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6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包括通过利用来自设置于液晶面板下面的背光组件的光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背光组件向液晶面板提供光。
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且包括共电极。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可以通过形成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的电场以垂直取向(VA)模式操作液晶层中的液晶。如果不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则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图像;如果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则显示各种灰度的图像。如果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则液晶层中的液晶相对于像素电极或共电极以小于90度的角度排列,因此显示亮度逐渐增加的图像。在液晶沿垂直方向排列的情况下,如果光入射到液晶面板的前面,则显示具有低亮度的黑色图像;然而,如果光入射到液晶面板的侧面,则与光入射到前面相比黑色图像的亮度高。这是由于穿过液晶面板侧面的光倾斜地穿过液晶面板,使得因液晶层产生相位延迟。相反,经过前面的光没有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进一步地,在侧面经过的光还引起其他效应,例如如果光穿过薄膜晶体管和滤色器则发生的光的散射,因此引起偏振状态改变,这种改变产生光泄漏。如上所述,在以垂直取向(VA)模式操作的液晶面板中,黑色图像的亮度高,因此引起对比度减小。在该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只为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在这个国家已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垂直取向(VA)模式操作的具有提高的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明显的,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知。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补偿膜,附于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上;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以及第二偏光器,设置在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上,其中,第一补偿膜具有范围为大约-IOnm到大约IOnm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范围为大约-IOnm到大约IOnm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第二补偿膜包括双轴膜。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补偿膜,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上;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以及第二偏光器,附于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其中,第一补偿膜包括面内相位延迟值(Ro)为O和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为O的相位延迟层,第二补偿膜包括双轴膜。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所 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没有设置在第一偏光器和第一基板之间;以及第二偏光器,设置在补偿膜的外表面上,其中,补偿膜包括双轴膜。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且都试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以垂直取向(VA)模式驱动;第一补偿膜,附于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器,附于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第二补偿膜,附于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器,附于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其中,第一补偿膜具有范围为大约-IOnm到大约IOnm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范围为大约-IOnm到大约IOnm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第二补偿膜由双轴膜形成,并且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器。双轴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250nm到大约310nm的范围内。双轴膜的面内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45nm到大约75nm的范围内。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可以由三醋酸纤维素(TAC)系列、环烯烃聚合物(COP)系列和压克力系列的聚合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树脂形成。压克力系列聚合物树脂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第一补偿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可以在大约-IOnm到大约Onm的范围内。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可包括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像素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以及共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其中,液晶层可以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排列。 第一补偿膜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一偏光器之间。第二补偿膜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和第二偏光器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以垂直取向(VA)模式驱动的液晶层;第一补偿膜,附于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器,附于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第二补偿膜,附于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器,附于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其中,第一补偿膜由面内相位延迟值(Ro)为O和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为O的相位延迟层形成,第二补偿膜由双轴膜形成,并且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器。双轴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250nm到大约310nm的范围内。
双轴膜的面内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45nm到大约75nm的范围内。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可以由三醋酸纤维素(TAC)系列、环烯烃聚合物(COP)系列和压克力系列的聚合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树脂形成。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可包括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像素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以及共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其中,液晶层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排列。第一补偿膜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一偏光器之间。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和第二偏光器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以垂直取向(VA)模式驱动的液晶层;第一偏光器,附于第一基板;补偿膜,附于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器, 附于补偿膜的外表面,其中,补偿膜是双轴膜,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器,并且补偿膜没有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一偏光器之间。双轴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250nm到大约310nm的范围内。双轴膜的面内相位延迟值可以在大约45nm到大约75nm的范围内。补偿膜可以由三醋酸纤维素(TAC)系列、环烯烃聚合物(COP)系列和压克力系列的聚合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树脂形成。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可包括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像素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以及共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其中,液晶层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排列。补偿膜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和第二偏光器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滤色器设置在下面板中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中,可以通过优化的光学设计使黑色图像的亮度最小化,从而可以提高对比度。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2A、图3A和图4A是上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2B、图3B和图4B是示出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Poincare sphere)的视图。图5A、图6A和图7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5B、图6B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的视图。图8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SB是根据图8A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光路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的剖视图。图9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前面的黑色亮度的图表。图9B是示出参照图9A的液晶显示器的补偿结构倒置的液晶显示器中前面的黑色亮度的图表。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前面的对比度的图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在整个附图和详细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描述,否则相同的附图标号应该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晰、举例说明和方便起见,可夸大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了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所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并将把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应该理解的是,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解释成只有X、只有Y、只有Z或者X、Y和Z中的两项或者更多项的任意组合(例如,ΧΥΖ、ΧΥΥ、ΥΖ、ΖΖ)。图I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参照图1,液晶显示器包括下面板100、上面板200、下面板100下面的第一光学单元10和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第二光学单元20。第一光学单元10包括第一补偿膜12和第一偏光器15,第二光学单兀20包括第二补偿膜22和第二偏光器25。下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 ;栅极线,包括栅电极121且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栅极绝缘层140,设置在栅极线上;半导体层154,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40上;欧姆接触件163和欧姆接触件165,设置在半导体层154上;数据线171,设置在欧姆接触件163和欧姆接触件165上;源电极173 ;漏电极175 ;钝化层180,用来覆盖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 ;像素电极191,设置在钝化层180上;滤色器230,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上。尽管在图I中没有示出,但是滤色器230可以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下面。因此,滤色器230可以设置在下面板100上。上面板200包括光阻挡构件220,设置在第二基板210上;覆盖层250,设置在光阻挡构件220上;共电极270,设置在覆盖层250上。光阻挡构件220可以形成在下面板200中。共电极270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并施加有共电压。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下面板100和上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栅电极121、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用来形成TFT,TFT电连接到像素电极191。像素电极191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并通过TFT接收传输自数据线171的数据电压。液晶层3可以以垂直取向的模式驱动。即,在像素电极191和共电极27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的状态下,液晶层3的液晶沿着垂直于第一基板110的表面的方向排列。如果在像素电极191和共电极270之间形成电场,则液晶层3的液晶变得关于第一基板110的表面倾斜,并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倾斜角也增大,导致液晶沿着平行于第一基板HO的表面的方向倾斜。
第一光学单兀10包括设置在下面板100下面的第一偏光器15以及设置在第一偏光器15和下面板100之间的第一补偿膜12。具体地讲,第一偏光器15设置在第一补偿膜12的外表面上。第一补偿膜12可以由具有大约为O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大约为O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的相位延迟层制成。由设置于第一偏光器15下面的光源BU产生的光穿过第一偏光器15和第一补偿膜12,并且入射到下面板100。第二光学单兀20包括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第二偏光器25以及设置在第二偏光器25和上面板200之间的第二补偿膜22。具体地讲,第二偏光器25设置在第二补偿膜22的外表面上。第二补偿膜22可以由双轴膜形成。补偿膜具有x、y和z轴方向的折射率nx、ny和nz,负C-板满足nx = ny > nz的折射率关系,双轴膜满足nx古ny古nz的折射率关系。另外,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是由下列等式I和等式2定义的值,在等式中d是补偿膜的厚度。等式I :
Ro = (nx-ny) X d等式2:Rth= ((nx+ny)/2_nz) X d第一补偿膜12和第二补偿膜22可以是三醋酸纤维素(TAC)系列膜、环烯烃聚合物(COP)系列膜和压克力(acryl)系列膜的聚合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压克力系列聚合物树脂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顺序地穿过下面板100、液晶层3和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从而引
起显示图像。对于参照图I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在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面板100中的结构中,通过光学设计可以使根据在TFT和滤色器230中产生的光的散射的光泄漏最小化,在所述光学设计中,设置在下面板100和第一偏光器15之间的第一补偿膜12由面内相位延迟值Ro为O且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接近O的相位延迟层形成,并且设置在上面板200和第二偏光器25之间的第二补偿膜22由双轴膜形成。将描述滤色器形成在下面板100中以使光泄漏最小化的结构的光学设计。图2A、图3A和图4A是上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2B、图3B和图4B是示出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的视图。庞加莱球是允许液晶显示器以45度方位角和60度极角对观察者在前面进行显示的显示器。此外,庞加莱球可以表示根据3D空间的坐标中的斯托克斯参数(Stokesparameter)的偏振状态。进一步地,庞加莱球的北半球具有左旋圆(LHC),庞加莱球的南半球具有右旋圆(RHC)。另夕卜,庞加莱球中显示的圆或者椭圆的形状可以代表根据其畸变程度(distortion degree)的偏振状态。S卩,越接近圆的形状可以代表越接近圆偏振状态的状态,越接近线偏振状态的形状可以代表椭圆中畸变程度的增加。参照图2A,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形成在上面板200中;第一补偿膜12,由双轴膜制成;第二补偿膜22,由负C-板制成。参照图2A和图2B,当在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时,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曲线①移动,因此更接近于圆偏振状态。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由于与TFT的相互作用产生散射L2。在更接近于圆偏振的状态下产生散射,因此引起光泄漏量大。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曲线②移动,因此进入更接近于赤道平面EP的阶段。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与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滤色器230相互作用。散射L3由滤色器230产生,从而产生了比由上述TFT引起的光泄漏少的光泄漏。当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曲线③移动,从而其到达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上的消光点Ex-point。庞加莱球的消光点Ex-point是表不从第一偏光器15传输到第二补偿膜22的光的理想偏振状态的位置。参照图3A,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设置在上面板200中;第一补偿膜12,由负C-板制成;第二补偿膜22,由双轴膜制成。 参照图3A和图3B,当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时,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曲线①移动,因此设置在地理南极S和赤道平面EP之间。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与TFT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散射L2。此处,比起在圆偏振状态下产生的散射,由TFT引起的散射L2产生较少的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曲线②移动,因此设置在赤道平面EP和地理北极N之间。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与设置在上面板200的滤色器230相互作用。由滤色器230产生的散射L3具有比上述TFT的光泄漏多的光泄漏。当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③移动,因此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的消光点Ex-point。参照图4A,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上面板200中的滤色器230、第一补偿膜12和第二补偿膜22,这两种补偿膜都由双轴膜制成。参照图4A和图4B,当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①移动,因此设置在地理南极和赤道平面EP之间。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与TFT相互作用,因此产生散射L2。由TFT产生的散射L2产生比在圆偏振状态下产生的散射少的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②移动,因此设置在赤道平面EP和地理北极N之间。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与设置在上面板200中的滤色器230相互作用。散射L3由滤色器230产生,从而产生与上述由TFT产生的光泄漏相似程度的光泄漏。当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③移动且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上的消光点Ex-point。到目前为止,公开了如果滤色器230设置在上面板200中,由于增加补偿膜导致的基于由TFT和滤色器230产生的光散射的光泄漏程度改变的现象。上文描述了在三种补偿结构的情况下产生的光泄漏的各种差异,因此由于这种差异,产生了比特定水平更多的光泄漏。因此,对于滤色器230设置在上面板200中的液晶显示器,可能不容易用双轴膜和负C-板的组合来设计光学补偿结构。当远离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时线偏振减少,从而如果在线偏振接近最大赤道平面EP的状态下产生散射,则可以减少光泄漏。图5A、图6A和图7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5B、图6B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的视图。参照图5A,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面板100中;第一补偿膜12,用双轴膜制成;第二补偿膜22,由负C-板形成。参照图5A和图5B,当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光学单元1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①移动,因此更接近于圆偏振状态。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与TFT和滤色器230相互作用,因此产生散射L2和散射L3。此处,由TFT产生的散射L2和由滤色器230产生的散射L3在更接近于圆偏振的状态下产生,因此产生大的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②移动,从而偏振状态变得更加接近于赤道平面EP。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当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③移动,从而偏振状态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的消光点 Εχ-pointο图6A示出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面板100中;第一补偿膜12,由负C-板形成;第二补偿膜22,由双轴膜形成。参照图6A和图6B,当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①移动,因此设置在地理南极S和赤道平面EP之间。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与TFT和滤色器230相互作用,因此产生散射L2和散射L3。此处,由TFT产生的散射L2和由滤色器230产生的散射L3产生比在圆偏振状态下产生的散射少的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②移动,从而偏振状态设置在赤道平面EP和地理北极N之间。当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③移动,从而偏振状态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的消光点Ex-point。图7A示出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面板100中;第一补偿膜12和第二补偿膜22,两种补偿膜都由双轴膜形成。参照图7A和图7B,当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①移动,从而偏振状态设置在地理南极S和赤道平面EP之间。此处,地理南极S和赤道平面EP之间的偏振状态设置为比参照图6A和图6B描述的当由TFT和滤色器230产生散射时的偏振状态更加接近地理南极S。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且与薄膜晶体管(TFT)和滤色器230相互作用,因此产生散射L2和散射L3。此处,由TFT产生的散射L2和由滤色器230产生的散射L3产生比在圆偏振状态下产生的散射少的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②移动,从而偏振状态设置在赤道平面EP和地理北极N之间。当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③移动,从而偏振状态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平面EP上的消光点Ex-point。如参照图5A至图7B所述,如果第一补偿膜12由负C-板形成且第二补偿膜22由双轴膜形成,则光泄漏程度较低,因此可以提高对比度。
图8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板包括滤色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SB是根据图8A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光路显示不同偏振状态的庞加莱球的剖视图。参照图8A,液晶显示器包括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面板100中;第一补偿膜12,由具有接近于O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的相位延迟层形成;第二补偿膜22,由具有高厚度方向延迟值的双轴膜形成。参照图8A和图SB,从设置于第一光学单元10下面的光源(未示出)产生的光LI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此处,第一补偿膜12的相位差接近于0,从而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接近于线偏振状态。穿过第一光学单元10的光入射到下面板100并与TFT和滤色器230相互作用,因此产生散射L2和散射L3。此处,因TFT引起的散射L2和因滤色器230引起的散射L3在线偏振状态下产生,从而最小化或者减小了光泄漏。当穿过下面板100的光穿过液晶层3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①移动,因此设置为更接近于地理北极N。当穿过液晶层3的光入射到上面板200且穿过上面板200的光穿过第二光学单元20时,庞加莱球上的偏振状态沿着曲线②移动,从而偏振状态到达设置在庞加莱球的赤道表面EP的消光点Ex-point。 第一补偿膜12的相位差可以具有范围为-IOnm到IOnm的面内相位延迟值和范围为-IOnm到IOnm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对应于第二补偿膜22的双轴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可以是大约250nm到大约310nm,面内相位延迟值可以是大约45nm到大约75nm。如果第一补偿膜12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形成,则第一补偿膜12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可以在大约-IOnm到大约Onm的范围内。图9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前面的黑色亮度的图表。如图8A所示,所述液晶显示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内的补偿结构。在图9A中,水平轴代表对于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的面内相位延迟值,垂直轴代表在前面的黑色图像的亮度。此外,比较例Ref.代表滤色器设置在下面板中且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都是由双轴膜形成的情况。参照图9A,与比较例Ref.相比,液晶显示器中黑色图像的亮度减少了大约30%。图9B是示出参照图9A的液晶显示器的补偿结构倒置的液晶显示器中前面的黑色亮度的图表。详细地,图9B代表在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下面板中的滤色器、由具有高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的双轴膜形成的第一补偿膜12和由具有相位差接近O的相位延迟层形成的第二补偿膜22的情况下前面的黑色亮度。另外,与图9A—样,比较例Ref.代表滤色器设置在下面板中且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都由双轴膜形成的情况。在图9A中,对于滤色器设置在下面板中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如果设置在下面板下面的第一补偿膜由具有接近于O的相位差的相位延迟层形成,且设置在上面板上的第二补偿膜由具有高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的双轴膜形成,则黑色亮度相对低。然而,在图9B中,示出当形成倒置的补偿结构时的结果,从而对于第一补偿膜12由具有高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的双轴膜形成且第二补偿膜22由具有接近于O的相位差的相位延迟层形成的液晶显示器,比起比较例Ref.黑色亮度增加了 100%,因此表明,最大化或者增大了光泄漏。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前面的对比度的图表。所述液晶显示器对应于图8A中示出的结构。
参照图10,可以证明可以发生图9A中示出的图表的相反趋势。因此,对比度可以比Ref.值大。这是由于随着黑色亮度减小对比度增加。因此,与如果)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都是由双轴膜形成的比较例Ref.相比,对比度增加了超过30%。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参照图11,液晶显示器与图8A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相似,然而省略了第一补偿膜。因此在下面板100和第一偏光器15之间不存在补偿膜。因为本公开中描述的第一补偿膜可以具有相位差接近O的相位延迟层,所以第一补偿膜对相位差没有贡献。因此,如图11所示,在下面板100和第一偏光器15之间移除补偿膜,因此,图11中的液晶显示器具有与图8A中的液晶显示器相同的光学性质。因此,与关于图8A的显示器相关的优点可以与这个装置的优点相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改变,只要它们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 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 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补偿膜,附于第一基板; 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上; 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以及 第二偏光器,设置在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上, 其中,第一补偿膜具有范围为-IOnm到IOnm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范围为-IOnm到IOnm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 第二补偿膜包括双轴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双轴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的范围从250nm 到 31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双轴膜的面内相位延迟值的范围从45nm到 75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第一补偿膜和第二补偿膜包括三醋酸纤维素系列聚合物树脂,环烯烃聚合物系列聚合物树脂或压克力系列聚合物树脂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压克力系列聚合物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第一补偿膜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的范围从-IOnm到On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像素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以及 共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 其中,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根据在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不器,其中,第一补偿膜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一偏光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和第二偏光器之间。
9.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 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二基板; 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补偿膜,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上; 第二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以及第二偏光器,附于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 其中,第一补偿膜包括面内相位延迟值Ro为O和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为O的相位延迟层,第二补偿膜包括双轴膜。
10.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 滤色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 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偏光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补偿膜,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没有设置在第一偏光器和第一基板之间;以及 第二偏光器,设置在补偿膜的外表面上,其中, 补偿膜包括双轴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补偿膜,附于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器,附于第一补偿膜的外表面;第二补偿膜,附于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器,附于第二补偿膜的外表面,其中,第一补偿膜具有范围为大约-10nm到大约10nm的面内相位延迟值Ro和范围为-10nm到10nm的厚度方向相位延迟值Rth,第二补偿膜由双轴膜形成,并且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器。
文档编号G02F1/13363GK102768436SQ20111040275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日
发明者朴乘范, 金智训, 金洸贤, 金相宰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