,5-三口井-2,4-二基]K2,2,6,6-四甲基 _4_ 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_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丁氧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 [(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6-[(1,1,3,3_四甲基丁基)氧基]_1,3, 5-三口井-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氧基^-[(1-哌啶基)_1,3,5-三口井-2,4-二基氧基 (diyloxy)_1,2_ 乙烷二基][(2,2,6,6-四甲基-3-侧氧基(oxo)-1,4-哌啶基)-1,2-乙烷二基]][(3,3,5,5-四甲基-2-侧氧基-1,4-哌啶基)-1,2-乙烷二基]]、聚[氧基[6_[(1, 1,3,3_四甲基丁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二基氧基-1,2-乙烷二基][(2,2,6, 6-四甲基-3-侧氧基-1,4-哌啶基)-1,2-乙烷二基][(3,3,5,5-四甲基-2-侧氧基-1,
4-哌啶基)-1,2_乙烷二基]]、聚[[6-[(乙基乙酰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二基][(2,2,6,6_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聚[[6-[(2,2,6,6_四甲基-4-哌啶基)丁基亚胺基]-1,3,5-三口井-2,4-二基] [(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K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1,6,11_ 参[{4,6-双(N-丁基-N-O,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_1,3,5_ 三口井-2-基}胺基]-i^一烷、1,6,11-参[{4,6-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1,3,5_ 三口井 _2_基}胺基]-i^一烷、1,6,11_ 参[{4,6- (N-辛基 _N_(2, 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1,3,5_三口井_2_基}胺基]i^一烷、1,6,11-参[{4, 6-双(N-辛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_1,3,5_三口井_2_基}胺基] -i^一烷、聚甲基-丙基-3-氧基[1(2,2,6,6_四甲基)哌啶基]硅氧烷、1,1’,1”_[1,3,
5-三口井-2,4,6-三基-参[(环己基亚胺基)_2,1-乙烷二基]]-参[3,3,5,5-四甲基哌口井-2-酮]、1,1,1_参[聚氧丙烯-{4,6_双(N-丁基-N-O,2,6,6-四甲基-4-哌啶基) 胺基)-1,3,5_三口井-2-基}胺基醚甲基]丙烷、1,1,1_参[聚氧乙烯-{4,6_双(N-丁基-N-O,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1,3,5_三口井_2_基}胺基醚甲基]丙烷、 1,1,1_参[聚氧乙烯-{4,6_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_1, 3,5-三口井-2-基}胺基醚甲基]丙烷、1,1,1-参[聚氧丙烯_{4,6-双(N-丁基-N-(2, 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1,3,5_三口井_2_基}胺基醚甲基]丙烷、1,1,1_参 [聚氧丙烯-{4,6-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_1,3,5-三口井 _2_基}胺基醚甲基]丙烷、1,5,8,12-四[4,6-双(N-O,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基胺基)-1,3,5-三口井-2-基]-1,5,8,12-四氮杂十二烷、1,5,8,12-四[4,6-双(N- (1, 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丁基胺基)-1,3,5-三口井-2-基]-1,5,8,12-四氮杂十二焼等。又,上述乙二酸苯胺系化合物例如有N,N’ - 二乙基乙二酸-双-苯胺、2-乙氧基-2,-乙基乙二酸-双-苯胺、2-乙氧基-5-三级丁基-2,-乙基乙二酸-双-苯胺及 2-乙氧基-5-三级丁基-2’ -乙基-4’ -三级丁基乙二酸-双-苯胺等。市售品例如商品名 “TINUVIN312” 或商品名 “TINUVIN315” (BASF JAPAN 公司制)。又,上述甲脒(formamidine)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有N-乙氧基羰基苯基)-N’ -甲基-N’ -苯基甲脒、N- (4-乙氧基羰基苯基)-N’ -乙基-N’ -苯基甲脒、N- (4-乙氧基羰基苯基)-N’ -乙氧基-N’ -苯基甲脒及N- (4-乙氧基羰基苯基)-N’,N’ - 二苯基甲脒等。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三口井化合物可举出有2-[4,6_二(2,4_二甲苯基)_1, 3,5-三口井-2-基]-5-辛基氧苯酚,2- (4,6-联苯-1,3,5-三口井_2_基)-5-[(己基) 氧]-苯酚等。(c)成分的羟基苯甲酸酯系光安定剂可使用2,4_ 二三级丁基苯基-3’, 5,- 二三级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2,6_ 二三级丁基苯基_3,,5,- 二三级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正十六基_3,5- 二三级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及正十八基_3,5- 二三级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等。再者,作为该紫外线吸收剂,较佳为使用兼具苯酚性羟基、与碳数4 12的分枝状烷基或碳数4 12的直链状烷氧基的化合物。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苯酚性羟基,由于极性较高,因此,对于具有高极性酯基的上述耐热性丙烯酸树脂的亲和性较高。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分枝状烷基或直链状烷氧基,由于极性较低且含有适度长度的碳链,因此,对于易于与该碳链相互作用的丙烯酸橡胶的亲和性较高。因此,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容易存在于耐热性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橡胶的界面。因此,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均勻地分散于该保护片的基质中。结果,该保护片可发挥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又,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熔点较佳为110°C以上,更佳为120°C以上,再更佳为 130°C以上。紫外线吸收剂的熔点当未满上述下限时,因为加工的关系在加热熔融时挥发少,且在挤出出口等成形出口不易发生紫外线吸收剂析出及凝集,进而在片成形时的脏污不易产生,不会阻碍片的透明性。就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而言,相对于基质相较佳为0.5质量%以上10质量% 以下,更佳为1质量%以上9质量%以下,再更佳为2质量%以上8质量%以下。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若未满上述下限,则所得的保护片有无法充分吸收紫外线之虞。又,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若超过上述上限,则保护片的耐热性有下降之虞。<微粒子>该保护片系在基质相中含有微粒子。此微粒子的材质较佳系使用二氧化硅,其它也可使用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烧成硅酸钙、水和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钙等无机材质或交联高分子等有机材质。又,微粒子的材质可采用二氧化硅,因为会降低保护片的雾度故较佳。又,由可缩小保护片的雾度的观点来看,较佳系采用二氧化硅的材质经有机物表面处理而成的微粒子。用于此表面处理的有机物可举出卤代硅烷(halosilane)类、烷氧硅烷类、硅氮(silazane)、硅氧烷等。市售品可举出例如商品名 “sylophobic” (富士 silysia 化学公司制)、“Aerosil200V” (日本 Aerosil 公司制)、 "Aerosi 1R927V"(日本Aerosil公司制)。所述可单独或或组合使用。上述微粒子的平均粒径较佳为0.005μπι以上2μπι以下,更佳为0.05μπι以上 1 μ m以下。又,该微粒子系以从保护片表面突出的方式配设,该微粒子的最大突出高度较佳为0. Olym以上0. Ιμπι以下,更佳为0. 02 μ m以上0.05 μ m以下。再者,微粒子系借由在形成保护片时片进行延伸(微延伸),如上述般微粒子从表面突出而设置。上述微粒子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保护片,较佳为0.005质量%以上1质量%以下, 更佳为0. 01质量%以上0. 5质量%以下,特佳为0. 1质量%以上0. 3质量%以下。另,上述微粒子不仅是在基质相中,也可在分散相中含有上述微粒子。上述分散相中含有的微粒子和上述基质相中含有的微粒子可以是相同的材质、最大突出高度及配合量。<保护片>该保护片,系将形成基质相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及形成分散相的丙烯酸系橡胶等混合物,例如加以挤出成形而构成。此处,该保护片系借由挤出后微延伸而成形为片。 该延伸较佳为单轴延伸。又,该微延伸造成的延伸率为以上5%以下。为了实现该延伸率,例如会在以下状态中进行挤出成形对经冷却成形的片进行拉伸的拉伸速度,较挤出成形时将熔融材料挤出的挤出速度快0.3%。如此,易于借由挤出后微延伸而在微粒子从保护片表面突出的状态下进行配设,并可提高保护片的易滑性。又,由于系微延伸,故可维持保护片的透明性。该保护片的厚度较佳为15 μ m以上400 μ m以下,更佳为20 μ m以上300 μ m以下, 再更佳40 μ m以上200 μ m以下,特佳为40 μ m以上150 μ m以下。借由将保护片的厚度定为上述范围,可赋予保护片充分的韧性,且可容易进行保护片的卷回等使用性会提升。使用该保护片与偏光元件贴合而制成的偏光板的厚度,较佳为150μπι以上 800 μ m以下,更佳为180 μ m以上700 μ m以下,再更佳为200 μ m以上600 μ m以下。借由将偏光板的厚度定为上述范围,可赋予保护片充分的韧性,且可容易进行保护片的卷回等使用性会提升。该保护片中,平面方向的延迟值(Re)较佳为Onm以上15nm以下。又,厚度方向的延迟值(Rth)较佳为-15nm以上Onm以下。此处,上述平面方向的延迟值(Re)及厚度方向的延迟值(Rth)分别以式(a)及(b)定义。Rel = (nxl-nyl) X d [nm] (a)Rthl = {(nxl+nyl)/2-nzl} Xd[nm] (b)此处,nxl为保护片的平面方向的主折射率。nyl为与nxl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 nzl为保护片的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d为保护片的厚度。<偏光板>该保护片可用作偏光板保护片。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可借由一对上述保护片1、 与介于该一对保护片1之间的板状偏光元件2来构成偏光板。上述保护片1与偏光元件2, 可借由水性糊等接着剂(省略图式)来进行贴附。<液晶显示元件>具备上述保护片1的偏光板,可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可由液晶面板、以及分别贴附于该液晶面板3的两面的一对上述偏光板来构成液晶显示元件。上述偏光板与液晶面板3,可借由紫外线效果型接着剂等接着剂4来进行贴附。<其它实施形态>另,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可做各种的设计变更,可在该保护片的单面或两面施以消光加工。借此能发挥易于将施有消光加工的面经由接着剂等贴附于其它部材的效果。图3的偏光板中,在一对保护片1的各个单面形成有消光层5。而在此一对保护片 1的消光层5之间配设有偏光元件2,消光层5与偏光元件2系由水系接着剂(省略图式) 贴着。此消光层5可使用消光剂来形成,具体而言,可将含消光剂的涂布液涂布于保护片1 的单面来形成消光层5。另,消光剂可使用有机或无机的微小粒子,例如,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沉降性硫酸钡、氧化铝、酸性白土、黏土、碳酸镁、碳黑、氧化锡、钛白(titane white), 尿素粉末树脂等。又,如图3所示,也可采用在该保护片的单面积层有硬涂层6的构成。图3的偏光板方面,在一对保护片1之一,该保护片1的未与偏光元件2相对那一侧的面积层有硬涂层 6。借此,可提高该保护片1的耐擦伤性。又,上述硬涂层6系由涂布丙烯酸系涂料所形成。 借此也可确保硬涂层6的透明性,可维持保护片1的透明性。[实施例1]
以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合成例1](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I)(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主链6员环内酯)的合成)调制由以下成分所构成的混合液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35质量份、苯乙烯 25质量份、α-羟甲基丙烯酸甲酯15质量份及甲基丙烯酸8质量份、作为聚合反应溶剂之间二甲苯20质量份,作为聚合起始剂的日本油脂公司制“PERHEXA C”(l,l_二(三级丁基过氧)环己烷)50质量ppm、以及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正辛硫醇1500质量ppm。将此混合液以 1. 5L/hr的进料速度连续供给至内容量3L的附夹套(jacket)的完全混合反应器,以125°C 的温度进行聚合反应。将来自上述反应器的聚合反应液再连续地供给至设定成260°C温度且滞留时间2小时的高温脱气装置,借此进行从键结于共聚物主链的羟甲基与甲氧基羰基脱水的反应即主链6员环内酯的生成反应及未反应物的除去。其后,借由进行处理获得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I)。针对此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I),进行中和滴定、I R光谱、 及13C-NMR的分析的结果,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位、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位、主链 6员环内酯含有结构单位、及来自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位的各个含有率为45质量%,30质量%,18质量%及7质量%。又,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I)的熔融流动率值(ASTM-D1238 ; 230°C,3.8kg荷重)为1. lg/10分,玻璃转移温度(Tg)为135°C,折射率为1.528。[合成例2](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2)(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主链6员环内酯)的合成)制备由以下成分构成的混合液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48质量份、α -甲苯乙烯6质量份、α -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8质量份及甲基丙烯酸5质量份,作为聚合反应溶剂的三级丁醇40质量份,作为聚合起始剂的1,1- 二(三级丁基过氧基)_3,3,5-三甲基环己烷500质量ppm,以及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正辛硫醇200质量ppm。以1. 5L/hr的供给速度,将该混合液连续供给至内容量3L的附夹套完全混合反应器,在125°C的温度进行聚合反应。将出自上述反应器的聚合反应液,进一步连续供给至设定为260°C温度的滞留时间2 小时的高温脱气装置,借此进行主链6员环内酯生成反应及未反应物的除去。其后,借由该处理获得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2)。对该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2)进行中和滴定、顶光谱、及13C-NMR的分析的结果,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位、来自α -甲苯乙烯的结构单位、含有主链6员环内酯的结构单位、及来自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位的含有率分别为 80质量%、11质量%、6质量%及3质量%。又,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Α-2)的熔融流动速率值(ASTM-D1238 ;230°C、3. 8kg荷重)为1. 5g/10分,玻璃转移温度(Tg)为132°C,折射率为1. 504。〈丙烯酸系橡胶的制造〉[合成例3](三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将离子交换水300质量份装入附搅拌机的反应容器,一边进行氮取代,一边升温至70°C后,添加二己基磺基琥珀酸钠0. 3质量份、过硫酸钾0. 3质量份。接着加入由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3质量份、正丙烯酸-正丁酯2质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 03质量份所构成的混合物,保持1小时以使聚合反应完成。接着再以2小时添加由作为单体的丙烯酸正丁酯22质量份、苯乙烯观质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 0质量份所构成的混合物之后,保持2小时以使反应完成。并且,再以1小时添加由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2 质量份及丙烯酸正丁酯3质量份、以及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正辛硫醇0. 05质量份所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之后,保持1小时以使得反应完成。将所得的乳胶(latex),使用硫酸钠作为盐析剂进行盐析之后、脱水、水洗、脱水及干燥,获得粉体形态的丙烯酸系橡胶(B-I)。所得的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B-I)的粒径为45nm,又,折射率为1.519。[合成例4]( 二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的合成)将离子交换水300质量份加入附搅拌机的反应容器,一边进行氮置换一边升温至 70°C后,加入磺琥珀酸钠二己酯0. 3质量份、过硫酸钾0. 3质量份。接着,花2小时添加由作为单体的丙烯酸正丁酯M质量份、苯乙烯观质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2. 0质量份所构成的混合物后,保持2小时而结束反应。接着,花1小时添加由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45质量份与丙烯酸正丁酯3质量份、及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正辛硫醇0. 05质量份所构成的混合物后,保持1小时而结束反应。使用硫酸钠作为盐析剂,对所得的胶乳进行盐析后,进行脱水、水洗、脱水、及干燥,获得粉体状的二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B-2)。所得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B-2)的粒径为49nm,折射率为1. 518。〈保护片的制造〉[实施例1]将上述合成例中获得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A-l)45质量份、(A-2) 15重量部、丙烯酸系橡胶微粒子(B-I) 20质量份、与¢- 20质量份加以干掺后,使用装有T字模的挤出机,一边调整螺旋旋转数、挤出机的圆筒内树脂温度、T字模的温度,一边进行挤出成形,借此获得实施例1的保护片。该实施例1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Ra为0. 04 0. 05 μ m,其雾值(hazevalue)为0. 8%。表面粗糙度依据JIS-B-0601-2001而测得的切断值λ c2. 5mm、 评价长度12. 5mm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实施例2及3]实施例1中,按下述表1所载设定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及丙烯酸系橡胶的种类及掺合比,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实施例2及3的保护片。该实施例2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Ra为0. 03 0. 04 μ m,其雾值为0. 7%。又,实施例3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1 0. 02 μ m,其雾值为0.6%。[比较例1 3]实施例1中,使用一次平均粒径为0. 5μπι以上的丙烯酸系橡胶(b-Ι)作为丙烯酸系橡胶,并按下述表1所载设定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种类与掺合量、及丙烯酸系橡胶 (b-D的掺合量,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比较例1 3的保护片。比较例1 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为Ra为3. 5 μ m,其雾值为8. 5%。又,比较例2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Ra为2.5μπι,其雾值为6.5%。再者,比较例3的保护片的表面粗糙度(Ra)为1.5μπι, 其雾值为5.2%。〈评价〉
对以上制得的保护片进行下述评价。将评价结果示在下述表1。〈总透光率、雾值〉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制双光束方式雾值计算器(HZ-2)进行测定。〈折射率差〉关于丙烯酸系橡胶的试料,对折射率分别为1. 59及1. 49的介质,一边改变比率, 一边使其与树脂试料混合,将白浊消失的点设为其折射率(23°C、550nm)。并且算出与“以另一雷射折射计测得的与加压成形而成的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Α-1,Α-2)的折射率”之差。〈树脂黏度(MI值)>在已加热的圆筒容器内,在特定温度对一定量的合成树脂进行加热、加压,对每10 分钟从设于容器底部的开口部挤出的树脂量进行测定。试验机械使用Jis K6760规定的挤出型塑性计,测定方法依据JIS K7210。[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片,具有含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的基质相、与含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的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保护片;该基质相与分散相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 该分散相的平均粒径为Inm以上未达50nm。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中,该分散相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40质量% 以下。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平面方向的延迟值为Onm以上15nm以下,厚度方向的延迟值为_15nm以上Onm以下。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中,该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总透光率为90% 以上、维卡软化点(Vicat softening point)为105°C以上140°C以下。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中,该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在主链具有环结构。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单面或两面实施有消光加工。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保护片,其具备积层于单面的硬涂层; 该硬涂层借由涂布丙烯酸系涂料而形成。
8.一种偏光板,其具备片状偏光元件、与借接着剂层积层于该偏光元件两面的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一对保护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保护片,其具有含耐热性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聚合物的基质相、与含丙烯酸系橡胶作为主聚合物的分散相的海岛结构保护片;上述基质相与分散相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上述分散相的平均粒径为1nm以上未达50nm。该保护片较佳为借接着剂层积层于片状偏光元件两面的偏光板保护片。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富有耐热性及可挠性且透明性高的保护片,尤其是适合作为用于偏光板的偏光板保护片者。
文档编号G02B5/30GK102445717SQ20111030489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峯尾裕 申请人:株式会社Jiro企业策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