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1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固态光源广泛地应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众所周知,在投影装置中,经常使用固态光源产生的激发光激发荧光色轮来产生彩色光序列。其中,荧光色轮的不同色段上分别设置有不同的荧光材料,并将荧光色轮的 不同色段轮流且周期性设置于激发光的传播路径上,进而利用激发光来激发荧光色轮的不同色段上的荧光材料,以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蓝光激光管作为激发光源,并利用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激发绿光荧光粉、黄光荧光粉和红光荧光粉来分别产生绿光、黄光和红光。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为相干光,需要消相干之后才能作为显示用途。如果消相干不彻底,会使得荧光粉局部受热严重,降低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当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作为基色光用于显示时,如果消相干不彻底,则显示屏幕会出现亮度不均匀、散斑以及视觉安全问题。此外,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的色坐标为(O. 14,O. 01),颜色发紫。而显示行业所需的蓝光色坐标通常为(O. 15,0. 06),因此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距离显示行业所需的蓝光尚有距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光源系统所存在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以提高光源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光源、第一色轮以及第二色轮。激发光光源用于产生一激发光。第一色轮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第二色轮上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色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色轮。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驱动装置,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相对固定,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同步运动。其中,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为同轴固定的两个环状结构。其中,激发光在第一色轮上形成的光斑与一次受激光在第二色轮上形成的光斑相对两个环状结构的中心呈O度或180度设置。其中,驱动装置为具有一转动轴的转动装置,两个环状结构同轴固定于转动轴上。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反射装置,反射装置具有呈半椭球状或呈半球状的反射面,反射面朝向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设置,以将第一色轮产生的一次受激光反射到第二色轮上。
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之间的光收集装置,光收集装置用于将一次受激光收集并中继到第二色轮。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平面反射装置,以将第一色轮产生的一次受激光反射到第二色轮上。其中,第一色轮设置成透射或反射一次受激光,第二色轮设置成透射或反射二次受激光。其中,第二色轮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二次波长转换材料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其中,第一区域设置成反射二次受激光,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光路合并装置,光路合并装置将经第二区域透射的一次受激光与第一区域反射的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 其中,激发光光源产生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波长转换成蓝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蓝光波长转换成红光、绿光或黄光。其中,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补充光源及光路合并装置,补充光源产生一补充光,光路合并装置将补充光与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包括上述光源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色轮组件,包括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第一色轮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第二色轮上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其中,第一色轮与第二色轮为同轴固定的两个环状结构。其中,第二色轮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二次波长转换材料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其中,第一区域设置成反射二次受激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利用第一色轮产生的一次受激光激发第二色轮来产生二次受激光,通过二次激发的方式分担热量负载,可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以及可靠性。


图I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光源系统的第二色轮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光源系统的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1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光源系统的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I和图2,图I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光源系统的第二色轮的主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100主要包括激发光光源101、二向色镜(dichroic mirror) 102、透镜103,107和109、第一色轮104、第一驱动装置105、第二驱动装置106、第二色轮108以及匀光装置110。激发光光源101用于产生一激发光。在本实施例中,激发光光源101为一紫外或近紫外激光器或者紫外或近紫外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发光光源101也可以是能够产生其他适当波长的激发光的光源装置。激发光光源101所产生的激发光经二向色镜102透射,再经透镜10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第一色轮104上。第一色轮104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进而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为轮状结构,并由第一驱动装置105进行驱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05为转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色轮104绕其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激发光在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上产生的光斑沿圆形路径作用于一次波长转换材料的不同位置,避免了因激发光长时间作用于一次波长转换材料的同一位置而导致的温度过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也可以采用带状或筒状结构,而第一驱动装置105则可以采用线性平移机构或其他驱动装置,以使得激发光在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上产生的光斑沿预定路径作用于一次波长转换材料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进一步配置成反射一次受激光,使得一次受激光在第一色轮104上的出射方向与激发光在第一色轮104上的入射方向相反。例如,可通过在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下方设置一反射衬底来实现上述反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波长转换材料采用蓝色荧光材料,进而将入射的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波长转换成蓝光。在其他实施例中,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青光或蓝光与黄光。在本发明中,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突光材料和量子点材料。第一色轮104反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103收集并中继后,经二向色镜102反射,再经透镜107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第二色轮10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与第二色轮108垂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与第二色轮108也可以成其他角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透镜103和107的作用将一次受激光收集并中继到第二色轮108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透镜103和107可以由其他光收集装置代替或省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色轮108同样为轮状结构,并包括绕其周向分段设置的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黄光荧光区以及蓝光透光区。第二色轮108由第二驱动装置106进行驱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06为转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色轮108绕其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上述区域周期性设置于一次受激光的传播路径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色轮108也可以采用带状或筒状结构,而第二驱动装置106则可以采用线性平移机构或其他驱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以及黄光荧光区分别设置有不同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进而将入射到其上的一次受激光波长转化成二次受激光。具体来说,绿光荧光区设置有绿光荧光材料,红光荧光区设置有红光荧光材料,黄光荧光区设置有黄光荧光材料。进而,绿光荧光区将入射到其上的蓝光转换成绿光,红光荧光区将入射到其上的蓝光转换成红光,黄光荧光区将入射到其上的蓝光转换成黄光。在本实施例中,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以及黄光荧光区进一步设置成透射上述二次受激光。此外,蓝光透光区设置成直接透射一次受激光,即蓝光。蓝光透光区可以进一步设置散射材料,进而对入射的蓝光进行消相干。经第二色轮108透射的一次受激光和二次受激光再经透镜109收集并中继后进入匀光装置110,以进行匀光处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进一步在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以及黄光荧光区设置散射材料,或者当入射的蓝光的非相干性已经满足后续显示要求了,则可以省略散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轮104产生的一次受激光(即蓝光)为非相干光,亮度相对均匀,且其色坐标相较于蓝光激光管产生的蓝光更适用于显示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色轮108上的荧光区也可以是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黄光荧光区以及其他颜色的荧光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在此不作限制。请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光源系统的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200与图I和图2所示的光源系统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色轮204和第二色轮207相对固定,并且在驱动装置208的驱动下同步运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8为转动装置,第一色轮204和第二色轮207为同轴固定在驱动装置208的转动轴上两个环状结构,并且第二色轮207位于第一色轮204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色轮207也可以位于第一色轮204的内侧。第一色轮204设置有蓝光荧光区,而第二色轮207沿周向分段设置有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黄光荧光区以及蓝光透光区。蓝光荧光区设置有蓝光荧光材料,绿光荧光区、红光荧光区以及黄光荧光区则分别设置有绿光荧光材料、红光荧光材料以及黄光荧光材料。激发光光源201产生的激发光经二向色镜202透射,并经透镜20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第一色轮204上。由第一色轮204上的蓝光荧光材料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蓝光,并由第一色轮204进行反射。第一色轮204反射的蓝光经透镜203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202和全反射镜205反射,再经透镜206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第二色轮207。在本实施例中,二向色镜202和全反射镜205相互呈90度设置,且相对一次受激光的入射方向呈45度设置。在二向色镜202和全反射镜205的反射作用下,一次受激光的传播方向被平移预定距离且反转180度,进而使得激发光在第一色轮204上形成的光斑201A与一次受激光在第二色轮207上形成的光斑201B相对第一色轮204和第二色轮207的两个环状结构的中心呈180度设置。当然,通过适当地改变二向色镜202和全反射镜205的位置,也可以使得激发光在第一色轮204上形成的光斑与一次受激光在第二色轮207上形成的光斑相对第一色轮204和第二色轮207的两个环状结构呈O度或其他角度设置。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300与图I和图2所示的光源系统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色轮303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且第一色轮303与第二色轮307平行设置。此时,激发光光源301产生的激发光入射到由第一驱动装置302驱动的第一色轮303上。由第一色轮303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303透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303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304和305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第二驱动装置306驱动的第二色轮307上。第二色轮307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307透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307透射的一次受激光以及二次受激光经透镜308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309。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400与图3所示的光源系统2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色轮403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此时,激发光光源401产生的激发光入射到由驱动装置402驱动的第一色轮403上。由第一色轮403上的一 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403透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403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404收集并中继,经全反射镜405和406反射,再经透镜407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与第一色轮403同轴固定的第二色轮408上。第二色轮408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408透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408透射的一次受激光以及二次受激光经透镜409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410。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500与图I和图2所示的光源系统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色轮503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而第二色轮508设置成反射二次受激光。此时,激发光光源501产生的激发光经透镜502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第一驱动装置504驱动的第一色轮503上。由第一色轮503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503透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503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505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506反射,再经透镜507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第二驱动装置509驱动的第二色轮508上。第二色轮508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508反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508反射的二次受激光经透镜507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506透射,再经透镜514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515。第二色轮508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510收集并中继后,经由全反射镜511、512和513以及二向色镜506所形成的光路合并装置与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并经透镜514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515。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600与图6所示的光源系统4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色轮607设置成反射二次受激光。此时,激发光光源601产生的激发光入射到由驱动装置608驱动的第一色轮602上。由第一色轮602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602透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602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603收集并中继,经全反射镜604和二向色镜605反射,再经透镜606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与第一色轮602同轴固定的第二色轮607上。第二色轮607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607反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607反射的二次受激光经透镜606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605透射,再经透镜61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614。第二色轮607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609收集并中继后,经由全反射镜610、611和612以及二向色镜605所形成的光路合并装置与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并经透镜61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614。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700与图5所示的光源系统3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色轮704设置成反射一次受激光,第二色轮708设置成反射二次受激光。此时,激发光光源701产生的激发光经二向色镜702透射,再经透镜70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第一驱动装置705驱动的第一色轮704上。由第一色轮704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704反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704反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703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702、706反射,再经透镜707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第二驱动装置709驱动的第二色轮708上。第二色轮708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708反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708反射的二次受激光经透镜707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706透射,再经透镜714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715。第二色轮708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710收集并中继后,经由全反射镜711、712和713以及二向色镜706所形成的光路合并装置与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并经透镜714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715。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800与图8所示的光源系统6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色轮804设置成反射一次受激光。此时,激发光光源801产生的激发光经二向色镜802透射,再经透镜80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由驱动装置805驱动的第一色轮804上。由第一色轮804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804反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804反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803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802、806进行反射,再经透镜807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与第一色轮804同轴固定的第二色轮808上。第二色轮808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808反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808反射的二次受激光经透镜807收集并中继,经二向色镜806透射,再经透镜81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814。第二色轮808透射的一次受激光经透镜809收集并中继后,经由全反射镜810、811和812以及二向色镜806所形成的光路合并装置与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并经透镜813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814。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光源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系统900与图3-4所不的光源系统2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具有呈半椭球状或呈半球状的反射面的反射装置902来代替光源系统200的平面反射镜(二向色镜202和全反射镜205)。反射装置902的反射面朝向第一色轮903和第二色轮904设置。此时,激发光光源901产生的激发光经反射装置902的顶部开口入射到由驱动装置905驱动的第一色轮903上。由第一色轮903上的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入射的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并由第一色轮903反射一次受激光。第一色轮903反射的一次受激光入射到反射装置902上,并由反射装置902反射到与第一色轮903同轴固定的第二色轮、904上。第二色轮904包括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成透射一次受激光的第二区域。其中,由第一区域上的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并由第二色轮904透射二次受激光。第二色轮904透射的一次受激光和二次受激光经透镜906收集并中继后入射到匀光装置907。在本实施例中,当反射装置902的反射面呈半椭球状时,反射装置902能够将来自反射装置902的一个焦点附近的一次受激光反射到反射装置902的另一个焦点附近。当反射装置902的反射面呈半球状时,在临近球心的位置设置关于该球心对称的两对称点,反射装置902大致也可以把其中一对称点的一次受激光反射到另一对称点。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激发光在第一色轮903上形成的光斑901A与一次受激光在第二色轮904上形成的光斑901B相对第一色轮903和第二色轮904的两个环状结构的中心呈O度设置。在上述实施例,第二色轮的透光区可以省略,此时可通过在上述光源系统增设一补充光源(例如,蓝光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以及适当的光路合并装置,将补充光源产生的补充光(例如,蓝光)与第二色轮108产生的二次受激光(例如,红光、绿光和/或黄光)进行光路合并,进而满足后续显示要求。当然,也可以通过增设补充光源和光路合并装置来补充其他颜色的光,例如光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的红光。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由上述光源系统中的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形成的色轮组件以及使用上述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利用第一色轮产生的一次受激光激发第二色轮来产生二次受激光,通过二次激发的方式分担热量负载,可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以及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 激发光光源,用于产生一激发光; 第一色轮,所述第一色轮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所述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所述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 第二色轮,所述第二色轮上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所述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所述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色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色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相对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为同轴固定的两个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在所述第一色轮上形成的光斑与所述一次受激光在所述第二色轮上形成的光斑相对所述两个环状结构的中心呈O度或180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具有一转动轴的转动装置,所述两个环状结构同轴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具有呈半椭球状或呈半球状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色轮产生的所述一次受激光反射到所述第二色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之间的光收集装置,所述光收集装置用于将所述一次受激光收集并中继到所述第二色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平面反射装置,以将所述第一色轮产生的所述一次受激光反射到所述第二色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轮设置成透射或反射所述一次受激光,所述第二色轮设置成透射或反射所述二次受激光。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轮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二次波长转换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成透射所述一次受激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成反射所述二次受激光,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光路合并装置,所述光路合并装置将经所述第二区域透射的所述一次受激光与所述第一区域反射的所述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光源产生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所述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所述紫外或近紫外激发光波长转换成蓝光,所述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所述蓝光波长转换成红光、绿光或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进一步包括补充光源及光路合并装置,所述补充光源产生一补充光,所述光路合并装置将所述补充光与所述二次受激光进行光路合并。
15.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
16.一种色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轮组件包括 第一色轮,所述第一色轮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所述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 第二色轮,所述第二色轮上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所述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所述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色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轮与所述第二色轮为同轴固定的两个环状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轮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二次波长转换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成透射所述一次受激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成反射所述二次受激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该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光源、第一色轮以及第二色轮。激发光光源用于产生一激发光。第一色轮上设置有一次波长转换材料,一次波长转换材料将激发光波长转换成一次受激光。第二色轮上设置有二次波长转换材料,二次波长转换材料将一次受激光波长转换成二次受激光。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光源系统以及色轮组件利用第一色轮产生的一次受激光激发第二色轮来产生二次受激光,通过二次激发的方式分担热量负载,可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以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2645825SQ2011103436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胡飞 申请人: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