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支持机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5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支持机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鼓支持机构、具有鼓支持机构的处理盒、以及具有鼓支持机构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以下说明中,“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指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装置。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等。“鼓支持机构”指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所采用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处理盒”指一体收容电子照相感光鼓以及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中至少 一者的盒,且该盒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内。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一类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下将简称为成像装置)经由以下成像顺序来成像首先,使其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以下将简称为感光部件)的周面均一带电,且通过对该感光鼓周面的均一带电部分的点(像素)进行选择性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接着,采用其显影装置把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且把可见图像即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以下可简称为显影剂图像或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然后,把所转印的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转印后,利用清洁装置清洁感光鼓的周面利用清洁装置清除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周面上的调色剂。在成像装置领域,采用处理盒系统的各种成像装置已投入实际使用。处理盒系统将感光部件以及ー个或多个处理装置一体置于盒内,使得它们能够可移除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主组件内。由此,与不采用处理盒系统的成像装置相比,处理盒系统使得可以提供尺寸显著较小且较易于维护的成像装置。一般,利用鼓支持机构将电子照相感光鼓支持在成像装置主组件内。更具体的,利用鼓支持机构支持感光鼓,且感光鼓与成像装置主组件之间存在止动件。止动件安装在感光鼓(圆筒状部件)的内表面上。然而,作为用于在感光鼓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的方法,已提议利用感光鼓的周面直接支持该感光鼓(日本专利申请文献特开H10-149056)。还提议另一鼓支持机构(日本专利文献特许No. 4110128)。在此鼓支持机构的情况下,成像装置主组件设有ー对利用感光鼓的轴部支持该感光鼓的平面部。两平面部承受由与感光鼓接触的多个处理装置施加给该感光鼓的多个カ的合力。此鼓支持机构也试图在感光鼓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对于给圆筒状组件的周面(作为感光鼓的基底)涂覆感光物质以在该圆筒状组件的周面上形成感光层的方法,一般,将圆筒状组件以该圆筒状组件的轴线保持竖直的方式浸入感光物质的溶液中(日本专利申请文献特开2004-94108)。此方法(浸溃涂覆)的问题在于采用此方法制造的感光鼓的轴向直径不均一。更具体的,感光鼓的在制造过程中作为底端的纵向端部的直径略微不同于(大于)其它部分。此问题归因于在基底涂覆后感光物质发生向下沉降,和/或圆筒状基底周面上的感光物质体与感光物质容器内的感光物质体之间的分离线不均一。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之一,已提议沿感光鼓的轴向涂覆除位于清洁部件与感光鼓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以及感光鼓的将配置密封件的部分以外的圆筒状基底的周面(日本专利申请文献特开H08-29264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上述 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之一。由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ー种电子照相感光鼓,其感光层利用浸溃涂覆方法形成,且其转动精度显著较高,因而图像质量显著好于依据现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简化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以尽可能减小鼓支持机构的组件不精密对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转动精度的影响。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ー种支持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具有经由浸溃涂覆形成在圆筒状部件的周面上的感光层,所述支持机构包括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在与所述感光层的一部分接触的同时支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所述感光层的所述部分朝向轴向中央部远离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在所述浸溃涂覆中位于下方位置的一个轴向端部。当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图I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剖视图,且表示装置的总体构造。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透视图,且表示处理盒的总体构造。图3是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感光鼓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表示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多个カ的示意图。图5是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B和处理盒引导装置的透视图,且表示当安装处理盒B时如何利用该引导装置引导处理盒B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图6是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B和处理盒引导装置的透视图,且表示当安装处理盒B时如何利用该引导装置引导处理盒B的驱动侧纵向端部。图7是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感光鼓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透视图,且表示处理盒的总体构造。图9是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感光鼓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的示意图。图10是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感光鼓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除非特别指明,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构件的尺寸、材质和形状以及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く实施例I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參照图1,说明此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此实施例的成像装置采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其采用电子照相感光鼓(以下将简称为感光部件或鼓)。图1(a)是当依据本发明的处理盒位于成像装置主组件内的其成像位置时此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1(b)是在垂直于盒纵向的竖向平面内的此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示意剖视图。首先,说明此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成像过程。參照图I (a),成像装置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部件7 (以下将称为感光鼓),此感光鼓7包括圆筒状基底和通过把基底浸入感光物质溶液中而形成在该圆筒状基底上的感光层。首先,通过(曝露干)在依据所要形成的图像信息调制的同时从光学系统投射的激光束,对感光鼓7进行扫描。结果,在感光鼓7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此感光鼓7等同于依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鼓。
接着,给显影辊13即承载显影剂t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施加电压,借此使显影剂(调色剂)t中的一些显影剂颗粒转移到感光鼓7上。结果,在感光鼓7的周面上由显影剂t形成可见图像。另ー方面,与可见图像(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的形成相同步的,记录介质片材2(记录纸张片材、OHP片材等)在由一对片材引导板3fl引导的同时通过片材传送装置3b从片材盒3a送出。接着,给转印辊4 (转印装置)施加电压,借此处理盒B内的感光鼓7上的显影剂图像在成像部中转印到记录介质片材2上。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片材2上后,该片材2在利用一对片材引导板3f2引导的同时被传送至定影装置5。定影装置5包括片材驱动辊5a和腔内置有加热器5b的定影辊5d。记录介质片材2上的显影剂图像通过两辊5a和5d施加给该记录介质片材2及片材上的显影剂图像的热量和压カ而定影在该片材2上。在经由定影装置5传送后,记录介质片材2进ー步利用ー对排出辊3d传送,接着被该排出辊3d排出到排出托盘6上。顺便ー提的是,此成像装置具有手动给送托盘和手动给送辊的组合。由此,记录介质片材2可被手动地送入成像装置内。(处理盒)接着,说明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组件内的处理盒B。此处理盒B包括感光鼓7和显影辊13,该显影辊13是用于在感光鼓7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在该感光鼓7的周面上形成显影剂图像的装置(组件)。也就是说,处理盒B是一体包括感光鼓7和显影棍13的盒。參照图I (b),采用依据本发明的处理盒B的此实施例中成像装置实施的成像操作如下。首先,感光鼓7绕箭头标志R指示的方向转动。随着感光鼓7转动,该感光鼓7的周面被充电辊8 (充电装置)均一充电。通过(曝露干)经由清洁装置框架11 (感光部件支持框架)的曝光开ロ部9b投射到感光鼓7周面的均一充电部上的激光束,对感光鼓7周面的均一充电部进行扫描。结果,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7周面的均一充电部上。仍參照图1(b),处理盒B还具有收容显影刮刀14和显影辊13的显影装置容器10。显影刮刀14用于限制随着显影剂t被涂覆到显影辊13周面上由该显影剂t形成的均一层的厚度。显影装置容器10还具有显影剂存储室IOf,显影剂t储存在该显影剂存储室IOf内以被供应给显影辊13。显影辊13周面上的显影剂t层的厚度利用显影刮刀14限制,从而变得厚度均一。然后,通过给显影辊13施加显影偏压,把显影辊13周面上的此显影剂t均一层内的显影剂颗粒(调色剂颗粒)依照静电潜像的图案转移到感光部件的周面上。由此,在感光鼓7的周面上依照静电潜像的图案由显影剂形成可见图像。通过给转印辊4施加转印偏压,把此可见图像即由显影剂t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片材2上。可见图像(由显影剂t形成)转印到记录介质片材2上后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显影剂t利用清洁刮刀12 (清洁装置)除去,并收集在供所除去的显影剂使用的显影剂存放部Ilc中。处理盒B由大致两个单元即感光部件単元V和显影单元u构成。感光部件単元V包括清洁装置保持框架11、感光鼓7、充电辊8和清洁刮刀12。显影单元u包括显影剂容器10、显影辊13和显影刮刀14。接着,參照图2,说明处理盒B的构造。作为感光部件单兀V的一部分的鼓单兀20具有感光鼓7,其表面层是感光层7a ;以及ー对止动件15和16,它们相对于感光鼓7的轴向一端ー个地位于该感光鼓7的纵向两端处。这里,“轴向”指与感光鼓7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止动件15绕感光鼓7的纵向端部之一装配,且采用结合装置例如粘接剂牢固地附接在该感光鼓7上。止动件15具有从成像装置主组件接收旋转力并把此力传递给感光鼓7的联接器部15a。位于感光鼓7的与止动件15相反的端部处的止动件16在该感光鼓7内。其附接在感光鼓7的内表面上。用于附接止动件16的结合装置与用于安装止动件15的结合装置相同。把鼓単元20附接到清洁装置保持框架11上的过程如下首先,把清洁刮刀12和充电辊8附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1上。接着,如图2(a)所示,以鼓单元20的止动件15沿着箭头标志P指示的方向装配到清洁装置框架11的槽Ila内的方式,把鼓单元20附接到该清洁装置保持框架11上。然后,如图2(b)所示,以能够利用一对将附接到清洁框架11关于轴向的纵向端部上的鼓支承件17和18把鼓単元20和显影单元u保持在清洁装置框架11上的方式,相对于该清洁装置框架11定位鼓単元20和显影单元U。鼓支承件17具有ー对位置分别与鼓单 元20和显影单元u对应的圆筒状部17a和17b,而鼓支承件18具有ー对位置分别与鼓单元20和显影单元u对应的圆筒状部18a和18b。显影单元u的支持轴21a和22a分别装配到鼓支承件17的圆筒状部17b和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b内,借此显影単元u由鼓支承件17和18支持。显影辊13由显影辊保持部21和显影辊支承件25可转动地支持;显影辊13的纵向端部之一由显影辊保持部21支持,另一端部由显影辊支承件支持。显影辊13的纵向端部之一设有显影辊齿轮23,止动件15设有与该显影辊齿轮23啮合的齿轮15b。由此,当成像装置主组件的机械动カ源驱动齿轮15b (感光鼓7)时,用于驱动显影辊13的力被传递给该显影辊13。显影辊13的纵向端部一端ー个地配置有ー对间隔环24。另外,显影单元u的纵向端部一端ー个地配置有ー对压缩弹簧19。由此,在鼓単元20和显影单元u附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1上后,该显影単元u保持在ー对压缩弹簧19的压カ下,借此保持ー对间隔环24与感光鼓7的周面接触,从而确保感光鼓7的周面与显影辊13的周面之间维持预设量的间隙。也就是说,间隔环24保持被夹在感光鼓7的周面与显影辊13的周面之间,因此该间隔环24的厚度是感光鼓7的周面与显影辊13的周面之间的预设间隙。(感光鼓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接着,參照图3-5,说明感光鼓7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參照图3,感光鼓7的纵向端部之一装配在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内,从而由该支承件18支持。再次參照图3,说明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孔形状。感光鼓7的感光层7a是通过把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以该圆筒状基底的轴线保持大体竖直的方式浸入桶状件内的感光物质溶液中形成的。因此,由于感光物质溶液体在圆筒状基底的周面上向下沉降等,感光层7a的在圆筒状基底浸入感光物质溶液内的方向上的底端部变得比该感光层7a的其它部位厚。因而,感光层7a的至少一部分不得不被除去,以便该感光鼓7能够装配以止动件16,该部分的位置与感光鼓7的在形成感光层7a时位于底部的端部对应。由此,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的周面上除去感光层7a的此部分。然而,即使在除去感光层7a的此部分后,该感光层7a的位于从感光鼓7的底端起近似5mm范围f内的部分有时仍然比感光层7a的其余部位厚大致几十微米。因此,鼓支承件18被形成为使其圆筒状部18a的内彳tpb人于感光鼓7的这样一部分的直径<pa,该部分的位置与感光层7a的位于范围f内的部分对应。由此,鼓支承件18能够容易地围绕感光鼓7装配;当使感光鼓7穿过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以组装鼓单元20时,该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内表面不与 感光层7a的位置与范围f对应的部分干渉。參照图3 (b),圆筒状部18a的内表面设有ー对通过保持与感光鼓7的周面接触来支持该感光鼓7的平面部18c。首先,说明这些平面部18c的轴向定位。參照图3(c),各平面部18c位于由于前述的感光物质溶液体向下沉降和/或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上的液态感光物质体与桶状件内的感光物质溶液体之间的分离线不均一而导致的感光层7a的厚度不均一的范围f的内側。由此,平面部18c通过保持与感光层7a的范围f内侧的部分接触来支持感光鼓7。更具体的,平面部18c通过保持与感光层7a的范围X内的部分接触来支持感光鼓7,该范围X在轴向上更靠近感光鼓7的中央。接着,參照图4,说明鼓支承件18的两平面部18c在感光鼓7的转动方向上相对彼此的定位。參照图4(a),其表示当感光鼓7不被驱动时即当感光鼓7静止时该感光鼓7受到的多个力,感光鼓7受到由装配在显影辊13的各纵向端部处的各间隔环24施加的力h,以及分别由充电辊8、清洁刮刀12和转印辊4施加的力i、j和g。也就是说,感光鼓7受到由这些カh、i、j和g导致的箭头标志k指示的力。顺便ー提的是,图4(a)中各箭头标志的长度指示相应カ的值。接着,參照图4 (b),说明当感光鼓7被驱动时该感光鼓7受到的力。当感光鼓7被驱动时,该感光鼓7不仅受到力k,还受到主要在感光鼓7被驱动时作用于该感光鼓且利用箭头标志I指示的来自清洁刮刀12的摩擦力。由此,当感光鼓7被驱动时该感光鼓7受到力m,此カm是(当感光鼓7不被驱动时该感光鼓7受到的)力k和力I (摩擦力)的合力。也就是说,当感光鼓7被驱动时其受到カm,此カm是由压向该感光鼓7的多个处理装置(组件)的压カ组合导致的力k与当该感光鼓7被驱动时产生的力I (摩擦力)的合力。由此,鼓支承件18的平面部18c被定位用以良好地承受カm,即,当感光鼓7静止时以及当其被驱动时由多个处理装置施加给该感光鼓7的多个カ的总和导致的力。另外,这些カ用于把感光鼓7定位于两平面部18c之间。换句话说,感光鼓7通过在两种条件下(感光鼓7是保持静止还是被驱动)与鼓支承件18的两平面部18c接触而被正确定位。接着,參照图5,说明处理盒B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定位。处理盒B将沿着箭头标志s所示的方向插入成像装置主组件,以使鼓支承件18的盒定位部18d和18e装配到盒引导部件32的两个槽32a中。在完成插入后,利用未表示的施压部件朝箭头标志q所示的方向给处理盒B施压,借此使定位部18d布置成与引导部件32的盒定位部32b接触,从而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把感光鼓7精确地定位在主组件内。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特征的效果。首先,圆筒状部18a的孔径Cpb大于感光鼓7的这样ー纵向端部的直6 <pa,“纵向端部在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以该圆筒状基底的轴线保持竖直的方式浸入液态感光物质溶液内以使用该感光物质溶液涂覆基底的周面时为底端部。此结构特征提高了围绕感光鼓7装配鼓支承件18的组装步骤的效率。其次,感光鼓7通过对该感光鼓7进行处理的多个装置施加给该感光鼓7的力的合力相对于感光鼓支持部即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孔的内表面的两平面部18c定位。此结构特征阻止感光鼓7相对于支承件18改变位置。因而,其提高了处理盒B的感光 鼓7转动精度。第三,感光鼓7与两平面部18c接触,从而由该平面部18c支持。两平面部18c经由感光鼓7这样一部分支持该感光鼓7,感光鼓7的该部分在轴向上比感光层7a的在范围f内的部分更靠近感光鼓7的中央。因此,感光鼓7的转动不受感光层7a的厚度不均一影响。于是,此结构特征也提高了处理盒B的感光鼓7转动精度。(感光鼓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接着,说明感光鼓7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首先,參照图6,说明如何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装置主组件内。处理盒B以位置与该处理盒B的驱动侧纵向端部对应的鼓支承件17的盒引导凸起17d和17e装配到盒引导部件31的盒引导槽31a内的方式沿着箭头标志s所示的方向插入成像装置主组件内。參照图6(b),成像装置主组件设有与处理盒B的联接器部15a (凸型联接器)接合以传递用于驱动感光鼓7的机械カ的联接器30 (凹型联接器)。感光鼓7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定位不同于感光鼓7的非驱动侧纵向端部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定位之处在于前者经由联接器30而不是盒引导部件(其是引导部件31)相对于主组件定位。图7 (a)是感光鼓7的驱动侧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在与该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的平面内的示意剖视图。首先,说明成像装置主组件的联接器30从开始把处理盒B插入主组件内至处理盒B开始被驱动的时点的轴向运动。在完成把处理盒B插入成像装置主组件内之前,主组件的联接器30都保持缩回图中线wl所示的位置,以使其联接端不干渉处理盒B的插入。—旦处理盒B被完全插入成像装置主组件内,联接器30就移动以使其联接端移入图中线《2与《3之间的范围内。成像装置主组件被构造成使联接器30伴随着当处理盒B装入或移出主组件时发生的成像装置主组件的门(未表示)的移动而移动。当联接器30的联接端伴随着门的移动而移入图中线w2与w3之间的范围内时,其与处理盒B的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接触。联接器30受到未表示的施压装置施加给其的朝向箭头标志z方向的压力。接着,当联接器30被驱动吋,该联接器30和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的转动相位彼此同歩,从而使该联接器30在前述未表示的施压装置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图中线w3所示的位置;联接器30与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联接。图7 (b)是联接器30和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在与感光鼓7的轴线垂直且通过联接器30与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之间结合部的平面内的示意剖视图。当联接器30被朝向箭头标志R所示的方向驱动时,在该联接器30的联接凹部的壁面施加给联接器部15a表面的朝向箭头标志R所示方向的旋转カ的作用下,处理盒B的止动件15的截面呈三角形的联接器部15a (凸型联接器)的轴线与联接器30的轴线一致。由此,来自成像装置主组件的驱动カ被传递给处理盒B,且联接器30的轴线和止动件15的轴线不会不重合。接着,參照图7(a),感光鼓7由止动件15的圆筒状部的内表面15c支持,从而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精确定位;感光鼓7的周面保持与止动件15的圆筒状部的内表面15c接触。另外,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装配到成像装置主组件的联接器30的联接凹部30a中,借此该止动件15和联接器30如上所述彼此对准。结果,感光鼓7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定位。接着,參照图7(a),说明当处理盒B被装入成像装置主组件内时引导凸起17d、引导槽31a、联接器30以及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所起的作用。图7 (a)表示在感光鼓7通过盒驱动カ从主组件传递给处理盒B经由联接器30和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对准而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定位后,联接器30与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之间的位置关系。图7(a)中,鼓支承件17的引导凸起17d与引导槽31a的引导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引导凸起 17d和引导槽31a的引导面不精确定位感光鼓7。也就是说,它们只暂时作为用于精确定位感光鼓7的装置。更具体的,仅在联接器30和联接器部15a通过盒驱动カ从联接器30传递给联接器部15a而彼此对准期间,引导凸起17d和引导槽31a的引导面精确定位感光鼓7。因此,即使联接器30的轴线和联接器部15a的轴线在它们的半径方向上存在偏差,此偏差在联接器30与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联接期间也是可容许的,因为联接器30的内接圆与联接器部15a的外接圆之间存在半径差d。此半径差d被设定为大于由引导凸起17d和引导槽31a导致的临时偏差量。因此,当联接器30的三角形凹部和止动件15的三角形联接器部15a的相位彼此同步时,联接器30和联接器部15a在彼此精确对准的同时保持彼此接合。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特征的效果。首先,止动件15围绕感光鼓7的作为该感光鼓7顶端部的纵向端部的周面装配,处理盒(感光鼓)驱动カ直接从成像装置主组件传递给该止动件15,因而当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浸入感光物质溶液内以在该基底的周面上形成感光层7a吋,不存在感光物质溶液的沉降和/或由于圆筒状基底周面上的感光物质溶液体与桶状件内的感光物质溶液体分离导致的不均一。此结构特征能够减少处理盒B所需的用以支持感光鼓7并把驱动カ从作为成像装置主组件的驱动カ传递部件的联接器30传递给感光鼓7的组件数量。也就是说,此结构特征不仅能够简化鼓支持机构,而且能够将组件不精密对感光鼓7转动精度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能够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另外,止动件15用作把驱动カ从成像装置主组件传递给感光鼓7的部件。另外,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被成形为其起到使联接器30和联接器部15a对准的作用,这又可以在使联接器30和止动件15的联接器部15a精确对准的同时使联接器30和联接器部15a可靠接合。另外,感光鼓7的感光层7a是通过把感光物质溶液浸溃涂覆到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上形成的,该感光鼓7直接由其周面而不是圆筒状基底的内表面支持。因此,感光鼓7能够被精确支持而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的厚度不均一无关。另外,鼓支承件18不是利用感光层7a的范围f内的部分支持感光鼓7,在该范围f内,由于前述的感光物质溶液向下沉降和/或圆筒状基底周面上的感光物质溶液体与桶状件内的感光物质溶液体分离导致的不均一,所以感光层7a较厚。这两结构特征能够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处
理盒B。另外,在感光鼓7的当利用感光物质溶液浸溃涂覆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时作为顶端的另一端部处,感光鼓7也直接由其周面支持。此结构特征不仅可以精确支持感光鼓7,而且可以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另外,感光鼓7的任一端都不由该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的内表面支持。此结构特征使得无需在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的壁厚方面极严格地控制该圆筒状基底的制造エ艺,这又可以降低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的成本。另外,使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孔径大于感光鼓7的范围f内的部分的外径,感光层7a在范围f内比在其它范围厚。此结构特征防止圆筒状部18a的孔的内表面干 涉感光鼓7的在范围f内的部分。由此,更易于使感光鼓7穿过鼓支承件18。因此,更易于组装鼓支持机构。另外,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孔的内表面设有两个平面部18c,鼓支承件18通过该平面部18c受到カm,此カm是由对感光鼓7进行处理的装置施加给该感光鼓7的多个カ导致的力k和摩擦力I的合力。此结构特征使感光鼓7可以通过保持与两平面部18c接触来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精确定位,从而即使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在直径上大于感光鼓7的由支承件18支持的部分,也可以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定位感光鼓7。于是,可防止感光鼓7改变在圆筒状部18a中的位置,因而可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另外,用于感光鼓7的鼓支承件17用作给该感光鼓7传递驱动カ的部件。此结构特征減少在支持感光鼓7和给该感光鼓7传递驱动カ方面所涉及的组件数量。由此,能够使由于组件不精密而降低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的问题最小化,从而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く实施例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图8是此实施例中的处理盒B的透视图。此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此实施例中,处理盒B的联接部是止动件16的附接在感光鼓7的这样ー纵向端部上的部分16a,感光鼓7经由该联接部从成像装置主组件接收驱动力,该纵向端部是当用于感光鼓7的圆筒状基底被竖直浸入感光物质溶液内以利用感光物质涂覆该圆筒状基底的周面时的底端。在此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感光鼓7的装配有止动件16的纵向端部称为“传动端”。首先,说明用于支持“传动端”的鼓支持机构。(感光鼓的传动端的支持机构)图9(a)是感光鼓7的传动端与相应鼓支持机构之间的结合部的不意剖视图。以下是此实施例中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精确定位感光鼓7的过程。也就是说,首先,同第一实施例一祥,感光层7a的周面与鼓支承件18的圆筒状部18a的内表面的平面部18c接触。接着,鼓支承件18的鼓定位部18d与引导部件32的鼓定位部32b接触。此实施例中,附接在感光鼓7的轴向端部之一上的止动件16设有用于驱动感光鼓7的联接部16a。然而,不像第一实施例中的联接器部15a,联接部16a (凸型联接器)出于以下原因不起到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精确定位感光鼓7的作用。也就是说,參照图9 (b),止动件16的联接部16a和联接器30的联接凹部30a被成形为仅用于机械传动;它们不被成形为用以使止动件16和联接器30的轴线对准。(感光鼓的与传动端相反端的支持机构)接着,參照图10,说明感光鼓7的与传动端相反的纵向端部的支持机构。同第一实施例一祥,止动件15围绕感光鼓7的纵向端部之一装配,该止动件15的轴部15d装配到鼓支承件17的圆筒状部17a的孔中且该轴部15d的周面与圆筒状部17a之间不存在间隙,借此止动件15牢固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上且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定位。此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此实施例中,引导部件31起到精确定位感光鼓7的作用。也就是说,引导部件31的槽31b的引导面与鼓支承件17的鼓定位部17d之间不存在大间隙,如图10所示。由此,感光鼓7经由这些部分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精确定位。同上述结构特征的情况一祥,感光鼓7的感光层7a通过浸溃涂覆形成,该感光鼓7直接经由其周面通过鼓支持机构支持。此结构特征能够在感光鼓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而与用于感光鼓的圆筒状基底的壁厚不均一无关。另外,感光鼓7由该感光鼓7的位于范围f内的部分内侧的部分支持,由于所涂覆的感光物质溶液向下沉降和/或圆筒状基底周面上的感光物质溶液体与浸溃涂覆桶内的感光物质溶液体的分离线不均一,感光层7a在范围f内比范围f之外厚。此结构特征防止感光鼓7的范围f内的部分影响该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从而能够在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方面改进成像装置。
另外,此结构特征能够简化感光鼓7的支持机构,从而能够防止由于鼓支持机构的组件不精密和感光鼓7不精密而影响该感光鼓7的转动精度。[发明效果]依据本发明,可在转动精度方面改进其感光层由浸溃涂覆形成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采用这样ー种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成像装置的图像质量,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感光层利用浸溃涂覆形成。另外,依据本发明,可简化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因此,本发明能够使与电子照相感光鼓和鼓支持机构有关的组件不精密对鼓转动精度的影响降至最低。[エ业实用性]依据本发明,本发明提供这样ー种电子照相感光鼓,其感光层由浸溃涂覆方法形成,但在转动精度方面仍然优良,因而图像质量显著好于依据现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另外,本发明简化了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以使鼓支持机构的组件不精密对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转动精度的影响降至最低。尽管已參照这里公开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阐述的细节,本申请g在覆盖落在改进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变型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持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持机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具有经由浸溃涂覆形成在圆筒状部件的周面上的感光层,所述支持机构包括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在与所述感光层的一部分接触的同时支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所述感光层的所述部分朝向轴向中央部远离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在所述浸溃涂覆中位于下方位置的一个轴向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包括孔部和支持部,当安装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时,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的感光层能够穿过所述孔部,所述支持部设在所述孔部的内表面处且能与所述感光层的所述部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包括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用以承受多个部件施加给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力的合力。
4.根据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鼓支持机构,还包括支持部件,所述支持部件用于支持所述感光层的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在所述浸溃涂覆中位于上方位置的另一轴向端部邻近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鼓支持机构,还包括驱动传递部件,所述驱动传递部件接合与所述电子照相鼓的所述一个端部邻近的所述圆筒状部件的内侧,所述驱动传递部件用于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接收驱动力以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
6.一种能够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子照相感光鼓; 能作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处理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鼓支持机构。
7.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 电子照相感光鼓; 能作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处理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鼓支持机构。
8.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
全文摘要
一种支持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支持机构,该电子照相感光鼓具有经由浸渍涂覆形成在圆筒状部件的周面上的感光层(7a),所述支持机构包括在与感光层的一部分(x)接触的同时支持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支承部件(18),感光层的该部分朝向轴向中央部远离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在浸渍涂覆中位于下方位置的一个轴向端部。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713765SQ20118000569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森友纪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