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制镜的跳动的机构的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47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抑制镜的跳动的机构的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如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摄像设备(image pickup apparatus),并且特别涉及具有抑制镜的跳动的机构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比如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一些摄像设备中,在经由取景器观察时镜进入拍摄光路并且将被摄体光引导向取景器光学系统和焦点检测单元,在拍摄时镜从拍摄光路退避并且被摄体光被弓I导向银盐胶片或摄像器件。在这样的摄像设备中,当镜进入拍摄光路时,镜通过与设置在镜盒中的止挡件接触而被定位在预定位置处,但优选地抑制由于镜与止挡件的碰撞而产生的镜的跳动。这是因为通过抑制镜的跳动,能够使取景器像稳定,并且还能够早期开始焦点检测。由于摄像设备存在制造误差,所以止挡件使镜在拍摄光路内停止的位置优选是可调整的。由此优选地为摄像设备设置抑制镜的跳动的机构和调整与镜接触的止挡件的位置、换句话说调整镜的角度的机构。因此,已经提出了如下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具有跳动抑制构件和用于调整镜的角度的偏心销(日本特开平9-203972号公报)。另外,已经提出了如下一种摄像设备, 在该摄像设备中,镜角度定位止挡件和跳动抑制构件彼此一体地转动以调整镜的角度(日本特开2008-287110号公报)。根据日本特开平9-203972号公报,用于副镜的角度调整单元和用于跳动抑制构件的位置调整单元被单独地设置,因此当调整副镜的角度时,跳动抑制构件与副镜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但是,当该位置关系变化时,使镜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也变化,因此每次调整副镜的角度时,也需要调整跳动抑制构件的位置,结果,组装摄像设备需要时间和努力。另一方面,根据日本特开2008-287110号公报,当调整与副镜接触的止挡件的位置时,副镜与跳动抑制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化。但是,调整位置的保持构件设置有止挡件和跳动抑制构件,因此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这阻碍使摄像设备更加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能够减小由对镜的角度进行的调整所造成的使镜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的变化,由此使摄像设备的组装更为有效,并且使摄像设备更为小型化。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镜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经由取景器观察时,所述镜单元进入拍摄光路;在拍摄时,所述镜单元从所述拍摄光路退避;定位构件,已经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的所述镜单元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以将所述镜单元定位在所述拍摄光路中;跳动抑制构件,其包括锁定销,所述锁定销被构造成抑制已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的所述镜单元的跳动;以及调整构件,其包括轴部,所述跳动抑制构件被装配于所述轴部并且所述定位构件被固定于所述轴部,所述轴部从所述调整构件的转动中心偏心,所述跳动抑制构件能相对于所述调整构件转动,其中,所述镜单元跟随所述定位构件的移动而移动,被装配于所述轴部的所述跳动抑制构件和被固定于所述轴部的所述定位构件根据所述调整构件的转动而偏心地移动,并且所述跳动抑制构件和所述定位构件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基本相同的行进距离,并且在所述镜单元移动前后,所述镜单元与所述跳动抑制构件的所述锁定销之间的间隙基本恒定。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由对镜的角度进行的调整所造成的使镜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的变化,能够使摄像设备的组装更为有效,并且能够使摄像设备更为小型化。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摄像设备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截面图。图2A是示出镜单元已经进入拍摄光路的镜下降状态的图,图2B是示出镜单元已经从拍摄光路退避的镜上升状态的图,图2C是示出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下拍摄之后镜单元已再次进入拍摄光路的状态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镜单元与调整构件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示出在镜下降状态中主镜的在角度调整之前的状态的图,图4B是示出主镜的在角度调整之后的状态的图。图5A是示出在镜下降状态中副镜的在角度调整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B是示出副镜的在角度调整之后的状态的图。图6是详细示出在副镜的角度调整之前锁定销与钩部之间的间隙和在副镜的角度调整之后锁定销与钩部之间的间隙之间的关系的图,其中,图5A和图5B被叠加。图7是用于说明在镜单元的镜下降状态中锁定杆的转动角度范围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镜单元如何根据拍摄顺序而移动的定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摄像设备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照相机主体(camera main body) 1,镜筒(lens barrel) la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镜单元10以可相对于镜盒(未示出)转动的方式支撑于照相机主体1。镜单元10具有由半透半反镜(half mirror)构成的主镜100、和以能相对于主镜100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的副镜200。在经由取景器观察时镜单元10进入拍摄光路(镜下降),在拍摄时镜单元10从拍摄光路退避(镜上升)。在镜单元10的镜下降状态中,已经通过镜筒Ia进入拍摄光路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被分为被主镜100向上反射的光束和透过主镜100的光束。被主镜100向上反射的光束经由五角达赫(Dash)棱镜14和其它部件被引导向目镜透镜15和测光单元16,并且已经透
4过主镜100的光束被副镜200反射并被引导向布置在下方的焦点检测单元11。基于来自测光单元16的输出信号,在曝光时执行曝光控制,并且基于来自焦点检测单元11的输出信号,控制镜筒Ia的操作。另一方面,在镜单元10的镜上升状态中,已经通过镜筒Ia进入拍摄光路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穿过快门单元12以在摄像器件13上形成像。在摄像器件13上形成的像显示于设置于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的显示单元(未示出)并且还作为图像数据被记录于记录介质(未示出)。接着参考图2A至图8,将详细说明镜单元10和用于镜单元10的驱动单元。图2A 是示出镜单元10已经进入拍摄光路的镜下降状态的图,图2B是示出镜单元10已经从拍摄光路退避的镜上升状态的图。图2C是示出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下拍摄之后镜单元10已再次进入拍摄光路的状态的图。如图2A至图2C所示,主镜100被保持于保持件101,跳动锁定板102和保持板103 被固定于该保持件101。保持板103设置有辊111和作为主镜100的转动中心的轴部110。 保持板103被弹簧构件305沿图中的逆时针施力。副镜200被保持于保持件201,保持件201能相对于主镜100绕设置于保持板103 的轴部104转动。保持件201被弹簧构件205沿图中的逆时针施力。现在将详细说明用于镜单元10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使镜单元10从拍摄光路退避的上升杆301 ;使镜单元10进入拍摄光路的下降杆302 ;以及调整构件403和 503。上升杆301和下降杆302以能相对于镜盒共轴地转动的方式被螺钉300支撑。钩杆303能与下降杆302接合并且钩杆303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于上升杆301。上升杆301 被弹簧构件304沿图中的逆时针施力。定位销404(见图3)被固定于调整构件403,在主镜100进入拍摄光路并停止时定位销404对跳动锁定板102进行定位。锁定杆401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定位销404共轴地装配于调整构件403,并且用于锁定跳动锁定板102以阻止跳动锁定板102跳动的锁定销402 被固定于锁定杆401。锁定杆401被稍后所述的弹簧构件406沿图中的逆时针施力。定位销504 (见图3)被固定于调整构件503,在副镜200进入拍摄光路并停止时定位销504对保持件201进行定位。锁定杆501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定位销504共轴地装配于调整构件503,并且用于锁定保持件201以阻止保持件201跳动的锁定销502被固定于锁定杆501。锁定杆501被稍后说明的弹簧构件506沿图中的逆时针施力。接着,将详细说明驱动单元驱动镜单元10的示例。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中,通过驱动源(未示出)使上升杆301抵抗弹簧构件304的施力而顺时针转动,以对弹簧构件304加载,并且锁定杆(未示出)停止在图2A所示的与上升杆301的弯曲部301c接合的位置处。设置于上升杆301的两个凸轮部301a和301b 按压相应的锁定销402和锁定销502以解除对主镜100和副镜200的跳动锁定。这里,上升杆301对应于本发明的示例性杆构件。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中,基于拍摄信号,解除锁定杆与弯曲部301c的接合,并且通过弹簧构件304的施力使上升杆301沿图中的逆时针转动。弹簧构件304的施力比弹簧构件305的施力足够大,因此与钩杆303接合的下降杆302也与上升杆301 —体地转动以使辊111移动,从而使镜单元10从拍摄光路退避。另外,上升杆301的转动使主镜100的锁定杆401和副镜200的锁定杆501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主镜100和副镜200处于跳动锁定的待机状态。在图2C所示的状态中,基于拍摄完成信号,钩杆303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以与下降杆302解除接合。于是,弹簧构件305的施力使镜单元10沿图中的逆时针转动,从而辊 111按压下降杆302,使下降杆302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在主镜100即将停止在拍摄光路中的预定位置之前,跳动锁定板102推开锁定销 402并且被定位销404卡住,于是跳动锁定板102在定位销404与锁定销402之间跳动。这抑制了主镜100的跳动,并且在跳动结束之后,跳动锁定板102与定位销404接触并被定位销404卡住。同样地,在副镜200即将停止在拍摄光路中的预定位置之前,保持件201推开锁定销502并且被定位销504卡住,于是保持件201在定位销504与锁定销502之间跳动。这抑制了副镜200的跳动,并且在跳动结束之后,保持件201与定位销504接触并且被定位销 504卡住。之后,为了为下一拍摄做准备,上升杆301抵抗弹簧构件304的施力而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结果,钩杆303和下降杆302相互接合,并且两个凸轮部301a和301b按压相应的锁定销402和锁定销502,从而解除对主镜100和副镜200的跳动锁定,主镜100和副镜 200进入图2A所示的状态。图3是用于说明镜单元10与调整构件403和503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参考图3,轴部403a相对于调整构件403的转动中心偏心地突出,台阶部40 以与轴部403a共轴的方式设置于轴部403a的基端。锁定杆401的装配孔401a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装配到台阶部40北,接着定位销404被共轴地压入并固定到轴部403a。因此,当调整构件403转动时,定位销404相对于调整构件403偏心地转动,并且锁定杆401相对于调整构件403偏心地移动(即以进行曲柄运动的方式移动)。应注意,经由垫圈405以能够利用工具等使调整构件403转动的方式将调整构件403安装到基板(未示出)。当定位销404和跳动锁定板102相互接合时,在锁定销402与跳动锁定板102的钩部10 之间存在小的间隙。这里,定位销404对应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定位构件,锁定杆 401对应于本发明的示例性跳动抑制构件。轴部503a也相对于调整构件503的转动中心偏心地突出,并且台阶部50 以与轴部503a共轴的方式设置于轴部503a的基端。锁定杆501的装配孔501a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装配到台阶部50北,接着定位销504被共轴地压入并固定到轴部503a。因此,当调整构件503转动时,定位销504相对于调整构件503偏心地转动,并且锁定杆501相对于调整构件503偏心地移动(即以进行曲柄运动的方式移动)。应注意,经由垫圈505以能够利用工具等使调整构件503转动的方式将调整构件503安装到基板(未示出)。当定位销504和保持件201相互接触时,在锁定销502与保持件201的钩部201a 之间存在小的间隙。这里,定位销504对应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定位构件,锁定杆501对应于本发明的示例性跳动抑制构件。应注意,当镜单元10从拍摄光路退避时,主镜100绕轴部110转动,并且副镜200 绕主镜100的保持板103上的轴部104转动。设置于保持件201并且与固定到镜盒的侧面的反转轴106接触的凸轮部201b使副镜200转动,并且副镜200遮蔽主镜100的半透过区域。下面参考图4A和图4B,将说明如何调整主镜100的角度。图4A是示出在镜下降状态中主镜100的在角度调整之前的状态的图。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中,锁定杆401的锁定销402通过弹簧构件406的施力而与设置于基板(未示出) 的转动止挡部600a接触,此时,在锁定销402与跳动锁定板102的钩部10 之间存在间隙
al ο当主镜100绕轴部110转动而使跳动锁定板102与定位销404接触时,钩部10 在间隙al中跳动。在本情况中,当间隙al大时,使主镜1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趋于长,当间隙al小时,使主镜1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趋于短。间隙a 1的量约是0. 2mm 至1. 0mm,但是,当间隙al变化约0. Imm时,使主镜1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变化数毫秒 (ms) ο这里,当使用比如螺丝起子等工具使调整构件403转动从而使定位销404相对于调整构件403偏心地转动时,定位销404从其在偏心转动之前所处于的原始位置移动,因此,与定位销404接触的跳动锁定板102也跟随定位销404移动。结果,与跳动锁定板102 连接的主镜100绕轴部110转动。图4B是示出主镜100的在角度调整之后的状态的图。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中,主镜 100相对于拍摄光路的角度已被改变,并且在约士 10°的范围内调整该角度。此时,因为锁定杆401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装配于与轴部403a同样地偏心的台阶部40北,所以,在跳动锁定板102随着定位销404的偏心转动而移动的同时,锁定杆401也相对于调整构件403偏心地移动以改变锁定杆401自身的位置。由于定位销404和锁定杆401被安装于调整构件 403的轴部403a,所以,当调整构件403转动时,定位销404和锁定杆401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优选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基本相同、优选相同的行进距离。另外,由于跳动锁定杆102跟随定位销404移动,所以跳动锁定板102与定位销404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大致相同的行进距离。因此,锁定杆401与跳动锁定板102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大致相同的行进距离。结果,锁定销402与跳动锁定板102的钩部10 之间的间隙a2与角度调整之前的间隙al几乎没有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通过使调整构件403转动而使定位销404 与跳动锁定板102移动,锁定销402与跳动锁定板102的钩部10 之间的间隙在跳动锁定板102移动前后也基本恒定,或者优选恒定。因此,使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也基本不变,或者优选不变。下面参考图5A、图5B和图6,将说明如何调整副镜200的角度。应注意,因为副镜 200的转动中心设置于主镜100的保持件101,所以调整主镜100的角度使得副镜200的角度也改变。由此,在通常情况下,在调整了主镜100的角度调整之后调整副镜200的角度。图5A是示出在镜下降状态中副镜200的在角度调整之前的状态的图。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中,锁定杆501的接触部501b通过弹簧构件506的施力而与设置于基板(未示出)的转动止挡部600b接触(图6),并且在锁定销502与保持件201的钩部201a之间存在间隙bl。当副镜200绕轴部104转动以使保持件201与定位销504接触时,钩部201a在间隙bl中跳动。在本情况中,当间隙bl大时,使副镜2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趋于长,当间隙bl小时,使副镜2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趋于短。间隙bl的量约是0. 2mm至1. Omm, 但是,当间隙bl变化约0. Imm时,使副镜2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变化数毫秒(ms)。这里,当使用比如螺丝起子等工具使调整构件503转动从而使定位销504相对于调整构件503偏心地转动时,定位销504从其在偏心转动之前所处于的原始位置移动,因此,与定位销504接触的保持件201也跟随定位销504移动。结果,与保持件201连接的副镜200绕轴部104转动。图5B是示出副镜200的在角度调整之后的状态的图。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中,副镜200相对于拍摄光路的角度已被改变,并且在约士 10°的范围内调整该角度。此时,因为锁定杆501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装配于与轴部503a同样地偏心的台阶部50北,所以,在保持件201随着定位销504的偏心转动而移动的同时,锁定杆501也相对于调整构件503偏心地移动以改变锁定杆501自身的位置。由于定位销504和锁定杆501被安装于调整构件 503的轴部503a,所以,当调整构件503转动时,定位销504和锁定杆501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优选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基本相同、优选相同的行进距离。另外,由于保持件201跟随定位销504移动,所以保持件201与定位销504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大致相同的行进距离。因此,锁定杆501与保持件201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大致相同的行进距离。结果, 锁定销502与钩部201a之间的间隙1^2与角度调整之前的间隙bl几乎没有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通过使调整构件503转动而使定位销504与保持件201的钩部201a移动, 锁定销502与钩部201a之间的间隙也基本恒定,或者优选恒定。因此,使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也基本不变,或者优选不变。图6是详细示出在副镜200的角度调整之前锁定销502与钩部201a之间的间隙 bl和在副镜200的角度调整之后锁定销502与钩部201a之间的间隙1^2之间的关系的图, 其中,图5A和图5B被叠加。图7是用于说明在镜单元10的镜下降状态中锁定杆401和501的转动角度范围的图。如图7所示,优选地,由将主镜100的转动中心与定位销404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与将定位销404的中心与锁定销402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形成的角度θ 1约是大致直角或者45°至135°。钩部10 的与锁定销402接合的面与将定位销404的中心与锁定销402 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形成大致直角。同样地,优选地,由将副镜200的转动中心与定位销504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与将定位销504的中心与锁定销502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形成的角度θ 2约是大致直角或者 45°至135°。钩部201a的与锁定销502接合的面与将定位销504的中心与锁定销502的中心彼此连接的线形成大致直角。利用上述形状,主镜100在朝向锁定销402的方向上跳动;副镜200在朝向锁定销 502的方向上跳动,并且锁定销402和锁定销502与相应的钩部10 和钩部201a以大致直角接合。结果,主镜100和副镜200能够被可靠地锁定以抑制跳动,并且跳动能量不会解除跳动锁定。在镜单元10的镜上升状态中,锁定销402和锁定销502在不与相应的钩部10 和钩部201a接触的状态下被上升杆301的相应的凸轮部301a和301b按压以退避。由此, 主镜100和副镜200的定位状态不被改变,并且响应于拍摄信号,主镜100和副镜200在镜单元10从拍摄光路退避时立刻转动。图8是用于说明镜单元10如何根据拍摄顺序而移动的定时图。应理解,主镜100 和副镜200以相同的方式移动,因此现在将仅说明主镜100。参考图8,响应于拍摄信号(释放信号),激活镜上升信号以使主镜100开始退避 (上升)操作,在完成镜上升之前,锁定销402被设定于锁定位置,并且在镜上升期间的跳动结束之后,进行曝光。在完成曝光后,激活镜下降信号,在完成镜下降之前,锁定销402工作以抑制主镜 100的跳动。接着,在主镜100的跳动结束之后,进行用于下一拍摄的焦点检测控制(AF)和曝光控制(AE)。在镜下降的途中,上升杆301沿对弹簧构件304加载的方向转动,从而使锁定销402退避。如上所述,在镜100和200的角度调整前后,锁定销402与钩部10 之间的间隙以及锁定销502与钩部201a之间的间隙几乎不变。结果,能够减小由镜100和200的角度调整而造成的使镜100和200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的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调整了镜100和200的角度之后不需要调整锁定销 402和锁定销502的位置,所以能够更有效地组装照相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定位销404与锁定杆401的转轴共轴地布置并且定位销504与锁定杆501的转轴共轴地布置,所以用于镜100和200的角度调整机构和跳动抑制机构能够被布置在较小的空间中,结果,能够使照相机更为小型化。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面还可以由如下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例如CPU或MPU等器件)和如下的方法来实现所述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被记录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所述方法的步骤由所述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取并执行被记录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来执行。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计算机提供程序。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阐释,以涵盖全部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与功能。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285876的优先权, 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本发明还提供(其中,附图标记是示例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如下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包括镜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经由取景器观察时,所述镜单元进入拍摄光路;在拍摄时,所述镜单元从所述拍摄光路退避;定位构件,已经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的所述镜单元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以将所述镜单元定位在所述拍摄光路中;跳动抑制构件,其被构造成具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抑制已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的所述镜单元的跳动;以及调整构件,其被构造成具有偏心轴部,所述跳动抑制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被装配于所述偏心轴部并且所述定位构件被固定于所述偏心轴部,其中,使所述调整构件转动使得所述锁定销的位置根据所述镜单元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即使当所述镜单元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的位置改变时,所述镜单元与所述锁定销之间的间隙也几乎恒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镜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经由取景器观察时,所述镜单元进入拍摄光路;在拍摄时,所述镜单元从所述拍摄光路退避;定位构件,已经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的所述镜单元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以将所述镜单元定位在所述拍摄光路中;跳动抑制构件,其包括锁定销,所述锁定销被构造成抑制已与所述定位构件接触的所述镜单元的跳动;以及调整构件,其包括轴部,所述跳动抑制构件被装配于所述轴部并且所述定位构件被固定于所述轴部,所述轴部从所述调整构件的转动中心偏心,所述跳动抑制构件能相对于所述调整构件转动,其中,所述镜单元跟随所述定位构件的移动而移动,被装配于所述轴部的所述跳动抑制构件和被固定于所述轴部的所述定位构件根据所述调整构件的转动而偏心地移动,并且所述跳动抑制构件和所述定位构件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基本相同的行进距离,并且在所述镜单元移动前后,所述镜单元与所述跳动抑制构件的所述锁定销之间的间隙基本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被构造为在与所述镜单元进入所述拍摄光路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跳动抑制构件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杆构件,所述杆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镜单元将要从所述拍摄光路退避时,所述杆构件使所述跳动抑制构件在所述锁定销从抑制所述镜单元的跳动的位置退避的方向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镜单元能在所述镜单元从所述拍摄光路退避的方向上转动。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抑制镜的跳动的机构的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能够减小由对镜的角度进行调整所造成的使镜的跳动结束所用的时间的变化,能够使摄像设备的组装更为有效,并且能够使摄像设备更为小型化。镜单元与定位销接触以将镜单元定位在拍摄光路中。使调整构件转动而使镜单元跟随调整构件移动,其中锁定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装配到调整构件并且定位销被固定于调整构件。锁定杆和定位销根据调整构件的转动而偏心地移动并且锁定杆和定位销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基本相同的行进距离。镜单元与锁定杆的锁定销之间的间隙基本恒定。
文档编号G03B19/12GK102540652SQ2011104457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清田真人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