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11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结构,尤指一种可应用于透明显示的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透明显示装置,一般是指可形成一透明显示状态以使观看者可看到其后方景像的显示装置,较常见可用于例如橱窗等需于展示实体物品前呈现显示画面的功用。透明显示装置所搭配的显示面板可采用的技术有很多种,其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已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技术,故已可见到使用液晶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相关技术持续于业界发表。在公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是利用彩色滤光片例如具有红绿蓝三原色的彩色滤光片来进行混色以呈现不同的色彩,但将此应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时却会有使欲呈现透明效果的区域的亮度下降等问题。因此,亦有其他面板技术例如Pen Tile RGBW技术使用具有红绿蓝白四种颜色以二乘二矩形排列的像素结构来达到增加显示亮度的效果。然而,由于在 Pen Tile RGBW技术中,红绿蓝白四个次像素是以矩形方式排列,因此亦有容易产生画面颗粒状的缺点待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于像素结构中的各显示原色的次像素旁设置一白色次像素,故可在维持原本像素排列的结构下达到提升亮度并避免产生颗粒状显示缺陷的目的,进而使得使用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品质提升。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应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的像素结构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以及多个控制元件。各显示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一第二像素单元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第三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第一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次像素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且第一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第二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二次像素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且第二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三次像素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且第三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各控制元件是分别用以控制各第一次像素、各第二次像素、各第三次像素、各第一白色次像素、各第二白色次像素或各第三白色次像素。当控制元件不驱动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第三次像素、第一白色次像素、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时,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一白色画面。进一步包括多条栅极线大体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以及多条数据线大体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其中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各该第二次像素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且各该第三次像素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各该第一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各该第二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且各该第三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各该第一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各该第二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且各该第三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对应各该显示像素单元的所述控制元件是与同一条该栅极线电性连结,且所述控制元件是与不同的所述数据线电性连结。对应各该显示像素单元的至少一该控制元件与另一该控制元件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结,且所述控制元件是与不同的所述数据线电性连结。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等。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异,且各该第一次像素、各该第二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异。各该第一次像素、各该第二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次像素分别包括一绿色次像素、 一红色次像素或一蓝色次像素。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以及一像素结构。第二基板是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是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结构是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结构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以及多个控制元件。各显示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一第二像素单元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 第三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第一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次像素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且第一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第二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二次像素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且第二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三次像素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且第三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各控制元件是分别用以控制各第一次像素、各第二次像素、各第三次像素、各第一白色次像素、各第二白色次像素或各第三白色次像素。当控制元件不驱动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第三次像素、第一白色次像素、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时,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一白色画面。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透明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偏光片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一外表面上以及一第二偏光片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外表面上,其中该第一偏光片与该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是互相平行。各该显示单元于一透明显示模式下,至少部分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透明状态。各该显示单元于一画面显示模式下,该第一白色次像素、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遮光状态。该液晶显示面板于一部分透明部分显示画面的模式下具有一透明区与一画面显示区,位于该透明区的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其中至少一者是呈现一透明状态,且位于该画面显示区的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遮光状态。该液晶层是为一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 VA)液晶层。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器。上述的透明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以及一像素结构。第二基板是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是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结构是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结构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以及多个控制元件。各显示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一第二像素单元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第三像素单元是与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第一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次像素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且第一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第二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二次像素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且第二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三次像素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 且第三次像素是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各控制元件是分别用以控制各第一次像素、各第二次像素、各第三次像素、各第一白色次像素、各第二白色次像素或各第三白色次像素。背光模组是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当背光模组提供一光线予液晶显示面板时,且当控制元件不驱动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第三次像素、第一白色次像素、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时,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一白色画面。本发明是利用于像素结构中的各显示原色的次像素旁设置一白色次像素,藉此可达到提升显示亮度的目的,同时亦可维持原本各次像素排列的基本结构而避免相关的显示缺陷产生。采用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品质也可因此提升。


图。
图1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与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状态示意
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透明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 像素结构102 像素结构
103像素结构110第一次像素单元
111第一次像素112第一白色次像素
120第二次像素单元 121第二次像素CN 102402083 A说明书4/9页
122第二白色次像素 130第三次像素单元
131第三次像素 132第三白色次像素
140显示像素单元201像素结构
202像素结构203像素结构
210第一次像素单元211第一次像素
212第一白色次像素 220第二次像素单元
221第二白色次像素222第二次像素
230第三次像素单元231第三次像素
232第三白色次像素240显示像素单元
300液晶显示面板310第一基板
310S外表面320第二基板
320S外表面330液晶层
340第一偏光片350第二偏光片
400透明液晶显示器410背光模组
420光源430导光板
DL数据线GL栅极线
LBU光线LE1,LE2环境光
LS, LSI, LS2, LS3 显示光 LT,LT1,LT2,LT3 穿透光
SR画面显示区TR透明区
T, Tl, T2, T3,控制元件 χ第一方向
T4, T5, T6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1与图2。图1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发明,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结构101,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300。像素结构 101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140以及多个控制元件T。各显示像素单元140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110、一第二像素单元120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130。第二像素单元120是与第一像素单元110相邻设置,第三像素单元130是与第一像素单元110相邻设置。第一像素单元 110包括一第一次像素111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112,且第一次像素111是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第二像素单元120包括一第二次像素121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且第二次像素121是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130包括一第三次像素131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132,且第三次像素131是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以及第三颜色光较佳是彼此不相同。也就是说,第一次像素111可包括一绿色次像素,第二次像素121可包括一红色次像素,而第三次像素131可包括一蓝色次像素,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调整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所呈现的颜色以达到所需的混色效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1更包括多条大体上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的栅极线GL且其彼此平行设置,以及多条大体上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L且其彼此平行设置。各第一次像素111与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是位于两相邻的数据线DL之间,各第二次像素121与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是位于两相邻的数据线DL之间,且各第三次像素 131与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是位于两相邻的数据线DL之间。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次像素111是于第二方向Y上与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相邻设置,各第二次像素 121是于第二方向Y上与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相邻设置,且各第三次像素131是于第二方向Y上与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相邻设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的设置方式并未影响原本传统的红色次像素、 绿色次像素与蓝色次像素条状排列的结构,因此较不会产生颗粒状的显示缺陷。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控制元件T是分别用以控制各第一次像素 111、各第二次像素121、各第三次像素131、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 或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更明确地说,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T可包括一控制元件Tl用以控制第一次像素111、一控制元件T2用以控制第一白色次像素112、一控制元件T3用以控制第二次像素121、一控制元件T4用以控制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一控制元件T5用以控制第三次像素131、以及一控制元件T6用以控制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T 可包括一薄膜电晶体(thin film transistor,TFT)例如一非晶硅薄膜电晶体(amorphous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 a-Si TFT)、一多晶娃薄膜电晶体(poly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 poly-Si TFT)或一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电晶体(oxid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使用其他适合的控制元件。另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元件T不驱动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第三次像素131、 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时,液晶显示面板300 是显示一白色画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是属于一种平常白(normally white)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一显示像素单元140的控制元件Tl、控制元件 T2、控制元件T3、控制元件T4、控制元件T5以及控制元件T6是与同一条栅极线GL电性连结,且对应一显示像素单元140的各控制元件T是与不同的数据线DL电性连结。换句话说, 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1是属于一种所谓的2D1G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选用其他的控制元件设置方式以达到所需的操作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的大小可彼此相等,而相对应的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的大小亦可彼此相等,以有利于简化栅极线GL与数据线DL的规划,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调整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的相对或绝对的大小状况,以对显示亮度以及显示色彩做最佳化的调整。请参考图2至图4,并一并参考图1。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3与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状态示意图,其中图3绘示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于一透明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状态,而图4绘示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于一画面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状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包括一第一基板310、一第二基板320、一液晶层330、一像素结构 101、一第一偏光片340以及一第二偏光片350。第二基板320是与第一基板310相对设置。 液晶层330是设置于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之间。像素结构101是设置于第一基板 310与第二基板320之间。第一偏光片340是设置于第一基板310的一外表面310S上,且第二偏光片350是设置于第二基板320的一外表面320S上。第一偏光片340与第二偏光片 350的偏振方向较佳是互相平行,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液晶层330较佳是为一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 VA)液晶层,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1的相关特征已于上述内容中说明,在此并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1具有白色次像素而有利于呈现透明显示状态,故液晶显示面板300可包括一透明液晶显示面板。此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较佳是为一种平常白的液晶显示面板,且搭配垂直配向型液晶层以及偏振方向互相平行的上下偏光片的设置,故于一透明显示模式下各液晶排列是呈现一单一区域(single domain)型态,而可获得较佳的透明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较适合用于透明显示器上。相对地,当一平常黑(normally black) 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器于透明显示模式下是呈现一多区域(multi domains)型态,故较容易使欲呈现的透明显示图案受到多区域型态的液晶排列影响而形成例如色散等显示缺陷。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各显示单元140于一透明显示模式下,第一白色次像素 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一透明状态。更明确地说,在此透明显示模式下,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不被驱动而呈现一亮态,使得一环境光LEl透过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出一穿透光LT4。此外,在此透明显示模式下,第一次像素111、 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亦可分别呈现一亮态,使得入射的环境光LEl透过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分别呈现出一穿透光LT1、一穿透光LT2 以及一穿透光LT3。由于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较佳是具有可混色而呈现白色光的效果,因此穿透光LT1、穿透光LT2以及穿透光LT3亦可经由混合而形成透明显示的效果。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各显示单元140于一画面显示模式下,第一白色次像素 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一遮光状态。更明确地说,在此画面显示模式下,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被驱动而呈现一暗态,使得一环境光LE2无法透过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 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此外,在此画面显示模式下,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则可视需要分别呈现不同的状态,使得入射的环境光LEl透过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分别呈现出一显示光LSI、一显示光LS2以及一显示光LT3。藉由显示光LSI、显示光LS2以及显示光LS3可呈现出所需的色彩与显示画面。值得说明的是,于此画面显示模式下,由于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遮光状态,故可使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以及第三次像素131所呈现出的色彩饱和度不会受到影响,进而提升显示品质。
如图2至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300于一部分透明部分显示画面的模式下可具有一透明区TR与一画面显示区SR,位于透明区TR中的各次像素驱动方式与上述的显示单元140于透明显示模式的状况相同,而位于画面显示区的各次像素驱动方式与上述的显示单元140于画面显示模式的状况相同。也就是说,位于透明区TR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透明状态,且位于画面显示区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遮光状态,以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00于部分透明部分显示画面的模式下,可提升透明区TR的亮度且同时提升画面显示区SR的色饱和度,达到良好的部分透明部分显示画面的效果。请参考图5,并一并参考图1。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透明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5与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明液晶显示器40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 300以及一背光模组410。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相关特征已于上述内容中说明,在此并不再赘述。背光模组410是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下。当背光模组410提供一光线LBU予液晶显示面板300时,且当控制元件T不驱动第一次像素111、第二次像素121、第三次像素 131、第一白色次像素112、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132时,液晶显示面板 300是显示一白色画面。此外,背光模组410较佳是包括一光源420与一导光板430。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410较佳可包括一侧光式背光模组,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光源420较佳是设置于导光板430的侧边,并藉由导光板430而形成射向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光线LBU。藉由背光模组410的设置,亦可改善液晶显示面板300单纯依靠环境光来显示画面时的亮度不足等问题。下文将针对本发明的像素结构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处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处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以利于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请参考图6。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2与上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的大小是彼此相异,且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的大小是彼此相异。 藉由对各次像素区域大小的调整,可获得所需的显示亮度与显示色彩的状况。更明确地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像素111可为一绿色次像素,第二次像素121可为一红色次像素,而第三次像素131可为一蓝色次像素;藉由使得第一次像素111的范围小于第二次像素121 的范围,并使得第二次像素121的范围小于第三次像素131的范围,可使整体呈现的色域范围得到改善。此外,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2除了各次像素区域大小相异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请参考图7。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3与上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可呈现一交错设置的排列方式,而相对地,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 亦可呈现一交错设置的排列方式。藉由此交错设置的方式,可在不影响原本各次像素条状排列的结构下达到所需的显示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亦可视需要调整各第一白色次像素1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1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132的大小使其彼此相异或相等,另外亦可调整各第一次像素111、各第二次像素1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131的大小使其彼此相异或相等。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8所示,像素结构201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MO以及多个控制元件T。各显示像素单元240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210、一第二像素单元220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230。第二像素单元220是与第一像素单元210相邻设置,第三像素单元230是与第一像素单元210相邻设置。第一像素单元210包括一第一次像素211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212,且第一次像素 211是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第二像素单元220包括一第二次像素221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222,且第二次像素221是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230包括一第三次像素231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232,且第三次像素231是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01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各第一次像素211可于第一方向X上与各第一白色次像素212相邻设置,各第二次像素221 可于第一方向X上与各第二白色次像素222相邻设置,且各第三次像素231可于第一方向 X上与各第三白色次像素232相邻设置。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各第一次像素211、各第二次像素2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231可与各第一白色次像素2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2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232于第一方向X上交替设置。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白色次像素212、 第二白色次像素2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232的设置方式并未影响原本传统的各用以呈现原色的次像素以条状排列的结构,因此亦较不会发生颗粒状的显示缺陷。此外,本实施例的各显示像素单元240较佳是设置于相邻两栅极线GL之间,对应各单一显示像素单元240的控制元件Tl、控制元件T2、控制元件T3、控制元件T4、控制元件T5以及控制元件T6可与同一条栅极线GL电性连结,且对应各单一显示像素单元240的各控制元件T可与不同的数据线DL电性连结,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01除了次像素排列方式有所不同的外,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请参考图9。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02与上述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对应各显示像素单元MO的至少一控制元件T与另一控制元件T可分别与不同的栅极线GL电性连结,且对应各显示像素单元MO的各控制元件T可与不同的数据线DL电性连结。更明确地说,对应各单一显示像素单元MO的用以分别控制第一次像素211、第二次像素221以及第三次像素231的控制元件Tl、控制元件T3以及控制元件T5可与同一栅极线 GL电性连结,而用以分别控制第一白色次像素212、第二白色次像素222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232的控制元件T2、控制元件T4以及控制元件T6可与另一条栅极线GL电性连结,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驱动设计需求调整各控制元件T的设置方式。请参考图10。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03与上述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白色次像素212、各第二白色次像素222以及各第三白色次像素232的大小是彼此相异,且各第一次像素211、各第二次像素221以及各第三次像素231的大小是彼此相异。藉由对各次像素区域大小的调整,可获得所需的显示亮度与显示色彩的状况。此外,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03除了各次像素区域大小相异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四较佳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像素结构是利用于各显示原色的次像素搭配设置一白色次像素,以此达到提升显示亮度的目的,并同时可维持原本各显示原色的次像素排列的基本结构,故可避免发生相关的显示缺陷。将本发明的像素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上,亦可达到提升显示效果与显示品质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像素结构,应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该像素结构包括 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且各该显示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像素单元,该第一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一次像素,用以提供一第一颜色光;以及一第一白色次像素;一第二像素单元,与该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该第二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二次像素,用以提供一第二颜色光;以及一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一第三像素单元,与该第一像素单元相邻设置,该第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三次像素,用以提供一第三颜色光;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以及多个控制元件,分别用以控制各该第一次像素、各该第二次像素、各该第三次像素、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其中当该些控制元件不驱动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该些第一白色次像素、该些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白色次像素时,该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一白色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条栅极线大体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以及多条数据线大体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 其中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各该第二次像素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且各该第三次像素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各该第二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且各该第三次像素是于该第二方向上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各该第二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且各该第三次像素是于该第一方向上与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相邻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各该显示像素单元的所述控制元件是与同一条该栅极线电性连结,且所述控制元件是与不同的所述数据线电性连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各该显示像素单元的至少一该控制元件与另一该控制元件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结,且所述控制元件是与不同的所述数据线电性连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异,且各该第一次像素、各该第二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次像素的大小彼此相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次像素、各该第二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次像素分别包括一绿色次像素、一红色次像素或一蓝色次像素。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透明液晶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偏光片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一外表面上以及一第二偏光片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外表面上,其中该第一偏光片与该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是互相平行。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显示单元于一透明显示模式下,至少部分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透明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显示单元于一画面显示模式下,该第一白色次像素、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遮光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于一部分透明部分显示画面的模式下具有一透明区与一画面显示区,位于该透明区的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其中至少一者是呈现一透明状态,且位于该画面显示区的各该第一白色次像素、各该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各该第三白色次像素是呈现一遮光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是为一垂直配向型液晶层ο
17.—种透明液晶显示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组,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其中当该背光模组提供一光线予该液晶显示面板时,且当该些控制元件不驱动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 该些第一白色次像素、该些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白色次像素时,该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该白色画面。
全文摘要
一种像素结构,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结构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与多个控制元件,各显示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次像素、一第二次像素、一第三次像素、一第一白色次像素、一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一第三白色次像素。各控制元件分别用以控制各次像素。当控制元件不驱动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第三次像素、第一白色次像素、第二白色次像素以及第三白色次像素时,液晶显示面板是显示一白色画面。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402083SQ20111034291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刘竹育, 杉浦规生, 林敬桓, 罗文彬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