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73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温度传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铠装测温光缆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自1985年J. P. Dakin等人首次成功实现了基于喇曼散射的分布式测温技术以来, 人们对实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的各种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其中基于喇曼散射的分布式传感技术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诸多卓越的优势以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媒介,一次测量就可以得到沿光纤分布的数千点温度信息,实现了连续分布式测量,降低了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距离远,测量时间短,适合远程实时监控;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误报率、漏报率低;耐腐蚀、耐水、耐火、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在电力行业中,温度是表征一次设备运行正常的一个重要参数。尤其是一次设备的开断接触点,由于制造工艺、环境污染、触点氧化、电弧冲击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因此在运行时往往不断发热,温度不断上升,给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起火或爆炸,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另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过负荷运行也会导致一次设备和电缆发热,如发电厂电缆,接头过热,变电站开关、母线、接头发热,高压输电线严重发热等,这些现象在负荷增长较快的地区显得尤为普遍。研究发现,当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工作温度超过允许值的8%时,其寿命将减半;如果超过15%,电缆寿命将只剩下1/4。这些情况如不及时得到监测和处理,都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大事故。因此,电力系统测温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重视,在线温度测控也成为智能电网研究的内容。由于铠装测温光缆具有金属保护层,能够承受较强的轴向拉力和横向压力,在许多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然而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单根铠装测温光缆通常难以做到很长,在应用中需要将多根光缆接续起来。通常在电力测温系统中,将铠装测温光缆沿着电力电缆轴向且紧贴电缆表面铺设,每隔1-2米用扎带将两者捆绑起来。两根铠装测温光缆是通过在绝缘胶布缠绕续接起来的,没有其它专门的保护装置。这样的连接的弊端是铠装测温光缆在接连位置纵向抗拉能力差,铠装测温光缆内的光纤接续点没有做加强处理,容易再次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提高铠装测温光缆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包括哈夫结构的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装铠装测温光缆的光缆卡槽,紧靠光缆卡槽向壳体的内部方向,分别设有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内部分别设有卡接件,两个卡接槽之间设有套管卡槽,套管卡槽内部设有保护光纤的套管。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段待连接的铠装测温光缆的外外包层剥除,露出金属保护层,用卡接件将两段保护层分别固定,将光纤穿过套管,并在续接点处熔接,然后将壳体合闭,从而将两段铠装测温光缆稳固连接。采用上述装置,由于卡接件和光缆卡槽对铠装测温光缆的双重保护,提高了铠装测温光缆的连接强度,保护光纤的套管可以进一步保证光纤续接点不断。在壳体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接地端子,且壳体和接地端子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铠装测温光缆的金属保护层经过卡接件与壳体以及接地端子进行电气连接,保障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光缆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与待连接的铠装测温光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光缆卡槽的横截面尺寸比相应的铠装测温光缆的横截面尺寸小,光缆卡槽的内表面设有齿形止退槽。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铠装测温光缆不会从光缆卡槽中脱离,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接件为由金属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簧,可将铠装测温光缆卡紧,进一步保证装置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套管为光纤热缩套管,套管卡槽的横截面形状、 尺寸与光纤热缩套管横截面形状、尺寸相适配,且光缆卡槽与套管卡槽同心。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光纤的续接点不断。为节约材料、制造方便,所述壳体可制成圆柱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的结构图的剖面图。图2是铠装测温光缆的连接示意图的剖面图。图中1.铠装测温光缆;11.光纤;100.壳体;101.光缆卡槽;102.卡接槽;103. 卡接件;104.套管卡槽;105.套管;106.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包括哈夫结构的圆柱形壳体100,沿壳体10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光缆卡槽101,紧靠光缆卡槽101向壳体的内部方向,分别设有一个卡接槽102,两个卡接槽102内部分别设置一个卡接件103,两个卡接槽102之间设置一个套管卡槽104,套管卡槽104内部设有套管105。连接时,通过卡簧103 和光缆卡槽101对铠装测温光缆1的双重保护,连接强度提高了,套管卡槽可以进一步保证光纤续接点不断。在壳体100的外壁上设有接地端子106,且壳体100和接地端子106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使用不锈钢。这样铠装测温光缆1的金属保护层经卡簧103与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的壳体100以及接地端子106进行电气连接,即使金属保护层上产生电荷也会迅速导入大地,保障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光缆卡槽101的横截面形状与待连接的铠装测温光缆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为圆形,并且光缆卡槽101的内径比相应的铠装测温光缆1的外径小,光缆卡槽101的内表面设有齿形止退槽,也可以是止退螺纹,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铠装测温光缆1不会从光缆卡槽101中脱离,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卡接件103为卡簧,由金属弹性材料制成,可将铠装测温光缆1卡紧,进一步保证铠装测温光缆1的连接强度。套管105为光纤热缩套管,套管卡槽104的横截面形状、尺寸与光纤热缩套管横截面形状、尺寸相适配,本实施例中为圆形,并且套管卡槽104与光缆卡槽101同心。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光纤11的续接点不断。连接时,如图2所示,将两段待连接的铠装测温光缆1的外外包层剥除,露出金属保护层,用卡簧将两段保护层分别固定,将铠装测温光缆1中的光纤11在续接点处熔接,并用光纤热缩套管保护,将壳体100合闭。从而将两段铠装测温光缆稳固连接。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的较优的实施例,还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如壳体、卡簧和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还可采用其它金属材料,壳体的外形也不仅限于圆柱形,卡接件也可以是有同等功能的其它形式,凡是采用等同或等效变换的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哈夫结构的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装铠装测温光缆的光缆卡槽,紧靠光缆卡槽向壳体的内部方向,分别设有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内部分别设有卡接件,两个卡接槽之间设有套管卡槽,套管卡槽内部设有保护光纤的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接地端子,所述壳体和接地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与待连接的铠装测温光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光缆卡槽的尺寸比铠装测温光缆的相应尺寸小,所述光缆卡槽的内表面设有齿形止退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由金属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光纤热缩套管,所述套管卡槽的横截面形状、尺寸与光纤热缩套管横截面形状、尺寸相适配,且光缆卡槽与套管卡槽同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传感装置领域的一种铠装测温光缆连接装置,包括哈夫结构的圆柱形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装铠装测温光缆的光缆卡槽,紧靠光缆卡槽向壳体的内部方向,分别设有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内部分别设有卡接件,两个卡接槽之间设有套管卡槽,套管卡槽内部设有保护光纤的套管。采用该装置可提高铠装测温光缆间的连接强度,更好地保护铠装测温光缆内的光纤续接点。
文档编号G02B6/44GK201965280SQ20112008706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周金龙 申请人:金海新源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